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183节

  “喏!”

  大军开拔进入城中,杜洛周显然十分重视这一次面子工程,抓的十分严格。

  将几名不听话的士卒斩首示众后,军中再也没人敢去骚扰百姓。

  城内府库,粮仓内存货不少,杜洛周直接笑纳,他又将城中精壮男子选入自己的亲卫营内,而看着不能当做即战力之人则编入‘流民军’。

  手中的存粮足够,那些被他用来以备不时之需的老幼妇孺们倒是松了口气。

  又不是心理变态,能有口正常的吃食,谁会愿意去吃人呢。

  三天后。

  杜洛周将众人召集到原刺史的府邸内开宴会庆祝,将府中美姬唤来,为众人跳舞助兴,陪众人饮酒作乐。

  高欢这时却不合时宜的开口提议道,“大王!”

  杜洛周不急不慢的让身旁的美姬喂他饮酒后,才恋恋不舍的将自己的手从姬女的胸前抽回来,开口问道,“高郞可是有事?”

  高欢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大王!您到底是想要偏安一隅,还是想王天下建立万世基业?”

  杜洛周不由反问,“此话怎讲?”

  “若大王只想偏安一隅,那宴会可正常进行。”

  “哦?”

  杜洛周接着反问,“若我想要建立万世基业呢?”

  “那我劝大王速速停止宴会,令众人回营,整顿军纪,前去攻取下一座城池!”

  高欢劝说道,“我军如今不费一兵一卒便取得两座城池,士气高昂,且大王仁义之名远扬,若大王想要建立万世基业,就当一鼓作气,在入冬之前尽可能的多占城池,待到入冬之后安抚民心,令燕州之民为大王所用!”

  “岂能刚刚占据城池就沾沾自喜,贪图享乐?”

  “待到来年大魏朝廷得到消息,遣大军前来平叛,我等当如何应对?”

  “大王!眼下燕州全境已无抵抗之心,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大王万万不能错过壮大自身实力的绝好时机啊!”

  “若能拿下燕州全境,安抚民心,训练士卒,来年即便朝廷大军前来,大王亦无需忧虑,若朝廷大军不来,大王则可趁势夺取幽、营、平、安四州。”

  杜洛周把玩着手中的酒杯。

  高欢的一席话令他茅塞顿开,他猛的起身将手中酒杯摔向地面。

  “高郞所言甚是,我差点被酒色所误!传我军令!从今日起,不得我军令,全军上下禁止饮酒作乐!”

  “你等皆回去整军备战,如高郞之言,速速夺取城池!”

第174章 斩草不除根

  “贺六浑,你到底作何打算?”

  从刺史府邸离开后。

  侯景、蔡俊、斛律金等人随高欢回到军营之中。

  入夜后,几人趁着夜色找到高欢,蔡俊十分不解的询问,“难不成……你真要为杜洛周卖命?”

  这段时间。

  高欢简直就是化身杜洛周的头号心腹,不断的为其出谋划策,刚才更是在宴会之上,冒着得罪众人的风险,出言提醒杜洛周不要贪图享乐。

  比杜洛周的亲卫还要忠心耿耿。

  最初他们商议的可是暂时投靠在杜洛周的名下,静观时局变化。

  高欢摇摇头,最终又叹了口气,“我亦不曾想……燕州之地,上至刺史下至各郡县官吏竟这般不行事,我太过于高估燕州之地官民的抵抗之心。”

  恒、朔二州面对六镇叛军的抵抗之心多坚决?

  虽然费穆等人亦有弃城逃跑之举,但人家那也都是坚守数月,城中弹尽粮绝,实在是没法继续固守之后才做出逃跑的举措。

  是先顽抗固守,让叛军没法轻松的滚雪球做大才跑的。

  高欢起初到了燕州之后,虽然也有举旗造反的想法,但怕的就是这一点,他自身实力不足,一旦被拖住,很容易崩盘。

  势力壮大不起来,雪球滚不起来,还容易落个造反‘首恶’的名头被朝廷记恨。

  可……

  事情的情况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他没想到杜洛周夺取城池竟然这般毫不费力,非但没有折损实力反而是越滚越大,眼下确实有轻松夺取燕州全境的架势。

  “早知道我等便举旗造反了,眼下何须看他人脸色行事。”

  斛律金虽然是后加入的,但在杜洛周麾下,他作为曾经怀朔镇人,跟高欢是‘同乡’,同乡当然得抱团取暖,且他也十分认可高欢这个人。

  他不由开口问道,“贺六浑,那你眼下是作何打算?”

  众人也都看向高欢。

  高欢是他们的主心骨,虽然也会找他们商议,但最终拍板做出决定的人是高欢。

  高欢看了看众人,低声说道,“眼下既是这般形势,那我等便先助杜洛周成事。”

  “真为其效力?”

  “不。”

  高欢摇摇头,“眼下我等全力助其成事,是为取信于杜洛周,让其将我等视作心腹。”

  “我等还需再观望时局,待到来年开春,打探其他州的消息,也看看大魏朝廷的反应。”

  “有何区别?”

  蔡俊还是很疑惑。

  高欢则耐着性子,“若朝廷势大,我等无法抵抗,那届时我等便趁机将杜洛周袭杀,率领其部众归降于朝廷,未尝不可从朝廷手中拿到一官半职,我等非是首恶,朝廷自然不会为难我等。”

  “若朝廷平叛不力,且冀、定、瀛等州内的六镇降民都已造反,那我等亦可找一合适时机,将杜洛周除掉,诛杀其心腹,我等便可取而代之!”

  “总之,眼下先奉杜洛周为尊,助其拓展势力,进一步取信于他,还可伺机离间,使杜洛周与其心腹离心离德……”

  高欢拉着侯景叮嘱道,“万景,尔等可借机与杜洛周亲信将领拉拢关系,鼓动其继续饮酒作乐…………”

  侯景点点头,“此事便交给我吧!”

  这种事情他擅长啊!

  不就是吃喝玩乐么,有谁不会??

  “切记,从今日起,你几人要避嫌,包括与我也得避嫌,不能让人看到我等私下串联,以防杜洛周生疑,待到时机合适,我自会遣人去见你们。”

  “行事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落人把柄!”

  ………………

  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

  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仿佛就像是被刀割一般。

  元洪业连忙将房门紧闭,又回到炉火旁,借助着木炭取暖,驱散体表的寒意。

  而他身旁,几名亲卫抖了抖身上的雪花,都被冻不轻。

  “尔等也上前来暖和暖和,不急于这一时。”

  元洪业挥挥手,身后的家仆立马将热好的酒水倒入碗中,递给这几名心腹,两碗温酒下肚,几名心腹的脸色顿时好了许多,眼中也充满了感激。

  过了好一会,元洪业才开口询问,“可打探到消息?”

  一名心腹连忙下拜将打探到的消息告知,“柔玄镇人杜洛周在燕州造反的消息传来后,定州境内六镇降民,人心浮动,且有不少有心之人私下串联,有一丁零人唤做鲜于修礼,原是怀朔镇人,最近与定州丁零各部串联的紧密。”

  又有一名心腹补充道,“朝廷没有提供过冬之粮,各郡县也紧闭城门,没有放粮之举,六镇降民多有怨言,想来瀛、冀二州亦是如此。”

  元洪业点点头。

  定州比较特殊,虽然是中原腹地。

  但当初拓跋珪实行‘离散诸部’的时候,将众多降归的丁零人给安置在这边,属于是胡汉杂糅之地,这种地方往往最容易出事。

  即便是有着将近百年的磨合,双方之间磨合的进程十分缓慢,且这些年互相积怨。

  元洪业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去,将此信交给鲜于修礼,就说我想与其见面。”

  “喏!”

  亲卫等人走后,元洪业这才起身。

  元乂、元法僧都已经成了大魏朝廷的刀下亡魂,曾经元乂一党,目前就只有他和尔朱荣还在台面上。

  元洪业不清楚,朝廷为何一直没有处置他。

  明明他身为元乂的表弟,元乂被诛杀之后,他不说被杀,应该也要被剥夺官职才是。

  这一年来,尤其是在元法僧造反失败,南逃之后。

  元洪业便终日惶恐,惴惴不安。

  曾经中军士卒的事情,在他的身上再一次重演。

  朝廷迟迟不对他做出任何处置,他就终日惶恐不安,只能将事情无限的往最为极端的方向去想。

  收到杜洛周在燕州造反的消息,并且连日攻克数座城池,致使定州人心浮动,元洪业便也想行造反之事,但他不愿意挑头,就只能遣心腹去找如今正在私下串联之人。

  元氏宗亲造反的人不在少数。

  多他一个也不算多。

  “太后、陛下,是你们逼我的……”

第175章 天下大乱!

  孝昌二年,二月初八。

  天空万里无云,气温依旧很低,但覆盖在大地之上的冰雪已经消融。

  高羽骑马跟在尔朱荣的身后,大军正浩浩荡荡的行走在汾州的地界内。

  去年十二月。

  刘蠡升在云阳谷召集部众举兵反魏,别看其名字像是汉人,但刘蠡升是稽胡人,也可称作山胡人,并非是中原汉人。

  举兵造反后,刘蠡升开始袭扰汾州。

  得到消息后,尔朱荣便第一时间带兵过汾水进入汾州地界。

  汾州可是被尔朱荣视作后花园的核心地盘,秀荣川就紧挨着汾州,只需要过了汾水便能来到汾州地界内。

  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鼾睡?

  可进入汾州地界后,高羽却发现尔朱荣并非是为了平叛而来。

  刘蠡升的叛军主要在汾州的下半部分,中阳郡、定阳郡、五城郡的地界上作乱,这几个郡县皆是在汾州的下半部分。

  尔朱荣一路行军到汾州治所蒲子城,面见汾州刺史裴良后,两人相谈甚欢,甚至还互相约定为儿女亲家。

  裴这个姓氏,又身居刺史要位,一看就知道是出自河东裴氏。

首节 上一节 183/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