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284节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铜驼街一路向北来到皇宫内,最终来到了太极殿内。

  高羽不敢大意,他很清楚,元子攸跟尔朱荣在这太极殿内,定会剑拔弩张的交锋,自己肯定是躲不过去了,只能静观其变。

  尔朱荣刚立下赫赫功劳,元子攸也树立了威望,俩人势必会来上一轮交锋,来打压对方。

  元子攸居于天子尊位上,接受百官朝见。

  尔朱荣也拱手行礼后,当即朗声道,“托陛下之福,臣已将河北之贼平定,生擒贼首葛荣与其麾下诸王,臣已令人将其带到洛阳城外,臣请陛下将葛荣与被车骑将军生擒的三王一并斩首示众,以儆效尤,以安民心!”

  元子攸却开口道,“贼首葛荣死不足惜,然朕听闻其手下的渔阳王宇文洛生,怕是罪不至死吧?”

  “先帝在位时,破六韩拔陵、卫可孤等人于六镇聚众谋反,六镇之中,唯有怀朔、武川二镇之人在朝廷大军救援不力的情况下,依旧据城固守,抵抗叛军,足以见其忠心。”

  “且之后,是宇文洛生与车骑将军合谋诛杀贼首卫可孤,致使叛军士气受挫,亦是大功一件,然当时朝廷为奸佞所把控,似宇文洛生与车骑将军这等有功之人却没有得到重赏。”

  “至于之后的事情,委身于贼,乃是形势所迫,宇文洛生确实有罪,然其有功在先,朕觉得……功过相抵,或可留其一命,丞相意下如何?”

  尔朱荣回过头来看向元子攸,冷笑一声后,反问道。

  “依照陛下的意思是,只要曾经立下功劳,便是谋逆叛乱也不算罪?”

  元子攸气势一弱,却也是咬着牙坚持道,“朕何曾说过谋逆叛乱不是罪?叛乱之罪,当诛,然宇文洛生非是首恶,且有功在先,却未得朝廷封赏,亦是朝廷亏欠于他,这才酌情饶其一命。”

  元子攸其实很清楚。

  自己不占理,要是换做此前,他也没有这个底气去强行护着宇文洛生。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

  他乃天子,天子就不跟你讲道理,怎么了?

  没有底气,也要硬气!

  尔朱荣轻笑几声,“陛下乃天子,乃天下共主,陛下想要赦免其罪,臣岂会多言,只是……”

  元子攸心中一紧,有些不安的感觉,他不知道尔朱荣准备了什么后手。

  “陛下有没有想过,河北之贼这几年,在河北、山东等地作乱,致使多少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是成为路边的累累白骨。”

  “又有多少为国征战的士卒死在贼匪手中,陛下打算让臣如何向河北之民交代,如何向麾下士卒交代?”

  “且在来的路上,臣审问贼首葛荣时还意外得知一件事情。”

  “宇文洛生向其进言,将抓到的司州、相州百姓,强行充当壮丁前去攻打河北之地门阀世家的坞堡,欲要使其低头,使其歹毒的计策,陛下又打算如何与这些死去的百姓交代?”

  此言一出。

  元子攸的脸色骤变。

  默然了许久都没有开口。

  尔朱荣字字句句都不离‘百姓’,然而……他话里有话,想要说的根本就不是百姓。

  宇文洛生当初向葛荣提此计策,损害的是河北世家的利益,大多数河北的世家面对葛荣这样的做法,多多少少都出了不少血。

  其实尔朱荣就是在威胁。

  元子攸要是强行留宇文洛生一命,他就会将此消息传出去。

  那……

  元子攸失去的可就是整个河北世家之心。

  对天子而言。

  无论死多少百姓,在其眼中都不过是个数字罢了。

  可要是失去世家门阀的支持,还能不能坐稳这个皇位都不好说。

  此前说尔朱荣不得人心,又不是指百姓不服他,是指他在河阴边杀戮太多公卿,得罪了世家门阀罢了。

  但眼下元子攸若是要强行保住令世家门阀大出血的宇文洛生。

  他跟尔朱荣又有何异?

  尔朱荣好歹还兵强马壮坐拥山西之地为大本营。

  元子攸有什么?

  天子的虚名罢了。

  “如何处置宇文洛生,还望陛下示下。”

  高羽默然不语。

  贺拔兄弟等武川之人也都默然不语。

  原本还想着帮忙开口求情,但尔朱荣说出这番话后,宇文洛生必死无疑。

  注定会成为尔朱荣跟元子攸之间斗争的牺牲品。

  他跟高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高羽跟尔朱荣乃是故交,且是最先投靠尔朱氏的人,自身勇武非凡,还有姻亲。

  宇文洛生?

  不过是个阶下囚罢了。

  “陛下?”

  尔朱荣再次开口催促,心中则是冷笑不已。

  元子攸知道的事情,他也知道,元子攸不知道的事情,尔朱荣也知道~!

  尔朱荣甚至都知道当年武川突围时,宇文家对整个武川之人皆有救命之恩,宇文洛生又素有贤名,在葛荣军中极具威望。

  这种人怎么能留?

  他确实不能对高羽动手,但不代表他不可以通过宇文洛生来杀鸡儆猴。

  元子攸咬着牙道,“是朕疏忽了,竟然不知有这等事情……若真是如此,那便如丞相所言。”

  “与贼首葛荣一同伏诛,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尔朱荣大喜,再次拱手道。

  “陛下!英明!”

第275章 天柱大将军

  宇文洛生的命运已经注定。

  无论元子攸想不想拉拢他,在尔朱荣的眼中,宇文洛生都必死无疑。

  尔朱荣很清楚他麾下最容易出事的就是六镇之人,必须要严防死守,宇文洛生的履历摆在这,哪怕他没有为葛荣献上任何计策,尔朱荣也要弄死他。

  没有比宇文洛生更好用来‘杀鸡儆猴’的存在了。

  太极殿内,由于天子与丞相之间的剑拔弩张,使得氛围一时之间有些沉闷。

  尤其是天子阴沉着脸,谁敢出来触霉头?

  元子攸已经不再是此前单纯的吉祥物,洛阳一战他确实是树立起了天子威严。

  默然片刻。

  还是高羽站了出来,众人依旧在观望。

  “陛下,丞相,末将有话要说。”

  元子攸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尔朱荣则面无表情。

  “车骑将军,不妨有话直说。”

  “宇文洛生其罪当诛,然宇文家世代为大魏戍守边疆,宇文洛生其父,其兄长皆死在叛军手中,还望陛下赎其子嗣与兄弟无罪,让宇文家不至于断了香火。”

  有人带头,贺拔岳等人也都站了出来,跟着附和。

  武川突围的时候,他们确实都受了宇文家的恩情。

  没法把宇文洛生救下来,好歹也得让其家族留个后,不至于完全断了香火。

  元子攸满眼失望,他本以为高羽是念在旧情要替宇文洛生说话,白激动了。

  尔朱荣这才露出些许笑容,宇文洛生死了就行,他的兄弟、子嗣压根就不能构成任何威胁。

  “车骑将军不愧是有情有义之人,此言甚是有理,其罪在宇文洛生一人,只诛杀他一人即可,其兄弟、子嗣可无罪赦免。”

  “那便如丞相所言吧。”

  商议完对这些聚众叛乱之人的惩罚,接下来便是重头戏,该论功行赏了。

  尔朱荣这个时候反而不说话。

  只是使了个眼色,尔朱世隆便站了出来,拱手道。

  “陛下!此番丞相平定河北之贼,生擒贼首与其麾下诸王……陛下应当重赏啊,依臣来看,丞相用兵如神,令朝廷大军头疼不已的河北之贼,丞相唾手便将其覆灭,眼下我大魏境内还有诸多叛乱没有平息,盖因为将者不济。”

  “臣提议,加封丞相为大将军,节制天下兵马,以便丞相调度,平定剩余造乱的贼匪。”

  丞相乃是百官之首,权力极大,以至于西汉自武帝起几个皇帝为了限制相权,将太尉改成大司马,御史大夫改司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强行限制相权,但收效不大,司空、大司马已经成为荣誉头衔。

  可以说丞相这个职务,往往伴随着权臣的出现。

  丞相能揽三公之事,而三公之一的大司马,则是掌管中央军事的最高官员。

  所谓这个大将军和节制天下兵马,看样子更像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元子攸还没有想好如何回答。

  尔朱世隆则再次开口,“此等封赏亦不能彰显丞相所立下的如天之功!”

  “臣提议,除加封大将军外,还请陛下赐丞相,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且赐丞相九锡,如此封赏,才能配得上丞相所立下的赫赫功劳!”

  元子攸面色顿时阴沉了下去。

  在这个地方等着他的是吧?

  如萧何故事?

  怕不是如魏武故事。

  下一步是不是就要找个机会逼迫自己写下禅位诏书,尔朱荣名正言顺的取代他,登基称帝,彻底改朝换代??

  经历了曹魏的事情。

  这一连串的封赏,就是篡位之前的最后一步。

  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当皇帝了么??

  偏偏没有人能够站出来反驳!

  尔朱荣已经被封到顶了!

  官职也好、爵位也好,身为人臣的他都已经到头了。

  可这次他立下的功劳确实是赫赫战功,葛荣登基称帝,已经为一国,尔朱荣立的便是灭国之功!

  有功不赏,可堵不住悠悠之口。

  但这个封赏……

首节 上一节 284/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