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陛下!您乃是英明之主,岂会亏待立功之人?”
尔朱世隆咄咄逼人,尔朱荣则如老僧入定,闭口不言,仿佛他完全没有这个想法,完全是手底下的人非要给他索要这个待遇。
元子攸猛的一拍面前的御案。
嘭的一声。
让众人一惊,却见元子攸挤出些许笑容,开口道。
“并非朕吝啬,而是朕不想让丞相这等大魏忠臣的名声受损。”
“此话怎讲?还望陛下示下!”
元子攸道,“殿内诸位,想必也读史书,加赐九锡者,谁没有背上篡逆背主的骂名?丞相乃是我大魏忠臣,怎会有篡逆之心??”
加赐九锡确实是天子给大臣的赏赐。
但是……
曹丕、司马昭在篡位之前都非要整这么一套流程,以至于加赐九锡就是一个很标准的篡位流程。
“朕岂能让后世之人将丞相视作篡逆之辈?”
“然……丞相之功,确实得赏!”
“似丞相这样的国之柱石,又立下如天之功!”
“朕早已想好对丞相的赏赐!”
“加封丞相为天柱大将军,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不知侍中可有异议?”
尔朱世隆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事先跟尔朱荣商议的时候,没有说过元子攸会这样啊。
他愣在原地,支支吾吾的失了分寸。
加赐九锡是他的底线。
封无可封?
那就虚空捏造一个官职出来。
司空杨椿等人连忙朗声道,“陛下英明!!”
尔朱荣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加赐九锡这种事情,他不能亲自开口,开口就落了下乘。
但他也不急。
眼下确实不能对元子攸逼迫太甚。
可就在他准备谢恩的时候。
元子攸却再次开口。
“说到立功,此番车骑将军亦是立下赫赫功劳。”
“三千破三十万,解洛阳之围!此等功劳,岂能不重赏??”
众人皆没有开口说话。
就仿佛高羽此前就已经是车骑将军了一样。
但所有人都知道……
元子攸肯定不会这样善罢甘休。
就当众人以为元子攸要直接宣布封赏的时候。
元子攸却故意卖了个关子。
“自从车骑将军大破三十万敌军后,朕睡梦中,便会时常梦到我大魏的历代先祖…………”
第276章 天策上将!
大的要来了。
这是太极殿内所有人的共识。
今天是什么日子?
丞相立下赫赫战功回朝,天子要论功行赏的日子,尤其是天子跟丞相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融洽,甚至是已经剑拔弩张的交锋过一回。
这种时候天子突然说做了个梦,还梦到历代先皇?
怎么会无缘无故提及历代先皇?
元子攸说话的时候,眼神一直停留在高羽的身上,说的也是高羽率领三千人大破南梁三十万联军,立下赫赫战功的事情。
显然……
元子攸是被尔朱世隆请封‘九锡(ci)’给刺激到了。
九锡这玩意。
史书上第一个记载被赐九锡的人乃是周公旦,以此来表彰其功劳之大,德行之厚,威望之高。
第二个被赐九锡的人便是新朝的王莽。
然而到了王莽所生活的时代,先秦的古籍大部分都已经失传,王莽想要复《周礼》,却又不知道九锡到底是哪些,他便自己引经据典重新确定九锡。
一曰车马,其德可行者赐之。
二曰衣服,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县,使民和乐者赐之。
四曰朱户,民众多者赐之。
五曰纳陛,能进善者赐之。
六曰虎贲,能退恶者赐之。
七曰斧钺,能诛有罪者赐之。
八曰弓矢,能征不义者赐之。
九曰秬(jù)鬯(chàng),孝道备者赐之。
看看这些赏赐标准,就能知道为何加赐九锡是权臣篡位的前兆,也能理解元子攸宁愿掰扯出一个‘天柱大将军’来,也绝不在这个问题上松口。
按照这个赏赐标准。
被天子赐九锡者,那相当于是天子官方定性,被赏赐者是如周公旦,王莽这般,功劳之大、德行之厚、威望之高的人。
满足这三个条件,那天子‘主动’禅位给这样的人就合情合理,无可挑剔,能堵住悠悠之口,亦能被视作正统,所以此前的每个权臣都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完成篡位。
人家王莽一开始确实是被天下人视作德行极厚,威望极高,功劳极大之人,刘汉气数已尽,王莽称帝取代刘汉顺理成章,汉光武帝刘秀最开始在长安国子监念书的时候,还想要给新朝当执金吾呢。
不过从曹操开始,基本就是权臣强行给自己贴金,成为权倾朝野,兵强马壮者篡位前的最后一步。
元子攸也确实是被尔朱世隆给尔朱荣邀功,请加赐九锡的行为给刺激到。
别看尔朱荣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表态要接受,甚至看样子还想要严词拒绝,但没有他的授意,尔朱世隆怎么敢开这个口?
“先皇们拉住朕的手,跟朕说,大魏遭逢此难,盖因此前朝中有奸佞作祟,幸得丞相相助将朝中奸佞铲除,然而……大祸已经酿成,洛阳危在旦夕,是长生天告诉他们,会有一位鬼面、玄甲的少年将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令大魏江山,幽而复明!”
“历代先皇便再三叮嘱,让朕不得辜负这位少年将军,一定要重重赏赐,方能护我大魏江山社稷。”
虽然元子攸的燕国地图有点长,最终却也是图穷匕见。
太极殿内众人脸色各异,尔朱世隆等人似乎没有想到元子攸会这么不按照套路出牌,杨椿、穆绍、元鸷等人大骇,错愕的看向元子攸。
尔朱荣面沉如水,在用余光扫视整个太极殿内各人的反应。
除他之外。
唯有高欢、高羽兄弟二人如他一般,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让人无法从其脸部表情看出其内心任何的心思。
心中不免有些悲哀。
偌大的尔朱氏,似乎他一人便吸光了同辈之人的灵气,致使跟他同辈之人皆是草包。
尔朱世隆残暴,贪婪,关键时候难堪大用,弃守虎牢关就是最好的例子。
倒是他侄子辈的尔朱兆和尔朱天光算是有点能力,但也都各有缺点,尤其是跟高家兄弟这样的人杰比起来就差太远,甚至都不如贺拔岳等人。
“玄甲、鬼面说的不正是车骑将军吗?”
元子攸依旧在讲故事,“车骑将军此前已经是被破格提拔,然……此乃长生天的旨意,朕乃天子,岂可违背天意?因此……朕决定,加封车骑将军为,天策大将军!此乃上天册封的大将军。”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高羽连忙出列,拱手行礼,惶恐的开口推辞。
“陛下!”
“洛阳之战,其功在陛下亲自披甲胄,上城墙为士卒们擂鼓助威,提振士气,在丞相赫赫威名震慑贼军,在玄甲军诸位同袍奋勇杀敌,末将确实有些许功劳,但亦不敢居头功,又岂敢得如此厚赏,与丞相并称大将军?”
元子攸却笑着摆摆手,“丞相气度雅量,岂会在意?不过……将军所言也不无道理。”
“那就封天策上将如何?”
“太史公曾言,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为上将军!”
“丞相,你意下如何?”
又是同样的套路。
赞成,那就是让高羽一步登天,高羽确实是没有尔朱荣这么扎实的根基,尔朱氏几代人经营出来的殷实家底,但地位水涨船高,具备了给人画饼的资格,自然就会有人前去投靠他,站队他。
不赞成?
那就是得罪高羽,亲口否决了让人一步登天的机会,拦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众人纷纷将视线看向尔朱荣,想要知道他会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唯有高羽低头。
“陛下。”
一直闭口不言的尔朱荣总算是开了口,“陛下,车骑将军此番立下的赫赫功劳,亘古罕见,给任何封赏都合情合理,臣绝无异议,只是……”
“此番立功者甚多,陛下独独如此破格提拔车骑将军,岂不是令将军陷于不义之地?”
元子攸却笑了,连忙纠正。
“非是朕要破格提拔,而是长生天与历代先皇在梦中向朕降下旨意,朕亦知晓,全凭朕的一面之词,难以服众,那就让长生天来当众降下旨意吧!”
“来人!令工匠于太极殿外铸金人!!”
听到这话。
众人纷纷将视线看向高羽。
有羡慕,有妒忌……各种眼神都有。
都是官场老油条,铸金人这玩意唬一唬军队中的士卒和平头老百姓都可以,但对于能在太极殿内朝见天子的他们而言,谁会去相信呢?
这玩意人为操控的空间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