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374节

  贺拔允当然不信,却还是反问,“真相重要吗?丞相‘大公无私’,没有让自己的外孙登基,反而从宗室里另立新君,天下人皆知丞相依旧是大魏忠臣。”

  刘桃枝似乎是反问,“大魏……忠臣。”

  这怪异的语调,让贺拔允微微皱眉。

  “郎君。”

  刘桃枝止住笑意后,再次劝说道,“郎君岂不知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之理?况且,您真觉得丞相就一定能赢吗?”

  “为何不能赢?丞相麾下兵强马壮,契胡精骑乃是足以与莫贺咄麾下玄甲军媲美的精锐之军!又有众多骁勇之士追随,莫贺咄虽勇,然他只有一人而已,人力终有殆时。”

  贺拔允有理有据的反驳道。

  刘桃枝耐心的听完之后,这才开口反驳。

  “我家郎君麾下又何尝不是兵强马壮?”

  “且不提我家郎君这两年在山东所练出的精锐,便是大郎麾下的六镇骁勇,其心中对丞相满是不死不休的仇恨,郎君你应该比谁都清楚,能够存活至今日的六镇军民到底有多骁勇。”

  “双方注定在河北之地会拉开阵仗,真刀真枪的沙场对垒一番,那么……郎君您眼下做出的决定就是足以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您若是愿意在这关键的时候助我家郎君,待到功成之时,我家郎君岂会亏待你?”

  “将军与我家郎君乃是挚友,您应当清楚我家郎君是何等为人。”

  不给贺拔允反驳的机会,刘桃枝继续说道。

  “若您执意为丞相效力,那有没有想过,如果丞相输了,贺拔家焉能继续存于世?”

  “您若是能为我家郎君效力,赢了,光耀门楣,甚至在事后清算时亦能用出面求情护住贺拔二郎、三郎。”

  “若是输了,二郎、三郎亦能在丞相面前为您求情,两头下注,方为家族在这乱世之中的存活之道!”

  听到这里。

  贺拔允迟疑了。

  心中无比的纠结,甚至隐隐有些心动。

  当初贺拔度拔身死的时候,留下的遗言便是让他们兄弟定要将贺拔家的香火延续下去。

  贺拔允也读史书。

  很清楚,并非是谁看着实力最强,就一定能笑到最后。

  谋取天下者。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甚至还要有远超常人的运气。

  刘桃枝为高羽行商这么多年,察言观色那是手拿把掐,迟疑便是成功的开始。

  他连忙继续劝说,“将军,您再想一想,燕、幽、瀛三州,有多少可用之兵?侯渊麾下除将军外还有何骁勇之士?若您执意为丞相效力,我家郎君只需遣小股兵力前去助大郎将丞相堵在河北,再兴重兵前来平定燕、幽之地。”

  “您确定,燕、幽能挡得住我家郎君的兵锋所指吗!”

  “您若是愿意为我家郎君效力,在关键时候给于侯渊倒戈一击,助我家郎君迅速平定燕、幽之地,旋即挥师南下,丞相还能有几成胜算?”

  贺拔允在脑海中盘算着。

  除了自己跟侯渊外,尔朱荣确实没有在这边留太多的骁勇之士。

  幽州的刘灵助,那就是个纯粹的神棍,指望这种人带兵上阵杀敌?

  想到这贺拔允眼中的挣扎之色更甚,过了良久,他才缓缓开口道,“你既知道燕、幽之地并无太多兵马,也知道丞相此前对我等武川之人有防备之心,我手中并无多少兵马,即便我有心助莫贺咄,兵马都在侯渊手中。”

  “这就无需郎君操心。”

  贺拔允一愣,“你还能凭空变出兵马不成?”

  刘桃枝轻笑一声,“我家郎君既然遣我前来劝说将军,自然就有办法助将军变出兵马来。”

  贺拔允微微皱眉,不懂刘桃枝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明日我再来拜访郎君!”

  刘桃枝转身离去。

  留下一脸懵逼的贺拔允,他在脑海中不断的思索。

  高羽压根就没来过燕、幽之地,还能从哪里凭空变出兵马来?

  草原?

  阿那瓌的女婿不是高欢吗?

  第二天。

  谜底揭晓。

  贺拔允其实猜中了一半,高羽确实是跟高欢一样,从草原借兵。

  但并非是从柔然那边借兵。

  而是找的跟贺拔允一样的故友。

  刘桃枝带着一身形精壮的汉子前来面见贺拔允。

  贺拔允满脸狐疑的看着面前之人。

  观其外貌和装束就知道来自草原部落。

  “你是草原何部?”

  “我乃是阿史那部,将军唤我土门即可。”

  “阿史那……”

  贺拔允皱着眉头,他似乎有点印象,进一步的思索过后,这才反应过来。

  当年高羽带兵前去武川解围的时候,就带了一批阿史那部的士卒。

  阿史那部此前乃是柔然的‘锻奴’,手中掌握着极其珍贵的锻造技巧,此前追随高羽助阿那瓌重回柔然王庭之后。

  获得了一片肥美的土地作为牧场,且无需向阿那瓌上供。

  就跟尔朱氏一样。

  占据着肥沃的牧场,又不需要上供,在这十来年的时间里,阿史那部崛起的非常快。

  刘桃枝其实是先前往了草原,联系上了阿史那部。

  以事成之后,高羽会助阿史那部成为草原霸主来让阿史那土门出兵助自己,快速平定燕、幽之地。

  说白了,就是让阿史那部像曾经的草原各部一样,给中原当雇佣兵。

  贺拔允这才反应过来,刘桃枝之前为何那般笃定,言之凿凿的说是给自己一场泼天富贵,给自己一个机会。

  就眼下来看。

  高羽已经成功从草原借兵。

  即便是自己不愿意帮高羽,高羽一样能够让阿史那部南下燕、幽之地来牵制燕、幽之地的兵力,配合草原之兵,前后夹击快速平定燕、幽之地。

  自己并不是高羽唯一的指望。

  高羽为了快速平定燕、幽之地显然做了很多的准备。

  “莫贺咄果然心思缜密,谋略得当。”

  贺拔允摇摇头,“若能有阿史那部相助……”

  他一咬牙,狠下心来,“我愿助天策上将一臂之力!”

  “好!”

  刘桃枝大喜,“我暂代郎君谢过将军了!郎君定然不会忘记将军的功劳。”

第375章 策勋十二转

  青州,东阳城内。

  高欢和王思政已经离开。

  尔朱荣随时都有可能发兵河北,高欢不能离开相州等地太远。

  他跟高羽私底下达成的协议,也需要通过元修的名义,以诏令来昭告天下,要以天子诏令,加盖玉玺的官方途径遣人送到天策府来。

  时间已经来到十二月二十一。

  待到元修前往清河郡后,高羽也会带兵北上,前往清河郡朝见新君。

  大冬天的其实并不适合这么折腾,但洛阳那边不断传回来的消息,尔朱荣在不断集结大军,征调粮草,随时都有可能发兵北上。

  燕、幽之地的兵马、钱粮也在源源不断的运往瀛州的河间郡。

  尔朱荣明显不打算给高家兄弟太多的准备时间。

  作为实力更强的一方。

  他就是可以用这么‘浪费’的方式,逼着高家兄弟跟自己一起玩‘军备竞赛’。

  高羽的家底厚一点,终究是在山东之地经营了两年。

  高欢才到河北多久?

  也就是在秀荣川劫掠了一番,积攒了些许家底。

  但也经不起这么的折腾。

  显然尔朱荣又将他围猎的那一套战法用了出来。

  当年他是将葛荣晾在河北之地,骄兵三个月,然后以雷霆之势兵出滏口,一战定乾坤。

  如今对高欢?

  采用的则是‘疲兵之计’,不断的给高欢施压,让高欢时时刻刻都处于惴惴不安的情绪下。

  屋外天寒地冻,屋内却温暖如春。

  贾思勰正在向高羽汇报这一年来的工作成果。

  “最初那一批使用曲辕犁和堆肥的农户们,秋收的收成明显提高不少,府兵的恤田和口分田收成也颇丰,周遭村庄的百姓们以及府兵们都得知了这个消息,愿意来年使用堆肥。”

  “只要来年风调雨顺,定然又能大丰收!”

  贾思勰脸上带着笑意。

  在技术的推广层面,高羽并没有太过于激进。

  古代这个生产力,农户们抗击风险的能力极低,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一场天灾就足以让很多农户破产。

  破产之后就只能去依附世家,成为世家们的隐户。

  经不起折腾,也不能指望他们一上来就懂什么堆肥能够让田地里增加收成。

  派人说的天花乱坠,不如先在小范围里进行实验、推广,拿出成果来给周遭的人看,出了成果,真的能够有效提升地里粮食的产量,农户们自然会主动来学习。

  也正是如此。

  高羽甚至没有强行在府兵内推广新技术,而是在恤田、禄田里先行使用这些技术。

  “嗯,确实是个好消息。”

首节 上一节 374/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