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380节

  高羽麾下除了他自己带过去的一小部分怀朔嫡系外,清一色的汉人士卒。

  也得感谢尔朱荣,在高羽进封天策上将后,将原本调入高羽麾下玄甲军中的契胡人全都外调,看似是削弱了高羽的核心部曲力量,却也是帮了高羽一把。

  “多久未曾有这等汉人骁勇,鲜卑胡人百般提防我汉家儿郎,子翀此番定能扬我汉家儿郎威名,让中原汉人皆知,当年一汉当五胡之名!”

  他越发觉得自己更加偏向高羽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高羽根基尚浅,渤海高则落魄许久。

  双方互惠互利,一拍即合。

  ………………

  黄河河面上,船只一艘接着一艘,一眼望不到头。

  船只吃水很深,几乎压到了船帮上,里面装的是满满当当的粮草。

  司州、豫州皆在尔朱荣掌控之中,这一段的黄河水运便是他最大的助力,他的粮草主要是从豫州运过来,豫州本是大粮草,且境内水利、水运都很发达,借着水运可一路入黄河,进入黄河之后再征召纤夫拉着船只逆流而上即可。

  河道旁的运兵们大部分都没有着甲,手中也没有持兵刃,反而是持着皮鞭。

  口中不断的怒骂呵斥,时不时将挥动手中皮鞭抽向一旁的纤夫,每一鞭子下去都会在纤夫的身上留下一道血痕。

  有纤夫力竭,摔倒在地,运兵们猛抽皮鞭都没反应,便下令将其直接扔进这滚滚黄河之中。

  周遭其他纤夫见状,敢怒不敢言,只得在凶神恶煞的运兵们挥动着皮鞭的鞭打,催促下,继续卖力的拖着运粮船。

  高琳看着眼前一幕,不由皱起眉头。

  他算得上是渤海高氏之人,不过他并非是汉人,而是高句丽人,是出自宣武帝时期的权臣高肇那一支。

  高肇这一支从高句丽而来的高氏,渤海高氏也捏着鼻子认了,不过也有个要求,当年渤海高氏让高肇将在高句丽的祖坟迁到渤海郡的高氏祖地去。

  但高肇压根就没搭理。

  因此……

  这一支高氏跟渤海高氏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

  然高琳终究是自小在中原汉地长大,亦将自己视作汉人。

  他回到军营之中,找到负责后勤粮草运送的尔朱度律。

  丢掉徐州后,尔朱度律被尔朱荣重重责罚后,并没有被完全弃用,反而还来负责后勤运输这种美差。

  “将军,运兵们是否对纤夫过于苛刻了?”

  “诶。”

  尔朱度律不以为意的摆摆手,“纤夫都是征调的汉人,一钱汉,随之死。”

  高琳一脸怒意,刚欲开口,却听见一旁传来一道怒喝之声!

  “混账话!是谁让你说出此等混账之言!”

  尔朱荣怒气冲冲的走来,吓得尔朱度律一脸惊慌之色,被尔朱荣一脚给踹翻在地。

  “季珉你且先去帐中等我,我先教训一番这混账东西!”

  高琳略一拱手后,便转身离去。

  尔朱荣愤怒的瞪着尔朱度律,直至高琳走远后,才收敛起怒容,恨铁不成钢的道,“何其愚笨,怎能当着汉将之面说出此等话来?”

  “他又不是汉人……”

  “那也不能公开说出此等话语!我麾下难道没有其他汉将?没有汉人文臣,没有汉人世家吗!”

  尔朱度律只得低头认错,“我日后定然会注意。”

  “下不为例!”

  尔朱荣重重的警告一番,心中则是烦闷不已。

  尔朱氏子弟怎么尽是些这样的虫豸,都已经给他扔来后勤运送粮草还能这么给自己惹麻烦。

  尔朱荣麾下的汉人可一点都不少。

  四大姓之一的太原王氏就跟他捆绑的十分密切,胡汉的矛盾不可避免,但他还是得维持表面上的和气。

  不然还没开打。

  自己内部就提前开始内斗?

  重重的叹了口气,若是有莫贺咄……

  尔朱荣甩甩头,进入大帐之前,快速调整好表情,带着笑容走了进去。

  他将众将召集到营帐之中,就是要商议后续的用兵。

  “拜见丞相!”

  “不必多礼。”

  尔朱荣一摆手,来到主位上,“想必尔等皆已收到消息,莫贺咄已经起兵北上,欲要图谋瀛、燕、幽等地,想要化解我前后夹击的攻势。”

  众人纷纷点头。

  古代的信息传递速度慢,但相对应的,大军出击的信息也基本隐瞒不住。

  更何况高羽是在山东之地,这边客商往来络绎不绝,也不可能瞒住消息。

  “尔等觉得眼下我该如何用兵?是集中力量挥师北上,击溃贺六浑,还是分兵,另遣一军兵出豫州,前去攻打徐州?”

  贺拔胜连忙开口,“分兵只会削弱我军力量,不如集中力量,直接北上,将贺六浑击溃,届时我等便可前去解瀛州之围,前后夹击莫贺咄!”

  高琳却反驳道,“山东之兵倾巢而出,眼下山东后防空虚,若我等能顺势攻下山东之地,瀛州之围不攻自解,到那个时候莫贺咄还能不能掌控麾下士卒都不一定呢。”

  “世人皆认他乃古之霸王复生,我等亦可让其如霸王那般败亡!”

  其他人也各执一词。

  贺拔岳却提醒了一句,“莫贺咄用兵虽喜兵贵神速之道,然其心思缜密,怎会完全不设防?怕不是故意引诱我等分兵?好以此来缓解贺六浑的压力?不然……莫贺咄怎会将万仁放在彭城镇守?”

  尔朱荣当然清楚这一点。

  本就是相对的。

  可以说是高羽主动勾引他们分兵从南边去攻高羽的大本营来缓解河北的压力。

  但反过来说。

  对尔朱荣他们而言也确实是个偷家的好机会。

  成了,不就等于是把高羽的家给偷了?

  上至高羽,下至大头兵的家属皆在山东之地,要是家被偷了,哪还有战斗意志??

  “若是……能说动万仁。”

  尔朱世隆突然开口。

  众人都看向了尔朱荣。

  对啊。

  要是能够说服尔朱兆当内应的话,里应外合……

  徐州之地易攻难守,他们若能轻易拿下徐州,便可立马北上直扑高羽的大本营,兖、青、南青州。

  尔朱荣也不纠结。

  “是可分兵……”

  做出决定后,他开口道,“我自会手书一封,遣心腹前去面见万仁!”

  “他虽与莫贺咄是姻亲,且私交甚密。”

  “然……他终究是我尔朱氏子弟,他亦愧对尔朱氏子弟,贺六浑便是利用了他,才致使秀荣川生灵涂炭。”

  “我想,他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第382章 何须避他锋芒?

  河间郡。

  顾名思义,地处九河之间,因此而得名。

  水系发达,又是河北平原的膏腴之地,是个极其重要的水运、农业、军事重地,东接勃海郡,西连高阳郡,南通章武郡,北邻范阳郡,是连接幽州与冀州的枢纽。

  侯渊可是尔朱荣十分看重的心腹,自然就会将他安排这种十分重要的地方。

  侯渊之所以挑中河间郡作为大军集结的地点。

  除了水运发达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后勤运粮的压力外。

  还有就是河间郡处在瀛州的西南方位,能同时跟冀州、殷州和定州三州接壤,也就意味着能同时出兵三个方向。

  而且太武帝拓跋焘在统一北境的过程中,河间郡是太武帝用来掌控、经营河北的重要核心城池。

  后续更是为了巩固统治在武垣县设立军镇。

  北魏并非是只在边疆地带设立军镇,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设立军镇其实就是最开始用来巩固统治的手段。

  武垣县在瀛州治所赵都军城的正南方,两座坚城离的不远,可互相支援。

  侯渊率军前顶到了武垣县城,令大军在城外驻扎,随后便是不断的往外派游骑、斥候打探各种消息。

  刘桃枝一直跟在贺拔允的身边,阿史那土门带的三千族中骁勇也都被编入了贺拔允本部中军,并没有引起侯渊的怀疑,兵力不足花钱招草原各部当雇佣兵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自古以来都这么干,大多数最终崛起成为草原霸主的部落也都是靠着给中原当雇佣兵积攒的第一波家底和偷学的铁器锻造的技巧,掌握先进的锻造技术,让战斗力猛的提升。

  安顿好大军后,侯渊令人将麾下诸将都召集前来。

  侯渊面色凝重的说道,“探子传回消息,莫贺咄亲率山东之兵,兵分两路,一路大军驻扎武邑郡,其先锋已经行至武遂。”

  武遂正处在瀛州、冀州的边界上。

  “前方消息还未传回来,可能此时这一路大军已经兵临乐城城下。”

  乐城是以前河间郡的治所所在,城防倒还算坚固,但肯定没有赵都军城跟武垣这么好的地利,因此侯渊压根就没想守住,只留下少量的士卒在那边。

  “另一路大军此前在渤海郡,想来此刻已经深入瀛州,也在向乐城赶。”

  渤海郡到乐城同样可以借助滹沱河进行水运来押送粮草。

  刘桃枝低着头。

  显然侯渊可没有白白在这边耗费时间,天天都在不断的收集消息,行事风格相当的谨慎。

  当然……

  也有高羽名头太过于响亮的缘故。

  得知高羽亲自带兵北上,是个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份量,就跟楚汉相争的时候,谁听到楚霸王项羽来了,能不头皮发麻的?

  “将军有何想法?”

  贺拔允主动开口。

  “依我来看,莫贺咄山东之兵来势汹汹,我等最好是先暂避其锋芒,据城固守,待到其气势衰竭后,再徐徐图之。”

  侯渊相当谨慎。

首节 上一节 380/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