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我将诸事都想的太过于简单。”
“若无二郎,无法成事,唯有二郎方能化解这等局面。”
“昭君……我真的做对了吗?”
“自古未有无功而得帝王者也。”
高欢脑海中回顾着这一年多内发生的事情,自己从一边缘人物一跃而上,登上了权力的牌桌。
干的事情确实不地道,欺骗尔朱兆,毁了尔朱氏的根基,甚至还连带着算计了高羽一把,这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可这一切就真的好吗?
“利令智昏啊……”
………………
广平外,大军驻扎的营地,前后绵延数十里。
尔朱荣得知贺拔胜负伤归营,匆匆前来探望。
其实就是点皮外伤,尔朱荣却这般兴师动众。
“破胡,下次若再遇到此事,且不可逞能,岂可因些许粮草而损失骁勇之士?”
“若不是敌方援军前来,我定然能将那高敖曹给生擒!”
贺拔胜有些愤愤不平,他觉得自己比高敖曹要强的多,生擒高敖曹只是时间问题。
尔朱荣大惊,“高敖曹?冀州之言皆言其有霸王之勇,破胡能生擒他,岂不是勇武远在霸王之上?有破胡相助,何愁大事不定!”
贺拔胜却颇为耿直,“他也配?这世间唯有一人可以勇武比霸王……”
尔朱荣脸上的笑容一滞。
身旁众人的表情也都微微一滞。
他们可太清楚这位真正的‘当世霸王’是何人,就在两年前……这位‘霸王’还跟他们是同袍呢。
“总之……没事便好。”
尔朱荣将话题带过,拍了拍贺拔胜的肩膀,“贺六浑已经退无可退,迟早会与我等决战,破胡你好生休养,到时候还需仰仗你奋勇杀敌!”
“谢丞相。”
尔朱荣对武川派一反常态。
此前怀朔派也好,武川派也好,基本都是被打压。
可眼下?
哪怕是明着肉麻的作秀,尔朱荣也会不厌其烦,他很清楚自己眼下需要仰仗武川的人。
待到其离开后。
贺拔胜回到营帐之中。
不一会贺拔岳便匆匆赶来。
“阿哥,你不该当众提起莫贺咄……”
“谁让丞相那般说?什么勇武远在霸王之上,我可不敢这般狂妄。”
贺拔胜很狂。
但他也知道对谁不能狂。
当年他们三兄弟一起上都没干过高羽,自那以后他便清楚……
他们贺拔三兄弟联手,除了高羽以外,天下无敌!
“好了,日后少说话。”
贺拔岳摇摇头,他跑到营帐门口警惕的左右观望了一番,将贺拔胜的亲卫唤来,“去,不得让任何人靠近营帐,我有要事要与阿哥商议。”
“这般谨慎,有何要事?”
贺拔胜不免有些好奇。
贺拔岳面无表情的来到他面前,压低音量道,“昨夜里,大哥的心腹送来书信。”
“在信中,大哥言明,他决定临阵倒戈,投靠莫贺咄……若我没猜错的话,想来瀛州那边胜负已分,莫贺咄的大军可能已经在来相州的路上了。”
“什么??”
贺拔胜大惊,在贺拔岳的示意下,他又压低音量,“大哥……投了?”
贺拔岳点点头,“大哥岂会诓骗你、我?”
“那你、我二人当如何面对丞相?”
“此事倒是不必惊慌。”
贺拔岳十分淡定,“消息并没有传过来,即便是丞相得知,也不会对你、我兄弟二人如何,他还需仰仗我等。”
即便是尔朱荣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了瀛州的战况。
也会选择隐瞒下来。
毕竟这消息一旦在军中传开的话,势必会大大打击军心、士气。
“那依你来看……我二人当如何行事?也如大哥那般,临阵倒戈?投靠莫贺咄?”
贺拔岳摇摇头,“不……”
“如今大哥与我二人分侍二主,无论最后情况如何,我贺拔家都有退路。”
“且……莫贺咄击溃侯渊,平定瀛、燕、幽三州之后,已经与丞相势均力敌……甚至其所面临的局面比丞相还要好。”
“若眼下我等投靠过去,那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如何得到重用?”
“你的意思是……”
“再观望一番,丞相麾下精兵悍将众多,未必就会败,待到胜负即将分晓之时……再做定夺,若是莫贺咄战事不利,你、我再率众投靠,那便是雪中送炭,若是丞相战事不利,你、我兄弟二人对其不离不弃,亦是雪中送炭。”
贺拔岳很显然想要。
待价而沽。
他与武川众人是足以决定和左右战场胜负的一支强悍力量。
势必会被双方拉拢。
那就……
看谁出的价更高咯。
第416章 大郎不如二郎好使
从瀛州奔往定州,距离并不算太远。
河北之地乃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甚至连崎岖的山路都没有,然高羽大军的行进速度却比想象的慢。
自打完侯渊刚出发行军没几日,便开始下起了雨。
下雨天没法行军。
道路泥泞,人马行动都十分的不方便,马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进容易打滑,士卒们淋着雨也容易感冒生病,粮草的配送也难度飙升。
《孙子兵法》里便有云: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精简一点。
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永远在第一位。
大风起兮云飞扬,也许突然刮起的一场大风就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
即便是高羽能够利用个人威望让士卒们冒着雨继续行军,但军械也没有办法。
弓的制作多选用动物的筋,需阴干、还需要用鱼鳔胶来黏合,弓是不能沾水的,一旦沾水,弓就彻底的废了。
天宝十年,安禄山带军奔袭千里想要北上打契丹,本来都已经奔袭成功,结果一场大雨浇灭了安禄山的奔袭梦,唐军的弓被雨淋了之后没法使用,战斗力大打折扣,甚至差点就跟另外一个安史之乱的主角史思明一起提前就死在契丹人的手里面。
耗费数日,高羽才来到博陵郡治所安平。
其实就是顺着滹沱河一路向西即可,安平就在滹沱河的北岸,这一路借助水运亦能大大缓解高羽的后勤压力。
“拜见将军!”
“诶,崔公何必这般多礼,我当唤你一声叔父才是。”
高羽上一次来博陵郡,还是从洛阳出发前往山东上任,当时除了带走崔暹和崔季舒外,崔孝芬还让将他的儿女都托付给了高羽。
儿子是崔猷、女儿则是崔芷蘩。
此番前来接待高羽的人是崔孝芬之弟,崔孝演。
“宣猷与芷蘩,在青州可还好?”
“宣猷乃是当世人杰,至于芷蘩,去年年底查出来怀有身孕,算一算时日……可能这个月月底便会分娩,可惜我领兵在外,无法陪伴她左右。”
“将军背负匡扶江山社稷的重担,岂能为儿女私情所累?”
崔孝演摇摇头。
寒暄结束,高羽当即开口询问,“不知前方军情到底如何?”
博陵离殷州很近,高欢此前已经撤退到了殷州境内,消息肯定能够传过来。
“不容乐观啊。”
崔孝演叹了口气,“我从过往行商那打探到消息,大军此前已经撤退到钜鹿……”
高羽点点头。
跟段韶传来的消息大差不差。
此前战线一直‘被迫’往北撤退,是高欢有意为之。
眼下来看的话。
高欢似乎已经不打算继续撤退,又或者说他被逼无奈,高羽大概能够理解高欢眼下所面临的困境。
一味撤退,只会致使军心浮动,士气低迷。
“希望天公作美,能停雨数日,让我能带军行进。”
“有你率军前去援助,想来定能稳住局面,短短数月便击溃侯渊数十万大军,此等赫赫战功,世间罕见啊!”
高家兄弟跟尔朱荣开打的时候。
似崔家这等河北之地的世家望族们便很清楚。
双方都在赛跑。
毕竟从舆图上来看,战场就是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
高欢带大军在相州一线跟尔朱荣对抗,高羽挥师北上在瀛州跟侯渊大军对决,哪边能率先分出胜负,分兵前去援助另外一个战场,谁就有巨大的优势。
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