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445节

  崔季舒本来的地位很高,他是最早投身高羽麾下的元老心腹,地位不会比崔暹、杨愔等人低。

  却因为收高澄为徒这事,使得他在高羽麾下的地位一下子就变得极为尴尬起来。

  甚至隐隐有被排挤出元老圈层的架势。

  崔季舒是个聪明人,不可能不知道开了这个口,答应收高澄为徒,就一定会让自己招来这样的下场。

  “当初丞相派我前去恒州送信。”

  崔季舒转过身来,开口说道,“当我在路上得知你父在恒州等地的所作所为,我从你父的身上看到了两个字。”

  “野心!”

  “随后你父的所有行为都在证明,其野心不小,甚至……包括你父让你拜我为师,最初是何打算,我亦知晓。”

  “那师傅,你为何……”

  高澄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你父与其麾下的骄兵悍将,乃是一股重要的助力,若是丞相与你父,兄弟阋墙,内斗,只会白白折损自己的实力……”

  “我收你为徒,便是希望将你带在身边,言传身教,亲自让你看看……丞相在山东缔造了何等的基业。”

  “如今,我且问你,眼下北境分裂,风云飘摇,大魏气数已尽,在你心中何人最有希望缝合江山,一统天下??”

  高澄肯定的说道,“自然是叔父,叔父一统山河,乃是众望所归,也唯有叔父有足够的威望,震慑各方,将各方拧成一股绳,我阿父的威望差叔父太多了,若无叔父,我阿父或可有一番作为,然叔父在,我阿父难以成事。”

  崔季舒十分欣慰,“你与阿洋兄弟二人,一直在青州,想来你兄弟二人心中十分清楚,我本想让你兄弟二人前去说服你父……”

  “不过眼下似乎并不需要,这一场大败,让你父彻底看清了局势,丢掉了不该有的野心,如此也好,你父亦是当世人杰若能尽心竭力助丞相,便是一段兄弟扶持的佳话。”

  “眼下局势一片大好,各方归心,你父麾下之人亦对丞相心服口服,愿意为丞相效劳,上下一心,抗击逆贼尔朱荣。”

  高澄点点头,却又开口道,“不过陛下似乎……不甘心呢,都已经是这等局面了,竟然还要私底下邀我见面。”

  “这便是你父留下的隐患。”

  崔季舒说道,“当初你父匆匆拥立当今天子,因威望不足,对天子百般纵容,这才致使其心中有了太多不该有的念想,不愿意乖乖做汉献帝,非得学先帝那般折腾。”

  高澄却道,“此乃我阿父留下的隐患,阿父不便出面处理……此番便由我来替阿父弥补此过错吧。”

  说罢。

  高澄站起身来,“我这就入宫去,斩断陛下心中的杂念!”

  崔季舒则跟在其身旁,“我随你同行,是该让陛下好好清醒,清醒,莫再有什么再造大魏的念想,大魏气数已尽!”

  “那便有劳恩师,随我入宫走一遭。”

  高澄也不拒绝,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陛下怕是不知……叔父与我有何恩情,也好,便由我来亲口告诉他,他的所作所为到底是多么的愚蠢!”

  崔季舒看了高澄一眼。

  他也不知道,高澄所说的‘恩情’是指什么。

  准确来说……

  除了高羽等几个当事人以及怀朔的那一批老人,其他人确实不知道。

  若不是高羽的话。

  高澄、高洋等……早就已经命丧当初六镇叛军之手。

  而且,在高澄、高洋年幼刚开始记事的那几年,是高羽在照顾他们。

  高澄、高洋兄弟二人对高羽的情感,可跟高欢膝下其他子嗣不一样。

第455章 臣请陛下饮酒!

  王玄身披甲胄,手持长戟在铜雀台内巡视。

  他一路追随高羽北上瀛州,又南下来到邺城,战事结束他本该跟着大部队一同返回青州。

  却被留下来编入禁军,暂时无法归乡。

  不过高羽给过他们这一批本该回乡休息,却被留下来的府兵承诺,待到山东那边将轮值的府兵派来后,便会让他们回青州去正常轮休。

  眼下高羽只能相信府兵,所以只能暂时先苦一苦这些已经疲敝不堪的府兵们。

  毕竟狗急了还会跳墙,他不能给元修任何机会。

  也还好。

  毕竟不是上阵杀敌,在‘宫中’担任禁军,能日日面见天子,这在往常可是常人求不来的殊荣。

  “都精神点!别丢份,切莫招来非议,我等可是以骁勇之名被将军编入禁军,我等出丑,丢的可是将军的颜面!”

  王玄所过之处,士卒们纷纷昂首挺立。

  夜里很安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寂静,王玄听到脚步声后快步前来。

  “崔祭酒,那少年不是……”

  “他二人深夜入宫是为何?”

  借助火把提供的微弱光亮,王玄一眼便认出深夜入宫之人,他脸色大变,连忙唤来身旁之人,“去,将此消息告知将军!”

  ………………

  元修端坐在殿内,待到殿门被推开,他抬头看了过去,一眼便看到崔季舒身后的少年。

  这少年皮肤白皙,样貌俊朗,光从这两点便能看出跟高欢、高羽兄弟二人关系匪浅。

  自身建模差,样貌平平的元修看了,眼中不免闪过一丝妒意。

  该死。

  一家子小白脸。

  “臣崔季舒(高澄),拜见陛下!”

  二人被领到殿中,当即拱手行礼道。

  “私下见面,不必讲究这么多礼数。”

  说罢,元修摆摆手,侍卫、宫女们便纷纷都退了下去。

  “两位爱卿且先入座吧。”

  二人来之前,元修便已经让人将酒肉摆放在案几上,二人入座后。

  高澄主动开口道,“陛下深夜召见臣,不知有何事?”

  元修要的就是他主动开口,元修也不主动说话,只是拿起酒杯自顾自的饮完后,这才愁容满面的叹了口气,“哎,朕心烦啊。”

  “哦?”

  高澄轻笑一声,“陛下为何心烦?”

  “朝中之事有丞相替陛下分忧解难,朝外之事,丞相更是刚刚才率军击退逆贼尔朱荣,陛下烦从何来?”

  元修却是摇摇头,“丞相,确有经天纬地之才,然……却无容人之量,朕愁的便是这事啊。”

  高澄没有接话,只是静静的看元修表演。

  元修也进入了状态,他又饮酒一杯,埋怨道,“朝会之事不知你可否知晓?”

  “臣有所耳闻。”

  “朕本欲提拔你父恒州刺史为丞相,毕竟……恒州刺史亦是人人称赞的当世豪杰,亦能力非凡,对朕亦有大恩,若无恒州刺史,朕又岂能身居天子尊位?”

  “然……天策上将却从中阻拦,天下兵马皆在他手,大敌尔朱荣还在洛阳虎视眈眈,朕想要提拔恒州刺史为天策上将助力,为其分忧解难,这算不算人之常情?”

  高澄点点头,“人力终有殆,陛下的想法并无错。”

  元修听到这话,心中不由大喜,大笑道,“不曾想你虽年少,却这般懂朕的心思,人生难得一知己啊!快哉!快哉!来来来!与朕共饮一杯!”

  挑拨离间似乎比想象中的要顺利。

  自己三言两语,就让高澄认可了自己的说法。

  他也不忘恭维一番崔季舒。

  “崔祭酒,教出了一位好徒儿!”

  “陛下过奖。”

  饮完一杯酒后,元修脸上笑意渐浓,事情的发展似乎比他想象的要顺利的多。

  也是……

  人人都望子成龙。

  当儿子的也望父成龙,高欢要是能更进一步,高澄作为嫡长子,从高欢这边继承到的‘遗产’就丰厚。

  他喜欢贪心的人!

  如此才能更好的拿捏和掌控,皇帝就喜欢有‘缺点’的臣子。

  “哎,朕亦知天策上将乃是我大魏忠臣,然其心胸如此狭隘,没有容人之量如何能担丞相之职?”

  “在朕心中,丞相的最佳人选依旧是恒州刺史。”

  “看你年纪轻轻,便通晓事理,英姿聪慧,一来是有名师教导,二来也离不开你父的言传身教。”

  高澄放下手中的酒杯。

  啪的一声。

  “陛下,臣愚笨,听不懂那么多的弯弯绕绕,陛下有话不妨直说吧。”

  冷不丁的突然‘啪’的一声,吓了元修一跳,自知失态的他,眼中闪过一丝愠怒。

  该死!

  高家没一个好东西。

  这便是高澄的为臣之道?

  但眼下自己还需要利用他,只得强忍着心头的怒气,甚至还要假惺惺的夸他一句。

  “好!不愧是鲜卑好男儿,直来直去!”

  高澄却摇摇头。

  “陛下,臣非鲜卑,乃是汉家儿郎。”

  元修表情尴尬,高澄这么不给他面子,让他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说话,只得是尴尬的笑了两声,“是朕疏忽了,忘记了恒州刺史前去渤海高氏认祖归宗之事。”

  “朕的意思是……朕欲要重用恒州刺史,然天策上将居中阻拦,朕亦无可奈何。”

  “朕召尔等入宫,便是希望你能将朕的意思转达给你父,让其……想一个妥善的方法,难道……天策上将要以一人独揽朝政吗?如此僭越之举,非忠臣所为,恒州刺史亦是大魏忠臣,又是天策上将的兄长,想来他也不希望天策上将名声败坏吧?”

  元修说的还是略显委婉。

  妥善的办法。

  在他眼中高羽都已经是权臣了。

  皇帝想要弄掉权臣什么办法最妥善?

  自然是物理消除。

首节 上一节 445/5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