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能成为将主家将的武官,一般都极有眼色,人群中一眼就瞧出陈绍是东家,抱拳拱手问好。
陈绍赶忙把人迎了进来,吩咐庄客们去准备些酒菜,特意嘱咐了要杀一只羊。
因为这人是骑着马来的,说明他在刘延庆的帐下身份并不低。
庄客们一哄而散,喜滋滋地去宰鸡杀羊,准备酒菜瓜果。
陈绍一把拽住走的最慢的一个,忍不住骂道:“高二,你他娘的不把草料堆好,要让我去干么?”
高二暗叫一声倒霉,不是他跑的慢,实在是其他人动作太快。
他谄笑着转身,马上苦着脸去堆草料。
来了这些日子,陈绍慢慢观察,也算是总结出来了。
那些穿越者,尤其是家世好点的,对底层人施一些小恩小惠,甚至只是在言语上尊重他们一下,人家就感激涕零纯属扯淡。
这些人个个都是人精,越底层越油滑,毕竟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你要是无缘无故对他太好,他就该寻思你是不是要害他了。
你要是不合常理的大方,那他就要寻思这人是个傻子痴汉,怎么才能哄骗着从你身上多捞些好处。
也不是说就没有那种直肠子的义士,只是很难碰到就是了。
“听教头的口音,不是陕人?”
洪教头笑道:“东家好耳力,俺原是河湟蕃人,被刘相公招募,在敢勇军厮杀了几年,立下点微末功劳,刘相公做了鄜延路总管,这才将俺调了过来。”
陈绍喜道:“好好好,正要跟教头学点阵上的真本领。”
西军里,有很多蕃兵,他们熟悉地形,擅长骑射,打起同族来那是一点都不带手软的。
洪教头算是沉默寡言的,只有陈绍问话的时候,他才回上几句。
这个将主刘相公的亲戚要学些枪棒,在西北是很常见的事,毕竟早晚都是要上战场的。
大宋的官兵经常打败仗,但是民间尚武,武德还很充沛。
北宋亡了之后,北方的义军那是层出不穷,而且战绩相当可以。
徽宗、钦宗派去议和的官员,在半路被百姓们拦住,问他们是去抗金还是议和,得知是议和,直接活活打死了。
大辽都快亡国的时候,都能捎带手把大宋揍一遍。
人还是河北那些人,被岳飞收拢整编以后,就能在大平原上和不可一世的金兵野战,还打赢了!
吃过酒宴之后,陈绍就在庄子里,跟着他操练。
陈绍本身有些底子,洪教头在一旁指教,都是些真正的战场杀人技巧。
这些技巧,都是他百战余生总结出来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在战场上救你一条命!
上阵的武艺是这样的,不是找了名师就一定能怎么着,师父领进门,真正需要的是不断地勤学苦练。
当然,最重要的,永远是天赋。
陈绍看了一眼周围,也有些庄客自发来学,但是那个手持梨耙比牛耕得快的董大虎没有来。
陈绍有些意外,自己可是专门跟他娘俩说了。
等到送走了洪教头,陈绍提着一罐羊肉,来到董家的草房。
他们住在陈绍的庄子里,这草房其实也是陈绍的家产。
敲门进来,董大虎正在院子里给陈绍的马刷洗,看得出来他很喜欢这匹马。
“大虎,过来。”
“东家。”他嗅到了羊肉的香味,眼睛一亮,咽了口唾沫。
“吃吧!”陈绍笑了笑,将罐子递给他。
董大虎马上打开罐子,用手捞着吃了起来。
陈绍走到一边,抓起丝瓜瓤继续给马刷洗,顺便问道:“大虎啊,我让你去学些枪棒,你怎么没去?”
“娘不让我去。”
陈绍眼珠一动,心里正在盘算,那边董家娘子挎着一个篮子回来了。
她一眼就瞧见了陈绍,赶紧小跑着过来,抬手就在董大虎后脑勺拍了一巴掌。
这一巴掌很响亮,吓了陈绍一跳,甚至马都扭过头来看。
正在喝汤的董大虎扭头不满地说道:“娘,你怎地这时候打我,汤都洒了!”
“我打的就是你这欠拾掇的憨货,怎么能让东家刷马,你在这大吃起来,还有没有一点规矩!东家,您别在意,这人有点痴傻,东家您是知道的。”
陈绍笑道:“无妨,是我让他吃的。”
“东家对我们娘俩真是恩重如山,我们一定好好干活,报答东家。”
陈绍放下丝瓜瓤,甩了甩手上的水,“董家娘子,我让大虎去学些枪棒,你怎么不让他去?”
“嗨,这孩子又蠢又笨,我这不是怕他去了,耽误东家的事么。”董氏低着头,神情有些不太自然。
陈绍笑了笑,没有继续再问,只是说道:“无妨,你让他去就是,这武师是我花了人情,从刘相公府上请来的,机会难得。”
等他走了,董家娘子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着那羊汤罐子,眼中放空直勾勾看着前面,神色有些莫名的慌张。
“娘,这羊肉真鲜美,我给你留了些,你快尝尝。”
董氏摸着他的脸,看着胖乎乎的儿子,“疼不疼?”
“不疼,娘你怎么哭了。”
董家娘子抹了抹眼泪,“儿啊,这罐羊肉,不是那么好吃的。”
“好吃!娘,羊肉好吃!”
董氏叹了口气。
这几日,庄子里都在传,东家要去西边的战场了。
他挑了些年轻的庄客,要和他一起去。
董家娘子的丈夫,是三年前战死的,她公公是七年前战死的,他爹是十年前战死的。
去年又传来噩耗,她娘家的兄弟,在横山前线被夏贼捉去了,八成也见不到了。
她不懂什么家国大义,她只知道朝廷和那些官老爷,把她的亲人一个个从她身边带走,但是一个也没带回来。
自家的生计,也没有因此变好,而是越来越艰难。
陈绍回到自己房里,看着墙壁上挂着的弓,拿了块抹布取下来擦拭着。
董氏的想法,他大概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但是把董大虎留在身边又能怎么样?
说句不好听的,金兵真的打过来了,董氏这样的即使能侥幸保全住性命,也会被掳去为奴。
董大虎的下场,估计好不到哪去。
当然,如今大宋的敌人还是西夏,这些百姓也不会想到接下来他们要面对什么样的地狱级灾难。
陈绍还是决定要带走董大虎,到时候去忽悠一番,因为这实在是个好苗子。
天生神力,就是猛将胚子,你披上一身重甲,只要还有力气挥刀,在战场上就是所向睥睨的。
第4章 成家先立业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半个月过去。
陈绍一直在磨练武艺。
朝廷的调令依旧迟迟没有来。
陈绍有点坐不住了。
一大早,他就叫来董大虎备马,要去城里打听一下。
他唯一的门路,就是那刘府内的姑姑,还有表兄刘光烈。
陈绍的庄子里,只有一匹马。
西北算是大宋马匹最多的地方了,依然和辽夏没得比。
听说最近朝廷要和金人买马,其实消息传开,有很多人早就瞧出端倪。
朝廷多半是借着买马的名头,去和金国联络。
陈绍让董氏给他炒了些莲心茶,今天正好来取,送给姑母。
董氏最近一改平素里有些泼辣的劲头,总是低着头,似乎突然老了一些。
陈绍来取茶,她也不说话,闷闷地收拾好装在马背上。
董大虎却很开心。
三天前东家跟他说,过些日子要带他去享福,吃香的喝辣的,还答应过些日子给他也弄一匹马。
而且还不用干农活。
说是要带他换一种活法。
东家说话就是好听,每一句都说到了他大虎的心坎里,在庄子里的日子早就过够了。
这几天他天天跟着陈绍,确实是吃喝不愁,而且他在武艺上真是有些天赋,就连洪教头也赞不绝口。
出了庄子,驿道上人马络绎不绝,两人只得改走小路。
来到鄜州城,没有了行军的行伍,但依然有武官带着几个军汉在街道上纵马。
陈绍看着往来人马,都是杀气腾腾,如此频繁的兵马调动,明显是有战事。
来到刘府,府门口不断有人进出。
陈绍更加确信是有战事要发生。
刘延庆乃是鄜延路总管,此时他的府上肯定很忙,陈绍让董大虎牵着马在外面等候,他自己则直接来到府门处。
通报了姓名之后,得知这个不是来找刘相公的,管事的松了口气,便无须再排队,叫门子带他来到中庭。
不一会,刘光烈风风火火走了出来。
“绍哥儿,你怎么来了?”
陈绍笑道:“庄里的莲子熟了,我记得姑母爱饮莲心茶,就叫人炒了一些送来。”
“你有心了,娘知道了,肯定高兴。”
说完就拽着陈绍往宅子里走,走过了几道长廊,这才来到一处厢房。
虽然此时礼法没有南宋明清那么严,但也绝对不会带陈绍去内宅。
这也是一处会客厅。
兄弟两个在房中闲聊了一阵,外面传来脚步声,进来一个中年妇人,看上去和陈绍也有几分相似。
正是陈绍的姑母陈月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