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6节

  大宋的营寨内,气氛很是不错,一般这种情形,都是打了胜仗之后的表现。

  这次宋夏交战,已经断断续续打了四五年,大宋确实是占了上风。

  宋军先后攻克臧底河城、洪夏城、古骨龙城,环州定远大首领李讹移父子被擒,前不久刚被赵佶下旨斩首。

  当今圣上刚刚发令重赏前线将士,然后要在这丁星原修筑三个堡寨加强边防。

  并且亲自命名为:靖夏、伏羌、制戎

  和陈绍交接的,是鄜延军的一个武官,穿着红色短袄,蓝色战裙,戴着元青色交脚璞头。

  他好像是认得陈绍,远远就笑着招手,“绍哥儿,这边来!”

  陈绍赶紧拽住身边一个穿着青直缀短布袄的鄜延军小卒,低声问道:“那位是?”

  “是我们都头。”

  “叫什么?”

  “李岩。”

  陈绍松开小卒,大踏步过去握住武官的手,张口‘哥哥’、闭口‘李哥’,十分亲热。

  其实他连人家姓名都忘了。

  “衙内说你要来,特意嘱咐我关照你,这一路上干粮啃腻了吧?”

  他所说的衙内,就是刘光烈,刘光烈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是鄜延路总管刘延庆的儿子,称个衙内绰绰有余。

  陈绍笑道:“哥哥啊,这个年月,有吃的就该念佛!要我说,咱们都得感圣上、童帅的恩德才对。”

  李岩搂着他的肩膀,笑道:“你是个有福的,今日朝廷送来了些酒肉,正好给你打打牙祭。”

  丁星原上,到处都是搭起的窝棚,士卒们来来回回,也有衣衫褴褛的人在那里修建堡寨的地基,一群人抬着木桩在那里打着土垒。

  周围一圈早就挖上了壕沟,树上了木栅,老远就有警卫,靠近水源的地方,更是竖起了鹿砦,一副要在这里长期驻扎,修筑城池的模样。

  这些人有汉人也有羌人,以前也不全都是大宋子民,很多一直是被西夏统治的。

  乱世中,不会有人管你是哪国人。

  西夏战败,夏兵照样是把他们劫掠了好几遍,等宋军来了,又把他们集中起来,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就是这些即将修建起来的堡寨里的百姓了。

  董大虎几个人,牵着马紧紧跟在陈绍身后,这里人太多了,生怕一不留神就找不见了。

  李岩带着他们,来到一顶小帐篷外,将缰绳丢给了那些亲兵,拽着陈绍走了进去。

  坐定之后,李岩拿出一块肉干来,道:“你们来的正好,辎重兵全要留下修建堡寨,过几日童帅会亲自来。”

  陈绍暗暗留心,能见到童贯,无疑是个好消息。

  他一边嚼着肉干,一边小声问道:

  “哥哥,这次真赢了?”

  大宋边军,向来是报喜不报忧,童贯更是如此。要是他们给朝廷的捷报都是真的,大宋早就一统寰宇了。

  李岩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夏贼已经技穷,前段时间猛攻此地不下,在周围劫掠了七天,彻底退回对岸。他们如今也在修城呢,夏贼的伪帝亲自派人,要在对岸修筑割牛城,并且不断增兵。”

  “战线骗不了人,以前咱们在自己家门口打,如今在哪里?”李岩声音愈来愈痛快,咬牙道:“再往前走,可就是夏贼的老巢兴庆府了!”

  西军和夏人年年征战,已经持续了百年,可以说西北几乎人人都和西夏有血仇。

  包括陈绍在内,原身的父兄,也是在宋夏战场上死的。

  陈绍心底暗暗思量起来,西夏凭什么和大宋相持。

  他们的国力在那摆着呢,两边估计僵持不了多久,西夏就得认怂。

  西夏靠的就是位于丝绸之路,东西商道,可以收税。

  战事一起,商道隔绝,再加上没有了大宋的岁币,西夏自己国内也是矛盾重重,他们自己就得蹦。

  印象中西夏没蹦,后来甚至把成吉思汗都给咬死了。

  难道还有反转?

  自己现在处在前线,看样子要在这里修筑堡寨,估计得待很久。

  这里要是发生溃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人微言轻就这一点不好,生死存亡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陈绍心里那股子不安分,更加地躁动起来。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呐!

  “夏人在对岸筑城,你说我们童帅还会继续攻打么?”

  李岩一拍桌子,“打!怎么不打!不趁此机会彻底铲除夏贼,咱们的儿孙,还得继续过这种苦日子。”

  喊了一句之后,李岩自己又有些犹疑起来,“谁知道童贯还要不要打,这人如今可算是志得意满了,昨日宣旨的时候,他那官职就念了半柱香还没完。早知道俺也割了自己,进东京伺候陛下了。”

  陈绍没有接话,不管什么时候,在背后调侃辱骂上官都不明智。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传到他耳朵里了。

  不过李岩说的没错,童贯如今的官职,确实很长,他是:

  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武康军,武信军,武宁军,护国军,河东,山南东道,剑南西川,剑南东川八节度使、太傅、泾国公、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领枢密院事童贯!

第8章 好风凭借力

  接下来的日子,陈绍开始在丁星原上,修建堡寨。

  他每日都要去盯着,陈绍很想一步登天,但是他知道,做事最忌讳的就是好高骛远,即使有再高的目标,也应该先把手头的事做好。

  而不是每天抱怨怀才不遇。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他手下五十个辎重兵,这次不能闲着了,全都得下场干活。

  他们本来就是干这个的,运粮反而是偶尔为之。

  这五十个兵,和陈绍的关系很复杂。

  陈绍想过,自己只是他们名义上的上官,根本就不曾掌握过他们。

  一旦自己要求他们干点出格的事,这些人会第一时间去告状。

  搞不好割了自己的脑袋一用,去换个军功都是可能的。

  原因也很简单,陈绍给不了他们好处。

  没好处人家谁听你使唤。

  西北将门,都有自己的私兵,比如种家军、折家军、姚家军、刘家军

  他们养着这些人,手下兵马靠他们吃饭、养活家人,所以上官要他们造反,这些人也会义无反顾地跟随。

  修建堡寨因为赶进度,而且要提防西夏兵马来犯,所以很累。

  就在两日前,西夏还派出了小股骑兵来袭扰,被严阵以待的宋军给射了回去。

  陈绍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了大宋的神臂弩的厉害。

  让他知道,宋军还真不是如后世传闻中那么菜。

  修建堡寨有个好处,就是不用再餐风露宿,而且沾了前线大捷的光,近来伙食还算不错。

  李岩顾及刘光烈的面子,对陈绍也很照顾,甚至给他拨了些人来使唤。

  乱世人不值钱,这些伺候下人在难民里头搜罗搜罗就有,不少说不定还是原来大户人家的呢。

  至少丫头都是眉清目秀,小子都是手脚勤快。

  童贯是很喜欢克扣军饷的,他一般只会喂饱自己的心腹胜捷军,不太关心其余兵马的死活。

  但这次他急着立功,也就顾不上了。

  先把这些西军的大头兵喂饱了,还要用他们去伐辽,成就自己的功业。

  民夫们也都很积极,等到堡寨修建好了,他们大概率是要在这里继续耕种的。

  大宋的堡寨就是这样,平日里让他们耕种,一旦开战则坚壁清野。

  民夫们躲在堡寨内,附近的各个堡寨互相支援,让西夏头疼不已。

  这种结硬寨、打烂仗的办法,就像是打在了西夏的七寸上,只要继续下去,灭夏是迟早的事。

  一大早,李岩就跟陈绍安排了院子。

  才安顿下来,这些拨过来的丫头小子就赶紧烧水,给陈绍洗澡更衣。

  陈绍浑身也黏腻难受,自然老实不客气的跳进去就洗。

  包括他的四个亲兵,也是洗净了身子,终于可以换上一身衣衫。

  穿好袍服军袄,陈绍挥了挥手,带着亲兵去监督手下辎重兵筑城。

  几个亲兵中,只有董大虎是真的生龙活虎的,比在庄子里时候还要有活力。

  其他的少年,则没精打采,显然是一路上被折磨得不轻。

  “大虎啊,你觉得当兵怎么样?”

  “好!”董大虎挠了挠头,笑呵呵地说道:“东家,当兵好,当兵不用干农活,还有肉吃。”

  陈绍停下来,转身笑着捶了他一拳,“你小子,天生就是干这个的!”

  真正的名将,和后世影视剧里描写的不一样,没几个是从小习武,出山之后无敌。

  全都是天生的。

  万人敌关羽是卖绿豆的、樊哙以前是屠夫、韩世忠是个泼皮

  哪有什么名师教他们上乘武术。

  “东家,你说的马”

  “放心,用不了多久。”

  ——

  见到童贯的时机,来的比陈绍想的要早得多。

  来到丁星原不到半月,天色刚刚亮,营寨里突然就涌入了一大批人。

  这些士卒大队而来,都顶盔贯甲,披挂整齐地列队而站,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他们的甲胄鲜明,每个亲兵身上皮甲铁片,手中兵刃都在反射着寒光

  摆出这个架势,尽管没有提前收到消息,陈绍也知道是谁来了。

  很快,就有传令兵,让他们这些有品阶的武官,去往中军大帐。

  陈绍只是一个运粮官,本来是没有资格去的,但是他买了韩世忠的战功,加上刘延庆的面子,让他混了个从八品的忠翊郎。

  不管大小,总归是有品阶的武官了。

  等到了中军,发现此处已经站满了武官,别管这些武将说起童贯有多难听,真见了面,人家正儿八经是整个西北的将主宣帅。

首节 上一节 6/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