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已经带兵陕西,正在赶往京畿。
三万满编的胜捷军精锐,走在京畿路的境内,惹人侧目。
他的这支人马,别的不说,从表相上来看,比高俅调教出来的京营禁军还威风。
人们普遍相信,他能率兵横扫幽燕,收回中原丢失的燕云十六州。
童贯在行军打仗时候,自己节堂的陈设往往是简单肃穆。
但是在自己京畿开封府,汴梁城外的行院,却是富丽堂皇。
这间宅子,他平日根本来不了几回,却也有不亚于汴梁王侯之第的奢靡。
平心而论,童贯是一个能吃辛苦的人,在边疆可以远戍二十年就是明证。
但是随着年岁渐涨,却也越来越耽于豪奢。以前可以率领大军直入青唐诸羌,此次兵围兴庆府,他最近的时候也离一线也有百里的路。
开封外这临时的宅子里头,整治得精致无比。厅堂当中夜宴残痕犹自未曾收拾干净,一地的胭脂花钿,正是歌姬舞后留下的痕迹。
香炉在四下犹自发出幽幽的香气,收拾东西的小厮实在倦了,在香炉旁边头一点点的打瞌睡。
在外面的房间里,至少有七八个衣衫轻薄的丫鬟,在捧着各色各样的东西坐在春凳上面一边打着瞌睡,一边等着里头突然有的召唤。
在卧房里头,还有四五个侍妾,一共十来个莺莺燕燕的四下环绕,只是伺候童贯高卧睡觉。
童贯哪怕是简单的一声咳唾,就不知道马上会有多少人涌上去伺候。
与咱们宣帅相比,陈绍这个节帅,过得日子很一般!
往常的时候,夜间来了再紧急的公文,幕府宣赞,也不能直入童贯衙署内宅通传,怎么也要候到童贯起身才能禀报。
尤其是这几年,童贯老了之后。
好在童贯带兵日久,作息和汴梁那几个陪着赵佶花天酒地的哥们不同,倒也不会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可是今日,赵良嗣却大破常例,夜里面就直入内宅而来!
宰相门前七品官,童贯带来的都管,气焰自然也是足够大,怎么也不让赵良嗣进去,急得赵良嗣差点要在内院外头放声高喊,好把童贯高声惊醒。
这临时宅子虽然豪华,但是毕竟不大,比不得汴梁里头庭院深深,扯破喉咙里头也听不见、
这位老都管也不是不知眉眼高低的,看赵良嗣急成这样,心里盘算可别真有什么大事,便让他进去了。
赵良嗣挥舞着手里的公文,进来之后,也不顾满房子的女眷,直愣愣冲了进来。
赵良嗣虽然在契丹也是贵族,但是却没见过大宋这种顶级的富丽景象,四下里都是香气馥郁,到处都是捧着唾筒,茶捂,香炉,还有说不出来是什么玩意儿的。
侍女一个个都身段玲珑,明眸皓齿,宛如瑶池仙子聚于一处,只是好奇地看着这个不速之客。
“宣帅,宣帅!金兵已经攻克上京城,辽帝逃到西京去了!”
第100章 陈绍之心
与大宋打西夏不同,金打辽那真是顺畅无比。
四月,金太祖亲率金军向辽都城上京临潢府进发。
五月,金军进抵上京城下,派遣使者招降。
辽上京留守挞不野自恃上京城池坚固,屯积丰厚,企图据城固守。
完颜阿骨打亲临城下督战,大将阇母率军首先登城。
不到半天功夫,外城即被金军攻破,挞不野知城难保,遂率军出降。
到如今,已经横扫大辽上京府,彻底占领了大辽都城。
童贯看着战报,激动不已,困意全消。
这就是他想象中的自己,去到幽燕之后,定然也是如此,横扫契丹,成就大宋第一武功!
身体残缺怎么了!
谁能比某爷们!
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刚去西北抚边时候,童贯瞬间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精力也都回来了。
他坐直了身子,手扶着膝盖,脑袋左右转着看看,激动地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宣帅,我们是不是.”
赵良嗣的话,将他的思绪拉了回来,重新开始考虑眼下的境地。
童贯虽然心急,但他是个知兵的,如今出关根本还没做好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即使是筹集了足够的物资,也需要民夫、道路、骡马、车辆.
河北地方,远远没有做好支援战争的准备。
虽然如此,但是大辽如此不堪,还是让童贯兴奋得在地上走来走去。
半晌之后才平静一下,猛地摆手,让侍妾丫鬟们退下去。
人都走了之后,童贯这才觉地上冰凉,原来是没穿鞋子,他忍不住就是一笑,回身在榻上坐下:“固之兄,那天祚帝逃到西京之后,金人真的只用了一个月就拿下了整个上京府?”
赵良嗣点了点头,丝毫没有因为他曾经是个辽国人,而感到一丝的悲伤。
在他心里,自己是炎黄子孙,汉家男儿,只是家乡被契丹人暂时侵占而已。
童贯深知,要打破一个城池不难,难的是占领一片广袤土地。
宋军在这五年,也曾攻破盐州城、也曾攻破银州城,后来都没守住,又被西夏夺了回去。
辽人竟然如此不堪,半天被打破都城就算了,民间连一点像样的抵抗都不曾有。
“契丹民心已失!”童贯笑道:“只要我们能拿下几个城池,朝中的小人繁言,必然是立刻烟消云散!”
如今朝廷中攻讦童贯的声音不少,其中来自各方势力都有,蔡京的旧部是主力。
赵良嗣犹豫了一会,知道自己接下来说的话,可能会得罪人,但他还是问道:“宣帅,那老刘相公手下兵马,似乎.不是很善战。”
童贯的脸色,渐渐地沉了下来,刚才的兴奋表情渐渐的消散,只是拈着自己那稀稀拉拉,非常逆天才长出来的胡须,沉吟不语。
刘延庆何止不善战,自己乘胜追击,杀到了朔方附近,他的兵马追击时候跑得比谁都快,个个抢的鼓囊满满的,结果一打硬仗就原形毕露。
导致自己在朔方寸土未进,而东边战区的陈绍,却接连攻城略地。
童贯甚至一度把陈绍脱离自己的原因,归结为这次伐夏最后时刻战事不利。
让陈绍觉得自己实力一般。
这才有了泼天的胆子。
“某会调陕西诸路兵马掩护,若事有不济,换人来攻!”
赵良嗣淡淡地说道:“宣帅,若是调走陕西诸路兵马,西夏那边.”
“某不动陈绍,就是为了这个,让他守住西夏一年半载,我们已经在幽燕功成而归了。”
对于陈绍,赵良嗣没有一点好感,但是他也很认可陈绍的能力。
毕竟战绩在那摆着。
童贯笑呵呵地,眼色却有点冷,“当初陈绍从汴梁城外,某的大帐出发,只带了公文一张、印玺一枚,只身前往横山,自己收拢了千余溃兵,就能挡住李察哥四万大军。”
“如今他有兵有将,坚城厚墙,还有粮草辎重,为我们抵挡住西夏,绝对不成问题!”
西夏,可以说是童贯伐辽的第二大难处,为此他不惜发动了五年的横山之战,打的天昏地暗。
可惜,就是无法彻底灭掉西夏。
如今,他只能寄希望于陈绍了,因为他需要调走西军。
西军离开之后,唯有陈绍能阻挡西夏。
赵良嗣点了点头,说道:“此人确实有些本事,不过我看他打仗,有些依赖手下韩世忠。韩世忠虽勇,遇到普通战阵尚能应付,能否面对西夏大军的总攻,就有些”
听罢童贯就是一笑摆手:“固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此事无须再提。”
他心里也在埋怨,自己已经无棋可用了,只能用陈绍,这一点说的不够清楚么。
你还在这质疑什么!
没有第二条路的时候,质疑不就是相当于扰乱军心。
要是前几年,早就把这个幕僚换了,他也觉察出,此人有些夸夸其谈,满肚子的道德文章,根本不实际。
陈绍和自己切割之后,了解大辽和女真的,就是这个赵良嗣了,所以童贯不得不重用他。
想到这儿,童贯就有些气恼,那陈绍怎地就如此短视。
你跟着某,在幽燕走一趟,立下泼天功劳,某还会忘了你不成?
他深知自己也老了,又是个宦官,也需要在大宋朝中培养一个人物,来代表自己维系这一大摊子的利益。
若是他肯看长远一点,童贯还是很看好陈绍的。
赵良嗣此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皇帝又要召见他了。
他缓缓说道:“陛下派人来,要我今日便去艮岳问话。”
这也在童贯的预料当中,官家最近对伐辽之事,颇为上心。
伐夏之战,虎头蛇尾,五月份时候整个大宋都以为西夏覆灭在即。
汴梁城中,那些商人都开始囤积烟花了,开封府也准备好了庆祝的典仪。
最后硬是没打下来。
官家十分不悦,好在童贯还有伐辽这面大旗,说是为了保存实力伐辽。
伐辽的胜利,远比伐夏来的光荣,官家也是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
童贯深知自己的所有权势,都来自于官家,这次务必要让他满意。
两人凑在一块,童贯更是叫人拿纸笔进来,然后又把人全部赶了出去,只留下他们两个。
将官家可能会问的话全部罗列出来,然后一一琢磨如何回答。
这一琢磨,就到了大半夜。
赵良嗣深深行礼,退了出来,童贯居然还踏着木屐,直送到门口。
门外守候的莺莺燕燕,都管家人一大堆,看着这个惊扰了宣帅好梦的中年人居然被宣帅这么客气地送出,都是瞪大了眼睛。
童贯在门口微微拱手:“固之,速去,速去!将来之事,某与汝共之!”
说完就笑笑转身,回到卧室里头去了,在门口等候的丫鬟侍妾,顿时香风卷动,全都跟着进去伺候。
赵良嗣犹自叉手回礼,然后昂着头,走了出去。
他心中豪情万丈,恨不得马上飞到皇帝身边,一吐自己的胸中抱负。
——
大辽上京陷落,辽天祚帝奔至西京的事,西夏和陈绍也知道了。
对西夏来说,这是一个极差的消息,他们原本的打算,就是利用大辽来调和,让宋人让出侵占的土地。
如果宋人不同意,就和辽兵一道,驱逐宋人。
谁知道大哥突然连自保都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