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听懂了辛评的用意,笑道:“仲治言之有理!玄德不远千里而来,孤又岂能不为玄德报仇?不知玄德,意下如何?”
【河北众士,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辛评弯弯绕绕的,直接将刘备给绕进了沟里。
略思一阵,刘备故作为难:“大将军盛情,我本不该拒绝。奈何我麾下只有三百新卒,不堪大用,倘若战场生乱,反误大事。”
言下之意:我带着三百乌合之众,怎么敢跟曹操的精锐打啊!倘若战场上惊惧而逃且又冲撞了大军,那大将军你可就得颜面受损了。
袁绍大笑:“若让玄德引三百新卒上战场,岂不是让外人误以为孤,欲害玄德?等回了黎阳大营,孤会分拨一营骑兵,交由玄德统率!”
一营骑兵,少则五百骑,多则一千骑。
若能留为己用
刘备呼吸不由一促。
诸葛亮不欲刘备带兵来见袁绍,除了想要保存白毦兵的军力外,亦是不想刘备去了黎阳大营后还得上战场。
战场上刀剑无眼。
万一刘备在战场上有个闪失,即便是事后诸葛亮都得束手无策。
只是袁绍给出一营骑兵的诱惑,让刘备又按捺不住冒险的冲动。
刘备可不是个胆小怕死的!
只要利益足够大,刘备是真敢拼命的!
虽然关羽和张飞没有跟来,但刘备身边还有个不弱于关羽张飞且又善骑射的黄忠!
跟着文丑去延津捡捡漏,再趁机对袁绍分拨的一营骑兵施以恩威,纵有风险,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担心被袁绍看出端倪,刘备没有想太久就应声道:“若大将军肯分拨一营骑兵给我,我定要为大将军取一曹将首级,献于帐下!”
袁绍又把酒问道:“关羽和张飞二人,可要与玄德同往?”
听这语气,袁绍还是没忘记征调关羽和张飞入帐前听用的想法。
有猛将不用,那是傻。
显然,袁绍并不傻。
但刘备早有防备,故作傲气:“若有云长和翼德助我,既不能显我统兵才能,又不能显北兵骁勇。此战有我和大将军分拨的骑兵,足矣!”
求月票
第71章 刘备入黎阳,何谓十万步骑
观刘备神态不似作伪,袁绍不由深思:
【此刻索要太紧,反倒不妥。】
【先让其跟随文丑上阵,借曹操之手观其手段;若能立功,再委以重任,孤就不信玄德还能不用关张二人。】
辛评亦劝:“关张二人要护卫左将军家眷,若是强征随军,左将军定难心安。”
闻言。
袁绍不再迟疑,举樽相邀间,将算计掩藏在笑声中:“玄德豪气干云,真英雄也!”
刘备亦是笑声回应,恭敬的饮尽樽中酒:“定不负大将军厚望!”
酒宴尽欢而散。
袁绍先派人送刘备别帐休憩,后又私谓辛评:“仲治,你且先回黎阳大营,调汝子辛哲为骑营都尉,待孤与刘备回黎阳大营后,便调其入刘备麾下。”
辛评吃了一惊:“大将军何以如此?”
袁绍冷哼:“刘备貌似纯良,实则与曹操一样,都喜欢巧取他人兵马。朱灵前车之鉴,不可不防;若以外人为骑营都尉调入刘备麾下,孤不放心。”
昔日曹操征讨陶谦时,袁绍派朱灵带了三个营的兵马支援曹操。
结果朱灵在战后非但没有返回河北,还带着三个营的兵马都转投了曹操,把袁绍恶心得够呛。
若刘备也效仿曹操,袁绍损失一个骑营都尉事小,损失一营骑兵事大!
辛家八十余口都在邺城,不似朱灵孤家寡人一个。
有辛评的儿子当刘备的骑营都尉,袁绍才敢真的放心分拨一营骑兵给刘备。
尽管袁绍的理由很恰当,但辛评的内心却在滴血。
【我虽然进言让刘备跟着文丑去打曹操,但没进言让自己儿子也跟着文丑去打曹操啊。】
世家大族自有一套出仕的坦途,根本不用跟寒门和匹夫一般还得去熬军功博出身。
辛评自投袁绍之日起,就没想过走军功一途,更没想过让自家儿子去军中混资历。
生个儿子不容易。
将儿子养大更不容易。
辛评还指望辛哲传承家业,又岂会愿意让辛哲跟着刘备文丑去打曹操?
“大将军,犬子不谙军务,恐会误事,不如另选贤能!”辛评硬着头皮,想劝袁绍收回成命。
袁绍虽然被评为好谋无断,但并非完全没有主见,不会仅仅因为辛评一句“犬子不谙军务”就改变决定。
见辛评故意贬低辛哲,袁绍还以为辛评是在自谦,遂又安抚许诺:“沮授之子想要当骑营都尉,孤都没有允许;先让汝子在骑营都尉一职上历练,今后孤有大用。”
言下之意:骑营都尉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沮授的儿子想当都当不上,你辛评的儿子直接就捡了个骑营都尉,今后前途无量,还不赶紧叩首谢恩?
袁绍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辛评再不情愿都不行了,除非辛评想跟沮授田丰一般惹怒袁绍而断送自己的前程。
“谨遵大将军军令!”
辛评低头领命,将不情愿掩饰在低垂的面上。
而在别帐。
刘备让黄忠守在帐门口,与徐庶在帐内商议。
得知刘备要替袁绍统骑兵攻打曹操,徐庶不由大惊:“将军既非主将,行军对阵都要受文丑掣肘;又初统袁绍骑兵,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其所用。如何能与曹兵交战?”
“元直所虑,我亦深知。”刘备目光灼灼,语气笃定:“可袁绍给了我一营骑兵,若能得其所用,幽燕之地,将任我驰骋。”
北方出身的武将,很难抵挡骑兵的诱惑。
昔日刘备未丢徐州前,便统率了一支千余人的杂胡义从,穿梭于幽冀青徐四州。
袁绍之所以会觊觎关羽和张飞,是因为在战场上见识过关羽和张飞的骁勇。
会拿一营骑兵来诱惑刘备,亦是袁绍断定刘备拒绝不了这一营骑兵的诱惑。
若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么在汉末争雄而留名的没一个豪雄会是傻子,即便是被称为袁蜜水的袁术也有其高光之时。
刘备在算计袁绍的同时,袁绍亦在算计刘备。
“可万一”
徐庶语气担忧。
诸葛亮图河北的战略本就艰难,若刘备再有个意外又会难上加难。
“元直何以胆怯如斯?”刘备打断了徐庶的话,豪迈而笑:“我自讨灭黄巾以来,身经百战,能存活至今,既有我之勇略,亦有命数使然。”
“军师曾言,我有多大胆略,他就有多少谋略。富贵当从险中求,若一遇危险就惊惧避让,又如何能成大事、立大业?”
“更兼幽燕民风彪悍,不论是胡人还是汉人,都善于骑马射箭,若无骑兵,纵有军师良谋,我亦难在幽燕立足。”
“更何况,我非独自一人,有元直和汉升同行,我何惧曹操!”
一时之间,徐庶竟不知该如何反驳刘备,反而还被刘备激起了热血。
最终。
徐庶的理智占据了上风,进言道:“将军若要替袁绍统兵,可派人传讯孔明。”
刘备本不愿因小事而让诸葛亮操劳,但又拗不过徐庶,只得同意派人回高唐给诸葛亮送信。
一夜无话。
翌日一早。
袁绍就派人邀请刘备同返黎阳。
出发前,袁绍又嫌弃刘备那三百徭卒衣甲不整,遂让刘备将三百徭卒都遣返回了高唐,只让刘备带了黄忠、徐庶及陈到数骑同行。
刘备乐得如此。
既不用让三百徭卒跟着受苦受累,袁绍还大方的给了刘备遣返三百徭卒的粮米,何乐而不为呢?
二百里的距离,正常行军得五六日。
但似袁绍、刘备一般轻骑而走,不到三日就返回了黎阳大营。
袁绍这次南征曹操,动用步骑十万,这还不包括民夫在。
整个黎阳大营,十万步骑的袁军营盘如巨兽盘踞。
不论是刘备还是黄忠、徐庶,都是第一次见识十万步骑的声威,不由勒马驻足,眺目而望。
见状。
袁绍不由得意的挥舞马鞭:“玄德在许都时,可曾见过如此多的兵马?”
刘备不由吞咽口水。
别说在许都时了,刘备这辈子都没见过十万步骑!
登了泰山之巅,才能知道群山有多么的渺小;在见识了十万步骑的声势后,刘备方知天下之宏大。
求月票
第72章 合步骑十万以争天下,袁绍的枭雄气
见识了袁绍步骑十万的声威,刘备久久不能言语。
一时之间。
刘备对袁绍即将要分拨的一营骑兵都失去了兴致。
见识了泰山的巍峨,眼中自然瞧不上群山的渺小。
过了许久。
刘备才徐徐出声,语气凝重:“大将军合步骑十万以争天下,天下群雄,谁与争锋?”
在道出这句话时,刘备的竟不由生出一丝迷茫。我真的能斡旋于袁曹之间,借袁曹之力以壮自身吗?
一旁策马而立的袁绍,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
袁绍自去年六月就决定南下了,然而到了今年二月才进军黎阳。
并非袁绍犹豫不决,而是袁绍要将力量集中。
除了拉拢张诸州县不服曹操的势力外,更要将青冀幽并四州以及臣服的乌桓、匈奴、鲜卑诸部族的精锐步骑一并征调。
最终挑选了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以及民夫二十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