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两个月,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便会决出胜负。
而刘备,也同样要赶在曹操和袁绍决出胜负前讨平六郡不臣。
唯有如此,刘备才能在幽州站稳脚跟。
蓟县外。
张飞引的五百白毦兵先锋已经抵达。
虽说平日里的张飞很虎,且又爱犯浑,但正式统兵的时候,张飞还是值得信赖的。
在加上诸葛亮又用抓阄的方式压了张飞的戾气,让张飞按下了对阎柔的鄙夷没有犯浑的直接攻打蓟县,而是在蓟县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
求月票,今天还有两更
第113章 张飞的蓟县首杀,我乃燕人张翼德也
安营扎寨后,张飞没有直接留在营中。
令五百白毦兵谨守营寨后,张飞便带着十八骁骑直抵蓟县南门。
马蹄扬起尘土。
骁骑呼啸而至。
看着紧闭的蓟县南门,张飞不由大笑,又向城头厉声高呼:“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高呼声仿若巨雷一般,听得蓟县城头的军士,尽皆股栗。
时值广阳长史齐周正在城头巡视,骤闻呼声,忙策马来到南门。
见城下张飞披甲持矛,状若熊虎,齐周不由心生惧意:听闻刘备麾下有两个熊虎之士关羽和张飞,此人自称燕人张翼德,想必便是那张飞了。
见城头有将官模样的人在眺望,张飞再次大呼:“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
更胜于方才的吼声,惊得城头军卒更为股栗。
虽说这些军卒都不是新兵了,但也没人见过真正的熊虎之士,更想象不出会有如张飞一般带着十八骑就敢在城下耀武扬威的!
虽说蓟县南门只有三百兵,但蓟县城中总共有两千步骑!
到底谁有优势啊!
齐周见张飞如此气概,心中更惧,颤声下令:“谨守城池,谁也不许出战!”
众军士闻令,尽皆松了一口气,生怕齐周头脑一发热就要出城与张飞厮杀,就张飞那跟熊虎一样的身躯,出城厮杀跟送死没区别!
见状,张飞挺矛又喝:”战又不战,降又不降,却是何故!“
喊声未绝,却见齐周身边一将,惊得肝胆碎裂,竟然直接倒撞在城头垛口,滚身坠落。
“啊——!”
“王王校尉坠下城楼了!?”
“张飞吼死了王校尉?”
“娘也”
“.”
城头的军卒本就因为张飞的吼声而股栗,此刻又亲眼目睹“王校尉”竟被张飞三声怒吼给吓得站不稳脚坠城而死,那仅存的一点纪律性瞬间崩溃。
惊呼声、惨叫声、兵器脱手坠地的咣当声响成一片。
有人面如死灰的瘫坐在地,双腿抖如筛糠;有人连连后退,撞翻了身后的同袍;就连躲在垛口后想偷袭的弓箭手们,此刻也彻底丢掉了拉弓的勇气,踉跄而退,握着弓弦的手颤抖不已。
齐周更是骇得魂飞天外,身体晃了两晃,全靠死死抓住身旁惊惶的亲兵才没摔倒。
“这还是人吗?”齐周喃喃自语。
齐周这个长史的心境终究还是太差了,遇上这样的突发意外不仅忘记了安抚军心,反而还跟众军士一般被吓住。
长史都吓得颤抖了,众军士又如何不惊惶?
“哈哈哈哈哈——!”
城头的混乱与恐慌,惹笑了城下的张飞。
原本只是想单纯的耍耍威风,却没想到竟然直接“吼”死了一个!
张飞挥矛再呼:“尔等腌臜鼠辈,被俺吼了三声就吓破了狗胆,竟也敢与左将军为敌?趁早献城,可免一死!”
齐周又羞又怒,却又无可奈何。
出城厮杀?
就城头吓破了胆的军士,谁敢出城?
“谨守城池,我去见太守!”齐周颤颤巍巍的下了军令,快速的跑下城楼,生怕多留一刻又会有意外发生似的。
见状。
张飞只是冷笑一声,带着十八骁骑便转向东门,准备将蓟县四门都探查一遍。
而在太守府内,得知张飞带了十八骁骑搦战且还吼死了个校尉,阎柔气得脸都胀成了猪肝色。
还没跟刘备正式开战,己方就被张飞吼死了个校尉,还是当着南门三百军士吼死的!
“来人,去将王校尉一家都砍了!坏我军心,死十次都不足以解我恨!”
阎柔怒目而喝,恨不得将被张飞吼死的王校尉鞭尸。
齐周欲言又止,没敢劝。
这个时候,谁劝阎柔,谁都得触霉头。
过了许久,齐周见阎柔怒气平复后才堪堪开口:“眼下各郡的援军尚未抵达,今日又被张飞坏了军心,不可再敌,唯有谨守城池以待援军。”
阎柔也明白这个道理,忿忿而道:“鲜于辅离得远便算了,渔阳距离蓟县不过百余里,王松的兵马竟然还没抵达,他是想坐视我与刘备两败俱伤后,再来捡我的便宜吗?”
一想到渔阳的王松磨磨蹭蹭的,阎柔就恼怒不已。
嘴上答应得好好的聚兵蓟县,行动上却走走停停,仿佛走快了一步就会损兵折将似的。
齐周也是无奈,谁让蓟县首当其冲呢?
别看阎柔在埋怨王松,假如阎柔与王松调换位置,阎柔同样会走走停停故意拖延抵达蓟县的时间。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不论是阎柔还是王松都想吞并对方。
若不是刘备一来就要讨伐六郡,直接将六郡当成了盘中餐,阎柔和王松都不可能联手!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阎柔发狠道:“再给乌桓诸王传信,等击败了刘备,我让出广阳。”
齐周吃了一惊:“太守若是让出了广阳,岂不是没了容身之地?”
阎柔冷笑:“击败了刘备,我便可直接去涿郡,又何必再呆在小小的广阳?乌桓人占了广阳,定会觊觎渔阳。如此一来,我既能除掉刘备又能除掉王松,再凭我与乌桓诸王的关系,不管是袁绍赢了还是曹操赢了,都只会以礼待我!”
对阎柔而言,幽州的汉人死多少都不影响。
只要能保住权力享受权力,哪怕让幽州都成为乌桓人的放牧地都无所谓。
齐周听得心惊不已,忍不住劝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太守对乌桓人也得保有戒心。”
阎柔不以为然:“齐长史,我看你是书读太多了忘记了怎么生存了。不管是汉人还是乌桓人,谁能让我活,我便帮谁;谁要让我死,我便杀谁!而今刘备要让我死,我管他乌桓人是不是族类!”
见阎柔戾气骇人,齐周不敢再劝,默默的退下后,又派信使出城直奔上谷方向,
三郡乌桓的蹋顿离得太远,即便想聚兵短时间内也来不了,上谷乌桓的难楼离得近,同样也是跟阎柔关系最好的乌桓王。
代郡方向。
鲜于辅的两千步骑也抵达了广阳郡。
而在前方道口,高悬的“关“字旗,随风而舞。
求月票
第114章 关羽学坏了,鲜于辅也被忽悠瘸了
“莫不是左将军麾下司马关羽在此?”
看着前方的“关”字大旗,鲜于辅不由心中一震。
此番假意前往蓟县与阎柔聚兵,鲜于辅本就存了借阎柔人头纳投名状的心思。
倘若前方真是关羽且又不慎与关羽起了冲突,那可真成了大水冲塌龙王庙,自家人刀兵相向了。
念及此,鲜于辅不敢大意,忙派斥候近前打探,以确认是否真的是刘备麾下的司马关羽。
斥候悄然摸近,小心翼翼的观察“关”字大旗下的营寨,忽间营门开启,十余骑策马而出。
斥候见那十余骑正往鲜于辅的方向而来,不敢再探,匆匆回报。
“朝我来了?”
鲜于辅更感惊讶。
由于摸不清对方身份又不知对方意图,鲜于辅不敢大意,忙按住阵脚,列阵以待。
不过片刻间,十余骑飞奔而至。
鲜于辅不识得关羽,只听田豫描述了关羽的大致形貌特征,又见为首一将:长髯绿袍,倒拖长刀,生得极其雄壮,遂有了猜测。
“来者可是左将军帐下司马关羽关云长乎?”
鲜于辅立于大旗下,扬声高呼,又暗令左右弓手戒备,以防认错了人而遭到突袭。
关羽勒马而望,见大旗下鲜于辅左右弓手皆是箭矢上弦,亦是暗暗戒备,高呼回应:“正是关某!尔乃何人,为何来此?”
鲜于辅松了口气,让左右弓箭手放下弓箭,出阵高呼:“我乃代郡太守鲜于辅,受长史田豫所托,特来相助左将军!”
见鲜于辅撤下了弓箭手又孤身出阵,关羽便也策马近前,呼问道:“既来相助,又为何不去见左将军?”
鲜于辅欲言又止,又策马近前了十余步,向关羽拱了拱手又压低了声音:“是田长史劝我先入蓟县与阎柔聚兵,为左将军内应。”
关羽仔细观察鲜于辅的举止言行,见其不似作伪,遂也近前了十余步,眯眼回礼:“鲜于太守好意,关某替左将军心领了;然而攻打蓟县,左将军自有方略,你若前往蓟县,反会坏了左将军大计。”
鲜于辅顿感为难:“关司马这是不信我?我愿取阎柔首级,以表诚心!”
关羽抚美髯而道:“若只是取阎柔首级,我三弟张飞一人足矣!又何须大动干戈?关某并非不信你,而是此战左将军早有方略,你若诚心归附,可听关某号令。”
鲜于辅低头思考了一阵,道:“既如此,我愿听关司马号令。”
关羽又看了一眼鲜于辅身后步骑,问道:“你军中有多少骑兵?”
鲜于辅如实答道:“有骑兵六百。”
见鲜于辅回答得干脆,关羽便又下令:“挑出骑兵,奔袭上谷,三日内,拿下沮阳城!”
鲜于辅吓了一跳:“关司马,非我不愿。此地距离沮阳城虽然只有百余里,但沮阳城被乌桓王难楼掌控,我只带六百骑去打沮阳城,岂不是羊入虎口?”
关羽微微眯眼:“倘若难楼及其主力骑兵不在沮阳城,你能否拿下?”
鲜于辅低头琢磨了一阵:“若真如此,拿下沮阳城倒也不难。只是关司马何以肯定沮阳城守备空虚?”
关羽冷笑一声:“代郡援兵被阻,渔阳王松又非阎柔至交,阎柔想保蓟县,便只能向沮阳城的难楼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