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笑道:“1万两还叫不贪心,且不说你赚不赚得到这么多钱,就算你赚到了,新大陆可是在 2万里之外,你如何带着这些狗头金回来?”
“有钱还回不来,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想得多。”壮汉不屑地回应道。
新大陆的出现,不仅引起了普通百姓的热议,商贾尤其是海商们更是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
这些年,南洋几乎成为民朝海商的自留地。南海舰队剿灭了海盗,各地总督府又积极建设港口、开荒,南洋的生意虽然好做了,但竞争对手也增多了,利润被逐渐摊薄。
现在那些喜欢冒险的海商,都纷纷前往天竺大陆、波斯大陆,甚至远渡重洋去欧罗巴大陆闯荡。虽然危险性高,但利润也大得惊人,去一趟欧罗巴,能赚十几倍的利润。只要利润高,就有人敢冒险,欧罗巴的商人敢到东方,东方的商人也敢去欧罗巴。
而现在朝廷发现了新大陆,而且还是传说中的金银大陆,要是打通了这条航道,去金银大陆拉一船金子回来,就可以直接养老了。于是,他们纷纷往京城赶,渴望能在这场新大陆的财富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大同历十八年(公元1642年)5月22日,京城。
在墨子学院的招待所里,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花园的小径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刘宗周、黄道周、钱谦益、张溥、徐霞客齐聚于此。他们皆是受大同社之邀,前来与新大陆的部落首领进行交流,此刻正围坐在花园中,交流着从土著那里得到的信息。
钱谦益轻抚着胡须,神色略带思索地说道:“这些部落,有血祭的习俗,他们的文字竟和殷商的甲骨文有几分相似,你们说,他们会不会是殷商的后裔呢?”
刘宗周听后,立刻摇了摇头道:“不可能,殷商距离我们虽有3000年的历史,但要是殷商的后裔,怎么可能不会制造马车,连青铜器也不会制造呢?若真是如此,岂不是太贬低我们的先祖了。”
徐霞客马上道:“不会制造青铜器还真怪不了他们。新大陆虽然号称有金山银山,但偏偏缺乏铜矿和铁矿。这就导致当地的土著只能使用石器,在面对那些欧罗巴人用火枪、刀剑进攻时,自然节节败退。这并非他们武力低微,实在是武器不如人啊。
而且他们崇拜的羽翼神,其形态就是应龙的样子。天下诸国大多崇拜神灵,唯有他们和我们民朝一样崇拜先祖。这种相同的模样、相同的神灵崇拜以及对先祖的尊崇,足以说明他们必定和我们是同一个祖先。”
黄道周皱了皱眉头,提出了疑问:“如果他们真是殷商的后裔,怎么可能连车都不会制造?”
这一问,让徐霞客一时无言以对。
钱谦益见状,笑着开口道:“话不能这么说。西方人称呼他们为印第安人,这或许和殷商很有关系。”
钱谦益心里明白,元首把他们召集过来,就是希望能证明这些土著是华夏的后裔,这样民朝就能在法统上占据新大陆。
黄道周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元首又何必找我们这些人过来呢,自己写几篇文章证明一下不就行了。”
张溥微微一笑,说道:“此次元首可没有胡乱猜测。黄师,你也见到了那些土著的样子,他们和我们汉人几乎没有半分不像之处。要是他们穿上汉服,不说话,黄师你能分辨出他们是不是汉民吗?”
黄道周迟疑道:“这也是我感到奇怪的地方。他们竟和我们汉人如此相像,不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出现两个相像的种族也是有可能的。”
张溥接着说道:“黄师,我们民朝进行了环球航行,一路上遇到了几十上百个国家。据将士们说,除了新大陆的人跟我们相像之外,这上百个国家里再也没有人和我们汉人一样。
西域虽然和中原相连,但西域人的长相与我们不同;大漠和中原相距不远,可蒙古人的脸型也和我们有差异;南洋人、波斯人、天竺人也都和我们汉人不一样。反而在2万里之外的新大陆,那里的人却和我们如此相似。如果我们双方不是同一个祖先,实在不符合常理。”
黄道周被说得无言以对。民朝并非像闭关锁国的大清,随着开海和对外开拓,民朝高层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广泛,知道的文明和国家也越来越多。
刘宗周思索了片刻,点头说道:“或许真如天如所说,我们以前是同一个先祖,只是因为某种原因他们去了新大陆。”
张溥接着分析道:“车辆是由轩辕黄帝制造的,而这些土著连车都不会制造。不会制造青铜器还可以用当地没有铜矿来解释,但连车都不会制造,这说明他们离开中原的时候,轩辕黄帝还没诞生。
说不定元首猜测的是真的,他们是伏羲氏时期迁移到新大陆的,所以他们对天文学极其精通,甚至不输给我们民朝。”
钱谦益连忙点头称是:“必然是如此了!天如你去了一趟南洋,学问也变得日渐精深起来。”
几年前,张采写了信给张溥,让他找人去观察吕宋野人部落发生的变动,并把他们讨论公天下的变化想法告知张溥。
这引起了张溥的浓厚兴趣,他亲自前往吕宋,在当地待了两年多,仔细观察了十几个部落的变化。
而后,他写出了《天道论》。在书中,他以吕宋部落为范例,深入探索了吕宋部落猎头习性的原委。他认为,是岛上资源有限,难以养活太多的人口,为了减少竞争对手,于是海岛上的部落就演化出了猎头的习性。这个习俗虽然残忍,但他却认为这是天道演化下,适合岛上部落的制度,还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成为了民朝学术的新热点。
第471章 南中诸国去了新大陆就不能再打我们
大同历十八年(公元1642年)6月15日,虾夷岛。富安城郊区。
初夏的虾夷岛,海风带着咸湿气息吹过一片片初垦的田地。孔有德骑在战马上,带着一小队亲兵沿着新开辟的土路缓行。
越靠近富安城,稻田长得越发茂盛,绿油油的禾苗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
“都督您看,这附近的田地打理得不错。”亲兵队长指着路旁整齐的田垄说道。
孔有德点头,脸上露出满意之色。作为虾夷都护府都督,他亲眼见证这片土地从蛮荒之地逐渐变成民朝在北疆的重要据点,他成就感十足。
然而随着他们远离富安城,景象逐渐变化。水稻田被稀疏的麦田取代,地里甚至可见未清理干净的石块,显然是刀耕火种的粗放式耕作。亩产只有几十斤,但好在这里不缺土地,质量不够用,数量凑,虽然粮食产能只有中原的1/3,但一户分个上百亩,年产能还是一样的。
几个土著打扮的农夫正在田间劳作,见到骑兵队伍,忙停下活计躬身行礼。北海道气候恶劣,本土的土著并不多,他们的头人去了京城,这些部落被打散分散在各个汉人的村落当中,而后通过联姻,已经融入到汉人的生活当中。
正午时分,他们抵达一个屯垦点。村口瞭望台上的哨兵早已发现这支队伍,村长赵荣急匆匆迎了出来。他是个四十上下的汉子,脸上带着久经风霜的刚毅,左颊一道刀疤记录着他不平凡的过去。
“将军您怎么来了!”赵荣躬身行礼,动作仍带着军人的干脆利落。
孔有德下马回礼:“来看看今年的开垦情况。老赵,你这村子经营得不错啊。”
赵荣是东江镇老兵,全家死于与金人的战斗。大同社攻破沈阳灭金后,他大仇得报,退役务农。虾夷都护府成立时,他第一批报名前来,如今已娶了日本妻子,生了两个孩子,在此落地生根。
“今年又开了六百亩地,计划再开四百亩种大豆养地,过几年就能改种水稻了。”赵荣汇报道,眼中透着自豪。
孔有德拍拍他的肩:“做得不错。有什么需要都督府帮忙的?”
赵荣顿时来了精神:“将军,村里还有三十几个光棍汉,您能不能想想办法,弄些日本女子来相亲?娶了妻生了娃,大家才算真正安定下来。”
孔有德沉吟片刻:“秋收后你让他们收拾整齐,我在富安城办个相亲会。看对眼的就成亲,都督府给每对新人送十两贺礼。”
赵荣喜形于色:“多谢将军!将军留下来吃顿饭吧,昨日刚打了只鹿~”
话未说完,一骑快马飞奔而至。骑兵翻身下马:“都督,北海舰队补给舰到了,还带来太尉府急令,教喻请您速回都督府!”
孔有德遗憾地对赵荣摇摇头:“饭下次再吃,公务要紧。”
一行人快马加鞭返回富安城。还未到港口,已见十余艘舰船泊在湾内,这在平日罕见的虾夷岛堪称盛况。
都督府内,教喻吴习礼正与一位海军军官交谈。见孔有德进来,忙介绍道:“都督,这位是北海舰队少校姜朝阳,此次为我们带来补给。”
孔有德与姜朝阳见礼后,副手李九成激动地递上一份文件:“大哥,我们要转运了!元首要开拓新大陆,虾夷岛将成为最重要的补给基地!”
孔有德仔细阅读文件,越看越是振奋。元首亲自下令,要在虾夷岛修建大型码头、设立造船厂,并建立包括木器、水泥、砖窑、器械、纺织在内的基础工业区,全部由元首府调拨人员和物资。
“太好了!”孔有德击掌道,“昔日建个鱼肉罐头厂都难,如今直接来个工业区!”
姜朝阳补充道:“元首府要求立即扩建码头、修建灯塔,为开发新大陆做好后勤准备。虾夷岛地处北海航道要冲,将来不仅是补给站,更可能是前往新大陆的跳板。”
孔有德神色肃然:“保证完成任务!”
接下来的日子,虾夷岛一改往日宁静。原来的木制码头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砖石水泥建造的十座新码头,停泊能力扩大十倍不止。两座巨大的灯塔开始奠基施工,夜间工地点燃的火把如同繁星落地。
接下来的半年间,每月都有船队抵达,带来大量物资和工匠。造船厂最先建成,随后水泥厂、砖窑、木器厂、纺织厂相继拔地而起。富安城周边俨然成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工业区。
大同历十八年(公元1642年)11月15日,京城。
今年公民议会异常热闹,整个民朝的富商云集京城,还有大量的想去金山的冒险家,他们也停留在京城。
这大半年时间,对民朝百姓而言,新大陆可以说是霸榜的热点,任何的八卦新闻都少不了它。
5月环球舰队回归,并带回来在新大陆发现华夏遗族的消息,轰动了整个民朝。
6月元首府宣布,任何愿意去新大陆的人,都可以获得500亩土地。再次轰动所有人,不少农户都心动。
7月份的时候,大儒钱谦益,刘宗周,黄道周,张溥他们联合考据出,新大陆的土著是三皇五帝,天皇伏羲氏的遗族,伏羲定四方,派遣一支羲和部落的人,一直往东方行走,他们一直走到辽东以北,通过冰架,到达了新大陆,而后因为新大陆气候恶劣,又一直往南迁徙,最终难到了新大陆的南方,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叫玛雅的国家。
而证据就是他们崇拜的神灵羽蛇神形象,就是伏羲“龙身人首”图腾与当地鸟类崇拜的结合体,他们也有崇拜先祖的习性,更重要的是他们自称是太阳的后裔,这些都与伏羲是高度吻合,总之找到了大量和伏羲族高度相关的习性。
当然这些略显学术意义的报道,对普通人来说,太过于高深了,既然这么多高深学问的大儒都认可了,他们是华夏遗族的身份,那大概率是真的。
尤其是京城看过这些新大陆土著的人更加相信了,京城百姓见多识广,民朝开国之后,四夷宾服,万邦来朝,什么西域人,大漠人,欧罗巴人,天竺人,波斯人,大家什么人没见过,看到这些人的外貌,就能明显看出这是异族人。
但只有这些新大陆的土著,那鼻子,那眼睛,那头发,跟汉人可以说是一模一样,这说不是同一个祖先出来的,大家也不相信。
只有在京城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兰西,英吉利大使他们看到这些报道忧心忡忡,新大陆已经有多股势力进去了,他们自己都觉得拥挤了,现在又来了民朝这样的庞然大物,以后他们在新大陆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因为新大陆的消息,今年的公民议会显得波澜不惊,粮食增加了500万石,税收增加了1000万,赤字终于减少到不足500万两,但这些已经不能引起所有人的关注。
大家的关注点都在公民议会之后,天朝藩国大会。
这次藩国大会,整个东方国家都派来了使者,他们也想见见这个所谓的华夏遗族,当他们看到那些土著的面孔之后,内心也相信了民朝的宣传,只有欧罗巴的大使,他们坐在会场的旁边,脸色凝重。
徐晨笑着对四周的藩国大使道:“此次环球旅行,本次想弥补我东方世界没有人进行环球航行,证明大地是个球形这一遗憾,却没想到意外的在新大陆找到了伏羲氏的遗脉,分离了3000年,他们终于来到了祖地,真是值得可喜可贺的事。”
“为了庆祝这难得的回归,我民朝决定重修太昊陵,举办公祭大典,让天皇也看看他遗留的后代。”
侯方域马上站起来对徐晨行礼道:“伏羲遗族,重新回到祖地,这不但是民朝喜事,更是我等东方世界的大喜之事,请元首也允许我等,参拜太昊陵,见证这一3000年的盛事。”
“伏羲遗族,重新回到祖地,这不但是民朝喜事,更是我等东方世界的大喜之事,请元首也允许我等藩国,参拜太昊陵,见证这一3000年的盛事。”其他南中各国的使者看到侯方域的动作,马上有样学样。
看到欧罗巴诸国的大使莫名其妙,这和你们有什么关系,用得着那么激动吗,看那脸色好像死里逃生一般。
南中诸国的使者要是听到欧罗巴诸国使者内心的疑问,肯定会一番老人的姿态教育他们一番道。
你们和民朝才交流了几年,真以为这个脾气好,讲道理才是他真正的面孔,那只是你们距离的太远,交流的太少。而后不住的摇头道,你们太年轻了。
狂暴,霸道,不讲理这才是这个国家的常态,他好不容易消停了几百年,这几百年没有再打他们。
但大同社又把天朝调回狂暴模式,他们现在不乖巧一点,只怕连国家都保不住。
你们知道新大陆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吗,那是救命的稻草,希望的灯塔。
听到了徐晨让新大陆土著认祖归宗,南中各国内心松了一口气,甚至连东吁使者侯方域都松口气,民朝战略重心转移到新大陆,应该不会对他们动手。
东方各国和天朝做邻居了几千年,对这个庞然大物的秉性可谓是了如指掌。
武力强悍则四面出击,以吊民伐罪为借口,把整个东方世界暴打一顿,运气好丢半条命还能活下来,运气不好,整个国家都给吞掉了,只能在天朝的历史上留下寥寥几个字,某某国,不服王化,伐灭之。
知不知道最近一个差点被吞并的国家就是安南,只有内敛的宋明他们才能过几百年安稳的日子。
但民朝显然不是一个内敛的王朝,还未一统天下,就吞并了整个大漠,蒙古人成为了民朝的治下之民,江南还没统一,朝鲜王就成了傀儡。
天下一统之后,民朝就对南洋出击,把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赶出了南洋,但民朝自己却在南洋成立了多个都护府,几年时间移了300万汉人到南洋。
这几年,先攻占了高原,又吞并了西域三个汗国,支持日本的义军,让半个日本陷入战火当中。
现在南中各国的国王看一看民朝的地图,一个如同盛唐一般的庞然大物再次出现在东方,这个庞然大物几乎挤满了整个东方世界。
更让他们瑟瑟发抖的,民朝从北到南的打了一圈,国土面积膨胀了一倍,只剩下他们还没有被民朝盯上。
现在即便是徐晨对他们说,自己不想打南中,大家就这样和平友好的自由贸易。但南中各国也不相信,甚至连杜麟征他们也不相信。
他们可是从中原出来的,更了解天朝秉性,徐晨带领大同社四面出击,到处移民,显然是想要远超秦皇汉武的功绩,现在徐晨不过40出头,怎么可能停下他征战天下的野心?
只怕等南洋消化完之后,民朝下一个进攻的方向必然是他们,更让他们绝望的是,即便是他们联合起来,也无力反抗民朝这个庞然大物。
新大陆的出现,可以说是给南中各国在绝望当中,点燃了一盏希望的明灯。
6月新大陆的消息就传到南中各国,7月民朝考据出新大陆土著是伏羲氏遗族,他们就明白民朝这是盯上了新大陆。
还是那句话,他们太了解天朝的习性,民朝做一个动作,他们就知道下一步民朝会做什么。
把新大陆考据出是伏羲氏的地方,这样就可以自古以来的名义宣布新大陆是天朝的领地,而后就可以像开发南洋一样,向新大陆移民,占据整个新大陆。
但这是好事啊,他们也通过民朝的报纸知道了,新大陆几乎是民朝的两倍,想要消化如此大的一片疆域,没有几百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
这样几百年内,民朝就不会对他们动手,至于几百年之后的事,民朝都未必会存在,他们又何必在意。
第472章 ,轮到北方大户做出牺牲
大同历十八年(公元1642年)11月25日,京城。
元首府的会客厅内,徐晨面对着一群特殊的客人——以金尚为首的新大陆部落代表要求见他。
看到徐晨,金尚上前一步用熟练的汉语恭敬道:“伟大的元首,我等希望能前往先祖太昊陵墓祭拜,恳请您应允这个请求。”
徐晨略显惊讶:“太昊陵尚在修缮之中,诸位不妨多待些时日,待修缮完毕再去不迟。”
金尚目光坚定:“既是先祖陵墓,自当由我等后人亲手修缮,方显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