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110节

  也不知过了多久,卢象升终于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将孙传庭和黄得功的奏折递了过去。

  卢象升接过奏折细细一看,那都不由得满脸凝重道:“陛下,伯雅那边怕是要伤亡惨重了。”

  朕可不能让辽东军伤亡惨重。

  朱觉很是干脆的问道:“你那里库存的火枪还剩下多少?”

  没多少了啊。

  卢象升微微叹息道:“现在京营步卒也就配备了一万把火枪,库存的火枪大概还有一千把左右,还得差不多一个月才能凑齐一万把。”

  这点火枪远远不够。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承恩,速速命人去库房那边借调一百辆马车,让禁军将士速速将九千把火枪和配备的子弹用油布包裹好装车,剩下一千配备火枪的将士赶紧坐上马车,押送火枪去通州漕运码头。

  你跟他们交待一下,让他们借调停靠在通州漕运码头的水师快船,速速押送火枪赶去大辽河西岸找伯雅,而后让伯雅挑选一万边军步卒,赶紧跟他们学怎么操控火枪。”

  王承恩闻言,连忙拱手躬身疾步而去。

  朱觉又细细交待道:“建斗,你也让手下一万配备了火枪的步卒赶紧带着一千把火枪赶去通州漕运码头,看到从南面来的水师快船就借调,速速赶去伯雅那边。

  还有,你命人传令,让应元立马率三屯营一万车兵即刻出发,赶去大辽河西岸支援伯雅,京师的七万车兵也立马出发,往伯雅那边赶。

  皇太极都推倒了那边上百里边墙,再怎么样那也会冲过去看看,他们不用隐藏行迹了,赶紧出发,全部往辽东赶,越快越好。

  对了,建斗,你还可以借建奴入侵,整饬京畿防线之机将居庸关到黄花镇一线,乃至蓟州镇北面所有通往塞外的出入口全部封锁一段时间,让皇太极不能及时收到我们派车兵支援辽东的消息。”

  卢象升闻言,连忙拱手躬身疾步而去。

  朱觉又低头看了看地图,脸上那都不由得露出一丝冷笑之色。

  皇太极还想跟他玩出其不意呢,你推倒边墙有用吗,吃枪子去吧你!

第142章 声东击西还施太极(一)

  七月的辽东那也有点热了,沈阳和辽阳一线那都有了夏天的感觉,双台子河和大辽河之间那更是热火朝天。

  这热火朝天的不光是天气,还有辽东镇的军民。

  辽东镇军民这几年可谓吃尽了苦头,自天启元年熊廷弼被弹劾去职,辽东边军便兵败如山倒,建奴则是一路疯狂突进,从沈阳杀到辽阳,又从辽阳杀到海州卫。

  紧接着,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定辽右卫相继失守,建奴又从海州卫一路杀穿大辽河、双台子河、大凌河,一直杀到天启六年,努尔哈赤那时候都杀到宁远城下了,整个辽东那就剩下宁远卫到山海关那一条百来里长不到五十里宽的狭窄走廊了。

  这六年辽东镇军民可以说一直在溃逃的路上,自沈阳、辽阳到宁远,他们是一路拖家带口溃逃了五六百里。

  很多人跑着跑着就跑不动了,被建奴抓去当了奴隶,还有很多人逃了几年那根本就没东西吃了,直接就饿死在路上了。

  这还不算什么,到了冬天那才叫难熬呢,溃逃的路上他们最多也就能建个窝棚御寒,那地面都能冰封的严寒天气窝棚里都能结冰啊,好多人手脚都冻烂了,一个冬天那都不知道要活活冻死多少人。

  还有被建奴抓住当奴隶的那同样凄惨无比,一天到晚累死累活不说,饭都吃不饱,衣服那更是破破烂烂,到了冬天那也是冻得直打哆嗦,活活冻死的都不在少数。

  他们都在盼着朝廷大军能来救他们脱离苦海呢,这一下朝廷大军终于来了,他们也把压迫他们的建奴给干掉了,那些被建奴收去的粮食他们也能自己吃了,以后也不用被建奴用鞭子抽着没日没夜的干活了。

  人那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这份难得的自由他们自然要全力守护。

  是故,他们一听闻北面的边墙被推倒了,建奴骑兵随时可能杀过来,所有青壮那都是自告奋勇,跑来修葺边墙,拼命的干,拼命的干,干得热火朝天,干得没日没夜。

  孙传庭那也相当会笼络人心,但凡自发来帮忙的,他都是管饭管菜管饱,且还承诺,边墙修复之后每个来帮忙的那都有一两银子工钱。

  这一下但凡扛得动锄头搬得动砖的那都来了,上百里的边墙两侧密密麻麻最少聚集了二十万人,那边墙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越砌越高。

  辽东镇军民那真是不想让这难得的自由转眼化为乌有,他们都不用鞭策,那都没日没夜的干。

  结果,才五天时间,那边墙的墙体便奇迹般的修到了丈许高。

  这个时候孙传庭也没有追求将边墙修到原来一丈五的高度了,哪怕将墙体修到一丈五,没有箭跺,那也防不住建奴的骑射,站城墙上那也只能给建奴当靶子。

  是故,城墙修到丈许高之后他便连忙命人修建箭跺,以防建奴骑射。

  这天下午酉时许,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了,所有人也陆陆续续下了城墙来到内侧的窝棚区域,准备做饭了。

  孙传庭正考虑是回辽东骑兵大营去吃饭呢,还是直接在这吃了算了呢,一骑快骑突然从南面狂奔而来,直接冲到他身旁这才勒住战马。

  那传令兵兴奋的拱手道:“大人,陛下派禁军火枪手前来增援了。”

  啊?

  禁军火枪手!

  这增援着实有点出人意料。

  他想过陛下可能会派京营车兵乃至京营剩下的一万骑兵过来增援,却是从未想过陛下会把禁军火枪手给派过来。

  孙传庭不由吃惊道:“陛下派来多少禁军火枪手,他们在哪儿呢?”

  那传令兵不假思索道:“陛下派来整一千禁军火枪手,他们是坐水师快船过来的,这会儿快船就在南面的海岸旁,周将军正命人给他们搭建临时码头呢。”

  这一千火枪手虽然有点少,但正是他急需的,有了火枪手,边墙就更好守了。

  孙传庭闻言,当即挥手道:“走,带本官过去看看。”

  那传令兵闻言,连忙调转马头,直奔南面海岸而去。

  孙传庭当即带着上百亲卫打马跟上。

  这北面的边墙到海岸还不到百里,打马狂奔那都不需要半个时辰。

  他们赶到海岸附近的时候太阳才落山呢,夕阳余晖还在。

  此时周遇吉也已经将临时码头修建好了,那些禁军将士正扛着油布包裹的火枪和子弹往不断往下搬呢。

  陛下还命人送东西来了?

  孙传庭可不知道那油布包裹的是火枪和子弹,皆因传令兵都不知道。

  他打马来到周遇吉身边,颇有些好奇道:“周将军,陛下命人带什么来了,怎么还用油布包着呢?”

  周遇吉那都忍不住兴奋道:“陛下命他们带来的是火枪,禁军将士一万把火枪和二十万发子弹陛下都命他们带过来了,陛下还让大人赶紧挑选一万辽东步卒出来,让这些禁军将士教他们使用火枪。”

  陛下竟然命人将禁军装备的火枪和子弹全送来了!

  孙传庭闻言,感动得连连朝京师方向拱手道:“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啊,这下建奴骑兵就算冲过来也捞不到什么便宜了。”

  这些还不算什么呢。

  周遇吉又细细解释道:“大人,刚领兵的禁军将校还跟末将说了,陛下还派来了一万京营步卒,都是装备了火枪的。

  不过,当时通州漕运码头停靠的水师快船就这么多,他们是先行赶过来的,后面南面往京城拉抄家财货的水师快船京营步卒都会借了赶过来,四天之内上万京营步卒便能全部赶到。

  还有,孙将军也已经带着一万车兵从三屯营出发了,大致四天后也能赶到,还有,陛下将京师的七万车兵全派过来了,十天之内便能赶到。”

  陛下竟然派来了如此多的增援!

  这下大辽河防线没问题了,有八万车兵守护,当着建奴的面修建城池堡垒建奴都不敢过来。

  孙传庭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陛下这是光派京营将士来抵御这一波建奴的攻击还是准备收复整个辽东了啊?”

  这个我也不知道啊。

  周遇吉微微摇头道:“领兵前来的只是个禁军游击将军,且来得相当匆忙,陛下并没有跟他交待什么战略,他也就知道陛下派来了多少增援。”

  陛下是没考虑好呢,还是来不及交待呢?

  这八万车兵乃至一万火枪手若是能留在辽东,那复辽就有望了啊。

  他要不要写份奏折,请陛下将这八方车兵乃至一万火枪手留下来呢?

  孙传庭看着那来回搬运火枪和子弹的禁军将士,陷入沉思之中。

第143章 声东击西还施太极(二)

  朱觉其实并非没有想好复辽之策。

  他是在等第一批车轮舟轮船造出来。

  造船厂他可是经常去。

  他都看到了,第一批有二十余艘轮船密封测试没有问题,那是早就开始组装蒸汽机,锅炉、水轮和船舱了。

  王徵也跟他说了,就这几天第一批二十余艘轮船便能完工了。

  这天一大早巳时许,他刚批阅完奏折便有些迫不及待的带着郑芝龙、王承恩和方正化等直奔造船厂而来,这一次他足足带了七八百骑,其中大多数还都是重新装备了火枪的禁军将士。

  昨天傍晚王徵便命人来报信了,第一批轮船已然完工了,他终于可以派人去跟孙传庭详细讲讲他的复辽之策了。

  此时造船厂的船坞水道里那就剩下二十余艘车轮舟轮船了,那组装好的二十余艘是早就开出水道,在通惠河上来回游弋起来了。

  朱觉见状,那都不由得满脸欣喜之色。

  这轮船多了,他不但可以派人跟孙传庭来回通信,还能飞快的给辽东转运粮草物资了。

  现如今的车轮舟轮船虽然还只有八百料左右,满载那也能带上十万斤的物资,十艘那就是上百万斤,五十艘全好了,那就是五百万斤的物资,哪怕为了不影响速度而半载,也是两百五十万斤。

  关键车轮舟轮船的速度快,且到了内海,晚上只要也些许月光就能开。

  日夜兼程之下,从京师到双台子河和大辽河之间也就需要一天多一点,来回那都不用三天。

  也就是说,他一个月最少可以给辽东转运十趟物资,那最少也是两千五百万斤。

  他正琢磨着这趟给孙传庭捎点什么物资去好呢,王徵已然闻讯赶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直接问道:“怎么样,良甫,这些车轮舟轮船试好了吗,可以用了吗?”

  王徵连连点头道:“微臣是卯时许就让他们开出去试了,这会儿都试了两个多时辰了,没什么问题,可以用了。”

  朱觉想了想,又问道:“这里就能上船吧,不用去通州漕运码头吧?”

  这个自然。

  王徵还是连连点头道:“陛下,水道旁搭的脚手架那都可以当码头用。”

  那就行了。

  朱觉又问道:“这些操船的匠户跟你借用两三天没问题吧,朕想让他们操船去趟辽东,顺带教教随行的禁军将士怎么操船。”

  这个自然没问题,几十个匠户而已,我这里匠户足有数千。

  王徵还是连连点头道:“没有问题。”

  朱觉闻言,直接挥手道:“那行,你命人去传令,让他们把船都开到这旁边的水道外面排好队列,准备轮流搭载禁军将士上船。”

  王徵连忙拱手躬身疾步而去。

  朱觉则是抬手招过一个年轻的太监,郑重道:“吕直,复辽之策你记住了吧?”

  这吕直是王承恩手底下的一个管事太监,最为听话,也最为乖巧,是故,他让其负责跟孙传庭传讯。

  吕直那是连连点头道:“奴婢记住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地图呢,带好没?”

  吕直连忙从怀里摸出张叠好的地图来,恭敬道:“奴婢一直随身带着。”

  这张地图可是机密,上面把复辽的大致步骤都画好了,可不能让建奴甚或内奸看到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这地图你就一直随身带着,不得给任何不相干的人看,你到辽东之后让伯雅将双台子河防线和大辽河防线具体布置都添上去。

首节 上一节 110/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