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232节

  看样子陛下的确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商议,难怪方正化会拦他一下。

  他愣了一愣,这才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抬手招呼道:“伯雅,你来得正好,快过来坐。”

  孙传庭一看,貌似也就陛下左手边还有个空位。

  这位置让他坐?

  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走过去,恭敬的坐了下来。

  朱觉见他风尘仆仆的样子,忍不住问道:“伯雅,你这亲自跑回来,辽东是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那可不。

  孙传庭连忙解释道:“陛下,微臣探得,建奴骑兵正用战马和马车拉着老幼妇孺和家当往科尔沁草原迁徙呢,他们一趟都拉走十多万人了。

  科尔沁草原那边还组织了大量的牛车和马车来接,微臣估摸着,他们这么拉下去,不出半个月,辽东所有建奴怕都要被拉去科尔沁草原了。

  陛下,微臣以为,建奴是觉得沈阳城和抚顺关没法守了,是故想跑科尔沁草原去,陛下,您看,微臣是不是要派骑兵去劫击啊?”

  建奴竟然开始跑路了!

  朱觉闻言,那都不由得满脸凝重之色。

  建奴跑路对他们来说本来是好事,皆因建奴都跑了,他们就能轻易收复整个辽东了。

  问题,建奴骑兵还在呢,这帮家伙跑到塞外草原之后那就是心腹大患啊,比当初的北虏还麻烦。

  这能是好事吗?

  北虏之祸足足拖累了大明将近两百年啊。

  建奴可比北虏厉害多了。

  不过,现如今的大明也不是以往两百年能比的了,甚至洪武朝和永乐朝的大明都远远没有现如今的大明强大。

  建奴想学北虏入寇他们也不是没有应对之法。

  这会儿暂且就不去管了,他们正商议要事呢。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缓缓摇头道:“算了,穷寇莫追,皇太极肯定想到你有可能派骑兵去劫击了,现在你手底下骑兵数量不够,跑过去劫击恐怕要吃大亏,随他们去吧。

  正好,我们能趁机收复辽东,而后把整个辽东都开发起来。”

  您想开发辽东?

  孙传庭闻言,那又不由得一愣。

  他可不是过来问开发辽东的问题的。

  不过他也就愣了一下,随即便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建奴都跑了,我们收复辽东就简单多了。”

  至于开发的问题,他都不好说出口,皆因他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也不是他的强项。

  朱觉闻言,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朕让你去海州卫和辽阳一带寻找铁矿和煤矿,你找到没?”

  这个倒是找到了。

  孙传庭连连点头道:“陛下,微臣找到了,那边的铁矿和煤矿好像有不少,微臣随便派了点人去找了一下就找到了。”

  那边的铁矿和煤矿着实不少,正好,辽东军民也有不少,开矿那都不用去其他地方征召青壮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现如今辽东有多少军民啊,我们若是想征召青壮干活,能征召到多少啊?”

  这个我还没有细细算过呢。

  孙传庭估摸道:“现如今辽东军民还有两百多万,且大多是三十岁以下的,三十岁以上的都没多少,若是征召青壮干活,微臣估摸着,征召四五十万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这么多的青壮,正好用来开矿。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辽东的铁矿和煤矿主要分布在哪里啊?”

  孙传庭连忙指着地图解释道:“陛下,辽东的铁矿主要在辽阳和海州卫中间这一片,可能东面的山里还有,微臣还未曾派人去细细查探。

  辽东的煤矿则分布在抚顺关到定辽右卫一带,尤其是浑河南岸这一块,好像到处都是煤矿。”

  嗯,这煤矿和铁矿离得倒是不远。

  朱觉盯着地图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我们要在海州卫和沈阳之间修建五座城池,每隔五十里左右一座,其中海州卫和辽阳之间两座,辽阳和沈阳之间三座。

  至于城池的具体位置,伯雅,你来定,总之,我们要在辽东中部构筑一条防线,让建奴无法突破的防线,不管建奴从东面来还是从西面来都无法突破的防线。

  这些城池里最少都要能容纳十万人马,同时里面还要建炼钢厂、铸造厂,钢材产量那最少都要达到一百万斤一天,轨道产量那也要达到上百里一天。

  袁国丈,这些城池就交给你来负责,但凡有空的匠户青壮你都带过去,辽东军民青壮则由伯雅负责征召,不管征召多少青壮,这五座城池今年一定要完工。”

  国丈袁祐闻言,连忙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又想了想,随即交待道:“元九,以后我们轨道就做两种,但凡城里的和厂房里的,那都做成一丈五十斤的,但凡城外的,那都做成一丈一百斤的。”

  宋应昇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接下来就是铺设轨道了。

  这会儿钢铁产量和轨道产量都还没上来,全面铺展开来那就是不可能的。

  朱觉想了想,随即指着地图细细交待道:“今年我们就要把北直隶和南直隶之间的轨道铺设好,我们就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将轨道从京师铺设到镇江府,而后从镇江府铺设到金陵。

  田国丈,这个交给你来负责,你就在沿线征召农户青壮铺设,需要多少青壮就征召多少青壮,工钱的问题你不用考虑,总之今年我们一定要把轨道铺设到金陵。”

  国丈田弘遇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又交待道:“忠贤,沿途征地就交给你了,这连通京师和金陵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京杭大运河沿线但凡大点的城池我们都要铺设轨道,且我们还要将轨道往京杭大运河两边延伸,你这征地怕是要征个几年。”

  那可太好了,这几年我都有事干了。

  魏忠贤闻言,连连点头道:“奴婢明白。”

  朱觉想了想,又指着地图交待道:“孟侯,这轨道沿线的桥梁就交给你了,黄河、淮河、长江等沿线的江河上我们都要修建钢铁大桥,且还是要能承载几十万斤大火车的钢铁大桥,怎么样,有没有问题?”

  这个自然是有问题。

  不过,修建钢铁大桥跟修建石拱桥还不一样,只要有足够的钢铁再宽的河面和江面那都能跨过去。

  毕懋康细细想了想,这才缓缓点头道:“问题不大,微臣争取今年把这几座桥都建好。”

  那就行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

  宋应星闻言,立马忍不住问道:“陛下,微臣斗胆,我们要不要连通蒸汽火车一起研制出来?”

  这蒸汽火车研制出来可不容易,要想量产那最少得几年。

  朱觉缓缓摇头道:“蒸汽火车先不急,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研制,也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大批量建造,更重要的,蒸汽火车要到处跑,保密很难。

  这蒸汽机就是我们的核心机密,我们还不能泄露出去,蒸汽火车还是先等等吧。”

  呃,好吧。

  宋应星闻言,颇有些意兴索然的点头道:“微臣明白。”

  卢象升见他说完了,那也忍不住问道:“陛下,微臣斗胆这轨道铺设好了还需要大量的马匹去拉车吧?

  现如今京畿能用来拉车的马都用上了,我们根本就没什么马来拉车了啊。”

  马匹也不够用了?

  朱觉闻言,不由得一愣。

第318章 太极起跑传庭复辽(下)

  这马拉轨道车着实是个好东西。

  皆因马车造起来太简单了,莫说大明了,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就已经马车盛行,那时候的人便会大批量打造马车了。

  现如今的大明打造马车自然更胜一筹,而马拉轨道车也就是将马车加大一点,装上玻璃,换上铁轮子而已,以这会儿大明的加工水平那就是小菜一碟。

  关键马车就没多少技术含量,根本就用不到蒸汽机,也不用担心泄密的问题。

  是故,朱觉并未急着命人研制蒸汽火车。

  皆因蒸汽火车研制起来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泄密,若是光为了那点运力而泄露了蒸汽机的秘密,那就得不偿失了。

  现阶段有马拉轨道车其实就够用了,毕竟民间还没有什么大作坊需要几十万乃至上百万斤的运力,而内廷的工厂完全能用蒸汽轮船来转运原材料和货物。

  可以说,马拉轨道车的优点是不胜枚举,若是能将马拉轨道车推广到大明两京十三省,那大明必将迎来一波迅猛发展。

  问题就是,这会儿大明还没有足够的马来拉车,这就尴尬了。

  大明原本是不缺马的,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光是一个北平行都司就有八万骑兵,而骑兵骑的还是战马,要培养出八万匹战马来,其他各色马匹加一起最少得有二十万匹。

  也就是说,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光是个北平行都司那就有最少二十万匹马,其他边镇的马匹再加一起那最少也有五十万匹。

  这会儿大明集结了所有的战马那也就勉强凑够了六万骑兵而已,剩下能拉车的马那估计都不到六万匹。

  也就是说,大明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不但水师废完了,马匹那也缩水了一大半,这会儿的大明那是决计没有二十多万匹马的。

  而他们想要将马拉轨道车推广到大明两京十三省,光是用来拉车的马二十多万匹估计都不够。

  这马从何来呢?

  或许,是该考虑拿下塞外草原了,只要塞外草原拿下了,马匹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更重要的,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建奴跑到塞外草原那肯定是想仿效北虏入寇,他们干脆来个反其道而行之,反过来往塞外草原打,这样不但能让建奴疲于应付,夺回来的草原还能用来放养牛羊马匹呢。

  塞外草原之大那都超过大明两京十三省了,光是个北平行都司当初就能放养二十余万匹马,光是夺回这一个地方,大明便不会再缺马了,且牛羊肉也能渐渐普及到民间,大明百姓的身体素质也能逐步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拿下塞外草原也没这么简单,这会儿他们就连辽东都没有完全收复呢。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伯雅,辽东还有多少马能用来拉车?”

  这个怎么说呢?

  孙传庭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陛下,现如今辽东能用来拉车的老马也没多少了,若是陛下急着用马,那就只能用母马和没有长成的战马来拉车了。

  若是算上母马和没有长成的战马,辽东还能凑出四五千匹拉车的马来。”

  这四五千匹马用来在京城和金陵之间转运物资倒是勉强够了,毕竟京城到金陵总共也就两千多里,哪怕五十里左右就设个中转的城池,那总计也就四五十个中转的城池,四五千匹马均分到四五十个中转的城池,那每个中转的城池都有百来匹马了,用来转运民间的物资那应该是勉强够用了。

  朱觉闻言,缓缓点头道:“那你就凑一凑,把能拉车的马都凑出来,直接走陆路,往京师赶。”

  孙传庭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这辽东也得赶紧收复了,明年估计他们就要对塞外草原用兵了,辽东若是还没完全收复,那还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马在那边驻守呢。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伯雅,你感觉建奴半个月之内便能迁徙完是吧?”

  这个怎么说呢?

  谁知道建奴是不是会全部迁徙走。

  孙传庭想了想,这才缓缓点头道:“是的,陛下,若是他们按现在这速度迁徙,半个月内应该能迁徙完。”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这意思沈阳城和抚顺关就剩下投降的辽东军民了是吧?”

  这个也不好说。

  孙传庭估摸道:“建奴迁徙走之后沈阳城和抚顺关可能还会留下一些蒙元诸部的步卒,皆因建奴也从蒙元诸部强征了不少步卒,皇太极肯定会想给我们添点麻烦,是故,蒙元诸部的步卒他应该不大可能一起迁徙走。”

首节 上一节 232/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