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233节

  蒙元诸部的步卒那也是可以招降的。

  朱觉想了想,又问道:“你军中可有敢去沈阳城和抚顺关劝降的?”

  劝降?

  沈阳城和抚顺关里留下的步卒应该不大可能被劝降,毕竟,他们不是判投建奴的辽东军民便是蒙元诸部的青壮。

  孙传庭缓缓点头道:“这个微臣能找出不少来,毕竟,辽东军民联姻这么多年,很多人那都是有亲戚关系乃至有血缘关系的,找些亲戚比较多的去沈阳城和抚顺关劝降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不过,微臣估摸着沈阳城和抚顺关里留守的步卒不大可能被劝降,毕竟,他们都曾帮着建奴跟我们打过仗。”

  这个问题应该不大,只要有人去劝降就行。

  朱觉想了想,随即细细交待道:“我们可以来个威逼利诱。

  你在派人去劝降之前可以把所有车兵都拉到浑河北岸,然后铺天盖地的压过去,先将沈阳城团团围住。

  这种情况下,他们肯定是没法逃跑了,若是不投降,那就唯有饿死在城里。

  你还可以命劝降的人跟他们说,但凡缴械投降者,我们不但既往不咎,还会给他们分配田地,每一户都分五十亩田地,保证他们能丰衣足食。

  这活活饿死和丰衣足食之间让他们来选,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的应该会选丰衣足食。”

  您说的着实有道理,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的应该不会选择活活饿死。

  问题就是,真给人家分田地吗?

  孙传庭小心问道:“陛下,微臣斗胆,我们真既往不咎吗?”

  朱觉缓缓点头道:“这个自然是真的,他们都缴械投降了,那也没多大威胁了,杀了他们也没多大意义,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种地,那还能给我们种出不少粮食来呢。”

  若是真既往不咎,劝降应该没多大问题。

  孙传庭赶回辽东之后那是立马就集结所有车兵,用水师快船拉过辽河,而后便等着建奴迁徙完毕。

  建奴最后一批车马才赶去科尔沁草原,他立马就发动四十万车兵铺天盖地的压过去,将沈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紧接着,他便派出军中亲戚比较多的将士,让人家坐着吊篮进城劝降去了。

  这铺天盖地的车兵着实吓人,城里的步卒那是别想跑了,再加上建奴那都已经迁到塞外去了,也不大可能回来救援他们了,城中留守的步卒绝望之下听闻投降之后不但既往不咎还能每家每户都分得五十亩田地那是很快便降了。

  孙传庭随后又如法炮制,派出车兵从东西两边铺天盖地的压过去,将个小小的抚顺关围了个水榭不通。

  抚顺关中留守的步卒听闻沈阳城里的人都已经降了,那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投降。

  整个辽东竟然就这么被收复了!

第319章 北虏入寇九边堪忧(上)

  辽东收复了,不管建奴骑兵有没有被歼灭,这都是难得的大喜事。

  历史上的大明之所以灭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建奴占据了辽东,有了繁衍生息的根基。

  若是建奴一直被困在白山黑水之间,那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田地养活大量的人口,人口上不来,那根本就不可能一统天下。

  可以说辽东就是大明与建奴之间的胜负手,得辽东者便能得天下。

  当然,这也只是对于建奴这个特定的族群来说的,其他族群占据了辽东那也不大可能夺得天下。

  这会儿建奴失去了辽东,没了繁衍生息的根基,想要再夺取大明的天下那也不大可能了。

  现在的辽东对于大明来说也不光是一座边防重镇这么简单了。

  皆因有了锅炉和暖气之后辽东的严寒对平民百姓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了,大明完全可以全面开发辽东了。

  这全面开发可不光是开发辽东肥沃的田地,更重要的,辽东还有大量的铁矿和煤矿,而铁矿和煤矿直接就能炼制钢铁,这会儿大明还就急需大量的钢铁来铺设轨道,发展陆上交通。

  是故,辽东对于大明来说已然不是一座边防重镇这么简单了,而是一块资源宝地。

  若是能将辽东开发起来,大明就不缺钢铁和煤炭了,甚至粮食都不缺了。

  为此,朱觉还特意命人将孙传庭又招了回来。

  上一次他们还只是商议铺设轨道的问题,这一次却是商议全面开发辽东的问题了。

  这天上午巳时许,朱觉才刚刚批阅完奏折,孙传庭、卢象升、宋应星、宋应昇、袁祐等便已然齐聚。

  桌上硕大的辽东地图也已经铺展开来。

  众人围着地图看了一阵,朱觉这才郑重道:“伯雅,原来的辽东之所以失守,主要还是因为城池不够。

  辽阳和沈阳等于孤悬于外,整个辽东腹地就没有多少屯兵之所,也没有几座能抵御建奴骑兵的城池堡垒,是故,一旦野战不利,辽东便失守了。

  现如今我们要开发辽东,更要守住辽东,而想要守住辽东就得多修建城池,只要城池够多,哪怕建奴骑兵能再次杀进辽东腹地,那也会寸步难行。”

  这个其实不用做过多的解释,大明边军那是早就明白了,城池堡垒那就是骑兵的克星,骑兵也就野战厉害,攻城可以说是一盘菜。

  是故,原来的大明九边那都是城池堡垒密布,除了辽东。

  辽东之所以没修建太多的城池,关键就是冬天太冷了,光是从纬度来看,辽阳在所有九边重镇里面就算是最靠北的了,再加上辽东北面还是大片平原根本就没什么山峦阻挡寒流,那边冬天有多冷可想而知。

  可以说,辽东的严寒都不是烤火能抵御的了,冬天那真能冻死个人,这才是辽阳以北没有修建太多城池堡垒的根本原因。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有了锅炉和暖气,冬天的严寒已然不成问题了。

  不过,这城池也不是一两天乃至一两个月能修建好的。

  孙传庭闻言,小心道:“陛下,微臣斗胆,您的意思,除了辽东腹地这五座上十万人的大城池,我们还要修建很多小城池吗?”

  那当然,不然朕专门跟你说这个干嘛?

  朱觉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没错,要想抵御建奴入侵,我们就得让辽东城池遍布,每隔五十里左右那必须有一座城池,这样才能让建奴骑兵寸步难行。

  我们修建城池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抵御冬天的严寒,但凡那边的卫城我们都要修建成城池,并给边军屯卫建上带暖气的房舍院落,这样他们冬天就不会冻着了。”

  呃,这得修建多少座城池?

  辽东原本可是有二十六个卫所!

  孙传庭闻言,愣了一愣,这才小心道:“陛下,这会儿都六月份了,离辽东冰封都只有四个月左右了,我们恐怕来不及修建如此多的城池了。”

  你说的是以前的效率,若是按以前的效率,那的确不可能在短短四个月之内修建十多二十座城池。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朱觉微微摇头道:“伯雅,你忘了,我们现在有水泥了,而且钢筋和木材也是现成的,可以说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再说了,我们就是为了防骑兵突袭,城墙也不用建太高,墙基有个丈许高就行了,上面的箭跺能有个半丈高就足够了。

  这样的城墙地基也不用挖多深,也不用搭什么脚手架,建起来很快的。”

  水泥?

  哦,我把这个好东西给忘了。

  原来的城池之所以建的慢,那是因为城墙一般都要用石灰糯米砂浆来黏合,煮糯米汁可是需要时间的,且有时候还弄不来太多的糯米。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直接把水泥和细沙搅拌一下就能用来黏合砖块石材了,简直不要太方便。

  问题,建这么多的城池得多少水泥啊?

  孙传庭缓缓点了点头,又小心的问道:“陛下,现如今我们水泥产量好像不高吧,我们有这么多水泥来修建城池吗?”

  这个自然是没有的,要不然朕也不会召集你们来商议了。

  朱觉干脆问宋应星道:“长庚,生产水泥的机器设备已经开始造了吧?”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是的,陛下,前两天就开始造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现在一天能生产几套?”

  呃,还一天生产几套?

  宋应星小心道:“陛下,这生产水泥的设备并不常用,我们也没有专门的厂房来造,微臣也就凑合了一下,找了几个有点空闲的厂房顺带造一下,现在一天勉强就能造出一套来。”

  你想错了。

  朱觉微微摇头道:“这生产水泥的设备不是不常用,而是我们还没有开始在大明两京十三省大搞开发建设。

  现如今辽东就要大搞开发建设了,接下来从北直隶到南直隶,我们也要逐步开发起来,这生产水泥的设备需求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这样吧,你专门填两个厂房出来造生产水泥的设备,一天最少要造两套,这生产水泥的设备不要停,辽东最少要来上四十套,等造完辽东的我们再看哪里需要。”

  好吧,两个厂房勉强还是能抠出来的。

  宋应星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想了想,随即又指着地图交待道:“伯雅,辽东需要修建的城池很多,这城池建出来那肯定是要派人马驻守的,是故,你不用把人马都集中在辽海城、辽河城、辽阳城和浑河城一带了。

  这几座大城池多出来的粮仓、库房、乃至兵营都可以用来安装生产水泥的设备,你先在这四座城池各清理出能装十套设备的房子来,凑合着把四十套设备都装上。

  还有就是生产水泥的原料,石灰石和黏土应该很好找,铁矿石辽东也不缺,你命人在四座城池附近找一找,争取就近供应,实在没有你就调集水师快船拉。

  总之,这个月要把四十套设备都装好,每座城池都要做到日产一百万斤水泥,这样你们就不会缺水泥用了。”

  这每天一百万斤听起貌似挺吓人,其实也就是五百吨而已,一年下来也就十多万吨,后世的水泥产量可是动不动就上亿吨,几十万吨压根就不算什么。

  孙传庭那都被这动不动上百万斤一天给下了一跳,他愣了一愣,这才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又琢磨道:“还有就是辽东的田地,这会儿在哪里过冬都不是问题了,那边的田地能开出来的你都要命人开出来,这样辽东军民还能靠着卖粮食乃至养猪赚钱呢。

  对了,浑河北岸的田地好像也有不少吧,你有没有命人去种点什么。”

  您还想把辽东的田地全开出来,那是多少亩?

  孙传庭闻言,缓缓点头道:“陛下,现在都六月份了,浑河北岸种水稻和小麦已经来不及了,不过种红薯和土豆还是不成问题的,微臣已经命人去种去了。”

  那就好。

  接下来辽东开发还有什么问题呢?

  他们正商议着呢,方正化突然喷着份奏折疾步而入,躬身道:“陛下,忠贞侯八百里加急奏报。”

  忠贞侯秦良玉?

  对了,汉中!

  这些天他光关注辽东了,汉中的事都忘了。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那都不由得漏出一丝惊喜之色。

  秦良玉的奏折很简单,微臣幸不辱命,反贼张献忠已被击退,此战微臣共斩敌三万余,俘虏七万余,俘虏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川军白杆兵果然厉害!

第320章 北虏入寇九边堪忧(中)

  朱觉看罢秦良玉的奏折,着实惊喜不已。

  原本他想着秦良玉能率军将张献忠击退就行了,谁曾想,秦良玉竟然将张献忠手底下人马干翻了大半。

  这一战,光是歼敌就多达三万余,俘虏更是多达七万余,这是难得的大胜啊。

  他好像都忘了军功奖励了,收复辽东那也是不世之功啊。

  这一次虽然是建奴主动退却,但孙传庭也不是没有功劳。

  辽东可以说是建奴夺去天下的根基所在,建奴那就不可能主动退出辽东,若不是孙传庭这几年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不断推进,建奴跑什么,脑子有病吗?

  这收复辽东可以说就是孙传庭的功劳,若是换个冒冒失失乃至别有用心的将领去,辽东这会儿还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呢。

首节 上一节 233/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