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234节

  如此大的功劳那自然要重赏,唯有重赏才能激发士气,让大明将士争着抢着去开疆扩土。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若愚,拟旨,晋封秦良玉忠国公,赠世卷,晋封伯雅辽国公,赠世卷。”

  这就晋封国公了,而且还是世袭罔替!

  孙传庭闻言,那都不由激动的起身拱手道:“多谢陛下恩典。”

  朱觉微微抬手示意他坐下来,随即又郑重道:“伯雅,这收复辽东乃是不世之功,还有你手下的领兵将领,功劳都报上来,该封侯进爵的就封侯进爵。”

  孙传庭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卢象升见状,脸上那都不免漏出一丝羡慕之色。

  他手底下人马其实也不少,奈何,他要镇守京师,没机会去建功立业啊。

  这就是重赏的效果,卢象升那都被刺激的不行了。

  朱觉见状,鼓励道:“建斗,你不用急,辽东开发起来之后我们肯定是要对塞外用兵的,到时候就由你率军前去。”

  塞外草原那都不知道比辽东大了多少倍,大有可为啊。

  卢象升闻言,那都不由兴奋的拱手道:“多谢陛下恩典。”

  这会儿京营大部分车兵和骑兵都还在辽东呢,若是想将京营人马全部抽调出来,辽东防御那必须做好才行。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细细看了看地图,随即郑重道:“伯雅,京营车兵和骑兵肯定是要撤出辽东的,接下来整个辽东就要交由辽东军来镇守了。

  现如今建奴主要是骑兵,而原来的建州三卫一带主要是山地,他们不可能调集太多的人马去攻打镇江堡及辽东南部,是故,你的防御重点应该转移到辽东北部来。

  至于具体人马部署,你看着办,总之,大型城池你最少要派一万人马驻守,卫城你最少要派五千人马驻守,朕给你十万车兵、十万步卒和三万骑兵的粮饷,你一定要尽快把辽东防线建起来。”

  这会儿建奴总兵力都不到十万了,而辽东军足有二十多万,再加上即将遍布辽东的城池,守住应该不难。

  孙传庭闻言,细细想了想,这才满脸凝重的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又看了看秦良玉的奏折,随即交待道:“忠国公那边俘虏的七万余反贼朕会让她押送到略阳上船而后直接押送到辽东。

  你安排一下,让人押着这些俘虏去挖矿,你命看押的将士跟那些俘虏说,老老实实挖矿,我们便会将他们的家人接过去,让他们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如若不然,杀无赦。”

  呃,还要给我塞七万多俘虏啊?

  孙传庭闻言,缓缓点头道:“微臣明白。”

  他们商议完毕,辽东大开发随之开始。

  那家伙,几十万匠户和几十万辽东军民一起上,那城池简直是雨后春笋一般在往上冒啊,不到两个月时间,很多卫城便完工了,那五座大型城池的城墙墙基也建好了。

  皇太极原本还想着率骑兵入寇辽东,大肆劫掠一番呢。

  结果,他才刚把族人安顿好,再派人去探查消息,辽东那都已经城池遍地了。

  这一下,他可不敢去了,辽东还有几十万大军呢,他手底下骑兵若是陷入城池丛中,那很有可能被人家给围歼了。

  问题,归化城那边的地今年肯定是种不出来的,他手底下还有几十万族人要养活呢,不去劫掠一番,他哪里来的钱跟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买粮食?

  这会儿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那也有点急了,他们原本还想着张献忠突袭汉中能将汉中军主力给吸引回去呢,谁曾想,秦良玉三四万人马便把张献忠给打得满地找牙。

  川军白杆兵之彪悍那都超出他们的认知了,张献忠那边肯定是指望不上了,那家伙不被秦良玉给灭了就算是不错了。

  更为严重的是,后金那都被逼得退出辽东了,且小皇帝为了防止后金铁骑卷土重来那是如同发了疯一般调集人手在辽东修建城池,后金铁骑根本就不敢杀进去了。

  皇太极这会儿可是拖家带口几十万,没有劫掠的收益怎么养活这么多的族人?

  这样下去,张献忠要完,皇太极要完,高迎祥那也顶不住汉中军,他们能依靠的势力全要完,他们岂不跟着完了!

  他们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

  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得养肥一股势力才行。

  张献忠那是不用指望了,这家伙手底下人马都不到十万了,高迎祥那也是烂泥扶不上墙,八十多万人马守城都顶不住汉中军的猛攻,这家伙就是一盘菜。

  现如今他们貌似还只有养肥皇太极才有指望。

  历史上也是如此,一开始反贼和建奴都在发展,貌似还都发展的不错,李自成手底下那都有上百万人马了,不过,最终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选择的还是皇太极。

  至于原因,李自成那也是烂泥扶不上墙!

  这会儿他们选择的又是皇太极,皆因就皇太极还有点指望。

  于是乎,诡异的一幕又出现了。

  大明正集中人手开发辽东之时,皇太极突然带着建奴骑兵悄摸摸南下,自东洋河谷突入宣府镇,疯狂劫掠起来!

  这会儿的宣府镇虽然没多少人马镇守,但却是富起来了。

  皆因京畿早已经开发起来了,近在咫尺的宣府镇赚钱的门路简直不要太多,不说别的,哪怕冬天存满冰块每家每户那也能赚个十多二十两啊。

  更何况,宣府镇也有不少矿藏,特别是磷矿,这会儿大明大部分磷矿那都是从宣府镇开采的,平民青壮哪怕去挖矿一个月那也能赚几两银子啊。

  至于商贩,那就更不用说了,宣府镇的张家口堡本就是八大皇商跟北虏交易的主要关口之一,这边也早已商贩遍地,做各种生意的简直不要太多,再加上京畿一发展起来,这边的商贩那都富得流油了。

  这一下,全便宜皇太极了。

  宣府镇西面的城池堡垒本就不多,除了宣府城和张家口堡等重要的城池堡垒,其他城池堡垒还如同不设防一般,轻易就被他们给杀进去了。

  皇太极抢的那叫一个爽啊,粮食、货物、金银财宝,乃至女人那都不知道抢了多少。

  这会儿宣府镇可是通了马拉轨道车了,皇太极才突入宣府镇不到半天,消息就已经传回京师了。

  午时许,朱觉正在坤宁宫膳房之中边逗着宝贝儿子朱慈烺,边跟张皇后、周皇后和郑成功一起愉快的进食呢,方正化突然就捧着份奏折疾步而入,躬身道:“陛下,宣府镇八百里加急奏报。”

  宣府镇八百里加急奏报?

  这宣府镇离京师好像都不到四百里吧?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那都不由气得冷哼一声。

  宣府镇总兵刘时敢奏报,今日卯时,数万建奴骑兵突然自东洋河谷突入宣府镇,怀安卫、怀来县、保安州等地相继失守,请陛下派兵增援!

  这宣府镇都变成筛子了。

  上次是宣府镇东北面的独石口,这次是宣府镇西北面的东洋河谷,建奴简直如入无人之境,莫名其妙的就杀进来了,且事先还没有任何预警,狼烟那都没人点!

  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那都不知在宣府镇边军中收卖了多少奸细。

  更重要的,现如今宣府镇的步卒还没有建奴骑兵多呢,他若是不派兵增援,宣府镇那都不知道会被皇太极给搅成什么样子。

  问题,这会儿京营车兵大半都在辽东,剩下的差不多都在蓟州镇防守,他一时半会还调不来多少人马。

  这一下怎么救?

  他稍微想了想,随即便起身道:“你们先吃,朕有点事去处理一下。”

  说罢,他便朝方正化使了个眼色,随即疾步往外走去。

  他刚走到膳房外面,便对着跟上来的方正化低声道:“速速命人去传建斗前来玉熙宫觐见。”

第321章 北虏入寇九边堪忧(下)

  午时许,正是饭点。

  这会儿还正值盛夏,外面那是骄阳似火,晒死个人。

  京师的大街小巷貌似被清空了一般,那是一个人影都难得寻见。

  皇城和皇宫之中貌似也空空如也,太监和宫女那都吃饭去了。

  此时,玉熙宫主殿大堂之中,朱觉和卢象升却是站在书桌旁,皱眉盯着桌上的地图,半响都没吭气。

  建奴突然入寇宣府镇,这点他们着实没想到。

  科尔沁草原可是在辽东北面,距离宣府镇那足有两千多里,谁会想到建奴骑兵突然间便杀到宣府镇来了?

  他们都想着,这会儿建奴才刚刚迁徙过去,立足未稳,皇太极就算是想入寇,那也会选择近在咫尺的辽东。

  是故,这会儿他们大部分人马还都集结在辽东,辽东那边也在疯狂修建城池。

  谁曾想,建奴骑兵竟然不声不响的跨越两千余里,突然便杀到宣府镇来了。

  这本就与兵法不合,没有谁会这么舍近求远,更何况,宣府镇和辽东的地形还不一样。

  辽东北面乃至西面那可都是一马平川,除了一条辽河,那几乎就没什么阻隔,且越往北辽河河道就越窄,搭建浮桥也很方便。

  宣府镇就不一样了,宣府镇北面几乎都是山地啊,且宣府镇东面是京师,西面是大同镇,根本就无需防御。

  也就是说,宣府镇的人马就只需守住北面山地中的山谷通道就差不多了,而宣府镇北面的山谷通道总共也就三条,一条白河河谷,一条东洋河谷,一条张家口堡以北比较宽的山谷。

  张家口堡距离宣府镇的治所宣化城那也就五六十里,增援起来比较容易,是故,北虏一般都不会选择从张家口堡北面的山谷入寇。

  白河河谷,也就是独石口堡所在的山谷通道上次都被建奴入寇了,刘时敢那也加强那边的防御了,建奴骑兵想杀进来也没那么容易了。

  这会儿貌似也就宣府镇西北面的东洋河谷比较好突入了,建奴骑兵还正好就选了东洋河谷,这会儿是巧合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这绝对是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精心给建奴选定的入寇通道。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

  这帮通敌卖国之贼太无耻了!

  朱觉盯着地图看了好一阵,这才忍不住微微叹息道:“建斗,九边堪忧啊,现如今除了辽东镇和蓟州镇,其他边镇那都如同筛子一般。

  蒲州三大豪族自嘉靖朝开始掌控兵权,杨博和王崇古那都在兵部尚书任上待了不止三年,宣府镇、大同镇、偏关镇、延绥镇、固原镇、宁夏镇、甘肃镇那都不知道被他们安插了多少奸细。

  现如今西北大旱,反贼肆虐,那边的边镇我们也鞭长莫及,根本就不可能经营得如同辽东镇和蓟州镇一般。”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这会儿除了辽东镇和蓟州镇,其他边镇还不受他们掌控,建奴想要入寇太简单了,那些边镇都等于不设防一般啊。

  卢象升闻言,那也不由得满脸担忧道:“陛下,其他边镇我们怎么办呢?”

  暂时没办法!

  朱觉缓缓摇头道:“其他边镇暂且不论,我们还是先解决宣府镇的问题吧。

  这会儿宣府镇总共都不到五万人马,且还都是步卒,根本就不是建奴骑兵的对手,我们得赶紧派兵去增援才行。

  建奴骑兵还唯有用车兵来克制,蓟州镇的十万将士都已经配上战车了吧,你能抽调出多少人马来?”

  这个怎么说呢?

  卢象升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陛下,蓟州镇的十万京营将士虽然都已经配上了战车,但他们拉车的马不够啊,且他们分得太散,也没怎么操练车阵,用来对付建奴骑兵怕是得十万将士一起上才行。

  问题,这会儿蓟州镇就没多少边军将士了,若是将十万京营将士全部调去宣府镇,那蓟州镇的防御恐怕会比宣府镇还差。

  更重要的,宣府镇还不通舰船,蓟州镇将士想要赶过去,还只能从京师西面出发,推着战车过去,那估计最少需要十天才能赶到。

  到时候若是内奸报信,建奴十有八九会趁着蓟州镇兵力空虚杀进来,如果让建奴骑兵杀进京畿,那我们的损失都不知道会有多大。”

  这帮内奸,你们不要落朕手里,落朕手里,朕非诛了你们九族不可!

  朱觉闻言,咬牙道:“你的意思,蓟州镇的人马还不能调动是吧?”

  卢象升缓缓点头道:“是啊,陛下,蓟州镇的人马调动起来太麻烦了,且我们调走蓟州镇的人马还可能使得京畿被建奴入寇。

  微臣斗胆,这会儿建奴骑兵既然都杀到宣府镇了,辽东镇那边暂时是没什么威胁了,且那边的卫城都建得差不多了,再有一个月左右,那边几座大城池的城墙也应该建好了。

  到时候,建奴骑兵哪怕就是杀过去那也讨不到好了。

  陛下,您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先从辽东镇调出十万车兵来,让应元带着去宣府镇增援?”

  这会儿从辽东镇调十万车兵出来的确没多大问题了。

首节 上一节 234/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