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败了!!
典韦败了!!!”
双方在土墙之上交战,又是深夜鏖战,曹军在下本就看的不真切,只见是典将军上去了,典将军又跳下来了。
此刻听闻袁军高呼:典韦败了,回忆方才典将军跳下来时,确有仓皇之态,哪有不信上三分的?
一时间曹军军心士气,骤然跌落一截,典韦见状气的跺脚,朗声高呼。
“鼠辈!汝不要脸面,率众围攻于我,也敢言胜?
我未败,诸君休为他言语所欺。”
“笑话!”
不想陈到立于高墙之上,脸色肃然,严词呵斥!
“陈某忝为袁公义子,吾家四世三公,屡世公卿,岂会围攻于你?
典将军若言未败,上来且再战过便是。”
典韦:“.”
我上去再被你偷袭或者围攻吗?
鼠辈!安敢这般辱我?
他现在只有一句娘想骂,却又拿居高临下的陈到没什么办法。
“三军听我号令,即刻攻城,待我破了这土墙,再与他说话。”
陈到闻言却在高墙上笑了,谓三军曰:
“典将军急了,还敢言未败乎?
三军听我号令,放箭!!!”
陈到先前不放箭,是因为一旦放箭,便是全军开战,他眼下兵少,又是守城一方,自然乐得跟典将军玩玩斗将的小游戏,以拖延时间。
而典韦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他本意急着破城,是以想仗着勇力,欺陈到年轻,激之斗将。
若能斗将挑了敌军主将,则东门防线顷刻即破,他便能以最快速度赶去救援乐进。
可典韦哪里想到,别看陈到年纪轻轻,于斗将一事却极为稳重老道,不仅不被他所激,甚至反向激得他火冒三丈,借此拖延时间。
当下典韦察觉陈到这个浓眉大眼的小子,是铁了心不跟自己公平一战后,也是毫不迟疑,不再浪费时间,下令三军攻城!
当下一方据防守地利箭如雨下,一方仗人多势众蚁附攀城。
待用士卒性命消耗了袁军的箭矢、礌石,见曹军似乎因他先前斗败之事,而对土墙之上心生畏怯,攻势不如原来猛烈。
典韦一面对陈到的不要脸面恨得牙痒痒,一面高呼:“我未败!陈到小儿,速来受死!”
他说着,为了提振士气身先士卒冲杀而来,碍于土墙仰攻,典韦只觉双戟不便,此刻已换了一杆长戟,立足地上,仰攻陈到。
陈到则居高临下,以长枪迎之。
二人于这土墙上下鏖战一场,足斗了四五十合未分胜负。
众曹军见此,可算相信自家的典将军没有不敌那个叫陈到的小子了。
天可怜见!
典韦对此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天晓得,他现在用着不趁手的兵器,还是仰攻居高临下的陈到,这居然是他今晚上跟陈到之间最公平的一战。
不过所幸他这里拖住了陈到,曹军毕竟人多势众。
双方鏖战至今,曹军尚有一万五千余人,袁军却只剩不到两千。
因此尽管战损严重,可曹军眼看己方还有这么多人。
而袁军已经稀稀拉拉,甚至都不足以守城,已经大面积被曹军杀上土墙,展开近身搏杀,仿佛再加把劲就能击而破之。
眼看胜利在望,大功就在眼前,尽管顶着巨大伤亡,曹军的军心士气反倒稳住了,没有溃逃。
这玩意伤亡惨重,打不过了,曹军当然要跑,可眼下最艰难的伤亡都熬过来了,马上都要赢了,坐等分功劳了,这时候谁还跑呢?
然而也就在此时,只听一通鼓响,一人策马当先,率众赶来。
“二哥勿慌,小弟徐盛赶来助你!
典将军,竟还敢来犯?
盛,必击而破之!”
第148章 可请镇北将军出手,曹军顷刻破之!
“典将军,上次一败,竟还敢来犯?
盛,必击而破之!”
典韦闻听此言,那真是新仇加旧恨!
“徐盛小儿,也来受死!”
当即振奋余勇,攻势愈烈,陈到哪怕仗着居高临下的优势,都隐隐有些不敌。
所幸此时此刻,徐盛也已率众赶到战场。
“二哥,少歇。
免得他们曹军说我们以多欺少胜之不武,容小弟再来战他。”
徐盛言罢,上来接替陈到,继续居高临下,来斗典韦。
典韦:“.”
是,你们不以多欺少,你们光明正大,仗着地利优势,用车轮战欺我。
然而没等典韦这个念头落下,只听陈到一声急呼。
“上阵亲兄弟,乱战之中,又非斗将,不必跟典贼讲什么江湖道义!
你我兄弟一齐出手,生擒此僚,献予义父,定是大功一件。”
徐盛:“二哥所言甚是!”
于是兄弟两个一齐居高临下,共斗典韦。
典韦:“???”
我这就成典贼了?
好好好,论起不要脸来,还是你陈叔至,表面一本正经的,实则更胜徐盛一筹。
用着不趁手的兵器,又是居高临下被两兄弟围攻,纵使典韦之勇,也有些支撑不住。
典韦这里尚且艰难,更遑论其他曹军?
曹军本就顶着巨大的伤亡,勉力强攻,全靠着袁军人数越来越少,眼看着胜利在望的心念支撑。
此刻徐盛带来支援的千人袁军虽然不多,但一齐高呼:
“乐进已败,袁军万胜!
乐进已败,袁军万胜!!
乐进已败,袁军万胜!!!”
原本同陈到奋死血战至今,早已精疲力尽的袁军守军两千人,闻言却像是眼底重燃斗志,又强提起一口心气,随之朗声高呼!
“自出寿春,所向无敌!
曹军不堪一击,灭亡就在眼前!”
其势凛冽,一如初战之时。
鏖战至今,双方皆伤亡惨重,袁军尚能提起此等心气斗志,又听闻乐进兵败,惊见袁军援兵已至。
此间种种又怎教曹军不为之惊惧胆寒?
这一刻,在这遍地尸骸血水的战场上,耳闻那一声声“袁军万胜”,“自出寿春,所向无敌”的呼喊,目睹那一位位浑身浴血,早已精疲力尽,却如铁人般不退不畏,面目狰狞的袁军。
承受了将近四分之一巨大伤亡,仅剩一万五千余曹军,竟在这算上徐盛支援也尚且不足三千人的袁军面前,感到了一丝畏惧。
如果乐进将军果真已经败了,那他们现在冒死付出的伤亡,奋战至今的努力,真的还有意义吗?
倘使他们继续于此地拼死奋战,好容易又杀伤近千袁军,结果又等来了袁军的支援怎么办?
毕竟他们是没有支援的,甚至被困营垒之中的乐进所部,还在等着他们支援。
作为曹军主将,典韦第一时间察觉到了麾下士卒的军心变化,他一面继续奋勇厮杀,以身为饵,拖住陈到、徐盛这两员战力。
同时命麾下亲军前去后方督军,敢有溃逃者,务必第一时间斩杀,又传令三军,曰:
“我军一万五,敌军三千,有何可惧?
三军用命,攻下许县之后,三日不封刀!”
在典韦三日不封刀的许诺之下,曹军眼底充斥着对欲望的渴望,勉强提振了士气,杀向区区三千袁军。
陈到、徐盛也只得带领麾下士卒,继续同曹军鏖战坚守。
虽说徐盛来得时候,命士卒高呼乐进已败,实则乐进却还在坚持,否则他直接提着乐进的人头过来,曹军军心不攻自破。
实在是乐进太过顽强,太史慈那边同样久攻不下,又担心陈到以四千抗衡典韦两万之众,时间长了坚持不住,遂命徐盛分兵千人来援。
营垒西门。
乐进所部未及撤出营垒的后军,总计不过七八千人,因营内突兀有袁军杀出,慌乱之中被陈到七千人突袭,杀散一千。
其后陈到夺取东门之时,又杀散一千,再后徐盛分兵,领三千人两面夹击于营中又杀散一千。
营中彻底大乱,混乱之中,又逃散一千。
因此乐进能在一片混乱的大营之中,重整兵马于西门处拦截太史慈的兵力,不过三千人。
与陈到只需据营垒坚守不同,他一面要坚守以对抗西门外的太史慈三千人,而真正威胁他的,却是自营内杀来的徐盛部三千人。
要知道,所有防御工事,都是对外不对内的。
在徐盛自营中杀来的三千人面前,他所部三千人就像不设防一般,从始至终都要分出极大兵力心神,来拦阻后方,仅剩余力才来再挡太史慈。
如此两面夹攻,里应外合之下,尚能坚守至今,已经乐进统兵有方,且士卒坚信典将军必定来救的缘故。
然而鏖战至今,他这边双方同样伤亡惨重。
乐进所部三千人,已不足五百之数,这也就是被两面夹击,没机会跑,否则士卒早生溃逃之心。
此地曹军奋战之间,时不时仰首东望:典将军,何迟迟未至耶?
袁军强攻之下损伤同样巨大,纵使两面夹击,使乐进首尾不能兼顾,徐盛部与太史慈部也各折损一千,各自剩余两千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太史慈忧心陈到那边局势,命徐盛领千人先去支援,他自领余下三千之众,继续围剿乐进麾下五百人。
此时此刻,眼见徐盛率军往东支援,乐进立即抓住机会,提振士气,其高呼曰:
“敌军分兵往东门去了,说明典将军攻势甚急,诸君随我奋死一战,援军很快就到。”
然而他的这番话,却似乎并未起到多大作用,士卒们一个个眼神绝望,士气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