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纪灵不在我之下,昔日他顾念同袍情意,时常相让于我,我其实”
然而没等他说完,众人就相视一笑打断了他,朝他露出了一个【我们都懂】的微笑。
“张将军谦虚了。”
“纵有相让也无妨,能与纪将军争胜多年,张将军又岂是易于之辈?
未见那汜水关上,温酒斩华雄的关羽在纪将军刀下,都没撑过三合吗?”
“是呀,便是人中吕布,也不过一招,便在纪将军手下吃亏。
张将军这么多年来在军中同纪将军争胜,犹能安然无恙,实力深不可测。”
众人议论纷纷间,逼得张勋哑口无言,最后还是阎象站出来为之定论。
“军情紧急,张将军休要再推辞谦让。
我这便招募两万新军与你,待兵马募齐之日,张将军便速速带着他们往援庐江。”
张勋:“???”
嘛玩意?阎老头,汝人言否?
你要招两万新兵,然后让我带着这两万新兵,去打退刘表的五万精锐?
然而张勋环顾四周,却见周围群臣对此一副理所当然之态。
就仿佛只要他张勋出手,以两万新兵打退五万精锐,是什么稀松平常的事一样?
张勋:“.”
唯有阎象似察觉他神色有异,有些不好意思的为之解释。
“张将军,你也知道,主公顾惜百姓,为了使更多青壮能事农桑,寿春早在去岁便开始停止扩军,减少征兵。
这段时间以来,主公又连续征战,连败数位诸侯,因此大军多往前线驻守颍川、汝南、陈、梁一带,不可轻动。
但请张将军放心,我尊主公令,施行藏兵于民之策。
这些新募兵员于农闲之时,常有操练,今更有张将军统率,击破刘表,料也无妨。”
张勋张了张口,想说这是操练的事吗?新兵、老兵关键是见没见血,杀没杀人,这能一样吗?
但阎象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总不能逼着阎象让自己把寿春的守军带出去打刘表吧?
反正也只是去庐江支援守城,新兵就新兵吧,料也无妨?
在张勋这么安慰自己,群臣对他满怀期待间,当阎象发布的募兵令传遍江淮两岸,各地几乎沸腾。
与各地诸侯打家劫舍一般的强征兵员不同,袁术这里的百姓真是抢着想去当兵都没机会。
袁军的福利待遇太好了,关键是凭首级军功就能换取爵位,赌上一条命,光宗耀祖靠自己。
而在各地百姓之中,最为踊跃的就是丹阳一地。
当初被袁术俘虏送回家乡的近万丹阳兵,回来之后才知道家乡人吃这么好?
满饷!给爵位!分土地!
这玩意是去当兵?
袁公啊!您要早说这待遇,当初我们还跟着刘备打什么?直接把那大耳贼绑来献给您都没问题啊!
最令他们无奈的是,原本疯狂扩军强征的袁公,最近改好了,他不征兵了,只要大家多种地。
这让这些回乡以后,因为曾和袁公作对,天天被乡亲们指着鼻子骂的丹阳精锐们只恨报国无门!
“袁公嘛时候才再征兵呢?”
也就在这批丹阳精锐恨不得拿起刀剑,跟着袁公就是干的时候,寿春发的征兵令传来。
当时是,丹阳一地,欢呼雀跃!
都没等其他各地反应过来呢,以万余丹阳精锐俘虏为主干,辅以数千丹阳同乡的新兵为羽翼。
他们重新拿起了曾经的刀剑盔甲,自发在过去伍长、什长、乃至军侯、校尉的指挥下整兵列队,自备武器、粮食,浩浩荡荡就来寿春投军。
当张勋突兀看见这么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杀气凌然奔着寿春就来了。
好家伙,他还以为刘表打进来了呢。
直至问清楚他们居然是自发组织来投军的,张勋当时就以一种惊为天人的目光望向身旁阎象。
天晓得!
原来所谓的招募两万新兵,就能大破刘表,居然不是忽悠我的?
那叫什么?藏兵于民,于农闲之时让百姓操练?
他张勋此前听闻,还只当阎象是在说笑。
毕竟不能耽误农时,只在空闲时训练,一月之中又能训练几个时辰?对这等新兵又能有什么指望呢?
可谁能想到!
阎公练兵竟有此等独到之处?
这等杀气冲天的百战精锐,你告诉我,是你在农闲之时给操练出来的?
愕然半晌,张勋好一声长叹。
“阎公大才,文武双全,经天纬地,勋今日方知。
难怪主公常将后方诸事交托阎公,未曾想阎公竟是如西周姜尚一般的人物。
勋此前有眼不识泰山,如有得罪之处,还望阎公不要见怪。”
阎象被他说的都涨红了脸,他这会也懵着呢,就面前这支百战精锐,是.是我命人在农闲时操练出来的吗?
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等等!丹阳!是了,主公先前好像从前线送来一批丹阳俘虏,命自己让他们返乡来着?
这.难道这也在主公改变之后的算计之中吗?传国玉玺,果真非凡!
默然一叹,阎象谓张勋曰:
“此非我之能,乃主公天命所降之神兵也!
张将军,有此两万精锐,可破刘表乎?”
有此精锐在手,张勋朗声而笑,哪还有先前半点踟蹰,意气风发,翻身上马。
“事不宜迟,我这便领兵去援庐江,此番定教文聘有来无回。”
当张勋领着两万丹阳精锐赶到之时,庐江战事已至白热。
面对五万荆州兵的水路并进,庐江下辖十县已失其七。
毕竟哪怕朱桓的防守再严密,物资再充沛,可毕竟麾下只有五千郡兵。
所幸作为袁术水军大统领的蒋钦,在接到消息之后,早早率他麾下一万水军来援,于大江之上挡住了蔡瑁、张允的兵锋。
这才让朱桓得以喘息之机,率众一次次退守后方郡县,以城池空间换取时间,等待后方援军。
而这近乎一面倒的不断后撤,终于在张勋来后,止住颓势。
两万丹阳精锐在满饷与爵位的刺激下,战力非常,袁军又是守势,据有地利。
于是乎,有此精兵强援配合朱桓防守,简直叫文聘无从下手,深感头疼。
特别是这些丹阳兵,杀心甚重,明明是防守战,可时不时为了首级就杀将出来,满载人头方归。
隐隐还能打出防守反击的架势,闹得文聘焦头烂额。
“未曾想张勋竟还有此等用兵之法?与纪灵齐名之人,果非浪得虚名。”
他也真是奇了怪了,不是说袁术从曹操打到刘备,又从刘备打到黑山贼,在北边一家打几家,与一众诸侯杀得如火如荼。
怎生于北方前线这般紧迫态势之下,他于后方尚还能留下如此一支精锐强军?
就是听劝~昨天有不少评论反应希望把章节合起来发,那以后就都发合并的大章吧。
第170章 父爱如山,云敢不以死相报?
张勋自带了两万丹阳精锐入庐江,虽守城有余,却进取不足。
其实也不是说不能打,反正丹阳兵们一天天嗷嗷叫嚣,扬言杀出城去,时常趁着敌军攻城之机反攻。
但大将张勋却显得极为稳重,即便荆州兵已显溃败混乱之态,也坚决严令士卒不得出城去追。
其用兵之法,简直稳如乌龟,逼得文聘无从下手,在营中徒呼奈何。
“这我都已经连败八场,故意令士兵溃逃大乱,军心一片低迷,这还不出城追我?
难道我这示弱诱敌之计,已被那张勋看穿了不成?大将张勋,果真高深莫测。
怪不得能与纪灵齐名,还被袁术留下坐镇后方,看来张勋与纪灵,一者擅守,一者擅攻,皆为袁术麾下顶级武将。
可张勋若不出城野战军,只以两万精锐铁了心守城,我若强攻便要损伤士卒,与主公要我以保存实力为要的嘱咐不符。
可不强攻,又要如何克庐江而逼寿春,实现主公围魏救赵,令袁术主力回援的战略呢?”
文聘皱眉良久,进退不得,与张勋隔城对峙,实无良策。
可对城中的张勋而言,却是乐得如此对耗。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自己不出手,那就是常胜将军,只要不出去跟文聘动手,他张勋在防守上,就立于不败之地。
反正他又不打算进取荆州,着急的指定是处于进攻方的文聘,拖上他几天,等文聘熬不住退兵了,就可以给主公发军报:
【我,张勋,以两万对五万,大破文聘于庐江,威震荆襄九郡!】
于是乎,文聘、张勋他们俩在这庐江对峙着,暂且不分胜负,后方寿春之中的阎象看向从北边源源不断运回来的战利品。
整整五万黑山贼战俘!
阎象:“.”
难道主公自得了玉玺之后,真应八公山上那于吉老道所言,得了天命所钟,能神机妙算不成?
我这都还没跟他求援呢,他就源源不断往我这后方运兵是怎么个事?
总而言之,得了主公打赏的五万战俘,阎象捡其青壮,去芜存菁,又挑出两万有意入伍的可战之兵来。
余者充为佃户,管制于各地分散屯田。
主要这批黑山贼都是溃兵,早已被袁军杀破了胆,若不挑拣一番,强行都拉去前线作战,说不定反倒添乱。
阎象此番斟酌其中敢战、可战之士,挑选忠心可用之人,分发精良武器,以军饷爵位相诱。
对于底层士卒来说,当兵吃饷,能在袁营当兵,不比以往在黑山当小喽喽,饥一顿,饱一顿的强?
是故于五万黑山贼中去芜存菁,勉强挑出来这两万人,虽比不得丹阳兵精锐,到底也是沙场见过血的可战之兵。
此刻又有兵马了,正要将之发往庐江支援张勋的阎象,又摊上了一个问题,该以谁做这两万人的领兵大将呢?
要知道这两万人,原先可是黑山贼,若不是似张勋那等有些真本事在身,足以比肩纪灵的大将统率,一般将领恐怕很难将之约束。
若是支援不成,反倒拖累的张勋将军,或者于各地劫掠百姓,坏了袁公名声,可不是好事。
众人齐聚寿春宫大殿,群臣共商领兵人选之时,有一人站了出来,正是寿春学宫院长,王朗,王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