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118节

  “诸位!主公!

  袁公路之名别告诉允你们没听过!

  刘繇,前者扬州刺史,与我主同为汉室宗亲,其讨伐袁公路,于是兵败被俘,扬州尽失。

  也就是这位袁大将军,看在他汉室宗亲的份上没有杀他,将送往洛阳,不想另有一番际遇,才有了今朝洛阳朝廷的刘太傅。

  刘备,今豫州牧,亦是大汉宗亲,天子尊称一声皇叔,仁德之名,享誉天下。

  其同样奉诏讨贼,结果连战连败,损兵失地,豫州大好形势毁于一旦,而今龟缩沛国,依吕布以自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今两位大汉宗亲,位高权重,掌一州之地,麾下兵精粮足。

  皆因讨伐这位大将军,以致兵败困窘,坐失基业。

  怎么?两位大汉宗亲的前车之鉴在前,难道还要我主去趟这覆辙?

  蒯子柔,以你之才,莫说你看不穿这所谓的接连天子诏,不过是那国贼曹操,裹挟天子所发!

  他身为大汉丞相,自己尚且不敌袁术,畏怯不战,反倒要我主来冲锋陷阵,为他折损袁术实力。

  此等诏书居心叵测,如若再言奉诏,必是存心不良,心向曹营!”

  张允这番话说完,全场鸦雀无声!

  蔡瑁、张允,一人为刘表之大舅,一人为刘表之外甥,有他二人在此发言,主公刘表立场不言自明。

  不想打!

  事实上也没人想打!

  任谁听闻自家邻居袁术,前些天对另一位邻居刘繇入室抢劫,不仅把邻居刘繇揍了一顿,还抢走了他全部的地盘。

  不久前又把另一位邻居刘备揍了,抢了刘备大半地盘,人刘备到现在还鼻青脸肿的,全靠街头打架一霸的吕布面子才保下来。

  甚至听说连代表官方的曹老板派来问罪执法的条子,邻居袁术也来一个揍一个,揍得官方现在都不敢派人来了。

  就自家隔壁住了这么一位绝世凶人,杀人魔王,搁谁谁不怕呀?

  荆州这些人,生怕某邻居哪天看自己不顺眼,就来揍他们了,怕都来不及,谁还想主动招惹他呀?

  面对此情此景,亦明主公心意的蒯良一声长叹。

  “主公啊!袁公路之心,早已传遍江淮两岸,路人皆知。

  您贵为大汉宗亲,与他早晚一战,又岂是拖延就能避免?

  今不联合曹操、刘备,以图自保,难道要效先秦之旧事,坐视秦灭五国,才想到要反抗吗?

  况且天子连发诏书,纵使你我皆知是曹操手笔,然主公不尊诏令若成事实,天下人心又会怎么想?”

  见兄长苦口婆心,言辞恳切之下,主公面上虽有意动犹豫之色,却始终难下决断。

  情知自家主公心思保守,怕是难凭口舌就能短时间令他下定决心,同袁术一争高下。

  蒯越心底暗自叹了口气,挺身上前,代兄长退而求其次,谏言曰:

  “若主公实在不愿奉诏,今可假意以尊诏令,实则出工不出力。

  曹操与朝廷所要的,不过是要我等出兵,迫使袁术自豫州撤兵,以得喘息之机。

  若仅仅为了这一战略目的,主公也不必真与袁术主力交战。

  可命大将文聘发兵五万,出江夏以攻庐江。

  庐江者,连接江东与淮南之重郡也!

  一旦此地遭大军压境,袁术必倾主力回援,待他回援之机,便是我军回撤固守之时。

  届时他见我军倾重兵防守边境,又是早有准备,据城而守,强攻不过徒损士卒,是以必不来攻。

  如此既尊奉了天子诏令,出兵讨逆,又实现了战略目标,给予刘备、曹操喘息之机,不使我等将来孤立无援。

  往后若袁术来攻,主公也可向他们求援,使袁术腹背受敌,则荆州可保无虞。”

  刘表闻听此计,原本犹豫的脸上眼神一亮!

  似这般保存实力,出工不出力,只需发兵五万出去同袁术的留守之军交战,攻城威慑一番的围魏救赵之计,甚合他心意。

  刘表当即拍案而起!

  “袁公路之心,路人皆知,其所以不称帝者,唯虑袁绍、曹操、刘备、吕布与表耳!

  使数雄皆灭,表亦独木难支,卿言伐袁,甚合我意。”

  遂急命文聘、黄祖、蔡瑁、张允诸将整军五万,剑指庐江。

第169章 张勋:纪灵?不在我之下

  庐江郡,郡治舒县。

  此刻担任庐江郡太守和郡尉的分是,当初袁术在曲阿大封江东世家时的世家代表顾雍与朱桓。

  这段时日以来,原本在刘勋治理下民不聊生的庐江,在顾雍这等宰辅之才接手后,很快便民生安定,欣欣向荣。

  不得不说,在袁术给自家治下各郡,换了一批如顾雍、张昭、张纮等未来足以治理东吴,出将入相的顶级人才后。

  袁术后方焕然一新,这点单从庐江一郡,从刘勋的治理,换成顾雍的治理便可见一斑。

  有此能臣干吏,分治地方各郡,寿春又得阎象于中央维持。

  上面的主公袁术虽北上远征,书信中仍极为重视百姓民生,常施仁政,加之于吉的太平道鼓吹造势。

  这段时间以来,袁营民生安逸、吏治清明,其前后反差之大,加之中原地区常有百姓逃难而来,言说北方诸侯混战之水深火热。

  如此对比之下,也就难怪江淮两岸百姓,皆要高呼:见袁公如见黄天太平。

  且不说顾雍任庐江太守后,使当地政通人和,便是郡尉朱桓,他更是接手了来自刘勋的馈赠。

  要知道当初刘勋可是都打算拥兵自重,脱袁自立了。

  其在庐江囤积了不知多少军械粮草,更把庐江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就是为了应对自立之后,袁术的怒火与反扑。

  只可惜计划是好的,但还没等他准备好,袁术已经带着十万大军过来,强行把他换去充当北伐先锋了。

  倒是初来庐江的朱桓,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连弩、火油、弓矢、粮草等怔在当场。

  奇了怪了!这么多军需物资,还要瞒着寿春方面,自己的前任到底是何方神圣?

  囤积这么多物资是要干嘛?准备造反吗?关键是他从哪搞来的?

  朱桓一面希望那位被主公拉去当北伐先锋的前任人没事,一面笑纳了这批馈赠。

  不过由于刘勋的部队,也被主公带去北伐了,所以新任郡尉的朱桓也只能自己重新招募郡兵。

  所幸太守就是顾雍,同为江东世家还是比较好说话的,又有前任刘勋留下的物资粮草作基础。

  朱桓很快就招募了五千郡兵,每日操练间,也在缓缓消化刘勋留下的遗产。

  是的,遗产。

  因为随着袁公北伐方面的消息不断传回庐江,自己那位神通广大的前任刘勋,果然不出朱桓所料的被牺牲了。

  惊闻此讯,朱桓更加兢兢业业,不敢逾矩,每有大事常与太守顾雍相商。

  如此将相相合,庐江也在平稳与安定中越渐繁荣,直至有军队来犯的急报传来!

  “报!

  有敌军来犯,为首者打着文字、黄字大旗!

  更有水军出现在大江之上,其上书蔡字,张字大旗。”

  太守府中,顾雍看完手中急报,皱眉谓朱桓曰:

  “刘表发兵五万来犯,文聘、黄祖领陆军四万,蔡瑁、张允领水军一万,水陆并进,犯我疆域。

  休穆为郡尉,统领郡兵,不知可有应对?”

  朱桓虽惊不乱,坦然答曰:

  “早听闻天子连发十二诏于荆州,刘表果然坐不住了。

  府君勿忧,庐江郡兵我已操练多时,又有刘勋留下之坚城物资。

  我等只需守住一时片刻,寿春方面还有阎公与张将军在,不久定会发兵来救。”

  “所言甚是!

  传闻张勋将军与纪灵将军齐名争锋,号为主公麾下第二大将。

  今纪灵将军在北败关羽、伤吕布,威震华夏,张勋将军既能与他齐名,想来不差,有他来援,虽五万敌军,料也无妨。”

  二人计较已定,赶忙将城外百姓物资皆运入城中,着手布置守城诸事。

  未几,刘表发五万大军来犯,太守顾雍与郡尉朱桓固守求援的消息便来至寿春。

  寿春城内,操办大小诸事本就忙的不可开交的阎象听闻此讯,忙将目光看向张勋。

  这一刻,不只是他,寿春群臣的目光焦点皆落在张勋身上。

  无他,多年以来,纪灵之后,袁营的第二大将正是张勋。

  “昔日主公南讨刘繇期间,刘表便命黄祖引兵来犯,当时有纪灵将军在,未让他讨得便宜。

  今日纪灵将军虽在沛国与吕布、刘备争雄,所幸我等还有张将军在此,刘表来犯,料也无妨。”

  面对阎象用以安定人心的话语,张勋虽心底发苦,面上仍淡定从容,一副大将之风。

  他这会也是见了鬼了!

  自家以前在袁营之中同纪灵争锋,双方为谁才是第一大将的位置,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也没觉着他纪灵厉害啊!

  最近从北边传来的这些消息都是些什么鬼啊?

  纪灵三合败关羽??

  纪灵一招胜吕布???

  那我张勋能跟纪灵斗上百来回合,岂不是说我能十合败关羽,三招胜吕布?

  这不扯淡呢吗?

  他张勋自己有多大能耐,他自己还是清醒的。

  问题是这玩意架不住别人不清醒啊!

  在阎象到群臣,乃至于江淮百姓眼里,他张勋既然这么多年来都和纪灵五五开。

  那甭问了,定然也是一员无双上将!

  只是张将军尚且没有机会去北方与诸侯麾下的名将争锋,尚未扬名天下罢了。

  对于众人的这番想法,张勋也是好一阵无言。

  这怎么办呀?

  难不成要承认自己远不如纪灵,其实没什么实力?

  沉吟良久,实在不敢耽误主公大事,张勋涨红了脸,欲言又止。

  “那个.阎公,话虽如此,可大家有所不知。

首节 上一节 118/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