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61节

  因刘备占了豫州,此时颍川便是他与曹军唯一的交接处。

  守住了颍川,便能守住整个南方,不受曹军袭扰。

  是以袁术最后叮嘱几句,便同太史慈完成了交接,由杨弘留在此地辅佐三将,并继续推行政策,治理地方。

  他则亲率七万大军赶赴豫州,驰援纪灵。

  与此同时,在那遥远的幽州,易京。

  一路风尘仆仆赶到此处的程昱,再一次被拒之门外。

  “公孙将军,他还是不愿见我?”

  公孙瓒麾下偏将严桐,显然对此也是深感无奈地叹了口气,“程先生请回。”

  “袁绍大军南下同我主交战,后方兵力防备本就不如从前。

  眼下我又说服了田楷出青州、张燕出冀州、匈奴人出并州,只需公孙将军出幽州,则四路齐出,袁绍必亡!

  此诚收复幽州千载难逢之机也,汝主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我亦知先生所言有理,只是.”

  严桐欲言又止,眼底满是无可奈何。

  “只是界桥一败,白马义从近乎全军覆没,我主心痛若死,早已失了争霸之心,此时谁又劝得动他呢?”

  “失了争霸之心?”

  程昱闻言只觉可笑!

  “他不争,难道袁绍就不来打他吗?

  走到这一步,树欲静而风不止,公孙将军早已无路可退。

  易京固然坚守,比之董卓眉坞如何?

  当年董卓势力何等雄壮,可一旦他失了进取之心,身死族灭也只在顷刻,公孙将军勿谓言之不预也!”

  程昱故意高声呼喊,似乎想借此令公孙瓒听闻。

  “勿谓言之不预也?”

  只听一声冷笑,一个满身酒气的英武男人拎着酒坛,斜靠着半开的大门,抬眸冷冷望着他。

  “你在威胁我?”

  说着他也不等程昱回话,转眼看向严桐,冷声斥问。

  “我不是说了,让你把他赶走吗?怎还容他在我门前喧哗?”

  严桐这次显然是故意的,他也希望程昱的到来能让主公再次振作,因此才在门口与之拖延解释。

  此刻被看穿心思,慑于公孙瓒多年积威,他赶忙低下了头,讷讷不敢言。

  程昱见之却不惊反喜,他正要见到公孙瓒,以出言而说之,当即作答。

  “非是威胁,乃为将军之计深远也。

  乱世之中,诸侯霸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纵使将军您一退再退,已退至易京,退无可退,袁绍可有半点放过将军的意思?

  若非袁军此番大举南下以伐我主,只怕其对易京攻势连绵不绝,将军更无眼下之闲暇也。”

  感谢“如考拉的你”5张月票,“云枫使”4张月票,“刀主播”6张月票,“K0中单之光”11张月票,“放开那只蕾咪”14张月票,“20190738”6张月票的大力支持,感谢大家的好多人的投票与喜欢()

第87章 苍天为证,白马为鉴!

  寒风萧瑟,塞外苦寒,颍川已是春回暖,幽州依旧风雪寒。

  英武的男人玄衫半敞,斜倚门沿,手中酒坛猛得提起,散发在风雪中飞扬。

  “霸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他眼眸微眯打量面前程昱,神色间没有半点被说动,反而嘴角噙起一抹冷笑。

  “先生说了半天,我只听到一个意思。

  你主曹孟德被袁本初追的狠了,要我出兵将袁本初的主力引回来。

  可我为何不坐观二虎相争,而要替他曹孟德,引火烧身?”

  “公孙将军!

  昱为将军计,若二虎相争,您自可坐视。

  然,我主今北抗袁本初,南敌袁公路,刘备、吕布环伺在侧。

  将军隔岸观火虽不致引火烧身,可若袁本初吞并我主,当他这把焚尽冀青幽并四州的野火越烧越旺之际,将军又岂有立足之地?

  今有张燕者,肆虐冀州之黑山贼;田楷者,将军之旧部;匈奴者,见利忘义之徒!

  由我串联,会盟将军,共出冀青幽并四路,纵不能灭袁绍而兴大义,亦可争一时之胜。

  将军趁此席卷幽州,收服失地,将来胜负犹未可知。”

  程昱言辞恳切,公孙瓒静静的听,神色莫名,不知在想些什么,直至他说完,莞尔轻笑。

  “说完了?”

  他看向一旁严桐,只道了两个字,“送客。”

  言罢,转身便要回房,严桐叹息一声,拦向程昱。

  “先生,请吧。”

  程昱见之大急!

  所谓张燕、田楷、匈奴人之流,不过袁绍芥藓之疾,唯有公孙瓒,即便一时势穷,也是袁绍心头大患。

  他若不发兵,此计难成!

  望着公孙瓒渐行渐远的背影,程昱脑海中思绪急转,他在想自己这番言辞合情合理,公孙瓒也不可能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又为什么没被说服?

  【.界桥一败,白马义从近乎全军覆没,我主心痛若死,失了争霸之心】

  严桐先前的话语如灵光一现乍响在他耳畔。

  是了,一个失了争霸之心的人,自己以争霸劝他,如何能成?

  程昱情急之下,高声急呼。

  “昔齐襄公将复仇于纪国,曰:‘即便军队为此而死伤殆尽,即便寡人也为之而死,此行也不可以说是不吉。’

  问:九世之仇,犹可报也?

  答:虽百世可也!”

  他奋力挣脱纪刚推搡,抢身急近屋中,拽住公孙瓒衣袖。

  “今界桥之仇,犹在眼前!

  数万白马,英灵不散,他们正看着将军呢!

  报仇雪耻,就在眼前,将军难道要顾惜自己的性命,而令他们失望吗?”

  公孙瓒一时被问的怔住,衣袖都未及挣脱,他定定站在原地,望着程昱,神色间似哭似笑。

  “先生,也为白马之仇乎?”

  “昱虽非为白马,亦有袁绍陈兵大河之恨,同我主夺天子之仇。

  此战我愿为张燕、田楷、匈奴人及将军四路兵马总军师,效先秦苏子挂六国相印,合纵抗秦。

  不破袁绍,誓不回曹。”

  见他如此决绝酷烈,公孙瓒长拜一礼。

  “先生为汝主之仇,尚至于此。

  瓒若不为白马雪恨,有何面目见于九泉?”

  言罢,他一扬酒坛掷于严桐,“没酒了,给本将满上。

  给众将士也满上,满饮此坛,兵发冀州,本将带你们报仇!”

  严桐见之大喜,捧着酒坛高呼得令。

  当是时,三千白马出易京,整合幽州各部兵马。

  公孙瓒一骑当先,持朔策马在前,他在朗声高呼:

  “苍天为证,白马为鉴!“

  严桐、赵云持枪相随,携众将答曰: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

  公孙大纛迎风飘扬,白马义从剑指界桥,三千白马携数万英灵踏歌而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是日也,公孙瓒发兵五万攻伐袁绍,因其出兵猝然,攻势决绝,袁军主力又已南下,一时间竟不能挡,幽州失地大多归附。

  同月,张燕率黑山贼众十余万下山劫掠,号称百万,冀州诸郡一时糜烂;

  南匈奴新任单于呼厨泉,废兄长于夫罗为单于时,同袁绍所缔盟约,纵三万匈奴铁骑肆虐并州;

  时年袁绍之子袁谭引兵坐镇青州,待听闻冀、幽、并三州乱局,引兵回援之际。

  青州刺史田楷出兵一万,收服失地,使袁谭前后不得兼顾。

  当袁绍仗着颜良勇力,凭借骑兵数量优势,又一次大败夏侯渊,正要继续追击曹操之际,听闻来人汇报,方知如此惊变,不由勃然色变。

  “贼子!尔敢!”

  审配进言谏曰:

  “明公,我昔日早有所言。

  幽州公孙瓒尚未平定,青州田楷亦有喘息之机,冀州张燕更是匪盗行径,今山上无粮,必然劫掠,更有匈奴人反复无常。

  今徒为一天子之名,以致后方生乱,使大好局势,崩盘至此。

  事到如今,请明公回兵冀州,平定乱局,是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也!”

  袁绍闻言脸色数变,好半晌才挤出一抹笑意。

  “审公所言甚是,我为沮授所误,悔不听汝之言。”

  “明公,不可!”

  田丰见他有回转之意,亦忙谏言。

  “昔日沮授与审配所言尽皆有理,明公无论做何选择,皆非有错。

  然既已来夺天子,数次大败曹操,眼看即将功成,岂有行百里而半九十者?

  若此时回军冀州,则徒劳一场,靡费大军粮草,更至四州生乱,而一无所得。

  今天子近在眼前,曹操已无再战之力,岂可瞻前而顾后乎?

首节 上一节 61/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