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62节

  事已至此,主公决计不可轻弃也。”

  袁绍闻言面露犹豫之色,“田公所言,似也有理。”

  审配见之悲呼,“田丰所言,见利忘命,配请主公杀之!

  汝等空谈一天子之名,以至于斯,犹不知止。

  今冀青幽并四州一齐生乱,主公基业恐毁于一旦也!

  届时无有四州,空握一天子,又有何益?主公之大业安在哉?

  汝等急功近利,将置主公基业于万劫不复之地,田元皓,你究竟安得什么居心!!!”

  袁绍见状,左顾而右盼,一时为之纠结。

第88章 雷簿 陈兰在此,谁敢一战?

  “当日不救,便也罢了,今时至此,岂能轻弃?”

  迎着审配指责,田丰凛然不惧,一一与之辩驳。

  “张燕号称百万,呼啸冀州,实则不过如昔日黄巾贼般,裹挟民众之乌合也。

  且下山只为劫粮,肆虐一番,不攻自退。

  匈奴人反复无常,亦是此理。

  余者田楷强弩之末,公孙瓒丧家之犬,又有何惧?

  其一时之盛,不过有高明之士,为之谋也。

  兵发猝然,而四路齐出,同时动手,我军横遭此祸,未有准备,才至于斯。

  然则,后方有沮公与坐镇,其统合四州之兵,调度有方。

  只需缓过一时之急,让其将文丑陈兵大河之十二万众,及张郃、高览诸将调回,必能维持局势,不使主公基业有损。

  届时我等携天子而归,兴义兵,行天诛,剿灭四方,四州之地,安敢不臣?”

  见田丰言之凿凿,袁绍不由为之动容,“如此四州惊变,沮公真能在后方稳住局势?”

  田丰正要颔首作答,老实说,主公你若是不回去,把四州之兵交给沮授一人调度,别说稳住局势,说不定等你回去都已经平定了。

  坐拥冀青幽并四州,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还慌什么?

  主公您现在强的可怕,您知道吗?

  然而令田丰怎么也没想到的是,有人会在这等关键时刻,扯他们后腿。

  只见郭图上前谏曰:“主公不在,沮授监统内外,若其平定四州,威震三军,则其势滔天,何以制之?

  夫臣与主同者昌,主与臣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

  且沮授御众于外,再治内事,军政在握,权势一时无两,窃为主公忧之。”

  袁绍悚然而惊!

  田丰怒指郭图,斥之!

  “小人,安敢坏军国大事!

  沮公与,河北名士之首,安能受此猜忌?”

  郭图趁势进言,“主公且看,连田元皓亦言,河北名士只知有沮授,而不知有主公。”

  田丰怒目圆睁,“竖子,巧言令色,安敢如此?”

  袁绍喝止二人争吵,正犹豫不决间,恰闻天子诏至,言说天子拜曹操为左相,封绍为右相。

  他虽恼曹操位尊于自己之上,但总算得了汉相之名,此行也不算无功而返,且后方四州大乱,着实忧心烦扰。

  遂纳郭图之言,乃率军回援冀州,分沮授所统之军为三都督,使沮授及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以分其权,再着手应对四州之乱。

  却说曹操得知袁绍不再派兵来阻,不由大喜,携天子大驾终抵洛阳。

  然而满目所见并非想象中一片荒芜景象,而是百姓熙来熙往,开垦耕地,建造房舍,一副欣欣向荣之景。

  然而此时的曹操却半点笑不出来,因为他收到了戏志才的死讯,以及那份荀攸补全的策论。

  【.

  颍川既失,许县门户亦开,兖州常在袁公路兵锋之下,不可为天子之所居也。

  今徙民于洛,当重建洛阳帝都,以为复兴之业!

  此百废待兴,因董卓迁徙之故,一无世家之掣肘;

  二统九州之枢要;

  三有函谷之险,虎牢之固,汜水之隘,易守而难攻,可休养生息以待天时也。

  洛阳朝廷,名正言顺,曹公再造大汉,以汉相乃摄天下之权,操诸侯之柄,举大义,兴义兵,则人心所向,汉室正统,何愁大业不成?

  适逢李、郭乱战而实力大损,刘备出兵以牵制袁术,袁绍内乱而自顾不暇。

  当乘势尽取司隶,夺两京之地,牧天下之民,上摄紫薇而挟北斗,下称大义以御万邦。

  待袁、刘二虎竞食,一死一伤,再令吕布豺狼夺食,互相损耗而三败俱亡。

  届时,明公养精锐之师,蓄百万之粮,发十万之众而出洛水,领兖州之兵以下东南。

  此秉天子诏之伐四方也,豫、徐尽复,天下孰敢不臣?】

  曹操读罢此文,神为之伤,他难得没笑,而是痛哭流涕,悲天不假年,大业未成,何夺他志才之速?

  豫州,陈国。

  日前,关羽为纪灵所激,怒而攻寨,竟久攻不下。

  不日,刘备携张飞至,尽起全军五万,鏖战多日。

  纪灵兵只三万,刘备又有关羽、张飞相助,眼看坐困营寨,只能苦守。

  恰这时,只听闻袁公之先锋援兵至矣!

  只见两杆大旗迎风飘扬,一个上书“雷”字,一个上书“陈”字!

  正是袁术先锋大将,雷簿、陈兰!

  别看此二人只领数百先锋来援,可纪灵所率之军,悉为袁术北上之军分兵而来。

  三军上下谁人不知雷簿、陈兰数日间连下一十四城,以证无双之名?

  今见此二人来援,一时间士气大振!

  “太好了,是无双上将来了,我们有救了!”

  “前有纪灵将军天下无双,后有无双上将,赶来相援。

  刘备?一大耳贼尔,不足为虑。”

  “雷簿、陈兰此战必斩关羽、张飞于马下!”

  三军气势如虹,将士用命,竟杀出寨来迎雷、陈二人,刘备军鏖战多日,好容易积累的优势,一时为之冲溃。

  另一边,刘备站在中军阵中,望着远处飘扬而来的“雷”、“陈”二字军旗,亦为之叹服。

  “备早闻颍川一战,雷簿、陈兰之名享誉四方,有古之名将之风。

  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其引数百人来援,便可让三军用命至此,反困而为胜,用兵之道,果有独到。”

  张飞不以为意,请命出战。

  “大哥,区区几百人,怕他作甚?

  当趁他们未同纪灵汇合,立足未稳,我引一军杀去,将他二人挑了,袁军军心必散。”

  然而没等刘备答话,孙乾就急忙喝止。

  “三将军不可,此二人在颍川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杀的曹营诸谋士、众将领,无不大败而逃。

  袁公路恃之,纵横颍川,威势一时无两。

  此等名将岂可大意小觑?他们越是只带几百兵马,越是不得不防。

  乾以为必有袁术大军在后为援,否则雷、陈二将焉敢如此肆无忌惮?”

  此老成持重之言,刘备深以为然,遂鸣金收兵。

  反观雷、陈二人引数百兵马为先锋,小心翼翼的过来支援,原本还以为是主公又要坑他俩。

  没想到他们俩未至战场,纪灵已反困为胜,刘备更是鸣金收兵,如此一幕,更让他俩好一阵无言。

  雷簿/陈兰:“.”

  难道我俩真是古之名将?

  感谢“小小星云”4张月票,“moonsiling”3张月票,“余灰不会飞”3张月票的大力支持,感谢大家的好多人的投票与喜欢~

第89章 朕有上将雷簿,可敌关云长

  眼看刘备军已经鸣金,纪灵又领兵马来迎,雷簿、陈兰对视一眼,当即拍马出阵,高呼!

  “雷簿/陈兰在此,谁敢战我?”

  然而刘备军都鸣金收兵了,军法森严,又哪个还敢来战他们?

  雷、陈二人一时间竟如同打了胜仗般,洋洋得意于马上。

  虽只两个亲兵,可见了大将纪灵也不下马,只在马上拱手一礼。

  纪灵略一皱眉,碍于他俩名声日盛,也不好计较,只问主公近况。

  待听闻雷、陈二人言说袁公援兵将至,纪灵索性弃了这座连日鏖战已致残破的营寨,退兵于后方不远处的陈国治所陈县,以待汇合袁术。

  不日,纪灵于城头远望,见一面袁字大纛飘扬,六马所拉的车架缓缓驶来。

  他赶忙携雷簿、陈兰相迎,待袁术入城,众人即刻在县衙大堂商议军事。

  听闻雷、陈二人领着五百人冲阵都没死,还骇的刘备鸣金收兵,袁术又是好一阵无言。

  纪灵不知他的心思,只恭敬汇报军情。

  “回禀主公,刘备军约莫五万,今陈兵长平县,与我军对峙。

  其部众皆为陶谦昔年倚之纵横天下的丹阳精锐,不可小觑。”

  没等纪灵汇报,雷簿、陈兰便出言打断。

  “纪灵将军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刘备军是精锐,我军难道便不是了吗?”

  “我看纪灵将军莫不是被刘备连日困在寨中,早已没了心气斗志?

  依我二人上次一战来看,刘备军不过乌合之众,无需太多兵马,主公只给三千人,我二人必斩刘备于马下!”

  面上如此说,雷、陈二人一脸忠义之色。

  实则是上次见到刘备军听闻他二人无双上将之名,竟鸣金收兵“丧胆而还”,于是心中已生出别样心思。

首节 上一节 62/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