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急匆匆的跑来一个宫女。
虽然是冬日,然而这宫女却是气喘吁吁,满头细汗。
“娘娘,司礼监的魏大铛来了。”
魏大铛?
李选侍俏脸上血色骤然消退,甚至连身子都开始哆嗦起来了。
“魏忠贤来了?他要来哕鸾宫问罪?”
魏忠贤如今不仅在宫外凶名赫赫,便是在宫内,也是闻者色变。
前几天,郑贵妃的慈宁宫,便是他抄的。
“娘娘误会了,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魏朝魏大铛。”
李选侍当即松了一口气。
不是魏忠贤就好。
她有些责备的看向小宫女,斥责道:“下次说清楚一些,你要吓死本宫不成?”
那宫女闻言,吓得跪伏了下去。
“娘娘饶命,娘娘饶命!”
好在李选侍此刻的心思不在她身上。
“魏朝此时前来,有何事?”
她看向李进忠,问道。
李进忠眼珠一转,当即说道:“前几日陛下还带着皇八女前去御花园,必不可能是来问罪的,既然不是来问罪,便是来给赏赐的,娘娘既然已经在礼部议皇太妃尊位,再居住哕鸾宫,便有些不合时宜了,恐怕,是要搬到慈宁宫去了。”
李选侍眼睛骤然一亮。
慈宁宫,那可是好地方!
“快些准备些锦囊。”
这个锦囊,当然不是诸葛亮给刘备的那一种,而是里面装着金银珠宝的,专门贿赂太监用的。
很快,魏朝便到了哕鸾宫。
他肥胖的老脸缀着笑容,但并没有在皇帝面前时的谦卑,而是腰杆挺直。
“奴婢拜见太妃娘娘。”
魏朝乃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哪怕行礼随便,李选侍也不敢怪罪。
反而,她听到太妃娘娘四个字,眼中骤然一亮。
“魏大铛今日竟然有闲暇到我这冷宫来,难道是礼部议皇太妃之事,已经办妥了?”
魏朝摇了摇头,说道:“礼部办事,一向拖沓,哪怕是陛下催促,也尚需时日,不过,陛下日夜想着太妃娘娘,娘娘搬来哕鸾宫本来就是权宜之计,如今慈宁宫已经空出位置来了,陛下便想着让娘娘搬过去。”
李选侍闻言,心中感动极了。
陛下
对她实在是太好了。
李选侍眼眶微红,感动的说道:“陛下当真孝顺,大行皇帝若是知晓,定然十分欣慰。”
言罢,她挥了挥手,李进忠拿着一个沉甸甸的锦囊,便往魏朝手中塞去。
“这如何使得?”
魏朝掂量着锦囊的重量,眼中一亮。
“这是本宫的一点心意,大铛不要嫌少就好。”
魏朝推辞再三,最后非常‘勉强’的将锦囊收下,笑着说道:“太妃娘娘的赏赐,奴婢岂敢拒绝?若是拒绝了,奴婢岂不是不识好歹?”
收了钱之后,魏朝顿时变得好说话了许多。
李选侍也知晓,现在就是问事情的时候。
她美目一转,犹豫片刻之后还是问道:“魏大铛,本宫送去乾清宫不少宫女,除了那个张芸儿,陛下可有收下其他人?”
魏朝闻此言,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这副举动,倒是让李选侍迷糊起来了。
“这是何意?”
看着袋中锦囊的份上,魏朝缓缓解释道:“你送过来的那些宫女,各个都是宫女中的绝色美人儿,然陛下看完之后,一点反应都没有,没有说留下,也没让这些宫女回西六所,恐怕是陛下专心国事,无心男女之事,这事,奴婢也很是忧愁。”
李选侍眼睛一亮,她似乎抓住了什么,问道:“魏大铛在心忧何事?若是本宫帮得上忙,但说无妨。”
魏朝瞥了李选侍一眼,老眼骤然一亮。
李选侍有陛下养母的身份,这种事情,确实能够说上话。
这老太监沉吟片刻,对着李选侍说道:“此事不能让外人听去了。”
李选侍一听是机密,心激动得怦怦直跳。
她当即对着左右说道:“你们都下去。”
太监李进忠眼中露出不甘之色,但也只能乖乖离去。
砰的一声,暖阁外的门扉关闭,暖阁之中,便只剩下魏朝与李选侍两人。
“大铛,这个时候可以说了罢?”
魏朝瞥了左右,当即点头,小声说道:“陛下是少年之身,当年大行皇帝似他这般年纪的时候,已经是追着宫女啃了,晚上不抱着宫女都睡不着,然而陛下.”
魏朝眼神闪烁,说道:“然而陛下对那些美人儿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奴婢忧心忡忡啊!”
李选侍张了张嘴,没想到这个机密居然是关于陛下的。
她当即惊呼道:“难道说陛下不能人事?”
“嘘~”
魏朝有些惊慌的瞥了一眼门外,沉声道:“太妃娘娘慎言!”
李选侍当即知晓自己说错话了。
“陛下能不能人事,得试过了才知道,兴许是陛下不开窍呢?”
不开窍?
李选侍思索一番,觉得很有可能。
毕竟之前皇帝在她手底下的时候,时常便抱着木头玩,对宫女也是没什么兴趣。
她似乎,也没有教授过皇帝男女之间的相关知识。
“这么一说,倒有几分可能。”
魏朝点头,说道:“这话,我这个做奴婢的,哪能去说,便一直拖到现在了,现在礼部、內宫监的人已经准备皇帝大婚的事情了,若是在大婚之时,陛下还不懂这些,这便是奴婢的罪过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作为皇帝,后代的延续,不仅关乎自己的血脉延续,更是关乎国本。
若是皇帝没有后代?
那谁敢给他效忠?
“宫里面,准备给陛下启蒙了?”
魏朝点了点头。
“敬事房太监已经挑选了八位司寝宫女,奈何无人敢将此事挑破。”
实在是朱由校登基的一个多月以来,干了太多的大事了。
清理内廷之时,杀得人头滚滚,便是魏朝,都惧圣威,更别提其他太监了。
“大铛的意思是,让本宫去说?”
魏朝点了点头,说道:“选秀三个月便可以完成,恐怕来年三四月,便可以定下皇后人选了,此刻若是不给陛下启蒙,恐怕会误了大事。”
若是大婚洞房的时候,皇帝练基本操作都不会,那如何诞下皇嗣?
皇帝若是没有后代,他们这些太监恐怕也是要被问罪。
“原来如此。”李选侍微微点头。
这事情,还真只有她来做比较合适。
她思索片刻,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到底本宫是陛下的养母,陛下如此敬重本宫,视本宫如母,那本宫自然也得行母之事,现在,便去乾清宫!”
李选侍当真是雷厉风行啊!
魏朝当即说道:“现今不着急,明日再说。”
李选侍心中虽然有疑问,但却只能点了点头。
有了李选侍说服,魏朝心中尤不安定,他准备去找方从哲他们,让他们也去说服一下。
第110章 经筵谏色,司寝承欢
翌日。
天还没亮,朱由校便起身了,在宫女太监们的侍奉下,穿着皇帝常服,顺带洗漱。
之后朱由校用了早膳,批阅了几本比较紧急的奏疏,便至文华殿御经筵。
此刻,文华殿群臣侍立。
主讲官依旧是内阁的几个大学士。
方从哲、刘一燝、朱国祚。
侍讲官则是袁可立,以及被皇帝破格提拔的的洪承畴。
皇帝朱由校端坐于文华殿的御座之上,目光扫过殿内肃立的群臣,最后落在今日的日讲官方从哲身上。
他微微皱眉,心中略感疑惑,按照惯例,今日应当继续讲解《贞观政要》,可方从哲手中捧着的却是一册陌生的典籍。
方从哲察觉到皇帝的目光,恭敬地躬身行礼,随后展开手中书卷,声音沉稳而庄重:“陛下,今日臣斗胆更换经筵篇章,特选《礼记·内则》一节,以明人伦大义。”
朱由校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内则》?
这可是专讲闺门礼制、夫妇之道的篇章。
作为经年老司机,朱由校翻阅经典的时候,还特意瞅过几次。
毕竟,哪个男人不色色?
但骤然更换经筵篇章,感觉有深意,朱由校不由问道:“元辅,朕记得今日原该讲《贞观政要》的魏征谏诤之事,何以突然更易?”
方从哲神色肃然,拱手答道:“陛下圣明。然《政要》固为治国圭臬,而《内则》亦是修身齐家之本。臣闻‘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故特请陛下垂鉴此篇。”
说罢,他刻意顿了顿,余光瞥向一旁侍立的司礼监太监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