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徽媞仔细盯着朱由校的眼睛,却是突然说道:“你不是皇兄。”
这句话,将李选侍吓得半死。
“太子,囡囡还小,乃稚子之言,不可当真。”
在朱由校的记忆里面,原身在深宫之中几乎没有什么朋友,以至于对客氏产生依赖,在他做木工的时候,皇八女朱徽媞也会在旁边嬉戏,两者的关系应是不差。
“无妨,孩童玩笑话罢了,再者,本宫确非之前的模样了。”
朱由校还不至于生一个小孩的气。
这小家伙,眼睛倒是比王安还毒。
朱由校捏捏她粉嘟嘟的脸颊。
若是王安能看出他的变化,如今也不至于要去给先帝守陵。
“要吃什么糖果?”朱由校将小公主放下去,后者直接蹿在李选侍身后,一脸惊恐的看向朱由校。
那眼神,仿佛是在看什么怪蜀黍一般。
“太子莫怪,这些天来变动太大,徽媞她受了惊吓。”
说着,李选侍眼中蓄起泪水,显然又要开始博朱由校的同情了。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那让徽媞多来罢,要什么吃用,就去找魏朝。”
李选侍点了点头,又话了些家长里短,但终究还是惧怕王才人的牌位,目的达成之后,便请告辞了。
只留下朱由校在慈庆宫西配殿中,对着生母王才人的牌位发呆。
李选侍出了西配殿之后,缓缓吐出一口气。
她转头看着朱由校的背影,眼中发现不了任何之前朱由校的痕迹。
心中似有明悟。
出了慈庆宫,李选侍坐在翟轿上面,由六名太监抬行。
身侧有侍奉的宫女4人、太监8人,执红纱灯、拂尘,夜行点灯。
这个排场,是贵妃排场。
但今日见了嗣君,又听说太子乳母客氏的下场之后,李选侍心中也有些后怕了。
“进忠。”
“奴婢在。”
李选侍的心腹太监李进忠赶忙到轿边候话。
当然,这个李进忠与如今司礼监随堂太监是完全不同的人。
“以后出行的排场,不必如此张扬了。”
李进忠愣了一下,马上说道:“奴婢遵命。”
此刻。
慈庆宫寝殿。
朱由校准备安歇了。
躺在床上,朱由校心中却是久久不能平静。
或许是因为明日就要登基为帝了。
但他心中却没有多少开心,反而有些迷茫。
正如他不知所措的来到这个世界上一般。
贼老天直接让他扛上了如此重担:
拯救病入膏肓的晚明。
可他真的有这个能力吗?
大明存续两百五十年,积弊已重,税收体系近乎瓦解,土地兼并严重,藩王、士绅霸占全国耕地超40%,农民沦为佃户或流民,税基锐减。
商业税仅占财政收入10%(江南富商通过“投献”避税),国库依赖农业税,而农业因天灾减产。
万历后期起加征“辽饷”“剿饷”“练饷”,年赋税超2000万两,农民“拆屋卖子,饿殍载道”。
如今在北京城外,便聚集了数万,甚至更多的破产农民,以期贵人施粥活命。
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的事情,随处可见。
不久前黄河决口,流民的数量便更多了。
此刻的大明就像是火药桶,一点,恐怕就能引起燎原之火。
似李自成之辈,在大明的土地之上,不知道有多少。
财政赤字失控,宁夏之役、播州之役、抗倭援朝耗银1200万两,掏空国库。
如今岁入与支出,每年赤字达数百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扩大。
朝中党政不断,宫内尔虞我诈。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官员贪腐已成常态。
军事溃败,宗室寄生,士绅特权
要拯救这个大明,该是怎样的地狱难度?
朱由校紧闭双眼。
谁能为他援手,谁是他真正可以托付的人?
朱由校思虑片刻,只得摇头。
没有。
一个都没有。
登上这个九五之位,他便是孤家寡人。
真正的孤家寡人。
但.
朱由校骤然睁开双目,那双眼睛里面绽放着神光。
“天命予朕以残局,朕便执子破局!纵前路如履薄冰,亦要踏出雷霆万钧!“
朱由校从床榻之上猛然起身。
“这糜烂的吏治是淬火之石!这三空的国库是铸剑之炉!“
“万历留的烂账,朕来清!东林党的算盘,朕来碎!建奴的铁骑,朕来碾!“
“让史笔尽管记下:万历四十八年九月,独夫朱由校执炬焚天!要么烧尽腐朽重开日月,要么.便做那最壮烈的引信!“
思绪畅通之后,朱由校心中再无迷茫。
他是孤家寡人。
那便做拯救大明的孤家寡人罢!
重活一世,自要活个精彩!
当朕连死都不怕的时候,谁能阻我?
谁又敢阻我?
第23章 登基称帝,号为天启
泰昌元年九月初六。
清晨。
雾色未散,天将明未明。
这一日,整个北京城都热闹起来了。
大明朝又将迎来新的皇帝了。
紫禁城中,更是热闹非凡。
无数宫人、兵甲、官吏在其中穿行。
紫禁城中各个殿宇,其中都摆放好牺牲香火。
与此同时。
乾清宫。
正殿中。
朱由校身穿糠蚍谥斐B宓蔫鞴媲啊�
“皇考在上,臣受遗诏,负托神器.”
言罢,乃四拜方止。
受命完毕,朱由校褪去孝服,换上那象征着至高皇权的衮冕服。
衮冕服是玄衣黄裳十二章。
外衣织着日、月、星辰、山、龙、华虫。
内裳中绣着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冠冕,前圆后方,玄表纁里。
只是这一身穿戴,配上大明血脉俊朗的外表,朱由校便已有王者之气溢出。
紧接着,朱由校乘坐龙辇,朝着午门而去。
此刻,午门之外,群臣跪伏其中。
众人依次列等,从为首的方从哲、刘一燝等内阁廷臣,由午门一直往外排,几乎到了皇城尽头。
就在此刻,午门大开,魏朝手持册书,自午门奔出,口中高呼:
“天子继位,尔等接旨!!”
旋即,钦天监所设鼓声响起。
午门之上,通赞、赞礼、宿卫官、各侍卫等侍从官,鱼贯而出,在门楼上开道迎候。
锦衣卫推举着云盖、云盘紧随其后。
大明朝的新君,身穿衮冕服的朱由校旋即登场。
自他的视野朝下望去,密密麻麻的跪伏着无数臣民。
这种场面,便是后世见惯了大场面,朱由校一时之间还是感觉有些窒息。
但他深吸一口气,很快恢复如常。
朱由校展开继位诏书,举行告天地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