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36节

  谁人敢夺?

第43章 有力难使,票拟通过

  “奴婢遵命!”

  魏朝闻言心中狂喜,跪伏再拜,起来之后,脸上已无半点失意。

  他心中恨恨:魏忠贤,你莫要被我抓了辫子,否则,咱家定让你好看!

  “朕欲温书,下去罢。”

  魏朝一脸阿谀,说道:“陛下,慈庆宫中尚有几个懂得诗书的宫女,颇有几分姿色,可要她们前来侍奉?”

  朱由校瞥了这宦官一眼,说道:“让张芸儿过来即可。”

  他作为皇帝,什么女人得不到?

  这魏朝当真以为他好女色如命?

  这马屁拍到马腿上了,魏朝一脸讪讪,只得是告退。

  而朱由校看着魏朝离去的背影,嘴角渐渐勾起弧度。

  魏朝虽然难奉圣意,但胜在心思没那么多,好掌控。

  魏忠贤的心思太多了,得拉个魏朝和他制衡一二。

  就像是训狗一般,若是护食了,该打得打,并且,不能让他觉得皇帝离不开他。

  得让他有危机感,让他感觉自己的地位不稳,随时都可能被取代。

  这大明朝,除了他这个皇帝,离开谁了,都有替代品。

  如此。

  这些爪牙才能兢兢业业,做他朱由校的核动力牛马。

  ——

  与此同时。

  六科廊。

  自六科给中事署名驳斥了皇帝中旨之后,署名的二十一个给事中心神不宁。

  尤其是吏科都给事中周朝瑞,越想越是心惊。

  万一陛下雷霆大怒,该如何是好。

  心绪烦乱,便是连工作都无心去做了,这家伙跑到右顺门北西廊兵科值房之中。

  此刻,杨涟端坐在兵科值房内,伏案审阅内阁票拟诏书,心境丝毫没有被影响。

  见是周朝瑞来了,杨涟轻笑一声,问道:“思永何来?”

  周朝瑞干脆坐在靠椅之上,叹了一口气,很是干脆的承认:“心神不宁,心中忧惧。”

  杨涟放下笔毫,说道:“我等行事正道,何有心神不宁,为何心中忧惧?”

  周朝瑞看向杨涟,却只能再叹一口气。

  你不怕死,我还怕死呢!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却有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

  踏踏踏~

  人未至,声先到。

  “都谏,内阁的票拟来了!”

  周朝瑞听这声音,便知晓是自己的下属吏科左给中事。

  “若不是紧急事务,之后再来处理。”剑悬颈首,大明神剑未落之前,他实在是无心理事。

  “是今日陛下中旨相关。”

  周朝瑞闻言,整个人腾的一下跳起来了。

  他眉头紧皱,问道:“内阁又下发来了?”

  六科驳斥内阁票拟,内阁商议之后可重新发回。

  杨涟闻言,眉头紧皱,眼中狠色一闪而逝,说道:“阁老昏聩,六科驳回的中旨竟敢发回?我等即召科道臣工,在左顺门外跪请陛下收回中旨,罢黜方从哲!”

  不给小皇帝上点压力,怕是不知道违背祖制之事,那是绝对不能为之的。

  “杨都谏误会了,这不是陛下中旨,而是正常的内阁票拟。”吏科左给中事说道。

  周朝瑞当即将内阁拟定的诏书拿来一观。

  “呵呵!成了,我们成了!”

  这一刻,周朝瑞悬着的心终于是放下去了。

  “这不是中旨,这是内阁票拟,陛下当真是善听纳谏的圣君啊!”

  杨涟亦是上前一观,只见内阁票拟的诏书中,确实是关于不准熊廷弼请辞的诏书。

  内阁票拟之下有一行字:

  该臣老成练达,正资倚任,岂可引咎求退?所请不允。

  陛下不下发中旨了,改为正常途径发诏。

  然而.

  熊廷弼依旧未罢职,能臣袁应泰还是没能接任辽东经略一职,他虽然达到了一个目的,但并没有达到所有目的。

  杨涟眉头紧皱,心中有一口气郁结在胸。

  他原本以为皇帝会和他们打擂台,是故已经准备好了很多手段:

  若皇帝执迷不悟,数十甚至上百名官员将联名上疏反对。

  其次联系朝中有识之士,准备在左顺门外跪请,以死谏阻,给皇帝压力。

  如果皇帝还坚持要发中旨的话,他们便要让皇帝‘青史留名’!

  将抗旨奏疏私刻成文集,通过民间书坊传播,塑造皇帝“昏聩”形象。

  通过书院讲学或诗文唱和,形成反对皇帝的舆论压力。

  这些招式,莫说神宗皇帝顶不住,便是世宗皇帝,也顶不住。

  海瑞《治安疏》直斥嘉靖帝“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震动朝野。

  杨继盛弹劾严嵩的《请诛贼臣疏》被刊印传抄,迫使嘉靖帝公开审理。

  这都是有先例在的。

  结果呢?

  这些准备好的招式,如今居然都用不上。

  杨涟就像是做了万全的准备,要让新君见见‘世面’。

  结果新君根本不接招,仿若这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面,让他有一种郁闷到想要吐血的感觉。

  陛下。

  您的年轻气盛,您的雷霆之怒呢?

  怎么现在没了?

  周朝瑞见到杨涟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就像是烤熟的大虾一般,彻底红了,也明白杨涟的心情。

  他当即出声宽慰道:“文孺,好歹陛下也后退一步了,此事就算了。”

  “算了?”

  杨涟冷哼一声,就像是在牌桌上赌输的赌徒一般。

  “不能这么算了,陛下虽不发中旨,然而重用熊廷弼,亦是被奸人所蒙,六科要驳斥内阁票拟!”

  周朝瑞愣住了,片刻后,他摇了摇头,说道:“陛下骤发中旨,是故我们有祖制成法为盾,行的是正道,如今陛下听言纳谏,我等再驳斥,莫说是陛下,恐内阁也有非议,届时朝堂之上,有几人站在我们身后?”

  你杨涟不怕死,不代表我们不怕死。

  便是行事正道,他们都怕皇帝的雷霆之怒。

  现在再行驳斥,皇帝责罚之后,恐怕众朝臣都不会同情。

  “若是周都谏不敢驳斥,我杨涟自署名驳斥!”

  周朝瑞冷哼一声,说道:“吏科都给中事是我周某,非是杨都谏,如今内阁两位辅臣都无有提醒,我们还冲什么?”

  说着,夺过内阁票拟,便朝着兵科值房门外而去。

  不过,踏过了值房门槛之后,周朝瑞顿了一下,缓缓说道:“周某不是怕死,而是怕陛下的雷霆之怒让吏治废弛,文孺若是连此小事都要大动干戈,日后真有大事,谁人为我大明死谏?”

  言罢,周朝瑞拂袖而去。

  独留杨涟在值房中凌乱。

第44章 铮臣欲哭,国公纯臣

  好手段!

  陛下当真好手段!

  一招以退为进,居然让他杨涟成了孤家寡人。

  本来若是皇帝直接票拟重用熊廷弼的诏书,群臣必定反对。

  加了中旨发出来,群臣驳斥重点的便是中旨,而不是关于重用熊廷弼的诏书,等皇帝撤回中旨,群臣看到皇帝后退一步了,自然不敢再驳斥正规流程的旨意。

  陛下,当真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郎?

  杨涟有些迷茫。

  就在此刻,兵科值房外,又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踏踏踏~

  杨涟抬头视之,原来是去而复返的周朝瑞。

  他眼睛一亮,心想:难道是周朝瑞想明白了,想要和他一道坚持到底?

  “思永,我便知你亦是直言敢谏,不惧死生的清流之士,如今去而复返,尚未晚矣。我等再署名驳斥,教天下人知晓,我六科之中,有敢谏敢死之臣。”

  周朝瑞原本是带着笑容进来的,但听着听着,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不过片刻之后,他脸上还是挤出一点尴尬的笑容,说道:“文孺误会了,我此番前来,非是要与你一道驳斥内阁票拟,而是有个好消息,要告知与你。”

  好消息?

  杨涟愣了一下。

  “难道是陛下迷途知返,同意熊廷弼请辞?”

首节 上一节 36/4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