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83节

  他脚尖踢了踢赵四僵直的手指。

  “拖下去,脑袋挂西安门示众。”

  两名锦衣卫立刻拽着尸体拖行,脑浆在雪地上犁出蜿蜒的沟壑。

  毛国器膝盖一软跪倒在地,却见戚金的目光扫来,昔日老帅的眼神如刀刮骨:“当年教你列阵杀敌,今日倒学会纵匪乱营?”

  毛国器喉头滚动,最终将额头重重磕进血泥交杂的雪中。

  前千户所千户马承光面色闪烁不定,最后拳头紧握,这个时候上前说道:

  “请厂公以及各位御史、主事、郎中老爷明鉴,万历四十四年根本就没有彻底清查四卫营,黄册数目不准多年,若是一一核查,必有缺额,但这并非我等之罪,还请上官明察!”

  魏忠贤冷笑一声,说道:“当真如此?”

  马承光硬着头皮说道:“确实如此。”

  他眼睛一直在朝着人群中瞟去。

  武骧左卫的提督、监军太监呢?

  平日里他给了这么多孝敬,以前军伍清勾的时候,都可以靠这一招蒙混过去,怎么今日就见不到这两个太监的身影?

  若是他们在,何至于如此?

  “李指挥使,你说呢?”

  魏忠贤喊了一声,只见在一众锦衣卫后面,身穿武骧左卫指挥使袍服,须发半白的李如桢缓缓出场。

  他步履沉重,袍服下摆沾满雪泥,腰间佩刀虽在鞘中,却似有千钧之重。

  马承光见到李如桢,就像是见到鬼了一般。

  “指挥使,你不是去职了吗?”

  李如桢对着魏忠贤拱了拱手,转头对着马承光说道:“马千户,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武骧左卫的底细,我再清楚不过,负隅顽抗,不过是增加罪责罢了。”

  马承光嘴角抽出摸着绣春刀柄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眼中的杀气时而凝聚,时而消散。

  “指挥使是要逼死我等?”

  李如桢虽然只是挂职的武骧左卫指挥使,然而挂名多年,且其热情好客,与他们打成一片,武骧左卫的龌龊事,他一清二楚。

  马承光见李如桢站在魏忠贤那边,就知道事情要完了。

  李如桢摇了摇头,看着千户马承光挣扎的模样,叹了一口气,说道:“是你要逼死自己,何谈是我要逼死你?”

  马承光,别怪我,要怪就怪你自己。

  魏忠贤这个时候适时上前,说道:“若马千户清白,何至于怕这怕那,若是不干净,现在交代清楚了,可按轻罪处理,若冥顽不灵,凌迟处死、剥皮实草可不是玩笑话。”

  马承光转头看向他的那些亲信。

  他的这些亲信一个个连刀兵都没带,此刻亦是惊慌失措,似乎要看他拿主意。

  闹还是不闹?

  马千户再转头看向戚金以及那五百戚家军。

  五百戚家军如铁壁般矗立在内教场四周,他们头戴凤翅盔,身披铁鳞甲,五百杆长枪斜指苍穹,枪尖在雪幕中连成一片森然银芒。

  这一眼看过去,便知是精锐。

  拼不过啊!

  马承光长叹一口气,似认命了一般,说道:“我愿坦白一切,还望厂公说到做到。”

  说完这句话,马承光像是精气神都被抽干了一般,一瞬之间,就老了十几岁。

  魏忠贤咧开一口黄牙,笑着说道:“这是自然,咱家还会骗你不成?”

  随着马承光束手,其余人虽然不甘,却也只得乖乖听命。

  很快,便开始兵部核名。

  兵部主事鹿善继深吸一口气。

  他眼神清亮,手持万历四十四年黄册,在雪中展开泛黄的纸页,朱笔勾画处早已褪色。

  他每念一个名字,便有三名书吏同时核对:一人持卫所花名册,一人持军户丁册,另一人持粮饷支取记录。

  “王虎!”

  当念到王虎时,前排的刀疤脸浑身一抖,书吏立刻发现此人在三册中的笔迹迥异:黄册上是端正楷书,花名册却是潦草行草,而粮饷册上竟写着“王虚“二字。

  兵部官员冷笑一声,朱笔在名旁画了个血红的叉。

  “冒用军籍,冒领军饷,拿下!”

  当即,两个锦衣卫番子便上前,将此人抓拿了。

  “史珍香!”

  “朱逸群!”

  “沈京兵!”

  兵部主事鹿善继就像是阎王点卯一般,每喊两个名字,便有一个被抓拿。

  直到喊完了所有名字,内教场中,居然只剩下接近一千人。

  而这其中,官勇才三百五十一人,而官旗只六百三十人而已。

  (官勇指的是临时招募的民兵,而官旗则是世袭卫所军官与士兵。)

  四卫营的腐朽程度,远远的超过了众人的预料。

  要知道,一个千户所里面,人员的配置是官10人+士兵1120人= 1130人。

  武骧左卫三个千户所,按照理想的满编状态,是要有3390人的。

  结果核兵出来的数目,只有三成不到。

  之前这些人能够混过去,完全靠的是上千地痞流氓充数。

  现在没得充数了,一下子原形毕露。

  魏忠贤在一边感慨道:“天子亲军都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戚金得到这个结果,脸上并没有惊讶。

  他见怪不怪了。

  实际上,辽东的千户所,一千户所中一般也就五百人到八百人。

  内地千户所更惨,一千户所中只有三百人不到。

  武骧左卫符合内地千户所的现状。

  不过考虑到内地千户所之所以人员难以满编,是因为军田供养不起。(被占了)

  而武骧左卫吃的是皇粮,粮饷按时发放,这多发出去的粮饷,到了谁手上,就非常值得玩味了。

  “户部结果出来了没有?”

  这太阳都快落山了,他魏忠贤等到花儿都要谢了。

  户部郎中当即说道:“魏公公,还差一些。”

  魏忠贤眉头微皱,但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看着户部核饷:

  户部主事李待问面前摊开十本账册,从万历三十六年到泰昌元年,每本都盖着武骧左卫的朱印。

  他指尖划过冬衣银条目,突然停在泰昌元年十月这页:上面记载发放棉甲三百副,但现场清点仅见七十三副。

  更蹊跷的是,账册边缘残留着被刮去的墨痕,透光可见原先写着“折银“二字。

  李待问立即取出戥子,当众称量卫所库银,发现所谓“足色官银“竟掺了四成铅。

  之后,他又缓缓清查其他名目。

  魏忠贤焦急:这些个鸟老爷们,动作也忒慢了。

  不过如今局势已经被掌控了。

  慢就慢一点罢。

  监督了户部核饷,魏忠贤快步前去火器库。

  刚进入火器库,便看到都察院御史曹钦程亲自查验火器库。

  “这佛郎机铳数目对不上!”

  御史曹钦程眉头紧皱。

  他发现前千户所登记的“佛郎机铳二十门”仅有五门实物,且锈蚀严重。

  “把他撬开。”

  他命人撬开铳尾,露出内壁刻着的“天启元年工部制“字样。

  看到这几个字,御史被震得七荤八素。

  明明现在还是泰昌元年,过了今年才是天启元年,结果这火器库中,竟先出现了天启元年的东西。

  荒唐!

  太荒唐了。

  更荒唐的是,前千户所呈报的‘新式鸟铳百杆’,实为用旧铳管拼接的劣货,御史随手一掰,铳托便裂成两半,露出里面发霉的填充木屑。

  这鸟铳要是拿去战场了,比烧火棍还没用。

  啧啧啧。

  武骧左卫的腐败程度,居然到了这种地步。

  直到夜色昏沉,兵部核兵,户部核饷、卫所核械,一系列的动作才堪堪完成。

  魏忠贤看着这一日来的成果,心情大好。

  所谓心情好了,奸宦都能露出笑容来,他看向都察院御史、兵部、户部的主事、郎中、员外郎等,笑着说道:“陛下体恤诸位辛劳,每人赏赐十两银子。”

  众人今日确实是被折腾惨了。

  要说心中没有怨言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只是怨气不敢表现出来而已。

  如今这十两银子一给,虽然数目不多,但起码是御赐的。

  这代表皇帝心里装着他们。

  这银锭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让众人有一种暖暖的,很安心的感觉。

  之后,魏忠贤看向内教场中,在狂风中瑟瑟发抖的武骧左卫的兵卒。

  “兵部核兵,户部核饷、卫所核械皆已完成,你们都是有登名造册的,无须担忧,今夜暂在西苑安歇,陛下已经为你们备好酒肉。”

  魏忠贤这一句话说完,总算让那些胆战心惊的武骧左卫兵卒将悬着的心放下去了。

  今日发生的一切,对他们来说,简直跟噩梦一般。

  好在,这个噩梦终于是结束了。

首节 上一节 83/4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