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先生们吃饱了也会犯困,尤其是看着学生们那一篇篇乏善可陈,令人昏昏欲睡的文章,就更加提不起精神了。
只能靠喝浓茶或者嚼蒌叶卷提神……
这时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一篇酣畅淋漓的文章,读之可精神一振!所以只要有先生读到了,便会击节叫好,高声念给大家解乏。
只是这样的文章并不多见,阅卷过半,只有朱子和、林之鸿、乔枫等寥寥两三篇。
“子和的文章比上次要认真,确实振聋发聩,但总感觉有些过犹不及了。”先生们听完评价道:
“倒是之鸿的文章进步很明显,之前他方方面面都略逊子和一筹,这回在义理和谋篇布局上,已然扳回来了。”
“是啊,这次之鸿的文章读起来非常清爽,令人四肢百骸都很熨帖,只是在力道上仍欠缺了点。”
“这可能跟他的性子有关,你没法强让关西大汉唱《寒蝉凄切》,也没法强让江南女子唱《大江东去》。”钱怀仁笑道。
“那这回他两个谁先谁后?”祝先生问道。
“还是照旧吧。”钱怀仁淡淡道。他虽然不亲自阅卷,但必须要控好场。
“好。”祝先生点点头,心说我这一问都多余……
“对了,那苏录的文章谁看了?”钱怀仁知道待会儿山长来了,肯定要问起这小子,自然要提前掌握情况了。
众人也都好奇望向,批阅省身斋试卷的几位先生。
“还没看到。”几位先生摇摇头,但既然副山长发话了,便从剩下的试卷中找出了苏录那张。
“我来念念,看看这一个月他有没有长进。”祝先生拿过来,朗声诵道:
“居仁由义,动合时宜,修持中节,德范昭然!”
“好好好!”先生们听完破题十六个字,登时神清气爽,赞不绝口道:“一如既往的铿锵有力,提纲挈领,甚至比上回还好!”
“是啊。”最年轻的牛先生赏析道:“他这回用的是暗破。孟子曰‘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点出了君子行事的根本准则,与题目中君子五德的道德准则相呼应。”
“‘动合时宜’契合‘惠而不费、威而不猛’;‘修持中节’对应余下的三个特质;最后以‘德范昭然’总括之!可谓滴水不漏,毫无瑕疵,比上回老道许多。”
“没错,这题眼亮出来,这篇文章就决计差不了。”祝先生击节道。
“别高兴太早,换了别人是这样,但这小子就不一定喽。”有先生笑道:“难保又是虎头蛇尾。”
“哈哈,是啊……”众先生深以为然。
“莫罔,继续念。”钱怀仁吩咐一声。心里盘算着,待会先生们若是又给零分,自己该如何捞一捞?
总不能真把山长的‘璞玉’踢出去吧?
但这帮家伙轴得很,要是还那么白,也难搞得很……
那字莫罔的牛子孺牛先生,便继续念承题道:
“盖君子之修,本于仁而循于义,应于物而合于理,斯为盛德之仪。”
“不错不错,有进步。”祝先生抢着定个调。
众先生也无异议道:“确实不错,而且居然还有韵律了。”
“这么短的时间,属实不易。”先生们赞两句,催促道:“继续念起讲。”
便听牛先生声音洪亮道:
“怀仁心以行惠,取诸固有而财不伤;秉义理以任劳,尽其在吾而怨不生。节嗜欲于分内,守矩度自贪念远;安泰然居高位,存谦敬而矜意消。正己身而行止肃,此皆修仁循义之效也。”
“不错不错,进步非常明显!”先生们赞许道:“能看出来这孩子在文辞上下了大功夫,虽然对仗上还有些生硬,平仄也有问题,但已经有那么点意思了。”
“没错,义理依然一流,文辞也不算辣眼了。”钱怀仁松了口气,拢须道:“一个月进步这么多,实属难得。”
“再看八股,这才是真正见文辞的地方。”众先生再度催促。
牛子孺便继续诵‘起股’道:
“施惠有度,非悭吝乃损益合宜;任劳有恒,非顽执为厥职安守。制欲有节,非枯寂而取舍合道;持泰存恭,非卑屈实谦光得正。树威有则,非暴戾惟端方孚众。”
中股曰:
“惠不虚糜,因势利导而泽被常昭;劳不苟安,竭力赴功而职修心宁。欲不纵则天理彰,希求不逾绳墨;泰不矜则人道立,尊荣不失温恭。威不恃暴则德风远,整肃无伤和煦。”
后股曰:
“施惠非强与,顺本然之利;任劳非空劳,尽当然之责。制欲非绝求,谨分内之界;持泰非恃位,怀谦卑之心。树威非倚法,修内在之德。”
束股曰:
“五德并行,根仁循义;百行皆备,立世安躬,此乃至德之行!”
~~
牛先生念完之后,不禁大赞道: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小子真是进步神速,骈文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基本没有错误。”
“而且很霸气。”祝先生也欣慰道:“有点儿孟子视诸侯如土鸡瓦狗的意思。”
“确实很凌厉。”众先生公允道:“不过还是上一篇中正平和的文风更适合他。”
“他明显是在提升自己的文笔,矫枉过正,在所难免。”祝先生替苏录说话道:“这正说明他的可塑性!”
待众先生议论完了,钱怀仁便问道:“那依诸位高见,该怎么给他打分?”
第74章 成绩
太平镇上甜水记。
马斋长说话算话,月课之后,替苏录请省身斋的同窗们一起来喝甜水。除了程家三兄弟,班上其余人都来了……
其实马斋长也想叫上他们三个,顺便给他们和苏录三人化解一下矛盾。
‘程三万’起先还答应要来,可一听说是来甜水记,就打了退堂鼓……
同窗们这回喝得是三文钱一筒的‘青李玉津’,不是马斋长请不起‘丹樱甜露’,也不是青李玉津更有性价比,而是丹樱甜露已经下市了。
再想喝到,就得等明年樱桃红了。
但马斋长最后也没花出钱去,因为老板娘给免单了……
“这么多读书人光临小店,真是蓬荜生辉。”老板娘热情招呼众学子道:“这次算本店招待大伙了,以后常来喝就行。”
“老板娘太场面了,下次一定!”众同窗自然喜出望外,就是不知道说话算不算数。
马斋长也很高兴,但还是想付钱,老板娘却坚持不收。虽然马斋长不知道甜水记是他家罩的,但老板娘不能不懂事……
苏录就知道会这样。但他也乐得让干娘送马斋长个人情。做人要眼光长远,不出意外的话,马斋长早晚会变成下一个马千户的……
最终,马斋长拗不过老板娘,只好再次跟老板娘道谢,又请大伙到隔壁去吃苍蝇馆子。
总之这钱,必须得花出去!
~~
吃过苍蝇馆子,雨越下越大,众同窗只好回书院去了。
苏录也没法回家了,便回了甜水记……
这会儿店里一个人都没有,老板娘坐在柜台后,正支颐望着雨幕发呆。
忽然看到苏录冲破雨帘跑进来,她脸上登时绽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我儿回来了?”
“是啊,干娘。我来给你添麻烦了。”苏录抹一把脸上的雨水,笑道。
“再这么见外,娘就生气了。”老板娘佯怒,赶紧掀开柜板出来,帮他解下雨披,摘下书箱。
书箱依然干爽,苏录身上却湿了大片,显然书箱才是他的重点保护对象。
“傻孩子,自个儿才是最要紧的。”老板娘叹了口气,先高声对楼上道:“田田,快给你哥拿棉巾,要最大的那条。”
又朝后院吆喝:“姆妈,快熬姜汤,多放点红糖。”
她早就想跟苏录拉近一下距离,可惜这孩子格外自尊自强,总是不给她表达母爱的机会。这回可让她逮着了……
小田田捧着一条厚厚的棉巾,噔噔噔从楼上跑下来,甜甜的叫了一声:“哥……”
“多谢田田。”苏录笑着刚要接过来,却被干娘按在杌子上。“别动,娘来给你擦。”
苏录虽然不太习惯,但也只好乖乖听话。老板娘给他摘下儒巾,解开发髻,苏录的头发便披散下来。
“咦,你的头发怎么这么短?”老板娘惊奇地发现,苏录的头发连肩膀都不到。
“大夏天的,留那么长多热啊。”苏录笑道:“我让我哥给我剪短了,够挽发髻的就行了。”
“你们读书人不是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干娘逗他道。
“读书人还讲成仁取义呢。我爹都不在意,谁管得着?”苏录说着便顺嘴问道:“怎么没看见我爹啊,他翘班了?”
“不是,是你们出门一趟太累了,我让他在家歇足了再来。”干娘帮他一缕一缕的擦干头发。
“我都上了五天学了……”苏录大感不公平,自己咋就一天没捞着歇呢?
“可惜娘不是你们先生,不然我也让你好好歇几天。”干娘笑道。
不得不承认,干娘亲和力太强了,苏录很快就放松了下来,真感觉像回到家一样。
~~
接过田田端来的姜汤,他轻轻呷一口,感觉烫了点儿,便先搁到柜台上,轻声问道:“干娘,我爹跟你说酒的事儿了没?”
“说了,这是好事儿。”老板娘点点头。
苏录赶忙强调道:“干娘要是不想再酿酒,这事儿就算了。”
“放心,娘还有一屁股债要还呢,哪有闲心伤春悲秋?”干娘一边给他重新梳着头,一边笑道。
“嗯。”苏录松了口气,干娘实乃女中丈夫,从没那些婆婆妈妈。
“甜水记已经有稳定的客户了,只卖甜水太可惜了。”老板娘显然也已经深思熟虑过了:
“甜水的限制太多,市场太小,还是卖酒能做大做强。”
她顿一下,又幽幽道:“再说娘是给他哥俩还债,用他们的秘方天经地义!”
“倒也是。”苏录点点头。
“这几天我回忆了一下,其实你说的没错,他们的秘密就是在碎高粱上。”干娘轻声道:
“当时他们哥俩也没有避我,我还得时不时给他们打个下手,大体的流程我还都记得呢。”
“那太好了,赶明儿让二哥来一趟,干娘好好给他讲讲,定能少走好多弯路。”苏录欣喜道。
“嗯,等他来的时候我给他拿点钱,再把家里钥匙给他。”干娘爽脆道:“让他放手捣鼓去吧。”
“钱的事儿干娘就不用管了,做个实验而已,花不了几个钱。”苏录忙笑道:“等成功了,咱们再说下一步。”
“行,娘都听你的。”干娘给他重新束好了头发,用木簪扎紧,端详了好一会儿,由衷给出最高赞叹道:
“有那么点儿,你爹的影子了……”
“……”苏录哭笑不得,这算啥赞美啊?
干娘也没想到,把心里话说出来了,赶忙催促道:“姜汤快凉了,赶紧喝完发发汗。”
“好。”苏录端起海碗来,咕嘟咕嘟喝下火辣辣、甜滋滋的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