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 第77节

  为了能知道后续,别说让他们好好上课不打架了,就是让他们把家里房子点了,他们也会干的。

  看着孩子们朝自己疯狂涌来,不明就里的春哥儿吓了一跳,心说怎么了这是,不互殴了,改群殴老师了?!

  好在孩子们并没有动手的意思。只是把他团团围住,揪住他的袍子,摇晃着他的身子,叽叽喳喳道:“先生先生,我们一天没打架了,可以给我们讲猴儿的故事了吗?”

  “什么猴儿的故事,是‘美猴王’!”程家的孩子大声纠正道:“不许你这么叫我的英雄!”

  “什么你的英雄,是我的英雄!”马上有苏家孩子高声反驳!

  眼看又要干起来了,有人大喊一声道:“又忘了秋哥儿的话,打架就听不到‘美猴王’了!”

  两家的孩子马上勾肩搭背,笑嘻嘻道:“没有没有,美猴王是我们共同的英雄!”

  “……”春哥何其聪明,一下就明白了弟弟的用意,不禁心中一暖。

  他赶忙回忆昨晚睡前听的故事,还好还好,虽然没有刻意去记,但在脑子里清清楚楚,讲给孩子们没什么问题。

  便咳嗽一声道:“今天你们表现不错,可以给你们讲一段!”

  “嗷!嗷!嗷!”孩子们忘情欢呼,顿时觉得一天的‘辛苦’都值了。

  “你们听到哪了?”待他们安静下来,春哥儿问道。

  “猴王决定拜师学艺,划船出海!”孩子们异口同声道:“还没上岸就没有了,可急死我们了!”

  “好吧,我给你们接着讲……”春哥儿便清了清嗓子,接力秋哥儿道:

  “书接上回,那美猴王漂洋过海许久,先来到了南赡部洲,他从筏子跳上海滩,看到有人在晒网赶海,便过去想要问路。可见他样子怪异,人们以为是妖怪来了,全都吓得丢下东西抱头鼠窜……”

  春哥儿很珍惜弟弟帮自己创造的这个机会,也是豁出去了,玉树临风的大帅哥弓腰曲腿,挤眉弄眼扮起了猴儿,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

  “有个老头腿脚不利索落在了后头,被猴王一把按住扒掉了衣服穿在身上装起了人,所谓‘沐猴而冠’就是这个意思。”他还不忘寓教于乐。

  别说,春哥儿还真有点这方面的天分,何况苏录已经给他打好了底子,孩子们无缝连接,直接就回到了昨晚的状态。在春哥儿连蹦带跳,绘声绘色的讲述下,不知不觉听到了天擦黑。

  家里大人还以为他们,又打架被留堂了呢,纷纷过来领人,谁知也听入了迷。

  “……祖师笑道:‘你既然是只猢狲,那以后就姓孙吧。按我门中排行,你是‘悟’字辈。你又是无父无母,还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便再赐你一个‘空’字。’那猴王高兴地抓耳挠腮道:‘好好,以后我就叫孙悟空!’”春哥儿讲完了悟空寻师拜师的过程,放缓语气道:

  “欲知那猴王如何学艺,且听下回分解!”

  “你们兄弟怎么都一个样啊……”孩子们听得正上头呢,结果又没了,自然口不择言。

  “嗯?”春哥儿还没从菩提老祖的状态中走出来,下意识哼了一声。

  “弟子知错了!”谁知竟把孩子全都镇住了,扑通扑通跪了一地。

  春哥儿转念就明白了,孩子们显然也代入孙悟空了。他便宝相庄严地说教道:“看猴王拜师何其不易,求学之心何其坚定?尔等既然都以他为榜样,自当勤学苦读,不可懈怠,都记住了吗?!”

  “是,师父!”孩子们齐声应道。

  “好了,回家吃饭吧,要认真做作业。明日哪个没完成,别人听书你就补作业吧。”苏满愈发熟练道。

  “遵命!”孩子们一点都不敢讨价还价,起身行礼告退。

  家长们看得目瞪口呆,苏大成的大孙子有两把刷子呀!几天功夫就把两帮小子收拾服帖了?

  还真是人不可貌相,有志不在年高啊。

  苏满神态沉稳地目送着所有人离去,待到社学里只剩他自己,才一蹦三尺高!

  “先生,你怎么了?”一个学生忘了拿书本,又折回来时,正好目睹了春哥儿犇犇直蹦的这一幕。

  “咳咳!”苏满赶紧站定,一脸严肃道:“为师在彩排明日给你们讲的《美猴王》。”

  “哇,先生好认真啊!”小孩子就是好骗,满脸崇拜地拍手手。

  “当然,你们念书也要如此。”苏满暗暗松了口气。

  ps.今天还是四更,下一更等一会儿哈

第96章 那猴儿可不兴学

  苏录放学回到家,便见春哥儿站在楼梯口等自己。

  “大哥。”苏录赶紧行礼如仪,唯恐被挑毛病。

  “张嘴。”却听大哥道。

  “啊?”苏录下意识张开了嘴。

  春哥儿准确地将一枚高粱饴,投喂进他的嘴里。

  “哦?”苏录一边吃糖,一边含糊道:“真把我当金宝儿了。”

  “奖你的。”春哥儿终于绷不住了,感激笑道:“多谢你为我做的事儿。”

  苏录恍然道:“哦,《美猴王》啊,大哥给他们讲了?”

  “嗯,效果非常好!”苏满紧紧攥拳道:“学生们现在把我当成菩提祖师了,我让他们向孙悟空学习,尊师重道,一心向学。”

  “噗……”苏录差点没把那块糖吐掉:“大哥啊,那猴儿可不兴学啊。”

  “咋了?”苏满一愣。

  “也怨我没给你往下讲。”苏录苦笑道:“那货儿是个飞扬浮躁的主,学了点本事就觉得自己了不起,结果把师父私下教他的本事瞎显摆,让菩提祖师坐了蜡,把他逐出了师门。”

  “那确实不应该。”苏满道:“师兄弟会怪师父偏心的。”

  “还没完呢,他回去之后又仗着学的本事闯龙宫下地府,所到之处鸡犬不宁,最后直接大闹天宫,把玉帝老儿都撵到桌子底下躲着去了。”苏录不得不先给大哥来一个剧情概要。

  “那怎么能行?我可不能教一群这样的猴儿出来啊。”苏满一听大惊,忙道:“秋哥儿,你把故事改改吧,让那只猴儿变成只温良恭俭让,为天庭鞠躬尽瘁,一生忠忱的君子猴如何?”

  “那怎么能行?”苏录断然摇头道:“那猴儿之所以如此迷人,就是因为他的这些劣迹。没了这些还有什么意思?”

  “倒也是……”苏满想想也有道理,叹口气道:“就是没法寓教于乐了。”

  “大哥,咱讲故事就好好讲故事,非得来点儿教育意义膈应人,有意思吗?”苏录叹气道:“娃儿们在学堂里不是天天受教育吗?你天天教都教不好,一个故事就能把他教好了?不能够吧?”

  “确实。”苏满摇摇头。

  “所以就让他们单纯听个故事,开心一下不好吗?”苏录道。

  “……”苏满寻思良久,点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是我贪心了。”

  “大哥从小就学‘灭人欲存天理’,这样想很正常。”苏录轻声道:“不像我,半道出家,啥都不信服。”

  “那你信啥?”苏满也轻声问。

  “我哪知道?”苏录苦笑道:“我觉得朱子不对,但我还得靠他考科举呢。总不能吃人家的饭,砸人家的锅吧?所以先这么着吧。”

  “吾弟是有慧根的,日后多指点一下为兄。”苏满忽然声如蚊蚋道。

  “什么,我没听清,大哥你再说一遍?”苏录赶忙凑上前去,贱得让人想抽他。

  “好话不说第二遍,没听见拉倒。”苏满转身就走。

  苏录跟在他背后,笑问道:“不说就不说,那你说讲到哪儿了吧,你明天的内容还有吗,不会都讲完了吧?”

  “放心,为兄没那么蠢。”春哥儿剑眉一挑道:“你昨晚给我讲的内容,我准备给他们讲十天。”

  “那大哥你可够狠的,我那是准备让你讲三天的。也不好把孩子们吊得太狠,太不人道了,他们会造反的……”苏录介绍成熟经验道:“一天怎么也得讲一段完整的情节,然后留个钩子勾着他们就行了。”

  “明白了。”苏满虚心接受,又不好意思地轻咳一声道:“我不是担心讲完了没得讲吗?”

  “原来如此!”苏录哈哈大笑道:“大哥放心,大闹天宫完了那猴儿就入编了……哦不,就要跟着唐玄奘西天取经了,路上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呢,足够你讲到入冬的。”

  说着嘿嘿一笑道:“到那时,那帮孩子还不早就手拿把攥了?”

  “那就好。”苏满松了口气,又奇怪道:“不过你这故事哪来的?我在鹤山书院读过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那是一本很正常的游记啊。”

  “是吗?忘了哪个同学借我一套话本,看过这个故事。”苏录只好含糊道:“本来打算讲给金宝儿听的,可惜她还太小了听不懂。”

  “你有心了。”苏满接受了这个说法,不再追问《西游记》的来历,寻思一会儿又道:“十天太长的话,那就讲七天吧……”

  “随你。”苏录不禁同情孩子们,碰上这么个挤牙膏更新的说书人。

  ~~

  晚饭后,苏录写完作业,照例是老爹的声律课。

  苏录见老爹眉飞色舞,似有好事,便问道:“爹,有啥高兴的事儿说来一起开心开心嘛。”

  “下月十五不是你爷爷的寿辰吗?”苏有才忍了又忍,实在是没忍住。

  “对呀。”苏录点点头,老爷子处处跟人各一调,生日都是中元节,人家烧纸他作寿,八字硬到离谱。问道:“要大操大办吗?”

  “又不是整寿,就不操办了,全家人一起吃个饭便成。”苏有才说着噗嗤一笑道:“你知道你没回来的时候,你爷爷跟我说什么?”

  “说什么?”

  “你爷爷说谁也不请,就请你干娘娘俩来就行了。”苏有才乐得骨头都轻了二两。

  “那是好事儿啊。”苏录一听也很高兴。“爷爷终于想开了,干娘那么好的人,哪能人家一来他就躲出去?弄得干娘都不好意思上门了。”

  “可不嘛。”苏有才笑道:“可惜咱们说了没用,还是你大爷爷和七叔公说话管用。”

  “他们还说话了?”苏录小吃一惊,心说这是干娘请的援兵?

  “是。”苏有才点头道:“昨晚他俩过来串门子,劝了你爷爷好一阵,说什么此诚存亡之秋,要顾全大局,跟合伙人搞好关系,把你干娘牢牢绑在咱们苏家这边,千万别让她娘家再把她争回去。”

  “好家伙。”苏录不禁暗叹,干娘真是好手段啊,整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当时你爷爷挺不高兴的,喊什么我与‘程婢养’不共戴天!但你大爷爷多会来事儿啊,说正是如此,你才要加倍的对他闺女好,把他闺女变成你闺女,你说难受的是谁?你爷爷就笑了。”苏有才说着也笑道:

  “这不今天就这么跟我说了。”

  “爷爷那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苏录轻笑一声道:“他要真不接受干娘,当初就不会同意认这门亲。之前不过是为了堵上族人的悠悠众口,给你们将来争取空间罢了。”

  “争取什么空间?”苏有才跟他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揣着明白装糊涂。

  “那你为啥乐成这样?”苏录都不惜当拆穿他。

  “咳咳,快上课吧你,学得很明白了吗,废话越来越多。”苏有才瞪他一眼,结束了这个让他既喜且臊的话题。

  ~~

  一进入学习状态,苏录就心无旁骛,专注地吓人。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他的声律训练也进入了高级阶段,苏有才叫‘依谱填声’,简言之就是‘借词牌练声律’。

  “诗的格律虽然严谨,但终究翻来覆去就那么几种,对写文帮助有限。这时候词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至今尚存的词牌就有七八百个,各种长短句式应有尽有,足够你写到天荒地老。”苏有才介绍道。

  “那为什么不直接从词学起?”苏录不懂就问。

  “废话,没学会走你就想跑?!”苏有才没好气道:

  “‘诗乃词母、词乃诗余’懂不懂?词脱胎于诗的格律,却又在句式、押韵、节奏上更灵活。当然要先母而后子了,学会了诗的格律才能填词。”

  “明白了。”苏录点点头。

  “词有定谱,如《忆江南》,起句‘平中仄’,结句必押平声韵。”苏有才展开一本词谱,给苏录讲解一番,翻到一个《苍梧谣》的词牌,道:“这首《苍梧谣》,又名《十六字令》全词十六字,三平韵,算是最短的词,适合用来练手。”

  说着吩咐苏录道:“你照着它的词牌,填一首词出来。”

  苏录看那《苍梧谣》的词牌为:

  ‘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

首节 上一节 77/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