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107节

  让人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那些侵略者并非“文明的解放者”,而是彻头彻尾、披着人皮的野兽。

  罗伯特敏锐地嗅到了大新闻的味道。

  他听说,那位被称为“大夏之虎”的方默将军,他的指挥部和主力部队就驻扎在金陵城西,靠近玄武湖和紫金山的地方。

  甚至传言,他在那里修建了一座守卫极其森严的军事基地,还放出豪言,要坚守到最后一个平民安全撤离。

  这简直是最佳的采访对象。

  穷小子罗伯特立刻带上他心爱的徕卡相机,跨上那辆从旧货市场淘来的、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怀揣着特别的通行证,出发了。

  出城还算顺利,白人面孔和那张白鹰记者证就是最好的通行证。

  这位一心想挖到大新闻的波士顿穷小子,就这样吭哧吭哧地骑着车,一路向东,朝着传言中方默基地的方向前进。

  然而,他还没看到基地的影子,就在一条土路岔口被拦下了。

  两个头戴汉斯M35钢盔、身穿灰色野战服、眼神锐利的士兵,从路边的沙袋工事后站起身,手中的毛瑟步枪交叉一挡,动作干净利落。

  “站住,前方军事禁区,禁止前行。” 士兵的话语冰冷得不带丝毫情绪。

  罗伯特赶紧刹车,笨拙地掏出证件,用半生不熟的话语夹杂着昂撒语解释:

  “我是记者,白鹰记者。波士顿的,我想采访默将军,伟大的将军!和平!友谊!”

  一个士兵接过证件,仔细翻看,另一个则始终用警惕的目光上下打量着他,尤其是他胸前挂着的相机。

  士兵对着工事里摆了摆手,另一个士兵立刻摇起了野战电话。

  士兵对着电话低声说了几句,然后捂住听筒,对罗伯特摇了摇头:“抱歉,先生。军座事务繁忙,不接受采访。请您原路返回。”

  罗伯特还想再争取一下,就在这时——

  一阵低沉而巨大的轰鸣声,如同滚雷般从远处天际传来,迅速由远及近,变得震耳欲聋。

  罗伯特下意识地抬头望去,瞬间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只见东边那片低矮的山丘后方,一架接一架的飞机呼啸着拔地而起,冲向蓝天!

  它们迅速在空中编组成庞大的集群,银灰色的机身在冬日苍白的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Oh, My God...” 罗伯特彻底惊呆了,喃喃自语,甚至忘了自己被拒绝的沮丧。

  他看到了什么?

  那机群最外围的,是八架线条流畅、造型矫健的单翼战斗机。

  那锐利的机头、封闭的座舱盖,分明是他在新闻图片里见过的、汉斯人在弗朗机内战中使用的BF-109战斗机。

  中间簇拥着的,是十架看起来老掉牙的双翼机,速度慢悠悠的,但它们机腹下挂载的长条形物体……是鱼雷?。

  还有十二架造型古怪、有着倒海鸥翼、看起来笨重结实的俯冲轰炸机——那是汉斯的JU-87斯图卡。

  这位大夏将军,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搞来了这么一支完全由欧陆先进战机组成的空中力量?!

  这绝对是他记者生涯中最大的发现!

  罗伯特瞬间热血上涌,也顾不上哨兵了,手忙脚乱地举起胸前的徕卡相机,对着天空那支正转向东方的庞大机群,疯狂地按动快门。

  “咔嚓!咔嚓!”

  他要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

  这将是轰动世界的头条新闻!

  高空中,BF-109F4的座舱内。

  系统飞行员,独立航空队指挥官楚天纵,摸了摸头上的飞行皮帽,透过防弹玻璃座舱盖,扫视着周围编队飞行的机群。

  无线电耳机里传来各小队队长清晰冷静的汇报声。

  “天鹰1队,高度3000,一切正常。”

  “鱼叉1队,高度2500,编队良好。”

  “铁砧1队,高度2800,准备完毕。”

  楚天纵沉稳地回应:“收到,保持队形,按计划高度飞行。注意观察四周空域。”

  他们这些系统飞行员,被直接灌输了最顶尖的飞行与空战知识,训练度直接拉满。

  方默对他们更是没得说,伙食顿顿有肉有蛋有奶,机场里甚至专门养了几头奶羊,就为了让他们能喝上新鲜羊奶补充营养,身体棒棒,杀敌利利。

  他带领的这支混合编队,堪称豪华。

  8架BF-109负责制空护航,其中6架是E4型,2架是更先进的F4型。

  历史上这两款BF-109全部在40年后才正式服役,装备一台奔驰的DB601发动机,最大速度624千米/小时。

  没错,后世大名鼎鼎的豪车厂商奔驰,此时正处于纳粹控制下,专门为汽车和飞机制造发动机。

  其中E4型装备4挺7.92mm机枪和2门20mm机炮,F型则在机鼻塞了一门20mm机炮,外加两挺机枪,火力猛,精度高。

  它们今天没挂炸弹,任务是清扫可能出现的鬼子飞机,保护攻击机群。

  那10架看起来慢吞吞的“剑鱼”双翼攻击机,是老家伙了,但挂上鱼雷,就是战舰杀手。

  而那12架JU-87B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则是今天的绝对主力,每架机腹下都挂着一枚沉甸甸的500公斤航空炸弹,专治各种不服。

第177章 蹂躏鬼子舰队

  机群沿着长江向东飞行,巨大的轰鸣声震撼着大地。

  当它们飞越镇江上空时,可把地面上的孟烦了吓了一跳。

  “防空!防空!全体隐蔽!” 听到飞机引擎声的他扯着嗓子大吼,以为鬼子飞机来了。

  士兵们一阵慌乱,纷纷扑向掩体。

  孟烦了抓起望远镜,紧张地向天空望去。

  当他看清那些飞机机翼和机身上涂着的,分明是自家机徽,且是从西面飞来时,整个人都懵了,嘴巴张得老大。

  “乖乖……这……这也是咱们的飞机?哪儿弄来的这许多铁鸟?” 他放下望远镜,挠了挠头,一脸难以置信。

  37年12月3日上午,9点18分。

  鬼子海军“海风”号驱逐舰舰长,伊藤贤二少佐,刚刚在他那本精致的航海日志上,用娟秀的字体写下:“一切正常,天气晴朗,长江波澜不惊。”

  他心情颇佳,甚至有点闲情逸致。

  然而,笔尖刚离开纸面——

  “敌机,十二点钟方向!大批敌机!” 瞭望哨凄厉的、变调的尖叫声如同丧钟,骤然敲响。

  几乎同时,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再次撕裂了江面的宁静。

  这次可不是单独的一架侦察机了。

  伊藤贤二猛地扑到舷窗边,抬头望去。

  只见西北方的天空,已经被一群黑压压的机影所覆盖。

  他该要求加贺号出动舰载战斗机护航的。

  可惜,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卖。

  八架速度极快的单翼战斗机如同秃鹫般率先扑下,机头和机翼下喷吐出致命的火舌。

  “哒哒哒哒哒——!”

  20mm机炮和7.92mm机枪的混合弹雨,如同死神的镰刀,狠狠地扫过“安宅”、“鸟羽”等炮舰的甲板。

  刹那间,血雾爆散。

  那些正在甲板上操作高射机枪、高射炮,或者仅仅是因为惊愕而抬头望天的鬼子水兵,如同被网球拍拍碎的西红柿,瞬间被打得支离破碎,残肢断臂和内脏碎片飞溅得到处都是。

  刺耳的惨叫声甚至压过了引擎的轰鸣和爆炸声。

  一个鬼子机枪手嚎叫着扣下重机枪扳机,却什么都没打到。

  再一回头,所有的其他鬼子,早就均匀的分布在了周围的舰体上,将周围的钢板全部染成了血红色。

  “啊啊啊啊啊啊啊!,妈妈!”

  这鬼子,立刻就疯了。

  “八嘎,是战斗机,开火,快开火。” 伊藤贤二声嘶力竭地吼叫着,徒劳地下达着命令。

  此时鬼子舰队还奉行炮舰主义,虽然自己有航母,却对防空不太重视。

  几艘军舰上的防空火力不说一点没有,也是聊胜于无。

  如梦初醒的鬼子各条军舰上,寥寥无几的防空机枪、机关炮慌乱地开火了。

  砰砰砰!哒哒哒!

  零乱的弹幕在空中炸开一朵朵灰黑色的烟团。

  但根本没用。

  BF-109的速度太快,太灵活了。

  它们如同轻盈的雨燕,在稀疏的防空火网中穿梭自如,每一次俯冲扫射,都必然在鬼子舰船上带起一片腥风血雨。

  甲板上的防空火力被迅速压制、摧毁。

  就在此时,那十二架JU-87斯图卡轰炸机,发出了它们标志性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啸声。

  呜——呜——呜——!!!

  安装在起落架上的耶利哥号角发声器,在俯冲时发出的这种恐怖音效,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声响,更是心理上的摧残。

  如同地狱的丧钟,直接敲打在每一个鬼子水兵的心脏上。

  一架斯图卡几乎以垂直于江面的角度,朝着“鸟羽”号炮舰猛扑下去。

  在距离江面不到五百米的高度,机身猛地一颤,一枚500公斤的重型航空炸弹脱离挂架,带着死亡的尖啸,精准地砸向了目标。

  “轰隆!!!!!!!”

  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

  “鸟羽”号那小小的船体,根本无法承受如此恐怖的爆炸威力,瞬间被炸得四分五裂,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无数碎片和残骸被抛向空中,然后又如同下雨般哗啦啦地砸落在江面上。

  仅仅一击,一艘炮舰就从江面上彻底消失了。

  其他的斯图卡也纷纷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轰!轰!轰!

  接二连三的剧烈爆炸在江面上响起。

  一艘百吨级的炮舰,只要被一枚500公斤炸弹直接命中,瞬间就是解体沉没的命运。

  即便是近失弹,那巨大的水下冲击波也足以让舰体龙骨扭曲、焊缝开裂,大量江水疯狂涌入,迅速失去动力,瘫痪在江面上成为待宰的羔羊。

  伊藤贤二目眦欲裂,他拼命地操纵着“海风”号左冲右突,展现了他高超的操舵技术。

  “左满舵,全速,规避,快规避。”

  庞大的驱逐舰在他的操控下,险之又险地躲开了两枚直坠而下的炸弹。

首节 上一节 107/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