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更大的40mm博福斯高炮则发出沉闷而震撼的怒吼,每一次射击都喷吐出长长的火舌。
40mm的定高引信高爆炮弹在空中炸开一朵朵致命的黑色烟团,无数肉眼捕捉不到的高速破片在四散飞射。
猝不及防的鬼子轰炸机群一头撞进了这片由钢铁和火焰构成的死亡风暴。
出发前,加贺号航母上的任务简报会中,鬼子长官专门向飞行员们强调过,要远离四行仓库和闸北警局一带,那里防空火力最猛。
然而事实却出乎他们的意料,就连虹口前线区域的防空火力都如此之猛。
“轰!” 一架俯冲中的九六舰爆被20mm炮弹直接命中机翼,失去平衡之下,机体立刻开始翻滚,接着瞬间凌空解体,化作一团燃烧的火球。
“砰砰砰!” 另一架九六舰被40mm炮弹的破片扫过机身,引擎被击中,很快冒出浓烟。
失去控制的飞机立刻歪歪斜斜地栽向地面。
“八嘎,防空炮,密集的支那防空炮阵地” 带有无线电的队长机内,无线电员立刻开始拍报,将情报汇报给加贺号。
地面,87师的轻重机枪也加入了合唱,虽然对高空目标威胁不大,但密集的子弹如同泼水般射向低空的敌机,进一步扰乱了鬼子飞行员的投弹节奏和心理。
在猛烈而精准的防空火力打击和干扰下,鬼子轰炸机群阵型大乱,投弹精度惨不忍睹。
大部分炸弹都偏离了目标,要么落在空旷的码头区炸起漫天水柱和碎石,要么甚至落到了鬼子自己残余的阵地上,引发了更大的混乱和伤亡。
只有零星几枚炸弹落在了进攻部队附近,造成了一些轻微损失,但根本无法阻挡钢铁洪流的推进步伐。
掩体内,方默的系统面板上不断跳出提示。
【击毁鬼子九六式舰爆 x1,功勋值+100】
【击毁鬼子九六式舰战 x1,功勋值+110】
【击杀鬼子飞曹(中士)x1,功勋值+10】
(鬼子飞行员军衔多为飞曹、伍长这一高级士官级别,即便是江田岛海军兵学校毕业的飞行员,一般也就是少尉指挥官,普通飞行员如坂井三郎,即便击落22架盟军的飞机,不是江田岛海军兵学校出身,连少尉都评不上)
看着不断增长的功勋值,方默乐了。
击杀一个鬼子少佐才200功勋值,这一架新锐舰载机就100多功勋,是真不少啊。
要是能把加贺号上的90多架舰载机都打下来,获得的功勋值怕不是相当于击沉了一条万吨军舰。
可惜,方默自己也知道,凭他那点飞机,这是想屁吃。
倒是鬼子飞行员,按照军衔算,才相当于10个普通步兵,是真便宜啊……
鬼子一轮空袭下来,双方在空中和地面激烈交锋,互有损伤,但鬼子的轰炸企图最终还是被彻底挫败。
残余的鬼子此时全部被压制到了黄浦江边,无路可退。
而此刻距离张冶中给方默的24小时截止时间,还有足足6个小时。
第101章 把小鬼子赶下黄浦江!
地面战场上,除了码头区的几座仓库和建筑外,残余的鬼子都聚集在最后的抵抗核心——一座坚固化学工厂厂房改建的堡垒。
鬼子利用工厂厂房厚重的结构和预先储存的钢材、混凝土,浇筑了极其坚固的工事,机枪火力点密布,企图负隅顽抗。
“大猫2号呼叫炮兵。坐标XXX,XXX。目标为坚固工事,请求重炮支援!”
后方,几辆“野牛II”150mm重自行火炮缓缓调整炮口。
作为汉斯专门研发的近距离攻坚载具,“野牛II”以II号坦克的底盘为基础,搭载了一门s.I.G.33型150mm重步兵炮。
“目标确认,高爆弹!一发试射!”
敞篷的战斗室内,2名装填手合力用大铁钳夹起了重达38KG的半穿甲高爆弹弹头塞入炮闩。
接着推入发射药药包。
作为一款专门针对钢筋混凝土工事研发的破坏弹,其不仅有一定的穿甲能力,内里还塞入了足足8.6kg的阿马图炸药,其爆炸当量是虎式发射的88mm高爆弹的近9倍。
“轰——!”
一枚150mm高爆弹狠狠砸在化学工厂主建筑的外墙上。
剧烈的爆炸声中,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外墙被硬生生撕开一个巨大的豁口,烟尘弥漫。
“修正,效力射,三发急速射。”
“轰!轰!轰!”
8辆野牛II一齐开火,无数150mm高爆弹狠狠砸在工事和厂房围墙上。
接着就是惊天动地的爆炸。
这些坚固的工事面对普遍缺少火炮的其他大夏军队或许很有用,但面对拥有8门150重炮的方默,不过是让鬼子们给自己选了个舒服的棺材。
很快,躲在厂区内的数百名鬼子精锐,连同他们的指挥官和工事一起,在150mm重炮的绝对力量面前,被彻底埋葬、汽化。
这毁灭性的一幕,成为了压垮汇山码头鬼子守军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残存的鬼子指挥部成员、水兵、搬运工……
他们看着那冲天而起的烈焰和蘑菇云,听着无线电里藤田中佐还在歇斯底里地重复着“坚持就有机会,坚定守住,就有办法。”的呓语,最后一丝抵抗意志彻底崩溃了。
不知是谁先带的头,数百名鬼子如同丧家之犬,竟然只留下极少数绝望的士兵断后,便如同下饺子一般,纷纷跳进了浑浊的黄浦江,拼命向南岸的公共租界方向游去。
他们宁愿去当西方白人的俘虏,也不愿面对那方默第21旅所部那毁天灭地的炮火!
“鬼子跑了!鬼子跳江了!”
“冲啊!拿下码头!”
“胜利啦——!!!”
震天动地的欢呼声瞬间响彻整个战场!
562团的战士们如同猛虎下山,呐喊着冲过最后的障碍,踏上了汇山码头的土地。
幸存的最后一架霍克III战斗机在低空盘旋,飞行员兴奋地摇晃着机翼。
官兵们冲上码头边缘,对着奔流的黄浦江,对着南岸的公共租界,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枪支和旗帜,放声高呼。
“大夏万岁!”
“我们赢了!”
尽管士兵们向黄浦江内疯狂开火,但依旧有不少鬼子兵游到了对岸,接着被严阵以待的租界士兵缴械俘虏。
南岸公共租界内,早已聚集在江边、屋顶、窗口的无数华人百姓,目睹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
压抑了许久的情绪如同火山般爆发。
“赢了,我们赢了!”
“大兵哥,好样的!”
“打死小鬼子!”
欢呼声、呐喊声、喜极而泣的哭声汇成一片,隔着黄浦江,与北岸战士们的欢呼遥相呼应。
此刻,这是属于整个大夏所有人的胜利的喜悦!
硝烟尚未散尽的汇山码头主建筑前。
方默很会做人。他深知独吞大功易招人嫉恨的道理。
他特意派人将同样激动不已的王又平和杜光亭请了过来。
三人并肩站在被炮火熏黑、布满弹痕的货栈与被炮火摧毁的起重机前。
三人前面,则是一面被遗弃、沾满污泥和血迹的鬼子海军旭日军旗。
方默抬起穿着锃亮军靴的脚,重重地踏在膏药旗上,用力碾了碾,仿佛要代替众人,将所有的屈辱和仇恨都踩进泥土里。
王又平和杜光亭也毫不犹豫地跟上,三双军靴,将象征着侵略和罪恶的旗帜践踏得面目全非。
然后,方默弯腰,一把抓起那破烂的旗帜,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奋力将其抛入了滚滚东流的黄浦江中。
“升——旗——!”
随着一声嘹亮的口令,一面崭新的、象征着胜利荣耀的军旗,在汇山码头最高的旗杆上,迎着江风,冉冉升起!
风吹过,旗帜猎猎作响。
所有浴血奋战的将士,所有隔江相望的同胞,注视着升起的旗帜。
这一刻,所有的牺牲与坚持,仿佛都凝聚在了这面迎风飘扬的旗帜上!
“敬礼——!”
刷!在场的所有军官士兵,齐刷刷地举起右手,向着那面旗帜,致以最庄严的军礼。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扛着一台老式相机,敏捷地穿过人群,跑了过来。
正是已经成长为一名勇敢战地记者的林晚秋。
“方旅长,王师长,杜团长,还有各位长官。” 林晚秋大声喊道,“如此历史性的时刻,请允许我为英雄们留影。”
方默微微一笑,朝她点了点头,然后对王又平和杜光亭等人道:“诸位,让我们与这胜利之地,合个影吧。”
王又平豪爽大笑:“好,正该如此,让历史记住今天,记住我们在这里把小鬼子赶下了黄浦江!”
杜光亭也难得地露出了释然的笑容,整了整自己的衣领。
一番推让之后,方默站在正中,王又平、杜光亭分列左右,其他参与过进攻的主要军官也纷纷靠拢过来。
背景是硝烟尚未散尽的汇山码头废墟,是那面高高飘扬在旗杆顶端的旗帜,是奔流不息的黄浦江!
林晚秋屏住呼吸,调整好相机,将镜头对准了这群创造了奇迹的军人。
“大家看这里!一、二、三!”
清脆的快门声响起,定格了这个必将载入史册的瞬间——8月22日,沪上抗战爆发以来,大夏军队攻克了鬼子在沪上的最后一处据点,完成了将沪上的鬼子彻底肃清的战略任务。
而这胜利的中心,赫然便是肩扛将星,在众多高级军官的簇拥下,站在C位的年轻旅长——方默。
不远处,遗落在指挥部内的无线电台,耳机里隐约还能传来长谷川清气急败坏、绝望癫狂的嘶吼:
“不许撤退,必须坚守!为了天皇陛下……”
然而,这声音,已被淹没在黄浦江两岸山呼海啸般的胜利欢呼声中,显得如此可笑而渺小。
第102章 张冶中:老板你微操的时候,把我落下了!
不久之后,杨树浦公大纱厂一带被36师攻克的消息也抵达了第9集团军司令部。
至此,除了零星散兵游勇,沪上市区内已无成建制的鬼子海军陆战队。
第9集团军前前后后以伤亡三万余的代价,终于全歼沪上的6000余鬼子海军陆战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汇山码头升起的旗帜,瞬间引爆了金陵乃至全国的狂欢浪潮。
报纸头版头条尽是大捷喜讯,街头巷尾充斥着鞭炮声和民众自发的游行欢呼。
压抑了太久的民族情绪在这一刻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宣泄。
这些欢庆暂且按下不表,在处于风暴中心的沪上,更大的阴云已然压境。
张冶中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脸上却是喜中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