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方默的多次提醒和警告,张冶中亲自给金陵去信,金陵方面此次终于听进去了一些。
原本历史上此时已被调走的湘军第28军,被严令留在了金山卫一带布防。
登陆的鬼子部队意外地遭遇了湘军的顽强阻击,双方展开激战。
直到11月8日,鬼子第10军才得以完全登陆。
但其兵锋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整个沪上战场大夏军队的南翼和后方。
此时,鬼子投入沪上战场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0个师团又2个旅团,比历史上的鬼子更多。
鬼子大本营正式下令成立华中方面军,由松井大将统一指挥,总兵力约30万余人,配备400多门身管火炮,上百辆坦克装甲车。
然而,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金陵方面最高统帅部却做出了一项令人瞠目结舌、近乎荒诞的决策。
因为九国公约会议即将在布鲁塞尔召开。
11月5日,明知鬼子已经登陆的最高统帅部直接给第三战区发来电报,严令:
“还应继续坚守四日,四日之后,九国公约会议必能督促霓虹退兵,我无忧矣……”
方默在四行仓库指挥部里接到这份电令时,气得差点把电报撕碎。
都要被包饺子了,还他娘的想着靠国际调停?
指望那些洋人发善心来救我们?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简直无法理解这种一厢情愿、将国家命运寄托于他人之手的鸵鸟心态。
而鬼子这边,也同样犯了错误。
由于方默和他的独立21旅表现得过于“耀眼”,吸引了鬼子华中方面军绝大部分的注意力和火力。
新登陆的第10军司令官,为了抢夺“攻占沪上”这份巨大的荣耀,竟然没有采取大胆的、致命的迂回包抄战术,去彻底截断几十万大夏军队向金陵撤退的退路。
而是像一只看到骨头的饿狗一样,直接朝着沪上市区,朝着方默这块硬骨头莽了上来。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减轻了其他大夏部队后撤的压力。
11月9日,布鲁塞尔。
九国公约会议如期召开。
大夏的外交人员包括顾少川等人,在会上据理力争,痛陈鬼子侵略之暴行,展现大夏军民之英勇抵抗。
与会的汉斯、意呆、约翰、高卢等国代表,出于各种考虑,表面上一致表示同情,并同意“应该让大夏和霓虹进入停火状态,双方各退一步,脱离交火”。
然而,当谈到最关键的问题——究竟由哪国来具体负责监督停火、为停火协议背书?
以及,如果鬼子公然违反停火协议,再次发动进攻,又有哪国愿意派出军队,以实际行动惩戒违约者时……
刚才还侃侃而谈的各国代表们,瞬间集体哑火,面面相觑,竟无一人敢于站出来承担责任。
大夏的外交人员们的心,彻底凉了。
他们这才幡然醒悟,所谓的“国际公理”、“人道主义同情”,都不过是这些列强们嘴上说说而已的漂亮话,是彻头彻尾的“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弱国无外交。
从头到尾,这些西装革履的绅士们,就根本没准备为了一个遥远的、弱小的大夏,去真正得罪如日中天、野蛮凶狠的鬼子。
甚至,白鹰国的代表还站起身,以“贸易自由”、“契约精神”为名,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大夏提出的、要求各国停止向鬼子出口钢铁、石油、有色金属、炸药原料等关键战争物资的呼吁。
更令人齿冷的是,这些列强们反而轮流向大夏施压。
他们声称沪上的战事严重威胁到了租界的“安全”和“中立”,要求金陵方面立刻下令。
让方默和他的第21旅停止“无谓的抵抗”,立刻放弃靠近租界的阵地,以免刺激鬼子,导致其“失去理智”冲进租界。
面对列强“爸爸”们的联合施压,金陵方面最终顶不住压力,再次朝令夕改。
一道新的命令,火速发往了四行仓库:
“着令国军独立第21旅旅长方默,即刻放弃闸北、四行仓库等阵地,向西突围而出,‘保存有用之身’,以期未来为国杀敌……”
方默接到这份命令时,先是愕然,随即气得直接笑出了声。
就在几天前,金陵方面还刚刚晋升他为中将军衔,连发嘉奖令,号召他“杀身成仁”、“坚守到底”、“为国尽忠”,恨不得他立刻战死在沪上,成为激励全国的抗倭符号。
被洋人们稍微一施压,就立刻改口,变成“保存有用之身”了?
这前后不一的嘴脸,这欺软怕硬的本性,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呵,也好。”
方默将电报纸揉成一团,扔在地上。
他本来也就没打算死在这里,该赚的功勋值也赚得差不多了,是时候撤退了。
“传令各团,做好突围准备。”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图。
这一次,他要带着这支打不垮的铁军,从鬼子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
第9师团临时指挥部内,师团长吉住良辅中将正躺在简陋的行军床上,发出沉重的鼾声。
连续多日的猛攻受挫,让这位在鬼子中也素以勇猛著称的将领感到身心俱疲。
堂堂的常备第9师团,曾经打过老毛子,战斗号称只比第2和第6师团稍差,竟然被一个大夏的前警察局长给打的损兵折将?
即使在睡梦中,他的眉头也紧紧锁着,嘴角却偶尔咧开一丝扭曲的笑意。
他正做着美梦。
在梦里,他的部队终于攻克了那座该死的闸北警局和坚固的四行仓库。
他本人,则在一场符合“武士道”精神的一对一决斗中,用家传的宝刀,亲手劈翻了那个让他丢尽颜面的方默,砍下了他的头颅。
梦里的他,正享受着周围部下们敬畏崇拜的目光,准备向天蝗陛下发出捷报……
第146章 四行仓库守卫战(四)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连日来的进攻,几个围攻沪上市区的鬼子师团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士兵们整中队(连)、整中队地冲上去,又在守军密集的火力和坚固的工事面前,整中队、整中队地被消灭。
鲜血染红了每一寸接近目标的土地,尸体堆积如山,却连那两座建筑的大门都没能摸到。
不到一周的时间,累计伤亡已经超过了七千余人,接近一个完整的步兵旅团就这样在巷战和攻坚中被报销了。
尽管鬼子内部的战报依旧充斥着“皇军英勇玉碎百余,毙伤敌军万余”的离谱数字,但前线的高级军官们心里都清楚,这仗打得有多憋屈,多惨烈。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不把那些150mm甚至240mm口径的庞然大物拉上来,进行无差别的毁灭性炮击,恐怕是奈何不了那两座钢筋混凝土的堡垒了。
已经被方默这块硬骨头硌得牙疼、气得快要发狂的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大将,终于下了狠心。
他悍然下令:明日一早,就将独立重炮旅团的240mm攻城榴弹炮拉上来,直接对准四行仓库和闸北警局开火。
至于炮弹可能飞入租界、引发国际纠纷的风险,由他松井石根一人承担。
九国公约会议上各列强唯唯诺诺、只顾自身利益的表现,已经让鬼子的野心极度膨胀。
他们断定,那些西洋列强根本就是纸老虎,投鼠忌器,即便真的误伤到租界,他们也绝不敢出头!
吉住良辅在勤务兵小心翼翼的脚步声中被惊醒,美梦破碎,喉咙干得冒烟,正想吩咐勤务兵给他倒水。
一种令他乃至所有前线鬼子兵都头皮发麻的尖啸声,再次出现。
“呜——呜——嗖嗖嗖嗖——!!!”
那是独立21旅的150mm火箭弹,是死亡的呼啸!
“炮击!隐蔽——!” 凄厉的警报声和军官的嘶吼声瞬间响彻鬼子阵地。
吉住良辅一个激灵,猛地从行军床上滚到地上,也顾不上什么师团长的体面了。
紧接着,地动山摇!
“轰隆隆隆隆——!!!”
密集的火箭弹砸落在鬼子前沿阵地上,爆炸的火光连成一片,瞬间将鬼子的堑壕、机枪阵地、炮兵观测所吞噬。
巨大的声浪袭来,吉住良辅感觉自己的耳膜都快被撕裂了。
火箭弹的覆盖刚刚停歇,更加沉闷和恐怖的呼啸声接踵而至。
那是105mm榴弹炮的轰击!
炮弹落在火箭弹洗地后的区域,进行补充杀伤和压制,根本不給鬼子任何喘息的机会。
吉住良辅被副官和警卫员死死按在指挥部角落的掩体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头顶簌簌落下的泥土,让他心惊肉跳。
炮击持续了足足十分钟。
就在鬼子被炸得晕头转向、死伤惨重,以为对方要发动反击而拼命呼叫炮兵支援时,炮击的弹种突然变了。
不再是大威力的高爆弹,而是……
“噗噗噗噗……”
无数发炮弹落在两军阵地之间的开阔地带,并没有产生剧烈的爆炸,而是爆开一团团浓密的、灰白色的烟雾。
大量的烟雾弹迅速弥漫开来,很快就在两军阵地前形成了一道宽大而浓厚的烟雾墙,遮挡了双方的视线。
“八嘎!他们想干什么?”
吉住良辅挣扎着爬起来,扑到观察孔前,只看到外面白茫茫一片。
短暂的错愕之后,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击中了吉住良辅。
“突围!方默要突围!他想跑!”
“快!命令前沿各部,死守阵地,绝不能让他们突破。所有火力,向烟雾区域盲射,拦住他们。”
然而,他的命令下得还是太晚了。
就在鬼子前线部队在一片混乱中匆忙整队,试图依托残破的工事进行阻击时——
发动机的轰鸣声从浓厚的烟雾中传来。
烟中恶鬼来了!
紧接着,一辆辆坦克猛地撞破了烟幕,出现在了鬼子士兵的视野中。
打头的是II号坦克和38(t)轻型坦克!
紧随其后的,是无数头戴M35钢盔、手持自动武器、杀气腾腾的561团步兵!
“装甲部队,支那战车。”
“快!战防炮,瞄准!”
鬼子阵地上顿时一片鸡飞狗跳。
残存的鬼子战防炮手慌忙想要瞄准射击,但他们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突击的节奏。
坦克的并列机枪和同轴机枪率先开火,将那些试图操作战防炮的鬼子兵打成筛子。
561团的步兵们则紧紧跟在坦克后面,利用坦克作为移动掩体,手中的MP-40冲锋枪、STG-44突击步枪、MG-42通用机枪猛烈开火,如同水银泻地般泼向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