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布登老弟,那批钱财已经不重要了。”
埃德蒙挤出一副愁容,“我托人前去伦底纽姆打探消息,据说维格的真实意图不是钱,而是打算污蔑我们为帕菲斯的同党,然后剥夺我们两家的领地.”
“这,这可如何是好?”
布登两年前袭承爵位,经验尚浅,轻易就被埃德蒙唬住了,一时间方寸大乱,攥住后者的手臂寻求办法。
第243章 密谋
察觉年轻人的恐惧和无助,埃德蒙内心暗喜,脸部表情依旧凝重。
“我们两家不被国王信任,而且实力微弱,是最适合下手的对象。只能冒险搏一把。”
得知要和北境之蛇开战,布登愈发恐慌,“要论行军打仗,我们如何比得上维格·泰恩堡?”
埃德蒙缓慢摇头,“不止我们。爱尔兰的伊蒙公爵是拉格纳的直系血脉,想必他对伦底纽姆的王座很感兴趣。贡纳尔拥有恩雅公主,或者说恩雅女王,同样想着进攻不列颠。还有,佛兰德斯商人损失惨重,为了夺回纺织品市场,他们也会出兵。”
听到贡纳尔的名字,布登的恐慌略微减轻,法兰克骑兵战力强横,足以匹敌国王的常备军和禁卫军。
“什么时候行动?”
埃德蒙掏出纸笔,“维格随时可能动手,当然是越快越好。”
写完一封给布鲁日市镇的书信,埃德蒙在末尾盖上自己的印鉴,发觉布登略有迟疑,他几乎是半强迫地抓起对方的左手,在信纸盖上印鉴。
之后是写给贡纳尔、伊蒙二人的书信,埃德蒙继续让布登盖印,担心对方怀疑自己。埃德蒙把最后一封书信交给布登。
“我和伊瓦尔、伊蒙父子的关系生疏,这封信由你找人送,要尽快。”
此刻的布登仍没有缓过神来,他看着书信末尾两人的印鉴,一时间茫然无措。
自己只不过贪了一千镑财物,为何沦落到起兵反叛的境地。
见同僚这副蠢样,埃德蒙担心他随时可能反悔,立即找借口离开,“我这就让人去佛兰德斯和诺曼底,你也抓紧时间。”
院落外,埃德蒙翻身骑上马鞍,几乎是以冲刺的速度冲出村落。眺望这人逐渐远去的背影,布登心神俱震。
不好,似乎被人算计了。
那批钱财藏在斯肯索普,相当于自家的战利品。即使私吞宝藏的事情败露,国王顶多训斥几句,勒令自己交出钱财,不可能冒着得罪所有大贵族的风险强行剥夺头衔。
不知过了多久,布登总算想明白一切,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返回领地,埃德蒙派人联络贡纳尔与佛兰德斯的市镇。
很快,前往佛兰德斯的使者返回,声称那群纺织商人反响强烈。为了捍卫现有的商业秩序,他们愿意提供四千人,大部分是缺乏训练的平民,陆战能力薄弱。
然而,商人还可以雇佣骑兵参战,例如骑士群体的次子、私生子,只要舍得花钱,凑出数百骑兵不成问题。
“四千人,算上我和布登小子的征召民兵,至少凑出六千,足以闹出一番动静。”
又过了几天,使者带回贡纳尔的消息,这个维京叛徒的野心依旧炙热,只要不列颠爆发内战,他立即说服法王集结兵力,预计将在两个月内出兵。
说服诺曼底、佛兰德斯,埃德蒙的内心依旧忐忑。不久,布登传来消息,他已经说动伊蒙出战,然而后者痛恨贡纳尔的背叛,即使击败维格,后续仍然免不了争斗。
“不管了,先熬过眼前这关再说。”
冬季北海风浪猛烈,佛兰德斯、诺曼底、爱尔兰的部队无法渡海,埃德蒙最担心的是阴谋泄露。他几乎每天都去教堂祷告,乞求维格不要发现自己的密谋。
伴随着他的恐惧,时间逐渐流逝,国王和内阁的精力主要用于清丈五郡的田亩,裁撤不合格的官员,对这场即将掀起的叛乱毫无反应。
王宫,内阁会议室。
此刻的会议桌上堆放着一大摞羊皮纸册,古德温拿出最上面的总册,向国王与同僚汇报长达半年的工作结果。
尽管遭遇诸多波折,内阁还是获得一份详细的统计数据,涵盖人口、田亩、以及五郡居民拥有的财富。
望着密密麻麻的字迹,古德温由衷地感到疲惫与释然。旧王朝时期,他的工作重点只有一个——满足王室成员的各种需求,经常是他负责敛财,然后宫廷总管负责哄王室开心,名义上是首相,实质等同于家奴。
新王登基后,他的性格严谨细致,导致内阁的工作量骤然增加,但古德温更认同目前的状态,而不是自甘堕落,与帕菲斯这种谄媚阉人同流合污。
清了下嗓子,他念诵各项统计数据,“.总结下来,五郡拥有三十二万两千三百零五常住居民,六万两千户。”
首相汇报完毕,维格暗自盘算自己的家底:五郡拥有三十二万人口,泰恩郡和北境拥有三十三万,总计六十五万。
单纯从数字来看,直辖领地六十五万人口,和爱尔兰的五十万相差不大。
但是细究起来,伊瓦尔/伊蒙父子的领民绝大多数是本地人,由于混乱无序的管理,爱尔兰人对公爵的认同度极低,能够依靠的只有四万维京移民。
两相比较,直辖领地拥有十四万维京移民。而且王后赫丽吉芙是盎格鲁人,王储拥有一半盎格鲁血统,有效提升盎格鲁—撒克逊居民对王室的认同度。
此外,维格当年无偿传授农业技术,致使威尔士地区摆脱饥荒,大幅提升当地居民的好感度。虽然该地区不缴纳直接的农业税,但是提供间接的商业税,还能在战时提供优质的长弓兵。
然后是北境的皮克特人,历经多年时间,他们习惯了泰恩堡家族的统治,能够提供赋税,却不适合作为兵员。
最后是高地的盖尔氏族,他们生活困苦,性格悍勇无畏,雇佣成本较低,是良好的后备兵员。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王室的实力大幅领先国内贵族。
残存的两位公爵各有劣势,伊蒙年纪尚轻,领地叛乱频繁。西奥武夫只掌控牛津郡,其余的伍斯特、特尔福德、切斯特等地自行其是,不服从公爵的约束。
伯爵们的实力有强有弱,少数强大的伯爵领大致相当于维格的一个郡,单个来看构不成威胁。除非维格惹怒贵族群体,导致大范围的叛乱。
第244章 不存在的同盟
冬去春来,风浪渐息,惴惴不安的埃德蒙收到消息,佛兰德斯的援军到了。
冲到马厩,埃德蒙纵马来到十几英里外的海岸,看见十余艘柯克船拥挤在一处渔港,装备简陋的民兵陆续走出船舱,眼里充斥着茫然和些许兴奋。
环视一圈,埃德蒙只看到五百个乱糟糟的步兵,披甲率不到一成。
细问之下,他们并非佛兰德斯本地人,而是东法兰克内陆的贫民,被纺织商人用极低的价格哄骗至不列颠,只适合用来充场面。
他找到指挥官厉声责问:“说好的四千多人,怎么只来了这点?剩余的部队在哪?骑兵在哪?”
指挥官语气低落,“伯爵阁下,有人信不过您,怀疑这是维格故意设下的圈套。只要您公然与维格决裂,他们立即派出第二拨部队。”
事已至此,后悔毫无意义,埃德蒙带领援军返回诺里奇,然后召集境内的男爵、骑士。
两天后,四十多个小贵族进入城堡,发觉大厅两侧站着众多披甲侍卫,年迈的埃德蒙端坐在座椅上,时隔多年穿着锁子甲,神情庄严肃穆。
“诸位,维格贪婪严苛,放纵手下勒索平民,还派遣大批探员进入东盎格利亚,试图夺取我的领地.”
埃德蒙大肆数落维格的“恶政”,语气愈发激昂,令众人大为不解。
当初不列颠内战,埃德蒙没有接受贡纳尔和埃塞尔巴德的邀请,一直龟缩在领地自保,之后见势不妙投靠维格,全程为了利益,根本看不出所谓的信仰。如今维格风头正盛,这时候造反岂不是找死?
发觉属下反应平淡,埃德蒙拿出贡纳尔、佛兰德斯市镇的回信,声称他们承诺参战,解救深陷苦难的不列颠民众。此外,他还和斯肯索普的布登、爱尔兰的伊蒙联系好了,共同讨伐这个暴君。
这时,封臣们终于明白大厅站着诸多侍卫的原因,人群窃窃私语,最终无人反对埃德蒙的提议。
一直以来,他们与维京国王属于异文化、异宗教,迫于形势臣服拉格纳、西格德、维格。既然埃德蒙下定决心要开战,他们作为下属只得遵从。
“感谢诸位选择正确的一方。”
埃德蒙让封臣征召民兵前往诺里奇,他不敢与维格正面交战,而是打算固守城堡。只要拖到佛兰德斯派出第二拨增援、贡纳尔和伊蒙下场,届时敌军主力必然离开。
三天后,埃德蒙起兵反叛的消息传至伦底纽姆,首相和内阁成员找到维格。
古德温:“陛下,埃德蒙起兵反叛,必然得到法兰克人的支持,赶快让舰队封锁海峡。”
巴弗斯:“陛下,您打算集结多少部队?全境征召,还是征召部分地区。”
听完众人的建议,维格面容淡漠,他下令征召王国中南部的军队,但是没有调动王家舰队,似乎在放任敌人登岸。
事实上,他早在去年就收到伊蒙公爵的检举信,告发埃德蒙与布登两位伯爵反叛。
这无疑是最正确的决定,伊蒙未满十四岁,无力掌控爱尔兰的局势,任由三个伯爵和男爵们各行其是,维持表面上的平衡。假设他召集封臣密谋,说不准就被某些急于上位的人给卖了。
相比之下,布登伯爵比他年长三岁,反而显得更加稚嫩,属于典型的反面教材。
布登先是被埃德蒙连唬带骗拖下水,纠结许久,还是派人联络伊蒙,结果伊蒙还没回复,布登的叔叔瑞卡德和四位男爵的信使已经抵达王宫。
经过仔细权衡,维格没有贸然动手,而是让伊蒙严守口风,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另一方面,他让瑞卡德与四位男爵接管斯肯索普,继续敷衍埃德蒙,打算一次性引出更多的叛徒。
当然,即便伊蒙和瑞卡德没有检举,维格也能通过情报系统提前知晓埃德蒙的举动——征召军队需要提前积蓄粮食、打制兵器,导致东盎格利亚物价异常,就连商人们也察觉到不对劲。
打发走内阁成员,维格走到窗边眺望后花园的景色,右手拎着一瓶威士忌,心情尤为轻松。
“不着急,先耍耍这只猴,我倒要看看有哪些人会支持他。”
半小时后,王家舰队收到一份莫名其妙的诏令,他们被派遣出海,但是要避开加莱海峡,放任佛兰德斯的援军上岸。
随着时间推移,陆续有部队前往伦底纽姆集结,维格始终没有进攻,仅仅安排两千人驻守剑桥,似乎在等待什么。
一天。
两天。
等了足足一个星期,佛兰德斯毫无动静,维格招来舰队提督,怀疑是海军私自出战,吓跑了佛兰德斯人。
后者赶忙反驳,“陛下,这些天弟兄们一直在外海捕鱼,遇到的五艘商船被我们扣押,绝没有泄露舰队位置。”
“是吗?”期望落空,维格内心尤为失望。
近期加莱海峡天气放晴,海况良好,适合大规模登陆。拖延至今,证明佛兰德斯根本没有参战的诚意。
“可惜。”
国内劳动力短缺,维格原计划抓几千个俘虏,投入各项大型工程的建设,现在看来是没戏了。
又等了三天,海峡南岸的佛兰德斯、诺曼底仍然没有参战,不列颠内部也没有第二家大贵族响应叛乱,维格的“钓鱼”计划彻底破产。
“说好的五家同盟,到头来只有埃德蒙付诸行动?”
时间流逝,军官们的请战呼声日益强烈,维格迫于无奈,率领八千士兵前往东盎格利亚,沿途没有遭遇任何抵抗,仿佛一场武装游行。
三月五日,埃蒙德偷偷乘坐一艘划桨长船跑路,驻扎在诺里奇的一千四百士兵宣告投降。
事后,俘虏们交代了帕菲斯的埋尸地点。得知前任宫廷总管的死讯,众人总觉得有些不真实,认为这种死法过于荒诞,不符合他当年拥立西格德时的阴狠毒辣。
与此同时,瑞卡德和四位男爵押送布登南下,这场历时半年的叛乱行动戛然而止,全程没有爆发过一场战斗。
第245章 路网
叛乱平定,维格宣布剥夺埃德蒙及其家族的统治权,东盎格利亚收归王室领地,成为新设立的一个郡。
参与叛乱的封臣尽数被剥夺领地,核心成员处死,其余人流放至加纳利群岛。
望着帐内的大贵族们,维格语调冰冷,“你们有别的意见吗?”
在目前的政治环境下,贵族群体警惕任何剥夺头衔的行为,然而埃德蒙公然反叛,大贵族们实在找不出理由替他求情,只得默认此事。
其次是斯肯索普,由于瑞卡德和四位男爵检举有功,维格缺乏足够的正当性剥夺他们的统治权。处置方案如下:
布登被剥夺贵族身份,终身软禁在某处偏僻神庙,他的叔叔瑞卡德获得伯爵头衔,另外四位男爵的领地扩充一倍,算是某种制衡。
一个直辖郡、一千四百名俘虏,储藏在诺里奇城堡地窖的钱财、军械、粮食,还有那些小贵族们的家产。
以上是维格苦心等待半年的结果,收益不错,但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原计划用数千俘虏重修道路,现在看来,只能花钱招募工人,又是一笔庞大的财政开支。”
罗马帝国于公元43年入侵不列颠后,开始系统性的修筑道路,总长度约4000公里。
不列颠的路网以伦底纽姆为核心,呈放射状延伸至各地城镇和前线要塞,主干道每隔一段距离设有驿站,供信使休整和更换马匹。最重要的主干道有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