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117节

  “.历经十余年的冲突,爱尔兰西部锻炼出一批擅长小规模袭扰的部落首领,他们经验丰富、意志坚定,招抚的可能性近乎于无。没有取巧的手段,只能动用军队深入山区,铲除任何一个胆敢抵抗的部落。”

  说完,他在长桌展开一幅宽大且线条复杂的地图,拿出许多代表己方的黑色兵牌,尽数摆放在地图中央。

  而后,维格拿出一根细长的指挥杆,推动兵牌,向长桌周围的三十多人阐述自己的思路。

  为了追求压倒性的优势,他计划在第一阶段集中兵力,攻打正西方向的山地,一直打到爱尔兰的西海岸,切断西北、西南两地的陆上联系。

  第一阶段结束,征讨大军调转方向,全力攻打西北,最后攻打西南山区。

  介绍完毕,维格看向爱尔兰名义上的领主,“伊蒙公爵,您有什么看法?”

  “陛下,我终身的宿命就是侍奉您,一切全凭您的吩咐。”

  见识过王室的实力,伊蒙摒弃种种杂念,只想着尽快结束战争,送走这支庞大且危险的军队。

  之后的两个小时,维格综合本地贵族和情报系统提供的信息,把“征讨西部山地”这个笼统的概念拆解成无数个单独的步骤,然后规划行军路线,让各部指挥官有序前进,相互配合。

  “就这些了,谁还有补充?”

  熬到现在,大部分贵族头脑昏沉,只有托尔嘉、伯劳鸟等寥寥数人跟得上维格的思维。又经过十多分钟的讨论,维格结束会议,宣布召开晚宴。

  听到这句话,城堡大厅瞬间活了过来,贵族们喜笑颜开,大口嚼食那些重复加热的菜肴。

  次日,第三步兵团召集营、连一级的军官开会,弗罗德被叫过去担任会议记录,顺便积累一些指挥层面的经验。

  会议结束,团部开始聚餐,弗罗德吃掉小半边烧鸡,又喝光一大碗鱼汤。然后打着饱嗝,搀扶醉醺醺的英格瓦返回二连。

  忙完一切,弗罗德遭到连长和同僚们的盘问,“文书鲍勃,团长为什么挑选你负责会议记录?”

  “呃,大概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最好。”他随便找了个理由,可惜没人相信,他于是压低声音。

  “好吧,其实我是某位内阁大臣的亲戚,被扔到军队积累资历,没有别的意图。”

  这个理由中规中矩,弗罗德勉强说服了众人。

  六月下旬,征讨大军分成四路,正式展开作战行动。

  清晨,香农河畔蒸腾着潮湿的水汽,阳光照耀下,河面泛着碎金般的光斑,水面宽逾百米,两岸分布着大片芦苇。

  “注意脚下,切记别滑进水里。”

  连长英格瓦照例走在队列前方,带领四列纵队踏上浮桥,皮质凉鞋踩在湿滑的木板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整个桥面随之轻微晃动。

  靠近河中心,士兵的紧张情绪加剧,他们下意识微垂着头,视线死死锁住前方同伴的后背,没人敢分心去看脚下奔涌的河水。阳光无情地炙烤着他们的铁盔,汗水顺着脖颈流淌,带来一阵难以言喻的瘙痒。

  终于,弗罗德踏上西岸,地面传来的坚实触感让他无比心安,他贪婪地呼吸着空气,忍不住回头望去,后续部队仍在沉默而坚定地涌来,铁盔在阳光下汇成一条刺目的光带。

  英格瓦发出命令,“原地休息,禁止喧哗。”

  没过多久,九百多名步兵通过浮桥,接下来轮到斥候骑手和辎重马车。

  面对奔涌的河水和微微晃动的桥面,马群本能地产生抗拒,它们喷着响鼻,焦躁地刨着蹄子,任凭骑手如何勒紧缰绳呵斥,也只在桥头踟蹰不前。

  不久,一匹性子暴烈的战马猛地扬起前蹄,发出惊恐的长嘶。几个士兵立刻扑过去,死死拽住马笼头,连推带搡,才将这庞然大物半强迫地弄上浮桥,耗费许久拖拽至西岸。

  “接下来有的忙了。”弗罗德和战友坐在河岸,默默注视着骑兵部队的骚动,身体忍不住泛起一丝倦意。

  许久,后续部队通过河岸,军乐队奏响行军曲调,催促士兵继续赶路。

  第三步兵团奉命前往西边的戈尔韦港口,除了本部兵力,布雷肯还获得二百骑兵、八百征召民兵,总兵力超过两千人。

  戈尔韦原本是某位男爵的封地,后来遭到叛军洗劫,布雷肯的任务是占领城镇,清扫周边区域。

  跨过香农河的第二天,步兵团遭遇小股叛军弓箭手的射击。他们潜伏在道路北方的丘陵,急促地发动五轮抛射,随即逃往东北方向的沼泽。

  上百支羽箭飞向后方队列,瞬间引起小范围骚动,征召民兵缺乏铁甲,五人当场阵亡,还有十一人负伤,哀嚎着请求救治。

  布雷肯阴沉着脸,观察随军萨满处理伤口,随后,他下令用辎重马车把伤员运回阿斯隆的野战医院,防止这些人的哀嚎影响士气。

  接下来的路途,这一小股叛军仍在袭扰,直到他们被愤怒的骑兵堵住去路,一通砍杀之后,三十二名弓箭手无一生还。

  望着地面倒伏的尸体,布雷肯遗憾地摇头,可惜没留活口,无法捣毁他们的老巢。

  搞定这群叛军,步兵团加快速度,赶在预定期限内到达目的地。

第267章 野战弩砲

  放眼望去,整座港口空无一人,男爵全家的尸首悬挂在城门,任凭渡鸦啄食。

  “快,挖个深一点的坑埋了他们。”

  布雷肯掩住口鼻四处观察,领主长屋、神庙、仓库化作废墟,水井填满了人和动物的尸体。

  “这座城镇没有清理的必要了,还不如自行建设营区。”

  拿定主意,布雷肯挑选西南侧的一片空地,按照修筑永备工事的规格,从零开始建设营地。

  之后的一星期,弗罗德整日忙于清点物资,偶尔还要亲自挖掘壕沟、拖拽原木,累得双手双脚满是水泡。

  “奥丁在上,我明白‘马略之骡’的含义了。”

  公元前107年,盖乌斯·马略改革军制,组建职业化军队。为了减少对辎重马车的依赖,普通士兵的行军负重大幅提升,盔甲、个人物品、口粮、铁铲、宿营工具,总重量约为30~40公斤,载重量相当于一头骡子,因此士兵被称作“马略之骡”。

  经历艰苦的行军和繁重的劳役,弗罗德切实体会到士兵的艰辛,每天从早忙到晚,劳作时必须全神贯注,一旦被长官发现错漏,轻则训斥,重则鞭笞甚至公开处刑。

  渐渐地,弗罗德习惯于被称作“鲍勃”,仿佛这是他与生俱来的身份,唯一的使命就是服从军令,完成长官的一切要求。

  时间流逝,戈尔韦的西南海岸出现一座崭新的营区,拥有壕沟、五米高的木制寨墙,内部搭建许多帐篷,后续逐渐替换成木制房屋,海滩还修建了简易码头,可供海军舰船停泊。

  “神明在上,这群维京人干了什么?”

  目睹这座防御森严的营地,五个叛军头目发出惊呼,他们从未见识过这种施工速度,怀疑维京人动用了魔法。

  忽然,某个年迈头目回忆凯尔特人的古老传统,念诵德鲁伊们的驱邪咒语。

  等待许久,微风拂过身侧,矗立在海岸的营地没有丝毫变化,五人垂头丧气离开了。

  又过了两天,五艘双桅横帆船抵达戈尔韦,这是临时组建的爱尔兰舰队,负责巡视爱尔兰西海岸,运送补给和兵员。

  码头,一个年轻的海军校官走向布雷肯,递出物资清单。

  “伯爵,您要的东西全部到齐,请签收。”

  布雷肯快速扫视一遍,目光锁定在清单末尾——四台野战弩砲。

  总算到货了。

  他走向正在卸货的双桅帆船,试图寻找弩砲的踪影,海军校官小声提醒,“弩砲在运输时处于拆解状态,假如您急着要看,我让弟兄们组装一台试射。”

  收到命令,六名船员在码头上忙碌,把金属零件、扭力弹簧组、主体框架组合成一个整体。

  随后,士兵拿出一根粗壮的箭矢,称其为“短矛”更合适,箭矢的尾羽并非动物羽毛,而是特制的硬木片。

  装填完毕,船员瞄准一百六十步外的废弃划桨长船,持锤猛砸机括。

  瞬间,弩砲略微震动,粗壮的箭矢呼啸着飞向目标,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一头扎进几米外的浅滩。

  船员们骂骂咧咧,紧接着装填第二发,仍然没有命中。

  海军校官摘下三角帽,尴尬地擦拭额头的汗水,终于,第三发弩箭命中废弃长船,箭身卡在船壳中间,没能穿透。

  “就这?”布雷肯面露失望,觉得自己高估了这玩意的威力。

  海军校官:“伯爵,您想用它做什么?”

  “在阿斯隆停留期间,我听说军械所造出一种能在野外机动的弩砲,打算用它轰击叛军山寨的栅栏和城门,现在看来,顶多能射穿普通的木板房。”

  听到对方的抱怨,海军校官爱莫能助,“呃,这玩意不是我们生产的,您应该找伦底纽姆军械所,或者陆军大臣和工业大臣。”

  物资交割完毕,布雷肯从各连队抽调四十人,集中培训野战弩砲的操作。

  首先是拆卸与安装,弩砲的总重量超过二百公斤,平原地区通过辎重马车运输,假如地势崎岖,需要进行拆分,由骡马或者士兵进行驮运。

  而且,操作人员应该定期保养扭力弹簧组,更换劳损过度的筋腱,避免弩砲威力下降。

  “好麻烦的操作。”

  观看许久,布雷肯意识到这类武器的缺陷,昂贵、操作繁琐、威力和机动性只能二选其一。

  “算了,既然东西到手,只能凑合着用。”

  营地建设完毕,物资齐全,布雷肯开始清扫周边区域,勒令每个定居点必须提供十名人质,否则遭到征讨。

  平原地区的定居点选择服从,西北山区的部落态度桀骜,无视他的要求。

  事已至此,布雷肯把两千人划分成三部,两支部队分头进剿,剩余部队留守营地,监督各村提供的劳动力,让他们修建各类设施,诸如营房、仓库、灯塔。

  在本地向导的带领下,布雷肯率领的八百人沿着崎岖小路进入山区。靠近大西洋,西风强烈,当地植被稀疏,生长着低矮的灌木和青草,偶尔能看见一小丛石楠花。

  行军途中,弗罗德给出评价:“地势崎岖,植被稀少,拥有深邃的峡湾和陡峭的悬崖,和格拉斯哥郡的风貌差不多。”

  地理环境恶劣,这里的定居点规模较小,分布稀疏,当地人除了农耕、放牧、捕鱼,还捕捉海鸟作为食物补充。对于这些榨不出利润的贫民,布雷肯没兴趣折腾他们,只要交出人质,一切都好说。

  进入山区的第二天,布雷肯遇到一个坚持抵抗的部落,他们的营寨坐落于半山腰,发誓永不臣服。

  “进攻。”

  布雷肯安排二百弓弩手压制山道两侧的敌人,征召民兵举着盾牌顶在前面。叛军装备低劣,大部分箭矢是兽骨打磨的箭头,穿透能力极差,民兵的盾墙顺利推进至半山腰。

  “快,组装弩砲,我倒要看看这玩意好不好用。”

  听到长官的呵斥,弩砲小队从骡马背部卸下各类零部件,在距离寨墙百步的位置架设弩砲。

第268章 压倒性优势

  组装完毕,士兵转动弩砲尾部的棘轮,发出令人牙酸的“咔哒”声,把连接弩臂的弓弦一寸寸拉回,拿起一根粗壮的箭矢放入凹槽。

  队长操纵弩砲,瞄准大门左侧的哨塔,用木槌敲打机括,这枚箭矢精准地命中哨塔,穿透木板射杀了后方的弓箭手。

  与此同时,另一台弩砲也瞄准右侧哨塔,吓得弓箭手仓皇爬下长梯。

  在弩砲和二百弓弩手的掩护下,十个举着盾牌的士兵冲向大门,蓄力掷出火油罐,伴随清脆的声响,罐体破裂,粘稠的火油顺着木门往下流淌,染黑了附近的地面。

  “放箭!”

  布雷肯让长弓手集中发射一轮火箭,引燃了山寨的橡木门,橙红色的火焰舔舐着木板,发出“噼啪”的爆裂声,有人试图从寨墙往下浇水,遭到弓弩手的攒射,瞬间被扎成刺猬。

  许久,两扇门板轰然倒塌,叛军在寨门后方临时停放几辆手推车,再往后,是上百个民兵组建的盾墙。

  下一刻,两台弩砲相继发射,沉重的箭矢贯穿了手推车的木板,余势不减,连续穿透了四名士兵的躯体。

  “唔,看来这玩意的作用是破坏步兵的盾墙。”布雷肯抚着下巴,示意步兵待在原地,让弩砲继续发射。

  遭受第二轮射击,叛军的盾墙彻底崩溃,布雷肯挥了下手臂,让山地步兵连和长矛兵发起突击,弓弩手和征召民兵原地待命。

  作为连部文书,弗罗德无需参战,他的任务是协助随军萨满,救治被射伤的征召民兵。

  “按住手脚,别让他乱晃。”

  萨满拿起一袋烈酒,往伤员嘴里灌了两口,然后拿出布团塞住伤员的嘴巴,用烈酒清洗伤口。

  下一步,萨满用小刀割开伤员的皮肤,拔出一枚兽骨箭头,确认伤口内部没有残留破损的布片,他再度用烈酒清洗伤口,拿出针线进行缝合。

  “这些脏兮兮的箭头最为恶心,希望这家伙能挺过来。”

  萨满小声抱怨,让弗罗德在病历本记录这人的信息,然后坐在原地发呆,等待战场送来下一个伤员.

  很快,残存的叛军逃离山寨,布雷肯不愿放过他们,让山地步兵连追击,剩余部队原地休整,修缮防御设施,作为后续行动的立足点。

  中午时分,弗罗德清洗干净双手,拿出硬面饼小口啃食,目睹这种血腥场景,他食欲不振,吃了小半张硬面饼,和战友们坐在荫凉处休息。

首节 上一节 117/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