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63节

  当晚,大雪纷飞,大厅两侧壁炉的篝火噼啪作响,维格召开一场小型家宴。

  长子坐在他的左侧,赫丽吉芙抱着次子坐在右侧,其次是姐姐布丽塔和外甥莱夫,还有岳母伊丽丝和她的儿子霍萨。

  举起酒杯,维格发表一段简短的演说:“致家庭,致在座的诸位。在这个混乱无序的世界,底层为了生计奔波,贵族为了利益勾心斗角。当风暴降临之际,除了流淌着相同血脉的家人,我们还能够依靠谁?”

  “致我们的家庭。”众人举杯重复,伴随着屋外的寒风呼啸,安静享用这顿晚宴。

第142章 船只与毛皮

  公元851年春季。

  比约恩与赫尔吉大步走进泰恩堡主楼,开口索要三艘柯克船,“那帮土著欺人太甚,今年一定要找回场子!”

  接下来,比约恩大口灌着蜜酒,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维格没有急着打断他,静静抚摸着那根半米长,外表呈微黄奶油色的海象牙。

  等到对方说完前因后果,维格给出报价:

  “正巧,造船厂有两艘柯克船等待出售,还有一艘即将完工,每艘售价八十镑(成本五十镑),三艘总共二百四十镑,支付白银还是货物?”

  柯克船适合海上贸易,仅仅需要20~30名水手就能输送百吨货物,运输效率大幅提升。

  可惜,它的缺点在于价格太贵,一艘柯克船的价格顶得上好几艘维京长船,普通的商人无力承担,只能合资购买。

  目前,泰恩堡造船厂总共生产五艘柯克船,青花鱼号留给公爵府自用,负责运输货物前往加莱,然后运载法兰克战马、葡萄酒等产品返回泰恩镇。

  第二艘卖给哈利的泰恩羊毛商会,运输羊毛、铁锭、纸张、腌鱼卖给佛兰德斯,购买书籍、玻璃、香料返回泰恩镇。

  第三艘卖给一个名叫霍斯特的丹麦贵族,封地位于石勒苏益格,负责丹麦和涅瓦河口(后世的圣彼得堡所在地)的航线,和东欧的罗斯人进行贸易。

  第四艘、第五艘还未找到买家,静静待在泰恩镇的南侧码头,相比之下,传统的维京长船售价只有10~20镑,购买者甚多。

  比约恩:“暂时没钱,法兰克战争瓜分的白银被我花光了,能赊账吗?”

  维格:“.”

  两人大眼瞪小眼对视许久,维格忍不住开口:“二百四十镑,这可不是小数字,我还等着拿这笔钱还债,这个要求过分了。而且,你应该找伦底纽姆的王家造船厂,陛下许诺分给你两成利润,恰好用来采购船只。”

  比约恩翻了个白眼,“我去问过了,这两年的柯克船半数卖掉,半数充作军舰,船厂赚不到多少钱,自然没有利润分给我。”

  这也行?

  维格没再多说什么,赫尔吉看他有意拒绝,站出来求情,“只要击败二百多个野蛮人,附近海滩的海象、海豹任由我们狩猎,利润超乎你的想象!”

  维格依旧不为所动。格陵兰岛的原住民绝对不止这些,假设那个部落找来更多的援兵,到时候又该如何?

  纠结几分钟,考虑到过往的情谊,他承诺提供船只和军械,但有两个条件:

  一,假设自己和群岛同盟开战,赫尔吉不得与斯泰因等人有任何牵连。

  二,组建西海毛皮公司,以公司的形式开发冰岛以西的土地,任何探险所得的货物,泰恩堡享有优先专卖权。

  牵涉到未来的利益划分,三人陷入激烈争执,半小时后达成妥协。

  首先是毛皮公司的股权,比约恩占据四成半,维格占据三成,赫尔吉占据两成半。

  关于商品销售,泰恩堡公爵保证以集市上最优厚的价格提供船只、铁器、粮食。与之对应,公司把探险所得的货物优先销售给公爵,价格每两年商议一次。

  找来羊皮纸,三人分别签署姓名,盖上印章,收好属于自己的那份文件。

  最终,三艘柯克船以赊欠的方式转交给毛皮公司,此外还包括铁甲、十字弩等军械,总价值三百二十镑,之后用货物偿还。

  攥着物资清单,比约恩笑得合不拢嘴,“哈哈,别担心,算上我积攒的铁甲,总计凑出一百甲士,足以抢下那片海岸。然后用捕猎的收益购买更多军械,抢占更多海滩。”

  按照比约恩的预计,仅登陆地点的附近海滩就有上千头海象,格陵兰岛面积广袤,海岸线蜿蜒曲折,海象、海豹的数量堪称无穷无尽。

  他唯一觉得遗憾的是,冰岛、格陵兰气候严寒,没多少维京移民愿意主动前往,只能购买奴隶扩充人口.

  感受到两人的兴奋,维格默不作声,被一群装备兽骨武器的原住民打成这个样子,简直丢脸至极。

  他暗自心想:

  “奥丁在上,希望比约恩和姐夫悠着点,未来在格陵兰的西南峡湾区域混日子,千万别去美洲,更别招惹中美洲的本土势力。火枪、火炮还未出现,别急着跑过去丢人现眼。

  墨西哥地区的原住民数量庞大,凑出数千人的军队不成问题,万一被人家血祭了,说不定拉格纳和姐姐会迁怒到我身上。”

  之后的半个月时间,比约恩前往各地招募劫掠者。按照一艘柯克船六十人的规模,他计划组建一支二百四十人的部队,披甲率大约四成,以绝对的装备优势碾碎这些野蛮人。

  赫尔吉抽空回了一趟斯凯岛,如今他找到足以托付后半生的新事业,索性把斯凯岛的定居点托付给一个老弟兄,彻底放下这段生活。

  四月中旬,远征舰队集结完毕,比约恩、赫尔吉率领二百多个利欲熏心的劫掠者,再度踏上前往格陵兰的征途。

  送别船队,维格离开码头,跟随卢卡尔前往铁匠铺,检验工匠制作的一套新式布面甲。

  之所以选择布面甲,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成本。锁子甲需要上千个彼此铆接的铁环,扎甲需要数百个甲片,成本、工时远远超过布面甲。

  “尽管防护性能稍微差了些,但布面甲的优势在于适合大规模装备。甲胄可以防护攻击,还能提升普通士兵的士气,身上套了层铁甲,他们冲锋搏杀的顾虑也会随之降低。”

  维格仔细检查这套深棕色布面甲。

  外侧是多层叠加的亚麻粗布,增强缓冲效果。里面是二百多枚甲片,用铁铆钉固定在亚麻粗布上。

  除了铁钉铆接,还可以通过缝合固定甲片,用麻线穿过甲片孔洞缝合固定,线结藏于内侧。经过讨论,铁匠们选择了第一种方式。

  为了兼顾防护性和灵活性,前胸和腹部的甲片排列紧密,其余部位的甲片相对稀疏。

  布面甲的内衬是较为柔软的细麻布,同样是多层叠加,避免运动时甲片边缘刮伤穿戴者的皮肤。

第143章 甲胄

  关于布面甲的材质,在维格的印象中,明代布面甲首选棉布,但是棉花需要高温干燥的环境,不适合在西欧种植。

  相较而言,亚麻这类植物喜凉耐湿,更适合本地种植,因此他选择亚麻布作为新式甲胄的布料。

  亲自穿戴,维格发现布面甲的重量大约二十斤,防护面积包括躯干、手臂和大腿,灵活性较强,有利于节省士兵的体力。

  为了验证猜想,他前往铁匠铺后方的空地,匀速慢跑十几圈,拔出龙息剑对着空气挥舞许久,紧接着又跑了十几圈。

  接过铁匠递来的麻布,维格擦拭额头的汗珠,喘着粗气,“呼,不错,轻便性与灵活性远好于锁子甲。防御性能如何?”

  卢卡尔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木桩,上面套了一件款式相同的布面甲。见状,维格从武器架挑出一柄款式普通的铁剑,对准木桩连续劈砍,无法击破防御。

  随后,他双手持剑施展蓄力突刺,勉强刺穿这套布面甲。

  把铁剑放回武器架,他拿起一副弓箭,在六十步外瞄准射击。

  咻咻~

  十支羽箭射出,总共命中六箭,命中率60%。

  按照宋朝的考核标准: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射箭十二,六箭中垛为本等(一等),维格的射箭成绩尚可。

  “呼,就这样吧,以我平庸的射术天赋,练成这样已经不错了,没必要和尼尔斯、伯劳鸟这类射手攀比。”

  走到近处,他发现命中的六支箭矢没能穿透布面甲,于是缩短距离再度射箭。

  缩减至三十步,布面甲仍然可以阻挡箭矢,防护性能达到预定要求。

  至于锤、斧钝击和长矛戳刺,无疑超出布面甲的承受范围,维格懒得浪费力气尝试。

  事实上,板条甲、扎甲、铁鳞甲、锁子甲同样难以抵御钝击和戳刺,除非换成文艺复兴时期的全身板甲,但是板甲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昂,根本不在维格的考虑范围内。

  检验完毕,卢卡尔取下那套伤痕累累的布面甲,告知领主一个好消息。

  “大人,这套甲胄仍可修复,只需更换破损甲片、补缀布料,类似于缝补衣物,即便在野战营地也可以临时修补。”

  “很好,你做的很不错,”维格连声赞叹,提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制作时间和成本。

  卢卡尔给出的回答中规中矩,耗时二十天,费用总计0.8磅白银。

  对比记忆中的明代布面甲,维格陷入沉思:

  “明代制作一套布面甲,造价四两白银(149.2克),估计是当时的冶铁产业发达,因此压缩了造价。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泰恩堡的布面甲需要0.8磅白银(279.9克),还是比锁子甲、铁鳞甲便宜。”

  综上所述,布面甲的防护性、灵活性、造价全部符合预期要求,他吩咐卢卡尔安排铁匠负责生产。

  “注意保密,专门安排一处僻静院落,生产的甲胄储藏在这个位置”

  目前,维格总计拥有一千套各式铁甲,足以应付剿匪和小规模冲突。未来几年,生产的所有布面甲全部存放在隐蔽区域,等待不时之需。

  布面甲的生产步入正轨,维格率领卫队巡视泰恩郡的各处乡村,沿途麦苗长势尚可,连带着他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沿着道路向北走了三十多公里,一支二百人的垦荒队正在辛勤劳作。

  垦荒队的劳工全部是战俘,七成是皮克特山匪、三成是维京海盗,此外还有三十名配备盾斧的士兵负责监管。

  劳工的主要任务是挖掘沟渠,建造风车抽干沼泽的积水,清理零星灌丛,随即前往下一片区域。

  完事后,他们留下的宿舍作为新移民的临时房屋。失去价值的排水风车改造为风力磨坊,属于村长控制,每年定期向泰恩堡上缴一笔使用税。

  目前,这样的垦荒队共有五支,负责前期的土地清理,后续工作留给那些新移民。

  劳作期限满五年,劳工会被送至北境的某片区域成为自由农,从这个角度看,维格确实没有违背承诺。

  骑马逛了一圈,维格看见一个留着浅黄色短发的盎格鲁青年,“康纳,招募情况还顺利吗?”

  这家伙是斯特灵郡的探长,专门招募细作潜入北部山区。除了那些忠诚度较高的获释奴隶,他还打算招募极少数被俘的乡绅或者贵族侍卫,让这些熟知内部信息的人员担任情报顾问。

  听到呼唤,康纳赶忙跑到公爵身边,报告这段时间的工作成果。

  “大人,目前有九人愿意效忠,我正在进行筛选.”

  关于各种注意事项,两人讨论很长时间,直到一个骑手中断这场谈话:

  “大人,有乡民前来禀报,说东侧海岸发现一艘搁浅长船,还有许多溺毙的尸体,船上装载有双手斧、铁剑、弓箭等兵器。”

  海盗?

  维格和五十名卫士前去查看,走了许久,在日落前翻过最后一座山坡。

  天色阴沉,海岸泛着灰白色浪花。一艘残破的维京长船歪躺在沙滩上,船头雕刻的龙首断裂,船身破损严重,几只螃蟹正在顺着缺口爬进内部。

  附近沙滩散布着十二具尸体,被海水浸泡得苍白肿胀,一大群海鸟尽情啄食他们浮肿发白的脸颊,偶尔发出高亢鸣叫,像是在呼唤更多的同伴前来,共同享受这顿盛宴。

  走近长船,维格发现尸体的装扮极为古怪,两具尸体披着熊皮,还有六具披着狼皮,剩余四具披着鹿皮。

  此外,所有尸体的左腕纹着暗色刺青,似乎来自同一个组织。

  “狂战士?”

  在维格的印象中,狂战士通常披着熊皮,嗜好蜜酒和战斗,从未形成严密的组织架构,除非.

  他看向不远处的破损帆布,上面描绘着哈夫丹独特的烧焦橡树纹章。

  “狂战士组织化,想不到哈夫丹整出这种狠活。

  如果我没猜错,熊皮、狼皮、鹿皮分别代表不同等级的战士,组织架构和历史上的十字军骑士团差不多。”

第144章 诺斯之剑

  让盾卫搜索附近海滩,确认没有幸存的狂战士。维格宣布收队,在附近村落暂歇一晚,第二天火速返回泰恩堡。

  换了套民间常见的粗麻布长袍,维格前往码头附近的一家酒馆,这里汇聚从各地赶来的船员,最适合搜集消息。

  “一杯淡啤酒,一份煎羊排。”

  他在油腻的柜台排出五枚银便士,察觉到伙计诧异的眼神,瞬间明白自己给的钱太多了。

  发现老爷不小心穿帮,一个同样穿着平民装束的盾卫靠近柜台,扔出半枚银便士付账,随即递出一枚银币当做封口费。

首节 上一节 63/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