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约恩、维格、尼尔斯
他的脑海闪过五个名字,仅仅只有五个。
时间来到第八天。
天空依旧阴沉,只是风浪小了许多,伊瓦尔把这视作神明的垂怜,催促船员拼命划浆,他本人站在船艉掌舵,时不时发表一些鼓舞人心的言论。
正午,灰蒙蒙的云层透露出些许昏黄微光,伊瓦尔在船员期盼的眼神中打开笼子,放出最后一只渡鸦。
聒噪几声,黑鸟在长船上空盘旋几圈,突然朝着西南方头也不回地飞走。
“跟着它!”伊瓦尔大吼,所有人使尽浑身力气划桨。五小时后,眼神最好的尼尔森突然嘶喊:“陆地!是断崖!”
远处灰白的海岸线上,陡峭岩壁像巨人的牙齿一样刺破云雾,虽然不知道具体位置,但他们总算找到了一片陆地。
长船冲上一片碎石滩,船底摩擦碎石的嘎吱声惊起一滩海鸥。留下十人看船,伊瓦尔带领剩余人前往内陆打探情况。
很快,他们在山坡上发现几间茅草屋顶的农舍,烟囱冒着烟。伊瓦尔踹开门时,屋里的人正围着火堆煮汤,见到这群劫掠者,立即抄起斧头准备迎战。
伊瓦尔:“你们是维京人?”
“对。”屋内居民冷着脸回应。
“把武器收起来。”僵持数秒,伊瓦尔决定放过这些同族,并表明自己的身份。
听说这人是大名鼎鼎的无骨者,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忍不住惊叫出声,“你就是伊瓦尔?能不能带上我?”
下一刻,男主人捂住儿子的嘴,惨白着脸回应:“你想要什么尽管拿去,别动手。”
“别紧张,我又不是那些满脑子杀戮的狂战士。”伊瓦尔露出一个自认为友好的笑容,摸出两枚银币丢过去,询问对方有没有看见一支庞大船队。
“对,三天前有一支庞大船队开往南方。”男主人给对方倒了碗热汤,表示这里是皮克特人的土地,土壤崎岖贫瘠,仅仅比北欧好上一些。
皮克特人,后世的苏格兰地区?
在维格的记忆中,这个时期还没出现“苏格兰”这个概念。等到东部的皮克特人与西部的盖尔人缓慢融合,漫长时光中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苏格兰人。
图
同样,“英格兰”目前也不存在,要等到威塞克斯的君主——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公元849~899年)击败维京人,之后他的子孙陆续夺取“七国”领土,最终统一为英格兰王国。
第18章 诺森布里亚
休整一晚,购买足够的淡水和食物后,伊瓦尔告别这户北欧移民,操纵船只驶向南方。
两天时间过去,长船靠岸,发现内陆分布着成片的沼泽。某个船员从沼泽底部抓起一捧黑褐色土壤,观察片刻后告知众人。
“这种泥土可以作为燃料,而且周围分布广泛,如果我没猜错,这应该是约克城北部的大沼泽。”
找了条小溪补充淡水,他们沿着海岸线再度出发,于第三天清晨抵达集结地点——亨伯河口。
本次的劫掠目标是诺森布里亚的约克城。按照出发前的规划,船队将从亨伯河逆流而上,凭借人数优势攻陷这座王都。
令人惊讶的是,河口停泊着六十多艘长船,仅有出发时的一半。部分船只的状况很糟糕,被拖到岸上进行修补。
“发生什么事了?”
靠岸以后,维格询问一个正在钓鱼的维京人,对方懒洋洋回应,“途中遭遇风暴,整支船队都跑散了,拉格纳下令在这停留。呼,等了你们足足五天,身上都快要发霉了。”
这时,不远处传来激烈争吵,维格听出是乌尔夫和伦纳德的声音,走近那座营帐,发现五名贵族围绕着桌上一张简陋的地图,争论究竟该攻打哪个定居点。
乌尔夫:“根据俘虏供述,约克城是罗马人遗留的建筑,有一道比两个人还高的石墙,很难攻克。我建议攻打西边的利兹,而后一路向西,继续进攻曼楚尼(Mancunium,后来的曼彻斯特)。”
伦纳德年轻气盛,当即否决老邻居的提议:“就打约克城!如果担心危险,为什么不窝在家种地?忍受风暴跑来不列颠干嘛?”
乌尔夫:“部队还未集结完毕,怎么打约克城?诺森布里亚不是肯特、东盎格利亚之类的小角色,足以召集两三千士兵和我们开战。不如先易后难,攻打利兹这种只有木制寨墙的城镇,削弱他们的实力,然后再尝试围攻约克。”
作为本次劫掠的发起人,拉格纳并不急着发表言论,等两人吵得差不多了,他决定采纳乌尔夫的方案。
“船队存粮只剩三分之一,而且营地的氛围日益浮躁,先找个防御薄弱的定居点搜刮食物,免得有些劫掠者按捺不住自行出击。”
得知高层决定出兵,一千六百名无所事事的维京人爆发出震天欢呼。次日清晨,在拉格纳的带领下,劫掠者们划动船桨驶向河流深处。
维京长船在满载情况下的吃水深度只有一米多,导致维京人的战术灵活多变,能够沿着内陆河流快速机动,有时候没等领主反应过来,他们已经带着搜刮的物资逃之夭夭。
在沿岸村民震惊恐慌的眼神中,船队一路西行,第二天下午抵达利兹附近。
由于诺森布里亚没有烽燧系统,直到大批长船在南岸停靠,镇外仍有少量居民在田间劳作,西南侧还有几名骑手正在打猎,一副怡然自得的安逸模样。
“太好了,他们全无防备,快,冲过去!”
伊瓦尔不愿拖延时间,带领一小撮维京人率先冲向数百米外的利兹,打算一鼓作气拿下这座城镇。
此时的不列颠生产力低下,除了少数罗马时期遗留的城市,大部分城镇只有木制结构的寨墙。利兹也不例外,它的墙体呈夹心结构,内外两层木桩,中间填充碎石和泥土,整体高约三米,表面涂抹着一层泥土防止敌人火攻。
越过浅浅的壕沟,二十多名维京人来到寨墙下方。伊瓦尔让个子最高的奥姆贴着寨墙站稳,随后踩着他的肩膀往上一跃,双手紧紧攀住垛口边缘,犹如一头灵巧的长臂猿,轻而易举翻上寨墙。
放眼望去,整个小镇乱作一团,街上到处都是匆忙逃窜的行人,修道院的钟声响彻四方,颇有一种末世降临的感觉。
“随我夺取城门!”
伊瓦尔不愿多等,带领比约恩、贡纳尔几人冲向城门。
这是整场突袭最关键的环节,必须趁着敌人反应过来前夺取城门,让维京主力涌入城内。反之,一旦敌人守住城门并顶住第一波攻势,有充足的时间动员小镇居民,后续将会演变成一场惨烈的攻城战。
不久,维格爬上寨墙,发现伊瓦尔和十名维京战士在城门后方拼死搏杀,正欲赶过去增援,寨墙突然涌上一群弓箭手,准备朝下方的维京人射击。
“好快的反应速度,看来他们没少遭到攻击。”
维格举着圆盾一阵猛冲,有人被他干净利落地撞下寨墙,也有人试图抵抗,通常支撑不过两招就被解决了。
冲了数十米,前方只剩一个笨拙青涩的男人,他端着一架硕大的重弩注视着城外,两腿战战,纠结应该选择哪个目标。听到同伴的惨叫后,男人下意识转过头,恰好和十余米外的维京蛮子四目相对。
呆愣两秒,男人大吼着抬起重弩,“笃信异教的野蛮人!”
艹,不列颠哪来的重弩?
望着重弩前端那枚硕大的铁箭头,维格心知不妙,在对方扣动扳机的瞬间,本能地跳下城墙。即将落地的前夕,他听见侧后方传来一声惨叫。
随后,一具死不瞑目的尸体掉落在维格身边,前胸插着一支粗长的弩箭,锐利的箭头透出背部,此刻犹在滴血。
死者是一直跟在他身后的维京战士,这人穿了一套镶铁皮甲,防御力远超普通杂兵,却依然抵挡不住重弩的近距离攒射。
“好危险的武器,幸好它的装填速度足够缓慢,普及度不高,否则这仗没法打了。”
维格捡起圆盾准备与伊瓦尔汇合,还没走出一步,左脚脚踝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差点让他跌倒在地。
撩开裤脚,脚踝处肿起一个大包,维格很是无语,他曾设想过自己在战斗中遭受的伤势,没想到竟然是脚崴了!
接下来的时间,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伊瓦尔砍翻拦路杂兵,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打开城门,利兹突袭战宣告结束。
第19章 曼楚尼
夺取利兹,维京军队化作一片散沙,四处搜集战利品,重点自然是城镇中心的官邸和修道院,还有部分人外出劫掠乡村。
过了一个多星期,外出的维京小队陆续返回。稍作休整,拉格纳留下一百名老弱病残看管辎重和船只,然后带领军队步行前往下一处地点。
从利兹前往曼楚尼,途中需要翻过一片丘陵地带,严重拖慢了行军速度,等到第三天下午他们才看见曼楚尼的城墙。
相比利兹,此地拥有一道高约四米的石制城墙,像是罗马人遗留下来的城市。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年久失修,北面城墙出现了小段垮塌,数百名劳工正在紧急修缮。看到大批凶神恶煞的维京劫掠者到来,劳工纷纷丢下工具逃回城内,嘴里发出夸张至极的叫喊声。
“机会难得,冲过去!”
维京人再度使用猪突战术,在伊瓦尔的带领下冲过城墙豁口,结果迎面撞上一大群身穿铁甲的盎格鲁士兵。
这些人配备了方形盾牌,在宽约八米的街道上列好盾墙,伊瓦尔见状高举长剑,示意维京战士在自己身后组成一个楔形阵。
“inn!”
伊瓦尔啐了一口,呼喊着奥丁的名讳杀向盾墙。意外的是,等他戳倒第一排的士兵,温热的鲜血溅在后排士兵的脸上,并没有吓跑他们。相反,这群盎格鲁士兵的坚毅勇猛远超维京人的预料。
“哈,这帮盎格鲁矮子还挺能抗!”
伊瓦尔用长剑疯狂戳刺盾牌之间的空隙,每当他杀死一人,后排士兵总会填补上空缺。
在伊瓦尔的右侧,比约恩抡起战斧砸向盾墙,木屑飞溅之际,两杆长矛从盾牌缝隙里捅了出来。他的斧头卡在橡木盾牌里,只能飞速后撤,不料被一杆长矛戳中腹部,即便有锁子甲防身,矛尖依旧沾染着零星血迹。
战场后方,尼尔斯用弓箭射杀两侧屋顶上的盎格鲁弓兵,然而敌人的数量仿佛无穷无尽,一番对射之后,反倒是维京弓箭手落了下风。
时间流逝,盎格鲁人的盾阵像礁石般纹丝不动,维京人的攻势明显变缓了。随着此起彼伏的金属碰撞声逐渐稀疏,伊瓦尔示意同伴缓慢后撤。
突然,城外响起一片喊杀声,他转身望去,西侧树林钻出一大片盎格鲁士兵,领头的骑手举着一面红黄条纹旗帜。
下一刻,伊瓦尔听见维格发出一声惊呼:
“诺森布里亚的王旗!见鬼,怪不得这群敌人如此强悍,估计是埃劳德国王的宫廷卫队!”
后方遇袭,伊瓦尔被迫撤出曼楚尼,此时城墙上方也出现了大量弓箭手,朝着撤退的维京战士抛洒致密的箭雨。
多重打击之下,这支三百多人的突击队终于溃散了,人群乱糟糟地向后跑去,与拉格纳的主力汇合后,侥幸存活的突击队成员把这股恐慌情绪传递给了同伴,导致越来越多的维京人自发逃离,士气濒临崩溃。
“伊瓦尔、维格,快维持阵型!”
情况危急,拉格纳和四名贵族主动带人拦住敌军,给大部队争取到宝贵的三分钟时间。
三分钟过去,维京主力收缩成一个不规则的圆阵,侥幸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然而代价极其惨重,跟随拉格纳出战的战士只活下一小半,其中还战死了一名贵族。
天色渐暗,维京人缩成一团徐徐撤退。等到两军脱离接触后,拉格纳清点人数,发现损失了三分之一的部队,只剩一千零五十人。
“为何埃劳德不待在王都,反而出现在西南地区的曼楚尼?”
恰好有五个盎格鲁士兵追击得过于深入,他们被俘虏后,拉格纳迫不及待提出疑问,结果出人预料。
“你是说,埃劳德聚集这些军队是打算平定贵族叛乱,顺便修缮曼楚尼的城墙,结果恰好被我撞上了,于是将计就计设下伏兵?”
听完俘虏的供词,拉格纳后悔当初没听伦纳德的建议,假如一鼓作气直冲约克城,估计现在正在王宫瓜分财宝,何至于落到这种地步。
仓促休整一夜,维京人向东撤离,翻过一处山脊,维格突然指着后方大喊,“诺森布里亚军队,他们一直跟在后面!”
敌军大约一千五百人,包括二百个身穿铁甲的士兵,正是昨天堵在街道上的宫廷卫队。
此外,队伍中间还有二十名骑手,从花里胡哨的衣着判断,应该是各地的贵族或者乡绅,意外的是,这帮人并没有配备马镫。
“不至于吧?”
史书记载,东晋时期发明了双侧金属马镫,后来广泛应用于军事,出现了骑手和战马一同披甲的具装甲骑。根据维格在东欧地区的见闻,不论是佩切涅格游牧民,还是君士坦丁堡的禁卫军骑兵都装备了马镫,没想到不列颠竟然如此迟钝。
“缺乏马镫,敌人的骑手只能作为机动部队而非冲击骑兵,如此甚好。”
中午,两侧山林出现敌人的小股弓箭手,他们并不追求精准度,只是远远朝着队伍抛射羽箭,有效迟滞了维京人的行军速度。等到日落时分,后方的追击部队距离他们只剩两公里。
事已至此,残存的维京人彻底抛弃幻想,在一处废弃的农场停住脚步,选择明天与敌人一决生死。
夕阳斜照,整片天空染上一层无比鲜艳的橘红色。血战在即,大多数维京人陷入最后的狂欢,酗酒、打架、交合,彼此间约定战死后在英灵殿见面,搞得整片营地乌烟瘴气。
维格没有加入他们,独自在附近观察地形,道路北侧地势平坦,适合作为决战战场。数十年来,不列颠诸国学会了维京的盾墙战术,如果他没猜错,明天两军都会结成盾墙正面硬碰,直至一方的阵型彻底破裂。
“一千人对抗一千五百,而且我军士气低下,估计这一战的胜算不到三成。”
他把目光转移向道路南侧的山坡,皱着眉头思索许久,最终想出一条破敌的计策。
第20章 盾墙
一路小跑返回营地,维格四处打听,发现拉格纳正在和人下棋。
“谢天谢地,幸好这人没喝醉,一切还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