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拯救贾敏开始 第125节

  “......”

  金钏儿迟疑了一会,还是如实回道:

  “自从珠大爷去了,太太因要礼佛祈福,便常住在东廊的小正房了。

  老爷才刚回来,就去东小院梳洗更衣了,嘱咐若姑太太来了,就让太太先接待着。”

  东小院是赵姨娘的居所,看来二哥哥倒是越发偏宠那妾室了,不过东廊下的小正房.......那不是贾珠结婚之后他们夫妻二人的住处吗?

  贾敏脑中念头轻闪,又轻声问了一句:“珠儿媳妇现住哪儿?”

  金钏儿神色更是踌躇,好半晌才凑近了一步,悄声回道:

  “珠大奶奶......如今带着兰哥儿搬去东廊正房北边的抱厦了。”

  抱厦是回绕在堂屋后面的侧室,居住条件虽无甚差别,许多人家未出阁的女儿也都会住这地方,但却怎么都不该是一房长媳和嫡长孙的住处。

  这个王亚君中年丧子,夫前失宠确实可怜,不过挫磨起自家的儿媳妇倒还是一如既往能狠下心肠的......

  真真应着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了。

  贾敏想起那位贞静淡泊,越发素雅拙言的大侄儿媳妇,心头怜惜微微,面上笑意淡淡:

  “既这样,我就不去耽误二嫂嫂礼佛了,且在此处等二哥哥过来见一面就好。”

  金钏儿抿了抿唇,恭声答应着退去。

  不一时,外头便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窗外人影幢幢而过。

  等到声音到了帘外,贾敏才施施然地携了黛玉起身,笑吟吟地与被丫鬟簇拥进来的王夫人见了礼,对她沉恼难掩的神色只作未觉,却也不像先前那般争锋相对。

  王夫人到底也是勋贵女儿,和贾敏更是从小相识,时常相争之余终究还是存着几分情谊,见状便也稍稍敛了怒气,分了宾主坐下,又再四携黛玉上炕。

  悄悄松了口气的黛玉却之不过,又瞧了瞧自家含笑点头的娘亲,便挨着王夫人坐了,由得她摩挲着自己的手背,静静地听着她和娘亲叙旧闲聊。

  一时气氛倒也渐渐融洽起来,直到二舅母笑盈盈地说起那位衔玉而诞的表兄,道:

  “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你那宝玉哥哥端是个孽根祸胎,在家里只跟‘混世魔王’一般,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也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上来之前就听贾敏说过贾宝玉的事迹,知道他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外祖母又极其溺爱,无人敢管。

  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乖乖答应着道:

  “二舅母,我知道啦,不过我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并不会沾惹宝玉哥哥呢。”

  王夫人笑着摆了摆手:

  “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

  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

  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自己明明都答应退避三舍了,可二舅母话里话外仍在嘱咐自己凡事都得让着他才好。

  当哥哥的非得和妹妹混在一块顽,还总得妹妹们让着他,这却是哪门子的道理嘛?

  黛玉笑意浅浅,心头闷闷,正不大情愿的时候,便听自家娘亲似笑非笑道:

  “这可巧了不是?我家玉儿从小也是个淘气的,以前我管得严些倒也还好,可自从我那子明侄儿去了,真真把这丫头宠得无可不可,几乎事事都让着她。

  我瞧着,宝玉侄儿也不要睬我家玉儿才好,若不然惹哭了她,她又要去寻她子明哥哥告状了。

  子明虽说还算尊重我这姨妈,却更疼他这个妹妹,到时候就算我去说情也未必得用呢,说不定他就要去寻二哥哥讨个说法了。

  而二哥哥的性子嫂嫂又是深知的,若真把宝玉侄儿打得怎么样了,妹妹可真就难以自处了。

  所以......咱们还是该各自看严了些自家孩儿罢,嫂嫂你说呢?”

  一番话说得王夫人丰唇暗咬,沉默不语:

  弘旭王子当真就和她们一家这般亲近了?难不成是瞧上了黛玉这丫头不成?那大丫头......可该怎么办呢?

  却听得黛玉两颊红红,眉眼弯弯:

  哼,娘瞎说!自己才没有那样淘......唔,才没有一点淘气呢!自己也一点不爱哭的!

  不过......自己原来还能跟子明哥哥告状吗?那自己就再不怕那宝玉哥哥欺负人了!

  贾敏笑着嗔了眼得意扬扬的黛玉,让她稍稍淑女一点,又纳罕地瞧了瞧真就偃旗息鼓的王夫人:

  怎么感觉一搬出子明来,这王亚君就没了言语?

  虽说她从来笨嘴拙舌的,但往常认输可没这么痛快呢。

  正有些意兴索然的时候,帘外一声朗笑传来:

  “四妹妹可是又在说为兄的坏话了?”

  “二哥哥——”

  贾敏惊喜抬身,匆忙回望,越过打起的帘栊,便见得一位方巾大袖,宽额广颐,留着寸许短须的儒雅中年正满面春风,快步进来。

  ——这就是贾母次子,现任工部员外郎的贾政了。

  黛玉也早悄悄溜下了炕,端端正正地随贾敏行礼问好,拜见过了这位不怒自威的二舅舅。

  然后王夫人便携了黛玉向一旁椅子上坐了,将炕上位置让与了贾政、贾敏兄妹。

  坐不多时,等他们两人说过闲情家务,渐渐谈起政事的时候,又自觉拉了黛玉辞去,带她去寻三春姊妹了。

  ——一来,大家女儿最讲究个三从四德,她可不像贾敏那样离经叛道,没的惹人闲话;

  二则自家二兄方才五旬便官居一品,节度京营,为如今三大家族之定海神针,自己才没必要去自寻烦恼呢。

  直至贾母传饭,她才携了黛玉等人款款过去,从后房门进了荣庆堂。

  这里荣府女眷几乎都在,只邢夫人循例晚上不用过来——

  因为当日因爵产和正堂都被贾母交于二房掌管,贾赦便赌气隔断了两处以示分家之意,连一处角门都未留下,如今过来这边须得出门套车才可,故而就被贾母免了定省之仪。

  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

  李纨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

  黛玉偎在贾敏身畔,忽闪着大眼睛瞧着这幕,又好奇地望望自家娘亲,似乎在问:

  “娘,你要不要也去帮忙呀?”

  因受满人风气影响,如今的世家大族也都讲究个“未出嫁的女儿是娇客”。

  因此从小养尊处优,后来又无公婆的贾敏还真未做过这些活计,一时便微微红了红脸,面上佯作未觉。

  一时准备周全,贾母正面榻上独坐,又唤了贾敏过去同坐,两边四张空椅,由迎春、黛玉、探春、惜春按长幼依次坐了——这却是不以黛玉为客的意思。

  南面是传菜口,惯例不坐人的。

  王夫人并不在这边吃饭,只在一旁陪坐。

  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

  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大家接过漱了口,掩帕吐在了漱盂里。

  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大家又都浅浅吃了些。

  黛玉犹豫了一会,便也要入乡随俗,却被贾敏嗔住:“玉儿你脾胃尚虚,且先依着你爹爹的习惯,等大好了再改过不来不迟。”

  贾母听了也笑:“到底还是如海书气更浓些,不过也自该如此才更能养身的。”

  黛玉便乖乖放了茶盅,等过上一时三刻再来吃茶。

  贾母又笑向王夫人道:“你们也快去用饭罢,这儿且不用人了。”

  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了凤、李二人去了。

  几人说了一回闲话,贾敏因见三春姊妹有些不大自在,便也笑着起身告辞,只留下了春梨、夏兰并雪雁伺候。

  她这边方才从后门出去,前面院子里便是一阵动静,有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哥哥,不知是怎生个惫赖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便有个半大少年撞帘进来:

  头戴紫金冠,眉勒金抹额,穿着红箭袖,束着青金绦,外罩排穗褂,登着小朝靴。白白圆圆的脸蛋,中等微胖的身量,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这人怎么好像那甄家的宝玉哥哥?”

  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先打量过他一遍,又嗔了他贪顽晚归,才笑命道:

  “你小姑妈今儿归宁了,且先去见了你娘,再去拜见了你小姑妈来。”

  宝玉好奇地多瞧了眼避在贾母榻旁那面生的妹妹,才随丫鬟匆匆去了。

第183章 起口角颦儿警宝玉

  那边,贾敏正在凤姐院中和凤姐、李纨说话,又逢贾琏过来拜见,瞧着他醺醺然、乐陶陶的样子一时好气又好笑,因此并未多叙便打发了他回去醒酒休憩。

  又回身笑谓凤姐道:“你们大婚之时姑妈都没能到场为贺,如今你们新婚燕尔的又特意将新房腾给了姑妈,倒让姑妈受之有愧了。”

  凤姐忙笑:“姑妈说的哪里话,妹妹当时年幼不宜长行,我们都是深知的,而且林姑父把酒为贺,礼逾百金,真真让我们受宠若惊呢。

  如今这才不过略略尽些孝心,全是我们侄儿侄媳该做的,可当不得姑妈的夸。”

  “你这丫头果然还是那般的伶牙利齿,可爱可疼,琏儿能娶了你可算是他的福气了。

  只是那孩子打小散漫浪荡惯了,往后还得你多规劝包容着些,若他哪里有做得不到的,你也只管来和我说,我把他叫来好好骂上一顿。”

  偏心侄儿的贾敏笑着牵起了凤姐的手儿,很是说了几句体己话,又在喜出望外的凤姐不住地推辞中,将自家腕上的一只晶莹水润的黄加绿细条镯褪了下来,戴上了她那纤柔白腻的左腕,一面笑赞了句:

  “果然还是你们年轻的姑娘才好戴这细条镯的,我如今也是该去换成圆条镯了。”

  说着,贾敏又拉过一旁唇含浅笑,眸闪微光的素雅少妇,将另一只成对的镯子与她戴了,抚着她微微颤抖的手背轻轻叹道:

  “难为你能有守寡的志气,愿为贾家去挣那一座贞洁牌坊,只是苦了你这丫头.......

  往后得了闲记得常来陪姑妈说说话儿罢。”

  听着这满是关爱怜惜的轻柔话语,看着腕上那剔透多彩的翡翠镯子,李纨一时声气微颤,眼眶悄红,忙忙抬眸向着贾敏抿唇摇头:

  “多谢姑妈,不过我......我不苦呢。”

  贾敏握了握她的手,没有再言语。

  一旁的凤姐微微敛了喜色,忙来稍稍解劝,又笑着岔开话题道:

  “我看老祖宗最常戴的那副‘福禄寿’三彩宽条镯,在黄绿之外还要多了一抹朱色,想来定然也是姑妈孝敬的了,怪道老祖宗那般爱戴呢。”

  “偏你这丫头会说话。”

  贾敏笑嗔着拉过了凤姐,又随口解释道:

  “这原是我那玉石铺子里收的一块料子,开了之后才发现成色不差,当时打了三宽三圆四细,凑了十全之数。

  不过也只有三只宽条的才够得上三彩,余者就都只是黄加绿的了。”

  “暧呦,这三彩已是顶顶罕见的了!若再把那一点点白色算上,也就只比皇贵妃娘娘的五彩镯稍逊一丝了!

  不知多少公侯诰命都羡慕老太太呢,就连南安太妃上次也想上手来着,不过老祖宗只是拦着不让,可把太妃娘娘给急坏了。”

首节 上一节 125/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