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拯救贾敏开始 第128节

  姚弘旭视线中那将将曳地的金红裙边便被吹得微微荡漾,一双不足一握的红纱凤头绣履在裙下若隐若现,比贾敏、薛姨妈的都要小巧一些,和关氏的倒相差仿佛,想是因为她出身八旗文官家庭的原故。

  只是这四月底的京城,应该还算不上炎热才对,怎么连凉席和风扇都已经安排上了?

  不过微觉好奇的姚弘旭也瞧出了她的些许为难,自然不会再让这氛围酝酿下去,忙就主动介绍起了这趟旅途见闻。

  从烟花二月的扬州,春雨微朦的苏州,晴光正好的金陵,再到沟通南北,一程一景的运河风光,凡是能说的,一概言无不尽。

  得益于他前世文科美术生的功底,种种风土人情都被他说得朴素生动又绘声绘色,使人一听便有身临其境之感。

  非但大家闺秀的年妃听得凤目微恍,玉容幽然,渐渐地便入了神,就连识字不多的绿裳等妇差、侍女也双眸晶然,面露向往。

  直到高德小心地端着个脱胎朱漆盘在殿外求见,年妃才悠悠回神,缓缓敛去怅然,微微点了点头。

  绿裳便领着侍女快步出去,帮着捧进了硕大的托盘,揭开了上面轻覆着的红绸布,恭呈在了凤目悄亮的年妃面前。

  绿裳更是笑靥如花,声气欢欣:

  “太太您瞧,哥儿送的原是京里难见的戴春林‘千金五香’,还都挑的是贡品改签的上上等,可见哥儿心里着实念着太太呢。”

  年妃抬指抚过盘上那些琳琅满目、纤尘不染的大小瓷盒,取过一旁恭楷书就却仍笔锋隐隐的礼单瞧了起来,一时轻笑未语。

  瞧着她该是喜欢的,可似乎又不够喜欢?

  姚弘旭心头微微一动,便笑向绿裳谦辞道:

  “不敢当陶妈妈的夸奖,原是我素日对太太孝心不足,等到进了埂子街上的戴春林正店,瞧着那些或是栀子花香、或是金桂花香的鸭蛋香粉,或是涂唇、或是画眉的各色香黛,还有更加目不暇接的香膏、香油、香件,一时竟脑袋空空,全想不起太太日常爱用何物,所喜何香,就只得将他家的东西一请都买了两件。”

  说着又向眸光微澜的年妃请罪道:“还请太太不吝垂示,往后孩儿自当殷殷在怀,不敢或忘。”

  年妃这才轻轻弯了眉眼,放下礼单盈盈抬眸,掩帕笑嗔着姚弘旭道:

  “你这孩子也太生分了些,这几千里的路途你便是带支鹅毛回来,母妃也尽感念你的心意了,哪里就要破费上这二三百的?

  况且你自己出门统共也才只带了一千的银子,单来回就得花上六七百了罢?

  如今又给母妃花了这些,再去掉你姊妹和几个姨娘的分例,等到了白妹妹头上岂不就太过省俭了?”

  说着她便让绿裳从托盘里捡出了七八样香味偏浓的妆品,一面笑谓姚弘旭道:

  “我记得白妹妹惯爱这几样的,你待会就一并带了过去罢。”

  唔,自己收下的这些自然就是自己喜欢的,若这孩子当真有心,下次就该能瞧出来了......

  “按说年世芍管家多年,司房每天都要将日常收支在白折子上用墨笔写成恭楷小字呈给她过目,里头包括了饭菜钱,车马钱,赏赐钱,买物钱等等,她不该不知道这些化妆品的物价才是......

  就算里头有些南货北贩的加价和虚报浮开的猫腻,可自己买的这些是算准了80两的,如何就能翻到二三百两去?

  还有给自己的路费......她竟仍说是一千两银子?!”

  姚弘旭一面暗暗记下了盘中剩余的品类,一面不禁讶然抬眉,迎上了那双妩媚凤眸,却见她梨涡浅浅,眉眼盈盈,浑然不似作假。

  而且以她嫡母的位分,高傲的情性,也该没有这般睁眼说瞎话的功力才对啊。

  可如果不是她的授意,底下人真的就敢如此肆意妄为吗?

  他一时不敢确定。

  “这孩子......自己才喜欢他知礼懂事了,如何反比以前还更逾矩了些?”

  瞧着那双定定回望的湛然凤目,年妃心头异样微生,面上黛眉轻蹙,柔婉的声音也不觉清冷了几分:

  “哥儿可是还有话要说呢?”

  姚弘旭敏锐地察觉到了年妃称呼上的变化,却不慌不忙地垂目轻声道:

  “太太有所不知,我这番来回一应开销只用了四百两不到,而给太太的礼物其实.......是80两的。

  另外还有皇祖母处的100两,父王那儿的90两,乐志堂处60两,大姐姐处50两,三妹妹处30两,以及五位姨娘处各20两。

  除父王外,也都是以戴春林‘五香’为主,通共花费了950两有余。”

  白高云处有60两吗?倒也还算合适......不过,这四五十盒戴春林的‘五香’竟只要80两银子?

  可司房往日呈来的折子上,里头最便宜的眉黛膏也得四两银子一盒了!

  年妃一时柳眉轻扬,凤目微凝,心中诸般狐疑闪过,半日才柔声笑道:

  “难为你有如此孝心,还能这般周全大方,皇贵妃母妃娘娘和你父王知道了定然也会十分欣慰的,只是苦了你在外头省吃俭用了......”

  【注:“皇贵妃母妃”的叫法来自于皇帝谕旨,比如雍正登基后称呼宜妃为“宜妃母妃”。】

  说着,她就沉吟着向绿裳道:

  “且吩咐下去,往后让大厨房按一日一两的例,再添上一份饭菜,一并送来安福堂罢。”

  不同于荣国府中,大厨房几乎供应府上所有主子、下人的吃食,王府中大厨房的饭菜只供应王爷、正妃以及塾师。

  连王子、王女也得要么得爵、要么成婚,才可享受到大厨房的伙食待遇。

  其余连侧妃在内,也不过各自按例领了菜银,让身边有手艺的妇差去做。

  【源自溥杰《回忆醇亲王府的生活》】

第187章 瞒上下内侄欺姑妈(上)

  等级森严到了不合理的地步,但却无人敢轻易改变,生怕传扬出去丢了敦王府的脸面。

  因此年妃此举也就越发难得,不仅笼络意味十足,甚至还存着些认可自己承爵的意思。

  果然啊,在自己身为独子的情况下,只要自己愿意率先低头示好,做为嫡母的她并没有理由拒自己于千里之外......

  毕竟此时贵族女性的寿命大多是长于丈夫的,从四方郡王太妃,还有那许多国公太君就可见一斑了。

  如此看来,她之前对原主的百般针对似乎也有着不少可疑之处了。

  姚弘旭思虑既定,当即离座而谢,也不十分推让,便接受了年妃的好意,并不遮掩他就是在有意缓和母子关系的意图。

  年妃瞧得也是欢喜,虽一时还是难以喜欢这个庶子,但印象却着实改观了不少。

  两人又说过一回话,红罗盈步进来禀报,说年富已在廊下跪安。

  外头果然也传来年富中气十足的声音:“侄儿恭请姑妈金安。”

  年妃眼角轻轻一跳,瞧了眼垂目默然的姚弘旭,声音不觉更柔了三分:

  “哥儿一路旅途疲累,等瞧过白妹妹就先去歇歇罢,你大姐姐那儿回来我与她说一声就是了。”

  姚弘旭知道这是送客的意思,微微推辞之后也就答应了下来,又稍稍肃容叮嘱了句:

  “如今初夏方至,太太就换了芙蓉簟,又用上了手摇扇,两位妈妈可得小心些太太着凉才好。”

  红罗、绿裳忙都含笑应了。

  年妃微微一愣后,也扶了丫鬟盈盈起身,一行款步上前替姚弘旭正了正衣冠,一行轻笑着解释了句:

  “想是这几日升温太快了,又逢着几样大事赶到了一处,忙乱之下母妃便有些觉着热了。

  不过也就午错这会儿才用上一会子,想来该是不妨事的,你......我儿只管放心就是了。”

  她的称呼较先前又更亲近了一些,其整衣冠的举动更是前世记忆中少有——似乎从九岁的老五夭折之后,自己就再没有单独享受过如此待遇了。

  眼观鼻,鼻观心的姚弘旭仔细体味着年妃的语气、动作,那个被前身忽视的可能性在他心头越发清晰起来。

  等年妃收回了手去,他方才微微退开半步,“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

  “那太太千万注意身体,若觉着哪里不受用了,且要告诉孩儿就去延医才好呢。”

  红罗、绿裳悄视一眼,神色既惊又喜。

  年妃也凤目轻闪,掩口而笑:“行,母妃都记下了,且让绿裳送你一程罢。”

  姚弘旭便要揖辞而去,“忽”又想起一事,忙先从袖袋内取出一个桃木方盒递给了一旁的绿裳,一面笑向年妃道:

  “孩儿此次南下为父王办差,深得两淮盐政林如海襄助,这镯子是便是其元配,先荣公嫡女、恭人林贾氏托孩儿转赠太太的,还请太太赏收。

  另有甄家献上的一些‘次品’云锦,孩儿待会就让人收拾了送来与太太过目。”

  一只“福禄寿”的宽条镯?恭人林贾氏?转赠?

  年妃瞧了眼打开的桃木盒内那只美轮美奂的三彩玉镯,不禁轻轻颦了颦眉,好半晌才微微笑了一笑:

  “既是帮助了我儿,又有功于王爷,那母妃且就收了她这镯子,至于那云锦,我儿自送去缎库便好了。”

  是的,连贾敏这般的国公嫡女想要送礼物与郡王正妃,收与不收还得看年妃的性情。

  毕竟贾敏眼下才只是四品命妇的,而“赠”又是个平等相交的姿态......

  不过年妃既收了她这礼物,往后自然也就会有着照拂,尤其是在命妇云集的场合。

  姚弘旭悄悄松了口气,答应着揖辞退出,又与那跪在廊下,身子前倾似在偷听的方脸青年微微示意过,便一径从他身旁踱过,和绿裳说笑着去了。

  ——此人素日对原主很是热情,说话也是好听,比如私下会以“长子”相称,还常为年妃对原主的苛待打抱不平,又说他是听命行事,身不由己,最后又以给原主带些顽物杂书等小恩小惠赔礼谢罪。

  年少叛逆的原主与其颇为投契,不知私下里和他说过多少对年妃的不满,直到自己穿越过来,深感此举违礼,更觉此人貌恭心险,才渐渐疏远了此人,转而亲近起了时常劝诫自己的傅恒。

  而离京前傅恒去司房开账,到银库领银时,也是他一手经办的,并说库中存银捉襟见肘,而年妃因要留足银两给兴泰帝与皇贵妃办寿,所以就命扣下了一半。

  如今看来,其中有多少真话还未可知,但此人必是问题不小!

  不过自己眼下才与年妃稍稍缓和了关系,还不好冒然“以疏间亲”,因此只随意挖了个坑给他。

  至于他跳与不跳,就看他会不会想害自己了......

  思忖间姚弘旭已出了东院,便唤过后头端着托盘的高德,回身笑向绿裳道:

  “有劳陶妈妈相送了,这几样‘五香’虽不得太太喜爱,但变卖、送人尚算合用,就请两位妈妈收下吧。”

  绿裳听得丽眸骤亮,早已喜得无可不可,面上千恩万谢地不肯受,见姚弘旭执意不收,方巧笑盈盈地领了,让小丫鬟从高德手中接过了托盘。

  又亲自把姚弘旭送过了穿堂,并目送他进了西院的垂花门,才步履轻盈地转回了安福堂。

  此刻年富仍跪在窗前廊下,正擦着汗在向殿内高声回话,说的似乎是办寿的花费。

  她只听了两句,便觉着替六王子和县主、小王女姊妹置办的万寿白玉牌、万寿海棠炉和竹根寿仙怎么也值不上年富口中的百两一件。

  王妃大约也是不满,沉默了半日方淡淡说道:

  “这还没到年中,王爷的俸银就去了大半,银库里如今也是入不敷出,须得将就着省俭些了......

  戴春林的采买先就停了罢,每年单这项便要花上上千的银子,着实是浪费了些。”

  年富急得忙劝:“这可如何使得?便是要省俭,也没有从姑妈和西殿头上开始的啊,侄儿回去就把家下人等的月例、饭银先削个两成,大家一齐共度时艰才好呢。”

  ——这里的家下人等主要指的是妇差、丫鬟,因为外头的管事、护卫,内院的太监都是在朝廷有编制的,薪酬也是在户部和内务府支领,削了他们的待遇却是影响不到年富分毫。

  但若少了戴春林这项采买,他就不知要少得多少银子了!

  王妃一时并未答言,红罗倒是在轻声劝说,说年富说得也极在理。

  ——也不知这蹄子到底收了年富多少私底下的好处!

第188章 瞒上下内侄欺姑妈(下)

  绿裳心内冷哼一声,一径提裙越过年富,盈盈进了大殿,笑与年妃回过了姚弘旭的事,见玉容沉凝的年妃眉眼稍舒,心中便已有数。

  因又微微提高了几分声音,笑吟吟地劝年妃道:

  “如今哥儿孝敬了太太这些‘千金五香’,足够用上三月了,那边娘娘跟前也该是差不多的,我看这几个月尽可先停了采买,过后也不如就让哥儿打发人下扬州去办这些好了,哪怕麻烦了些,一盒却能省上一大半的银子,一年下来可就是大几百呢。”

  年妃一时有些意动,外头年富的脸色早已发白,忙颤声向内回道:

首节 上一节 128/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