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拯救贾敏开始 第54节

  好半日,少女的心儿才飘飘荡荡地落下,如坠云端的身子也渐渐平静下来后,方才悄声问道:

  “六爷...你...你喜欢香菱吗?”

  姚弘旭搂紧了她:“当然喜欢。”

  香菱听得眉眼弯弯,抿嘴偷笑,因又轻轻伏在了他的肩头,大着胆子凑到他耳边道:

  “六爷,洪家大叔原没有害我呢,洪家大娘还常常给我吃的,你...你能饶了他吗?”

  姚弘旭无奈垂眸,没好气地捏了捏她的脸蛋:

  “好你个香菱,原来竟是为了这事才来讨好我吗?”

  香菱小脸微白,忙忙摆手:“没有啦,没有啦,我方才只想让六爷喜欢的。

  这事...这事...我可以帮六爷...”

  少女柔嫩的小手羞羞怯怯地抚上了那处火热。

  姚弘旭蓦然一怔,半日才艰难开口:“只饶洪门子一人。”

  “啊...唔...那好罢。”

  香菱有些沮丧,但她既然努力过了,心中也就揭过了此事,再不去想那拐子爹爹,只按着百花巷嬷嬷的教导,缩回被窝里忙碌了起来。

  半日,传出她闷闷的声音:“六爷,我的手好酸呀。”

  “快了,快了。”

  又半日。

  “六爷,你好了吗?”

  “快好了,快好了。”

  又又半日。

  “六爷,你真好了吗?”

  “真......真好了。”

  ......

  半夜无话。

第75章 薛文起暗度陈仓

  翌日清晨,水关渡口,金乌舒翼,燕儿齐飞。

  河心舟船迤逦,风帆招展,岸边堤柳点翠,人头攒动。

  河面上乌篷、木划往来如飞,却是在接送乘客搬运行李。

  当地被水关巡检清出的一块空处,姚弘旭凝神望着一艘乌篷稳稳靠上了江中的薛家商船,瞧见那道纤盈柔美的身影沿着舷梯哒哒哒地跑上甲板,向着岸边不住挥手,之后又依依不舍地被薛家丫鬟们请进了顶层飞庐。

  方才舒开了眉头,笑向一身便服的甄家兄弟道:

  “侄儿眼下差事在身,这便要回了,此次不便登门看望老太太,还请两位伯父转致问候。”

  甄应嘉、甄从义忙都堆笑应了,又坚持送他去了官道上的离亭,看着一行人消失在官道尽头,才不觉悄然沉肃了面容。

  两人对视一眼,甄从义先开了口:

  “六爷说那位南下之后,许是要对吏治开刀......大兄以为有几分可能?”

  甄应嘉蹙眉沉吟:

  “如今大事将近,按说一动不如一静,但换成那位...便不好说了。

  这几日须得小心些才是,除了准备迎接王驾,让下面的人也多注意姜姓的北地人,那些位微服的时候惯爱用此姓的。”

  甄从义揪须问道:“可要提醒水家那位?”

  “不必了,人家未必不知,知道了也未必在意。”

  甄应嘉摆了摆手便撩衣抬步,临回轿时又朝甄从义道:

  “才刚六爷既点名赞了那文绮、文锦,就不好再让她们于西园伺候了。

  我记得三丫头身边的大丫鬟才被放出去配了人,不如就把她们补了过去?”

  甄从义稍有不愿:“可那两婢若真与六爷有了瓜葛,往后再走了风声,只怕对三丫头的婚事会有些妨碍的。”

  “二弟这是近水楼台而不知月啊。”

  甄应嘉摇头失笑,钻进轿子去了。

  甄从义微微一愣方才恍然,心中顿生热切,目光闪动半日,忙也坐轿回衙去了。

  ------

  金陵府署,西院外监,阴暗潮湿,死气沉沉。

  紧邻的两间牢房之内,蓬头垢面的洪门子正红着眼睛和桂五两对坐咒骂。

  一个怨对方丧尽天良,拐卖人口,连累了自己遭殃。

  一个骂对方黑心使坏,走漏了风声,害得自己人财两空。

  忽然就有个相熟的禁子(看守监狱的衙役)领人匆匆进来,径直开了对面牢房,不待桂五两喊冤求饶,就如狼似虎一般将其按倒勒...勒...勒死了!

  然后还随意地吊在了牢柱上。

  那张苍白可怖的面孔就正正对准了骇然失色的洪门子。

  “此人自知罪大恶极,等不及秋后问绞,今儿先就自缢了。”

  那禁子一面笑呵呵地朝他解释,一面也开了他的牢房踱步进来。

  “......是......是,大人说的极是,小人...都...都瞧见了。”

  洪门子汗如雨下,抖若筛糠,手脚并用地往墙角蹭着。

  那禁子忽得哈哈一笑,把臂扶他起来:

  “那位甄姑娘说洪老兄一家待她不错,如今通判大人开恩,已勾了流刑,只余下了杖刑,小弟这便恭喜洪老兄了。”

  洪门子呆呆愣愣,惊喜无措之际,那禁子又搓着指头道:

  “不过老兄也是衙门里的老人,这杖刑的门道想是知道的。”

  “啊...是...是...”

  洪门子终于回过神来,未及狂喜便满是肉疼地连连点头。

  最后少不得写了两张百两的欠契方才受杖脱身,一瘸一拐地回了自家院子,与妻儿老小好一阵抱头痛哭。

  家人这才知道是那被拐的丫头说了情,一时都消了怨气感激不尽。

  洪家媳妇更劝他日后积德行善,再不好做那丧良心的牙人生意了。

  洪门子心有余悸,眼下实也想答应,只是把家资一合计,便是抵了院子也还差七八十两的缺口,又听今儿有薛家下人过来问话,心中便是一动:

  如甄家英莲那样的绝色女儿一时定然寻不到了,就算寻到了也绝非自己能买得起的。

  所幸自己碰巧还知道金陵城里正有人在替京中贵人采买小相公,其中娇美婀娜的也是不少,许是能想想办法。

  至于那薛蟠会不会动心......那些豪门大院里最是脏臭不堪的,哪里还用担心这个。

  洪门子目光恨闪半日,终究还是咬牙起身,踉跄着出门去了。

  暂且不提。

  ------

  时近日暮,风帆竞渡。

  薛家商船上,一间锦绣铺陈的精致舱室。

  雕花窗棂微开半扇,临窗设有香案一张,剔红缠枝莲八宝纹香炉内,有淡淡青烟袅袅生起。

  香菱正手捧香腮,伏案远望,时而目转秋波,抿唇羞笑,时而又眉眼生愁,咬唇暗忧。

  落日的余晖斜斜洒落,少女白腻粉颈上细细的绒毛隐隐约约,十分晶莹可爱。

  宝钗推门进来,见得的便是此幕,饶是她从不觉得自己容貌稍逊于人,心中也不由轻轻一赞:

  “这般形容实也当得六王子口中‘漂亮丫鬟’了。”

  宝姐姐因那日被姚弘旭果断否认,伴着庆幸而生出的淡淡不忿此刻才悄然而散。

  她轻轻发出些声音,盈步到了案前。

  才刚回神的香菱忙起身相迎,口称姑娘,敛裙万福。

  宝钗忙笑着一拦,便拉她坐回了窗边,说些家常闲话。

  慢慢的闲言中套问她的年纪家乡等语,留神窥察,其言语志量......深为天真。

  除了昨晚和六王子相处的细节,从她记事起到昨儿被解救,都一一说得清楚。

  言语中满是对六王子的亲近依恋,偏又瞧不出半分争荣夸耀之心,而且似乎连六王子的身份还都不知。

  可真是个单纯可爱的傻姑娘。

  所以...六王子喜欢的就是这点吗?

  宝钗心头微动,略觉棘手,一时忽又反应过来,不觉就双颊作烧,羞闪杏眸。

  正又迎上香菱好奇望来的眼神,便轻笑着拉她起身:

  “如今天光渐暗,该抛锚停船了,咱们且先过去吃饭罢。”

  香菱乖乖应了,随宝钗出至外间,这里果然已传了一桌丰盛席面。

  一时与温柔热情又美丽大方的薛家太太见了礼,她便有些生疏地入座用饭。

  只是饭到半途,船舱外忽然一阵嘈杂。

  不多时就有人来回,说后头船上的薛蟠人不见了,还呈上了一份信来。

  薛姨妈陡然色变,忙忙接过与宝钗瞧了,却见上面用歪七扭八的大字写着:

  “妈,儿子晕船,先回家了啊。”

第76章 倚靠山安人踌躇

  二月十八,务本堂,楠木厅。

  金光灿灿,轻烟袅袅,中堂三幅神像安静垂挂。

  正中央是胼手胝足形貌古相的夙沙氏(上古人物,发明煮盐之法),左右两边各是一位文士——胶鬲和管仲。

  神像之前摆了一张香案,香案上只摆了八大碗盐,两大六小,碗上锈迹斑斑,盐也有些发蓝,看上去很有些年头了。

  地上八张楠木交椅排作两列,除萧长裕仍抱恙请假外,其余七家都已在座。

  马大珩、鲍渐鸿这些小辈在后面垂手而立,互相之间挤眉弄眼,看着几家大人们吵嚷不休。

  其中薛珅愤怒的声音最大:

首节 上一节 54/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