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臣所见,其实最该防范的并非北伐后的元廷残部,反而是辽东以东的高丽,高丽狼子野心,对元廷本就不服,等此战过后,彻底失去了元廷的管控,高丽一定会固态萌生,北上西进,夺取辽东更多的领土,这点才是朝廷最需要警惕的。”
在场众人闻言都不禁点了点头,对于夏煜的三个观点,他们还是比较认同的。
中国自有史以来,南方那些山旮旯里长出的政权,就从来威胁不到中央王朝的统治,不论是汉朝的夜郎,还是唐朝的南诏,又或是宋朝的大理,他们最多也就割据一方,哪怕是最菜的宋朝,也不可能让大理逐鹿中原。
东北这地方虽然强权迭起,但那也是因为石敬瑭这个小人弄丢了燕云所致,辽金之所以能够崛起,那也是因为他们白捡了中华文明的边角之地,这才拿到了逐鹿中原的入场券,否则没了燕云和辽东,就那群林子里的野人算个戟把。
至于乌斯藏,这个他们不清楚,因此不予评论,不说在场的诸将,其实就连鲁锦也不清楚这个情况,于是他当即问道,“乌斯藏的宣政院内乱,消息属实吗,你是听谁说的?”
掌管情报局的包毓当即站了出来,“陛下,是情报局最近才得到的消息,因为不太紧急,因此还没来得及上报。”
鲁锦点点头,又问道,“具体是什么情况,怎么个内乱法?”
包毓踟蹰片刻,整理了一下措辞才说道,“此次乌斯藏内乱的原因,最早可以追溯到元廷灭宋之前,祸根是从那时候就埋下的。
“简单来说,就是元廷当初划分乌斯藏的十三个万户府时,因分配不均,有些万户府为了争夺利益,怀恨在心,但之前有元廷压着,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挑起争端的由头,其实是元廷扶持的番僧,偏袒其中一方,打击另一方,处置不公,这才激化了矛盾,导致十三万户府中,有个叫帕木竹巴万户府的,带头反抗元廷委任的宣政院使,还将宣政院使所辖的其他几个万户府全部击败。
“这场乌斯藏的内斗已经打了好几年,目前当属帕木竹巴万户府的实力最强,隐隐有一家独大之势,元廷设置的宣政院确实也就只剩个名号了,实际上帕木竹巴万户府已经不听元廷的调遣。
“此事是情报局从大都获知,但也只知道个大概,具体情况不明,陛下若欲知道详情,可以在北伐时,把大都的那些番僧全都抓起来,仔细拷问,他们肯定更清楚乌斯藏内部的纷争,明晰了此间细节,也有利于朝廷今后对乌斯藏的政策制定。”
鲁锦点点头,他对雪区的十三万户府知道的不多,但帕木竹巴王朝的大名他还是有些印象的,起码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熟悉。
于是鲁锦又问道,“你说是元廷扶持的番僧偏袒一方所致,究竟是哪个派系,我听说乌斯藏的番僧分成好几派,教义各有不同,之前怎么就没出事?”
包毓想了想才说道,“臣也只是略有耳闻,对乌斯藏教派所知不多,说的不一定对,陛下若知详情,还是要找番僧来问更为稳妥。”
鲁锦点点头,“那你就知道什么说什么。”
“是,乌斯藏的西方教根据其教义不同,大抵可分为四派,又因四派所衣服色不同,又被人俗称黑、白、花、红四教,白教又名噶举派,着白衣,常于雪山苦修,很少参与政事。
“黑教名噶当派,着黑衣,臣所知不多。
“另有红教,名宁玛派,也是雪山最为古老的西方教,相传是唐朝时由吐蕃从天竺引入,该教又与天竺联系密切,常请天竺法师去雪山讲经,故而还吸收了天竺湿婆教的教义,多有残忍嗜杀邪恶之举。
“而元廷扶持的是花教,又名萨迦派,由著名的八思巴法师弘扬,八思巴此人在元世祖还未登基之前,便与元世祖相识,私交甚笃,甚至八思巴还曾为元世祖灌顶。
“大元建立后,元世祖更是尊其为灌顶法师,派其回雪山招抚各方势力,元廷早期在雪山设立的宣慰司能够成功建立,便是这八思巴的功劳,元世祖还下令让雪山各派僧人,都依萨迦派的戒律持戒,这才形成了萨迦派一家独大的局面。
“后来元世祖又请八思巴至大都,让其编撰蒙古文字,封其为帝师,将其弟子留在大都,遣八思巴回乌斯藏治理政教事务,封其为宣政院使,此后便一直形成了帝师留京,掌教驻藏,兼任宣政院使的制度。
“之前没有出事,皆因八思巴德高望重,但传承至今,当今的萨迦派掌教又如何与八思巴相比,不能公平处置各万户府事务,自然会有今日之局面。
“不过此皆臣一家之言,也是臣道听途说,陛下且听听便可,不可信以为真。”
鲁锦点点头,随即又好奇道,“只有四教,不是五教吗?”
包毓张了张嘴,仔细想想才说道,“臣确实只听过四教。”
那就是黄教的格鲁派现在还没诞生?鲁锦心道,这样也好,他可是对那些搞人皮唐卡,人骨法器,群胶双修的邪门密宗没有任何好感,这些鬼东西全没了才好。
搞清了高原如今的状况,鲁锦才对诸将说道,“都听见了,乌斯藏内乱,云南不足为虑,元廷残部想迂回偷袭也没那个机会。
“不过胡酋我们还是要尽力去抓的,至于怎么抓,元军不是喜欢迂回绕后吗,这次我们也给他来个迂回绕后,来人,把沙盘搬上来。”
立刻有侍卫大殿中间摆上中国北部的沙盘,鲁锦干脆来到殿中,站在沙盘上对诸将讲解道。
“此次北伐,拟分四路大军分阶段出兵,共动用四个方面军,九个集团军,加上参战的各禁卫师,一共约57万兵力。
“其中西路拟用第四方面军,由俞廷玉率领,主攻陕西行省,夺取陕西全境及汉中地区,这个稍后再说。
“关于燕云这边,共分为三路,其中的中路军主攻山西道宣慰司,也即今后的山西行省,拟用廖永安的第三集团军,常遇春的第九集团军,廖永安为中路军主将,常遇春为副将。
“你二人先到黄河以北的怀庆路集结,然后从太行八陉最南边的轵关陉,从怀庆出发,向西经垣曲,打到闻喜,突入山西腹地,然后沿着汾水一路北上,先攻下太原,再由常遇春率第九集团军攻破代州的雁门关,突入大同,然后急行军向西北夺取兴和路,也即野狐岭这个地方。
“此处是军都陉的北口,也是元廷从大都北逃的缺口之一,堵住了这里,便能堵住胡酋西窜北逃的活路,这仗也就赢了一半。
“东路军,拟用杨璟的第三方面军,外加刘福通的暂编第十一集团军,一共三个集团军的兵力,杨璟为东路军主帅,俞通海和刘福通为左右副将。
“你们三个集团军先到山东登州集结,圣武军全部水师也调往登州,战役开始后,你们要在合适时机从辽东的锦州登陆,其中杨璟亲率一个集团军坐镇锦州,堵住傍海道的北口,也即辽西走廊。
“俞通海率第二集团军,从锦州向西急行军,攻克大宁路,以及松州地界,堵住卢龙道,以及平冈道的北口,如此便能堵住从大都北逃的全部出口,除非元廷那些人全都长出翅膀,否则他们一个也别想逃跑。
“而刘福通的暂编第十一集团军,你们要从锦州向东,攻克广宁、辽阳、沈阳三城,掩护杨璟和俞通海的侧翼,顺便还要监视高丽和辽东半岛之敌。
“最后便是南路军,由朕和朱亮祖率领,从河北正面压迫大都,不过我们这一路只是唬人的,这仗的重点不在正面,而在于中路和东路的左右两翼。
“把元帝赶到草原,收回大都,不算真正的赢,也用不着派那么多兵,你们先从两翼迂回包抄,截住了元廷的后路,这仗才算真正的赢。
“等你们先绕后成功,堵住了元廷的退路,我们南路军再向北压迫,最后给元廷来个瓮中捉鳖,才能达到我们留元帝于关内的战略目的,都听明白了吗,有不懂的可以问。”
在场众人全都盯着沙盘点了点头,然后常遇春才出声问道。
“陛下,我从雁门关北上夺取野狐岭之后,那好像离上都也没多远了啊,要不要连上都也一起打下来?”
俞通海也点头说道,“是啊,我率第二集团军进抵大宁和松州,堵住平冈道和卢龙道,松州距离上都也不远,如果需要打的话,我和常将军完全可以联手,从东西两面夹击,会师于上都城下,元上都本就没多少兵力,应该很容易就能打下来。”
鲁锦闻言却来了一句,“贪多嚼不烂,你们有多少骑兵啊,敢这么打?”
第493章 北伐部署(下)
听到鲁锦不让打上都,常遇春立刻不甘心的走到地图前用手比划了一下说道,“从兴和路(张北)到上都(开平)是350里,从松州到上都是420里,好像是远了点,但也远的有限,我们都已经打到这里了,却留着上都不攻,这也太可惜了。
“不如陛下给我一个骑兵团,我只要几千骑兵,一定能把上都打下来。”
鲁锦却反问道,“你们中路军主攻山西,山西表里河山,地形崎岖,沟壑纵横,骑兵反而最没用处,我给你一个骑兵团,难道你还能带着一群骑兵去打雁门关?然后再翻山越岭去打上都?”
常遇春张了张嘴还想反驳,不过最后也没说什么,就在这时,俞通海也要开口说话,鲁锦又再次打断道,“你们东路军要跨海出击,我去哪找那么多船给你运输马匹,一条船能运几个骑兵,你算过吗?”
可俞通海闻言还是说道,“但是我的第二集团军从锦州一路向松州突击,这段距离也需要骑兵啊,否则万一来不及,被元帝跑了怎么办?”
鲁锦却反问道,“所以如果没有骑兵的话,你们准备怎么行军,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包抄的任务?”
常遇春和俞通海闻言一愣,同时问道,“只有步兵,没有骑兵吗?”
“没有,起码在战役的第一阶段,围堵元廷的时候没有,等南路军攻占了大都,控制了辽西走廊,倒是可以把郑用的骑兵师从傍海道派去锦州。”鲁锦摇了摇头说道。
俞通海都听傻了,他再次走到地图跟前用尺子量了量,然后自顾自的念念有词道,“从锦州到松州,直线距离五百里,日行军五十里,需要十天,日行军六十里,需要八天多”
鲁锦突然打断道,“前宋的朱仙镇之役,杨再兴率五千精锐,两昼夜急行180里驰援朱仙镇,日行军90里,且抵达战场后立刻投入战斗,杨再兴单骑突入金军大阵,阵斩金军四员前锋,为岳飞的主力集结抵达战场争取了时间。”
俞通海闻言张了张嘴,却惊讶的说出不话来。
鲁锦则是继续说道,“我还知道一支军队,将领姓陈,其所率之军全员步兵,但在追击敌军骑兵溃兵时,七日连续行军950里,单日平均行进135里,把敌军的骑兵追的都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想逃都逃不掉。
“另一支友军执行夜间穿插迂回,绕后包抄的任务,夜间,雪天,山地急行军,不到四个时辰,翻山越岭行进145里,成功迂回到敌军骑兵主力的身后,截断了敌军的退路,为正面主力围歼敌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还有这样一支军队,即将被敌军四面合围,为了掩护主力大军突围,派遣一支前锋去夺取要点,攻占渡江桥梁,当时还是雨后的山路,一侧是万丈悬崖,一侧是羊肠小道,该部为了完成任务,一昼夜强行军240里,成功夺取桥梁,掩护大部队渡江,成功逃出生天。
“还要我继续说吗?”
俞通海这时已经额头冒汗了,当即道,“陛下不用说了,我知道怎么做了。”
“你知道了什么?”
鲁锦这时扫视着在场诸将,“不要以为凭着火枪火炮,还有超高的披甲率,打下了半壁江山,你们就多了不起了,就你们的战绩,跟那些史书上的名将能比吗?
“想成为名震史册的名将,你们还差的远呢,还是得多练,切不可因为才打了几次胜仗,就洋洋得意,骄傲自满,尤其是这次的北伐之战,更要当成前所未有的大仗、硬仗来打。
“这次谁要是给我在战场上拉稀摆怠,拖了全军的后腿,以后就不用想着带兵了,老实给我滚回京师奶孩子去,以后再有仗打也别想轮的上你,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诸将立刻拱手应诺。
见诸将还算态度认真,鲁锦才再次看向俞通海说道,“打仗要用脑子,你说你知道了,那你准备怎么完成任务?”
俞通海想了想才说道,“日行军150里,三天抵达松州?”
鲁锦却说道,“太快了,实际上你不需要那么快,你自己去地图上量量,从大都向北,逃往上都,距离有多远,以小铁锅的速度,他从开始逃跑到突破燕山,需要多长时间?”
俞通海闻言立刻上前量了量,然后说道,“从大都走军都陉到兴和路(张北)是420里,从大都走平冈道和卢龙道去松州附近大约是560里。”
鲁锦点点头,“不错,所以你只要跑的比元廷快就行,他们走的都是山路,而你走的却是平地,这就是优势。
“其次你是突袭的一方,是有备打无防,出发的时间肯定比元廷逃跑的时间要早,所以我说一个数,从锦州登陆,你只要在四到五天之内抵达松州,就可以堵住元廷的逃路,平均每天日行100到125里即可,在这个前提下,越快越好。”
俞通海却疑惑道,“那我们不用参加攻打锦州的战斗吗?”
鲁锦无语的瞪了他一眼,气的骂道,“所以要你动脑子,你们东路军三个集团军,加起来近二十万兵力,锦州城才多大啊,你二十万人在城外摆的开吗?打一个锦州用得着那么多兵?
“留着你打锦州,那杨璟的第一集团军干什么?”
俞通海这才尴尬的点点头,“我明白了。”
“不,你不明白,你的任务不是把整个集团军全带到松州去,而是要围堵从大宁到松州的这一段防线,所以你只需从全集团军中,挑出一个最能跑的师,或者一两个团,作为全军先锋。
“不带甲胄,不带辎重,不带大炮,只带武器和四五天的干粮,上岸之后什么都不用管,遇敌也不用交战,不用与敌纠缠,一路向西急行,抢占松州即可。
“其余跑的慢的部队完全可以放到后面,用来占领大宁,至于前锋的甲胄和粮草,完全可以等后续部队的辎重上岸后,再去追前锋,给前锋送粮,实在不行还能先从松州征粮。
“只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我军的军旗,插到平冈道和卢龙道的北口,震慑元廷溃兵,此战就赢了一半。”
“原来如此,我懂陛下的意思了,重在兵力分配!”俞通海顿时恍然大悟道。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
俞通海则是琢磨了下又说道,“那最好还是用一个师当前锋,如果前方遭遇敌军,就留下一个团与之交战,剩下两个团不必停留,绕过去继续向前急行,如果身后有敌军追击,就留下一个团负责阻击,剩下两个团继续前进,如此至少也有一个团能抵达松州。
“至于被留下掩护的部队,只要多坚持一段时间,后续的主力就能追上来支援,这样就更加稳妥了。”
“没错,你终于知道急行军的仗该怎么打了。”鲁锦欣慰的赞道。
“但是这样就要求前锋有一定的独立作战能力。”俞通海立刻分析道。
“甲胄、辎重、大炮都太重,影响行军速度,不能带,可没了甲胄和辎重,还要能独自与敌军作战
“那这前锋的三个团,我想要两个火枪团,一个步兵团,这个步兵团最好还要多配弓箭手,全师以远射为主,不然没有甲胄,近身肉搏就太吃亏了,但步兵的长枪还是要带的。
“然后每人至少还要携带两颗手榴弹,全师27000颗手榴弹,这样即便遭遇敌军,一个团也有一战之力,足够拖到后续的主力赶来支援。”
鲁锦想了想说道,“东路军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对大都元廷的围堵,其他目标都是次要的,因此东路的两个火枪团可以配属给你,手榴弹也不是问题。”
“那我没问题了,臣保证完成任务,从登岸开始,五天之内占领松州,堵住平冈道和卢龙道。”
鲁锦当即点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然后是东路军的登陆序列,咱们的船没那么多,所以要分三个波次登陆,俞通海第一批上岸,上岸后先派一个师看住锦州,其余部队继续向富庶、大宁前进,前锋直奔松州。
“杨璟第二批次上岸,你上岸之后接管锦州,正式开始攻城,俞通海部的其余部队立刻去追赶前锋,主力占领大宁至松州一线,富裕和兴中州(朝阳市)交给杨璟的第一集团军。
“刘福通第三批次上岸,上岸后不必理会锦州这边,直奔广宁、沈阳和辽阳,掩护主力侧翼,都明白了吗?”
“明白!”杨璟、俞通海和刘福通三人立刻应诺。
鲁锦则继续安排道,“然后是山西的中路军这边,常遇春你也是一样,你作为全军前锋,不必理会太原有没有打下来,太原交给廖永安来打,你只管率部急行军向北突进。
“要分配好手中的兵力,谁做先锋,遇到敌军谁来牵制,身后有了追兵谁来殿后,前锋没了体力要不要跟后面的部队轮换,你的兵你自己清楚,用谁不用谁都要好好想想。”
“是!臣等明白。”廖永安和常遇春也当即应道。
然后鲁锦继续说道,“最后就是各路出兵的时间节点,太早出兵容易惊动大都,让小铁锅提前跑了,出兵晚了又容易各部脱节,导致包围圈出现漏洞,让敌军逃出去,所以要各路配合。
“因此此次北伐,中路军先行,廖永安兵临太原城下后,立刻派人给我回信,你们这边打太原的时候,东路军开始登船,等常遇春抵达雁门关的时候,东路军在锦州登陆,然后你们同时开始穿插,常遇春从雁门关到野狐岭,俞通海从锦州到松州。
“我只给你们五天时间,东路军在锦州登陆的第五天,我和朱亮祖就带着南路军向北面进攻,从正面压迫,能不能堵住小铁锅,可就要看你们的了。”
“明白!”三路大军所属的将领当即齐声应道。
见鲁锦安排完了对大都的包抄和围堵,被点为西路军主帅的俞廷玉这时才问道。
“陛下,臣有疑问,之前陛下说让四方面军此次攻占陕西行省全境,甚至还要加上汉中,这目标是不是有些大了,只靠我们一个方面军,恐怕力有未逮啊。”
鲁锦闻言当即解释道,“哦,之前没说清楚,元廷的陕西行省面积太大了,不仅北面到了沙漠,南面到了汉中,西面更是把兰州也划了进去,这肯定不行,战后的陕西行省也肯定要进行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