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416节

  “然后是之前放在江右的几处火炮镗床作坊,全部拆掉,所有器械都搬到建康来,还有庐州铁厂那边生产火枪的业务,今后连同工匠,也一起搬过来,在建康城外新设一个金陵兵工厂,以后所有的火炮火枪,全都拿到这里来生产,就放在城北即可,集中生产,控制技术传播范围,省的被别人偷学了去。

  “改造完这些工厂之后,在城南另建一座工厂,专门用来生产各类机床和机械,然后你们再设计一些锯床之类的木工加工设备,安装到龙江的造船厂,其他的还有定远的盐井,四川的盐井,这些地方也是需要蒸汽机的。

  “把这些都做完了,一些民用的纺织工厂,铅笔厂,造纸厂,印刷厂,搪瓷厂,制砖厂,玻璃厂,化工厂,需要用蒸汽机的地方多了,少说也要量产几百上千台。

  “到时候你们一边量产,一边改进,等技术成熟了再继续研发下一代的蒸汽机,就可以尝试制造蒸汽机车了,到时候又是至少上千台的需求量,只要你们能把东西造出来,难道还怕没处用吗?”

  “原来如此,那臣明白了。”

  陶广义闻言当即点了点头,这才明白鲁锦的企图,这是要把国内所有能用机械的地方,全都安排上蒸汽机啊

  “明白了就好,那你就先留在这里尽快安排吧,朕就先回宫去了,明天别忘了把理综班的那些学生召集起来,现在也有可堪一用的实验器材了,朕要给你们补化学课。”

  “是!”

  陶广义当即拱手答应下来,然后将鲁锦送出了工坊,见鲁锦摆驾回宫后,这才将几个工坊的负责人都召集起来,开始给他们安排任务。

  翌日,年关将近,朝廷里的其他部门都在年终盘点,总结得失,准备放假了,只有鲁锦带的这个理综班,是一天也没闲着,直到腊月二十三,小年佳节,一群人还泡在实验室里,跟鲁锦学习制备三酸两碱。

  之前的课程受限于缺少实验器材和教具,鲁锦也只是教了他们一些理论,但物理化学终究还是实验之学,光靠死记硬背不仅学得慢,而且有些实验不亲眼见一下也很理解。

  尤其是这些古代人的见识,还不如现代那些中学生呢,好歹他们一生下来就见过电灯,在后世看起来很多都是常识的东西,现在却都要从头学起。

  与此同时,一些政务上的事情鲁锦也没落下,城外新建金陵学宫的事情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已经开始设计样子,绘制草图,制作模型,在城外圈地,顺便开始筹备建筑材料。

  不过具体开工日期嘛,恐怕还要等到明年打完福建和两广再说,不然兵马一动,靡费巨万,现在朝廷也不富裕,在打大仗的情况下,是真没有余力支持‘如此浩大’的工程。

  但话又说回来,就算金陵理工大学短时间内建不起来,培训教师的事情也不能继续拖下去了,鲁锦已经让内阁拟好了诏令,明年一开年就昭告天下,征集识字者参加教师培训,明年到建康这里的师范学校集中培训,师范学校就暂时先放到建康城原来的贡院里。

  如果说语文只要识字,给本教案就能教的话,那数学不先把老师教会是肯定不行的,而且就算是语文,想当老师起码也要先把拼音学会了,他们才能教下面的学生。

  至于大明究竟有没有这么多识字之人,可以做教师的问题,这个倒是真不用担心。

  原历史上老朱搞出一部明大诰,要求天下百姓人人学习,家里有明大诰的,犯罪都能减刑,没有明大诰的判刑时则要罪加一等,如此庞大的普法任务,光是教授明大诰的老师就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据载,当时光是汇聚在京师,学习教授明大诰的法律教师,就有19万人之多,如果把这19万识字之人全都培训成教师,那鲁锦还怕没教师可用吗?

  更何况,就按一个小学五十名教师来算,一千所学校也不过五万教师罢了,实际上根本用不到那么多人。

  而除了对教育方面的准备之外,此次参加北伐,调回来的两支部队,其中朱亮祖的第二方面军,也终于在过年之前全部抵达了建康,准备在建康城外的大营休整过年。

  而常遇春的第九集团军,因为他们是从张家口外面的内蒙地区回来的,行军路途更长,目前也才刚抵达山东而已。

  鲁锦收到汇报之后,当即给他们下令,让第九集团军停在山东聊城过年,在聊城休整一个月,过完年再继续南下,休整期间士卒无令不可以出军营,省的他们骚扰百姓。

  然后再给他们拨款,让他们就地在山东采买年货,还让军宣的施耐庵给他们调去四个文工团,给士卒表演节目。

  而与此同时,就在鲁锦北伐成功,班师回朝,国内各处都在为正旦佳节做准备的时候,与大明比邻的高丽半岛,却刚刚经历完一场血腥的大清洗。

  被鲁锦放回去报信的高丽前宰相廉悌臣,是在十一月才被押送着渡过鸭绿江,回到高丽境内的。

  不过这人到底之前当过宰相的,心眼子也不是一般的多,深谙政治斗争之残酷,鲁锦此次北伐,把高丽的那些亲元派首领,还有非亲元派的好几员高丽将帅,一口气全杀了个干净,现在木已成舟,廉悌臣回去肯定是要辅佐高丽国王王颛,清洗国内的亲元派的。

  但是这些亲元派的首领虽然被杀了,可他们在高丽国内的势力仍然盘根错节,不可小觑,如果贸然将消息公开,然后展开清洗,说不定会遭到那些亲元派的强力反扑,搞不好就是一场政变或者大祸等着他们。

  于是廉悌臣刚刚渡过鸭绿江,返回高丽国内,就在边境的新义州境内找了个相熟的友人,然后将那些带回来的首级藏在友人家中,让其代为保管,而在大都那边发生的事情,就连这位友人,他都没敢告诉,也不说那些首级都是谁的脑袋,只让他少打听,以免惹祸上身。

  做好这些安排之后,廉悌臣才孤身一人返回高丽开京,见到了王颛,回来的一路上,廉悌臣见人就说大元已经被新崛起的明朝灭了,连大都都已被明军攻克,元朝皇帝和太子全都被明军生俘活捉,而他们高丽派过去的那些使者和将帅,全都被大明皇帝扣下了,根本没敢说这些人已经被杀的消息。

  虽然此举还是免不了惊扰了那些亲元派,但只要人还没被杀,那两国就有和谈的希望,一时间许多亲元派势力的大臣,纷纷向王颛谏言,说明军实力强大,连大元都被轻易灭亡了,他们高丽最好立刻上表,向大明称臣纳贡,然后换回被扣的那些高丽使者和将帅,给两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反正以前也是给大元当儿子,这儿子给谁当不是当?现在无非是换个爹而已,如果他们能跟新崛起的大明拉上关系,那他们一样能保持在国内的势力。

  王颛当然和他们想法不一样,听到大元被灭,一时间惊疑不定,他也拿不准这个新崛起的大明,对他们高丽是什么态度。

  而且现在大元都灭了,更是他清洗国内亲元派,掌握国家实权,摆脱元廷控制的好机会,就这么让他放弃这次机会,他又怎么甘心。

  于是王颛立刻召见了从大明回来的廉悌臣,向他询问大都那边的具体情况,以及大明皇帝和明军的具体信息,谁知廉悌臣却一上来,就让王颛屏蔽左右,就连太监宫女和王后也不让在场,因为王颛的老婆就是蒙古人,身边还有不少太监也都是亲元派,他当然不敢让这些人知道自己和王颛的密谋。

  王颛一见他那谨慎郑重的样子,再加上他本来就比较信任廉悌臣,这才答应了廉悌臣的请求,将侍卫和太监宫女全都赶了下去,只剩他和廉悌臣两人在场的时候,廉悌臣这才说出了大都那边的实情。

  王颛得知真相后顿时大惊失色,一时间又喜又惊又怒,喜的是这位新晋的大明皇帝公输锦,竟也对鞑子如此仇恨,想要与他联手清除元廷的残余势力和影响,并主动帮他杀了那些亲元派的首领,一副准备助他清洗亲元派,夺取高丽实权的样子。

  惊的是这位反贼出身的大明皇帝,竟然对他们高丽国内的情况掌握的了如指掌,直接点明了高丽现在内忧外患的情况,外有元廷干预,内有亲元派跋扈,国内土地兼并严重,流民遍地,南有倭寇时常寇壤,甚至差点打到了高丽国都。

  并且以此来威胁他们,要按元朝时留下的疆域来划分两国国土,大明要继承元廷留下来的所有土地,就连高丽曾经被元廷强占去的双城总管府,还有济州岛,也要归大明所有,如果高丽胆敢北上侵略大明疆土,就趁他们国内内忧外患的时候干他们!

  如此一来,王颛想要‘收复失地’的想法就自然泡汤了。

  明军此次北伐的太过犀利,一次出动五六十万大军,不仅收复大都和辽东,还一口气占据了漠南大片领土,甚至就连大元皇帝和太子,也被明军生擒活捉,连逃都没逃出去,至今还在北边陈兵数十万大军,一副大有一言不合就渡江来干他们的样子。

  这样的情况,王颛又哪敢不把鲁锦说的话放在心上,这帮刚刚覆灭大元的虎狼之师,他可真的不敢小觑。

  最后怒的则是,这个新晋的大明皇帝公输锦,实在太过霸道,你说那些亲元派首领,你杀也就杀了,竟然还把他们派过去的几个高丽将帅,也一口气杀了个干净,那几千高丽士卒,最后也只放回来了一百人,其余人全都被扣下做了俘虏,看意思是不准备还回去了,如此霸道作风,简直欺人太甚!

  王颛一时间惊怒不已,好在廉悌臣老成持重,很快安抚住了这位高丽国王,和他说明了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先清洗了国内的亲元派再说,纸终究包不住火,虽然他现在隐瞒了亲元派首领被杀的消息,但肯定瞒不了多少,还是趁现在赶紧想办法吧。

  王颛这才深吸了口气,当即和廉悌臣商量起大清洗的事来,首先是要掌握可靠的兵权,虽然鲁锦这次杀了高丽不少将帅,但高丽此时也是个武人政权,国内还是有不少可用的将领的。

  除了被杀的柳濯、元颢、罗英杰、崔莹,这几员大将外,高丽国内此时还有郑世云、安佑、李芳实,这三名可统兵数万人的将帅。

  在原历史上,龙凤北伐,关铎的中路军攻占高丽首都开京后,就是郑世云、安佑、李芳实、崔莹这几员将领,率领二十万高丽大军反扑,把中路军主力歼灭在开京的,关铎本人也是死于他们之手。

  现在崔莹虽然被鲁锦杀了,可高丽还留了三名可以统兵数万人的大将,王颛并非无人可用。

  而且这三人本来也跟亲元派没什么关系,是值得信任的高级将领。

  于是王颛立刻找来了郑世云,让他组织一支可靠的兵力,且不能有亲元派那些人的影响。

  郑世云虽然没有收到直接对付谁的命令,但一听王颛这么说,也立刻猜到了王颛的用意,顿时为难起来,他倒是不介意对付那些亲元派,但他怕的是打蛇不死反被咬。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绝不能给亲元派反扑的机会,不然让这些人反应过来,到朝堂上对王颛施压,到时候王颛把他卖了怎么办?

  这个时候郑世云就向王颛提出了,要看那些人首级的要求,如果这些亲元派首领真的都死了,他才肯下定决心跟王颛一起动手。

  王颛闻言也迟疑起来,主要他也想看看那些首级,现在得到的消息全是廉悌臣的一面之词,虽然王颛非常信任他,但这种事关身家性命的政变斗争,还是稳妥一点的好。

  于是廉悌臣立刻将那些首级藏在友人家中的消息告诉了两人,让郑世云派可靠的人去新义州将首级取回来。

  几天之后,当王颛和郑世云亲眼见到了那几人的大好头颅之后,这君臣二人这才下定决心发动清洗。

  王颛先是摆下了鸿门宴,然后对亲元派的主干臣子突然发难,罗织罪名,痛下杀手,然后立刻让郑世云派兵出动,血洗了权氏、卢氏、还有奇皇后的母族奇氏,这三大家族,将亲元派的三家主要力量一网打尽。

  高丽朝堂的其余亲元派官员顿时噤若寒蝉,一个个被吓的大气都不敢喘。

  不过高丽如今也正值多事之秋,王颛也不敢做的太过火,他亲自将那些亲元派首领的首级展示给众人看,正式宣告了大元已经覆灭,从此高丽和大元再无瓜葛之后,这才‘大发慈悲’的饶了其他亲元派小势力一命,警告他们以后别再勾结外邦,然后才放过了他们。

  这场大清洗足足持续了一个月之久,权、卢、奇三家的主要成员几乎被斩尽杀绝,少数远亲旁支,也被王颛流放了到了大青岛,这里也是元顺帝小时候被流放的地方,也算是亲元派最好的归属了.

第525章 他要抢了孤的王位?!

  高丽的大清洗足足持续了一个月,不仅权、卢、奇三大亲元派家族被血洗,元廷原本设在高丽的征东行省衙门,压在高丽君臣头上的‘太上皇’,也被王颛顺手拔除,彻底斩断了元廷控制高丽的触手。

  并且为了自身安全,王颛还又把亲元派安插在宫中的太监和宫女也全清洗了一遍。

  这还真不能说他多心,因为在原历史上,王颛就是死于亲元派的反扑,而且还不是大元下的手,而是被明军赶去漠北的北元,利用在高丽的残余影响力,指使高丽宫中的太监将他刺杀而死。

  另外高丽还有一个亲元派的核心人物,那自然就是王颛明媒正娶的妻子,大元魏王的嫡女,被元朝封为鲁国公主的‘宝塔失里’了,‘每一任高丽国王,都是蒙古人的女婿’,这句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对于这个明媒正娶的蒙古妻子,王颛对其还是有不少感情的,夫妻俩感情本来就恩爱不说,关键是王颛本来没有机会继承高丽王位,若非他娶了宝塔失里,在蒙古人那里获得了‘政治加分’,也不可能当上高丽的国王。

  王颛本身就是借助蒙古女婿这层身份上位的,现在让他杀了自己的老婆,他还真下不去这个手。

  于是犹豫再三,王颛最后只是换掉了宝塔失里身边的亲信,把她身边的侍女和太监全都换成了自己的人,然后又新纳了几个妃子,和这位正妻拉开距离。

  也不说公开废后,更不说打入冷宫,只是两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到最后几个月也不去见一面,算是将这女人冷处理了。

  做完这一切之后,直至当年年底,王颛才又将廉悌臣和郑世云召到了跟前,君臣三人开始商量后续的善后事宜。

  开京的王宫中,等到侍卫和宫人都离开,场中只剩君臣三人的时候,郑世云这才道。

  “大王,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尽快查明咸兴和永兴二府(双城总管府)的情况,若明军还未抵达,则我国就可以抢先占领二府,收复失地,管那大明皇帝怎么说,先造成既定事实,大不了到时候再称臣纳贡,与其谈判,说不定咸兴和永兴二府就可以收回来了。”

  此言一出,顿时让王颛心头一动,说实话王颛本人也是非常希望能收复失地的,一旦成功,不仅能加强他的权威,更关键的是土地就是切实的利益啊,哪个君主可以抵挡开疆拓土的诱惑,他又怎么可能放弃。

  然而还不等王颛说话,廉悌臣就先开口说道。

  “此事不用想了,大王容禀,明军现在已经占领了双城总管府,此时若出兵夺取,那就是公然挑起两国大战,如今国内刚刚清洗了亲元派,朝堂动荡,内忧外患也未治理,现在与明国开战,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啊。”

  王颛和郑世云二人闻言一惊,顿时面面相觑起来,王颛当即问道,“恺叔先生是如何得知明军已经占领咸兴、永兴二府的?”

  廉悌臣顿时苦笑道,“大王有所不知,明军此次北伐十分犀利,出兵迅速,九月下旬,明军骑兵前锋就已到了大都周边,九月三十日,明国皇帝率领的主力就兵临大都城下,臣其实早就被他们抓到了,又为何一直到冬月才被放回国内?

  “那是因为这明国皇帝也是个人精,咱们能想到的,他也早就想到了,他们将臣押送到鸭绿江畔近一个月之久,一直拖着不放臣渡江归国,就是在为明军争取时间,一直到十月中旬,明军率先抢占了双城总管府,造成既定事实后,他们才放臣渡江归国。

  “咱们此时再想收回双城,就已经晚了,现在再打,无异于公然挑衅开战。”

  此言一出,王颛和郑世云顿时唉声叹气起来。

  你想造成既定事实是吧?那就比比谁出兵更快,谁先把地盘占了,谁才是那个‘既定事实’!

  这次鲁锦策划的北伐,事前先用假情报搞了个战略欺骗,让元廷以为他要先打福建和两广,然后声东击西,结果一开战就直扑北方,开打后又四路大军齐出,承受着巨大的非战斗减员,用把士卒活活跑死的速度行军,就是为了尽快抢占要点,完成对燕云的战略大包围。

  连元廷都没猜到鲁锦的战略意图,交战之后处处都处于被动,小铁锅想跑都不知道往哪跑,对明军‘一无所知’的高丽,就更抢不到战略主动权了,谁能想到鲁锦这次北伐的胃口居然这么大,燕云还没打下来呢,就先向纵深穿插占领漠南和辽东,收复燕云根本就是顺带的,鲁锦压根没把大都当作主要目标。

  等高丽想起来要‘收复失地’的时候,鲁锦这边早就把辽东占完了,现在辽东已经被明军占领,才是那个既定事实.

  王颛叹了口气顿时蹙眉道,“看来这明国皇帝能在短短三年内就覆灭大元,赶走蒙古人,绝不是个善与之辈,以后与明国打交道要小心了。

  “不过本王先前听说此人姓鲁,现在怎么又改姓公输了?”

  廉悌臣当即解释道,“此人自称是中国姬周封臣公输般之后,这人是个西周的大木匠,因居住在封国鲁国,故而又被人称为鲁班,后人多以鲁做姓,这人自称是公输氏嫡传,以前自称鲁姓只是隐姓埋名,如今恢复公输,不过是恢复先祖姓氏而已,故而又姓公输。”

  “原来如此。”王颛这才恍然大悟。

  郑世云倒是不在乎鲁锦姓什么,而是皱眉问道,“这明军实力真的有如此之强吗?廉先生在大都亲眼见过明军,可知这明军有何特点?”

  廉悌臣想了想才道,“老夫与这明军接触的也不多,大多都是道听途说,将军若是愿意听,那老夫就说上一二,权当给将军一个参考。”

  郑世云和王颛都点了点头,廉悌臣这才继续道。

  “据说明军兵力不少,他们不像蒙古那样分什么千户万户,而是用的什么团师军,集团军,方面军,团有四五千人,每师下设三团,约有一万五千人左右,两个师为一个军,有两三万人,两个军为集团军,有五六万人,两个集团军为方面军,有十几万大军,而像这样的方面军,明军足有五个之多!

  “此皆号为野战军是也,除野战军外,还有驻守地方的半耕半军的内卫,据说每个村镇县府都有,遍及全国,可能有不下百万之巨,这些内卫倒是不用外出作战,但有了他们,那些野战军就可以不用管后方,专心到前线作战了。

  “另外这明国皇帝麾下还有直领的禁军,号禁卫军,就类似于大元的怯薛军,据说有近十个师之多,与那些野战军不同,大明皇帝的禁卫军多以火器作为主要兵器,据说他们的火铳非常厉害,种类多样,威力惊人。

  “每逢大战之际,明国皇帝就会把禁卫军分派下去,加强到各个方面军中作战,让每个方面军都形成十几万人的大兵团,攻城拔寨,战无不胜。

  “这次明国北伐一共动用了几个方面军,我虽然不知道,但仅辽东一地,就最少有一个方面军以上,臣被押送回国的时候,路过锦州,听说那里就有一个姓杨的方面军司令坐镇,而臣在大都的时候,还见到那明国皇帝身边另有一名姓朱的方面军司令。

  “而直接率兵驻守东宁府,在鸭绿江边与我国对峙的,听说是一个姓刘的集团军总兵,此人貌似也是红巾反贼出身,还是最早起事的反元红巾之一,只是该部后来发展不如那公输锦,应该是后来被他收编了。

  “另外臣还听说,这个刘总兵并非杨司令的直系部队,只是暂时归他统辖,这么算的话,辽东的明军兵力应该还不止一个方面军,再加上禁卫军,骑兵之类的番号,明军在辽东可能就有三到四个集团军,大概两个方面军左右。”

  王颛和郑世云闻言顿时一呆,郑世云当即道,“如此说来,岂不是辽东一地的明军,就有二十万人左右?”

  廉悌臣点了点头,“嗯,差不多就是如此。”

  见廉悌臣点头,郑世云顿时蔫了下来,明军在辽东部署了二十万大军,这他还打个锤子,哪怕这二十万明军,不可能全都放在大明和高丽的边境线上,但就算他能突破明军的最外围防线,从边境抢下几座城,那大明也能立刻在辽东集结至少十万主力大军,迅速反扑回去。

  他可以选择挑起战争,但一旦挑起两国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可就不是他说了算的了。

  更何况现在的明军都是刚刚开国,打遍整个中国无敌手的精锐,他们高丽真能打得过这些精锐明军吗?

  思及至此,郑世云和王颛顿时熄了挑衅大明,收复失地的想法,别说两国开战,就是想偷鸡,悄悄占领一些土地,恐怕也不容易。

  王颛突然站起身来,在大殿中来回踱步,廉悌臣和郑世云见状对视一眼,也连忙站了起来。

  片刻之后,王颛才再次问道,“恺叔先生,那明国皇帝行事如此霸道,杀我使者,屠我将帅,扣我兵卒,又抢占了原本就是我国的咸兴和永兴二城,还扬言要拿走济州岛,现在又在辽东部署二十万重兵,他究竟有何企图?

  “可有对我国提出什么称臣纳贡的要求?”

首节 上一节 416/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