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07:开启学神殿 第119节

  “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手,让他们在极越浏览器创作,我们按照广告和文章的点击率给予他们稿费。”

  “我们的资讯内容丰富起来了,质量也高起来了,话语权也掌握了。”

  陆山笑呵呵的喝了一口水:“你的意见呢?”

  郑恺歌简直是听着目瞪口呆。

  他赶紧拿出笔记本和笔,把陆山刚刚说的那些重点内容给记录下来。

  这种商业竞争方式,这种运行模式,他为所未闻见所未见,完全是大开眼界。

  如此一来,极为浏览器就可以变成一个优秀的资讯平台。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记者,或者是评论家。

  同时每一个人也可以成为广告的获益者。

  而极越浏览器只要把这个平台给运行好。

  那么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用户创作者以及广告流量。

  陆山说道:“所以你现在要做两个模块。”

  “一个就是创作模块,一个就是用户使用后获利的模块。”

  “只要把这两个模块加入到我们的浏览器之中。”

  “我们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郑恺歌赶紧说道:“我这边马上去办。”

  陆山说道:“这涉及到程序设计和编程的内容。”

  “一个人是肯定忙不过来的。”

  “马上就要元旦了。”

  “元旦之后咱们公司还是招一些人吧。”

  “至少给你配备一个完整的小组,让你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

  郑恺歌嘿嘿的笑了一声。

  陆山之所以这样做。

  也是有自己的野心。

  Uc那么垃圾的浏览器也能够通过自己一系列的运行获得海外风投机构的投资。

  UC能够做的,陆山当然也能够做。

  如果能够获得风投机构的投资。

  那么陆山能够达到两个目的。

  第1个目的就是,他在很长一段时间不用再为钱发愁了。

  可以专心的搞学术和科研。

  第2个目的就是,极越浏览器能够抓住这一个契机,获得大量的用户,以此来获得持续稳定的积分。

  在陆山学术或者是科研上面没有成就的时候,这些积分也能够给庞加莱和图灵续命。

  很快元旦了。

  陆山回江城县住了两天,刚刚准备回学校准备期末考试。

  陈启仪的电话打来了。

第149章 我要求你做夏国第一人!

  陈启仪的第一句话不是新年快乐,而是“回学校没?”

  语气还有些急切。

  陆山无语说道:“还在家呢,不是元旦嘛!准备一会儿回学校。”

  陈启仪赶紧说道:“赶紧回来了,急事!对了打车回来,费用我报销。”

  陆山开玩笑说道:“生产队的驴也不是这样催的!”

  可惜陈启仪已经挂断电话了。

  陆山大包小包提着东西,这些都是江城县的特产。

  价格虽然不贵,但离开江城县之后还真的很难买到

  这些东西是给陈启仪以及室友的,再给郑恺歌带一点。

  人嘛!

  毕竟是群居动物。

  人情往来是肯定要有点。

  陆山就用不着节省先坐公交车去江城县车站再从江城车站坐车去江州市了。

  而是很豪气的打车。

  毕竟现在陆山极越公司的收入还算不错,陆德海也有二十万的年薪。

  放在这个年代,也算是小康之家了。

  江州大学在江州市距离江城县也不远,母亲林燕还是很担心儿子。

  就是害怕陆山吃不饱,省钱花。

  “大学要多吃一点,食堂不好吃就去外面吃小炒,和同学在一起不要舍不得花钱,关系相处好一些。”

  “如果谈女朋友了,就给妈说一声,我给你涨生活费。”

  “知道了,妈。”

  “你担心什么啊!你不也在江州大学工作嘛!我哪次去伱的窗口你不给我开小灶,天天都要见面……”

  林燕尴尬笑了一声说道:“我和你王阿姨换班,要后天才去学校。”

  以前陆山总是嫌弃林燕每天唠叨的不得了,什么都要管。

  重生之后,心态变了。

  父母在,有来处。

  父母离开,那自己只有归路了。

  江州大学,陈启仪办公室。

  年底了,理学院的事情也很多。

  陈启仪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着,记录着年底要完成的事项。

  看到陆山来了,陈启仪让陆山自己倒水自己坐,他又给姜老师打了个电话。

  很快姜老师就来了。

  陆山也不客气,吨吨吨喝着水,然后把带来的特产送给姜老师和陈启仪。

  “这是江城县的咸水鸭,已经真空包装了,可以放一个月。”

  在陆山面前,陈启仪也没那么客气,把东西收了下来。

  反而是姜老师感觉到不太好意思,总觉得下来应该请陆山吃个饭。

  “《三维及以上的庞加莱猜想的拓扑流行统一》这篇论文元旦期间我看完了,也和行业内的几个教授讨论过。”

  陈启仪将论文放在陆山的面前,上面有很多他个人的批注和解释。

  陈启仪看着陆山,眼神里充满了宠爱。

  只是这个眼神让陆山感到无比的尴尬,赶紧躲开和陈启仪的对视。

  陈启仪说道:“实话实说,在这篇论文中所使用的拓扑学流行解释的一些方法,我都是第一次看见。”

  其实还有一句话陈启仪没有说。

  那就是陆山在论文中有很多内容和论证的算法,让陈启仪都有点卡壳。

  倒不是说陈启仪不懂。

  而是陈启仪要详细的琢磨甚至收集相关的资料,才能够搞明白内容陆山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所以陈启仪还是有点诧异。

  陆山这个臭小子脑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那么多的资料和数据,几乎都是信手拈来,而陈启仪本人拿着都有些难受。

  但是随着对论文的梳理和阅读,陈启仪豁然开朗。

  这种感觉就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神清气爽。

  元旦期间,陈启仪也没有闲着。

  而是详细的研究论文,觉得论文可以发!

  而且可以重点发!

  得到这个结论之后,陈启仪就睡不着觉了。

  他本想在元旦的时候就给陆山打电话。

  但又考虑到节假日打扰陆山不太好,便忍到现在。

  陈启仪当着陆山河姜老师的面说道:“陆山,这篇论文我是建议发表的。”

  “但是我也建议,先和丘成桐教授沟通一下,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和权威。”

  “过去几十年,也在这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陈启仪和丘成桐有过几面之交,只能算是认识,算不上熟悉。

  论学术贡献,丘成桐肯定是在陈启仪之上。

  两个人不是在一个层面。

  丘成桐是米籍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米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米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夏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江科学院荣誉院士,哈佛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荣誉教授,香江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水木大学讲席教授等等一大堆的头衔。

  今年,丘教授也正准备从米国回到夏国,准备在水木大学任教。

  听说水木大学准备单独以丘教授的名字建立一个数学院和实验室,这就是学术地位。

  而陈启仪的头衔就比较可怜了,最大的头衔就是——长江学者。

  这就是差距。

  陈启仪说道:“其实在庞加莱猜想上,丘教授也是意难平。”

  “当初,佩雷尔曼发表三维庞加莱猜想的证明后,丘成桐召集两个学生承担解释佩雷尔曼的证明的工作。”

  “在这个工作期间,丘教授和他的团队在《亚洲数学杂志》发表了《瑞奇流的哈密尔顿-佩雷尔曼理论:庞加莱和几何化猜想》,后面又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进行了修改,变成了《庞加莱和几何化猜想的一个完整证明:瑞奇流的哈密尔顿-佩雷尔曼理论的应用》。”

  陈启仪谈着学术界这些轶事,来了精神。

首节 上一节 119/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