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07:开启学神殿 第121节

  看到陆山来了,陈启仪让陆山自己倒水自己坐,他又给姜老师打了个电话。

  很快姜老师就来了。

  陆山也不客气,吨吨吨喝着水,然后把带来的特产送给姜老师和陈启仪。

  “这是江城县的咸水鸭,已经真空包装了,可以放一个月。”

  在陆山面前,陈启仪也没那么客气,把东西收了下来。

  反而是姜老师感觉到不太好意思,总觉得下来应该请陆山吃个饭。

  “《三维及以上的庞加莱猜想的拓扑流行统一》这篇论文元旦期间我看完了,也和行业内的几个教授讨论过。”

  陈启仪将论文放在陆山的面前,上面有很多他个人的批注和解释。

  陈启仪看着陆山,眼神里充满了宠爱。

  只是这个眼神让陆山感到无比的尴尬,赶紧躲开和陈启仪的对视。

  陈启仪说道:“实话实说,在这篇论文中所使用的拓扑学流行解释的一些方法,我都是第一次看见。”

  其实还有一句话陈启仪没有说。

  那就是陆山在论文中有很多内容和论证的算法,让陈启仪都有点卡壳。

  倒不是说陈启仪不懂。

  而是陈启仪要详细的琢磨甚至收集相关的资料,才能够搞明白内容陆山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所以陈启仪还是有点诧异。

  陆山这个臭小子脑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那么多的资料和数据,几乎都是信手拈来,而陈启仪本人拿着都有些难受。

  但是随着对论文的梳理和阅读,陈启仪豁然开朗。

  这种感觉就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神清气爽。

  元旦期间,陈启仪也没有闲着。

  而是详细的研究论文,觉得论文可以发!

  而且可以重点发!

  得到这个结论之后,陈启仪就睡不着觉了。

  他本想在元旦的时候就给陆山打电话。

  但又考虑到节假日打扰陆山不太好,便忍到现在。

  陈启仪当着陆山河姜老师的面说道:“陆山,这篇论文我是建议发表的。”

  “但是我也建议,先和丘成桐教授沟通一下,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和权威。”

  “过去几十年,也在这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陈启仪和丘成桐有过几面之交,只能算是认识,算不上熟悉。

  论学术贡献,丘成桐肯定是在陈启仪之上。

  两个人不是在一个层面。

  丘成桐是米籍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米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米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夏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江科学院荣誉院士,哈佛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荣誉教授,香江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水木大学讲席教授等等一大堆的头衔。

  今年,丘教授也正准备从米国回到夏国,准备在水木大学任教。

  听说水木大学准备单独以丘教授的名字建立一个数学院和实验室,这就是学术地位。

  而陈启仪的头衔就比较可怜了,最大的头衔就是——长江学者。

  这就是差距。

  陈启仪说道:“其实在庞加莱猜想上,丘教授也是意难平。”

  “当初,佩雷尔曼发表三维庞加莱猜想的证明后,丘成桐召集两个学生承担解释佩雷尔曼的证明的工作。”

  “在这个工作期间,丘教授和他的团队在《亚洲数学杂志》发表了《瑞奇流的哈密尔顿-佩雷尔曼理论:庞加莱和几何化猜想》,后面又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进行了修改,变成了《庞加莱和几何化猜想的一个完整证明:瑞奇流的哈密尔顿-佩雷尔曼理论的应用》。”

  陈启仪谈着学术界这些轶事,来了精神。

  “结果,学术界不认可这篇论文,认为佩雷尔曼已经把庞加莱猜想证明的非常彻底了,丘教授团队的论文纯属画蛇添足,或者叫做丘成桐正试图从佩雷尔曼胸前摘走菲尔兹奖奖章。”

  陈启仪哈哈大笑,点了一支烟。

  显然,当初丘成桐吃瘪的时候,陈启仪必定是吃瓜的群众之一。

  但是陈启仪也很认真的说道:“其实丘成桐团队的这篇论文我读过。”

  “我认为,他们并不是想重复佩雷尔曼的证明过程,而是想对整个庞加莱猜想完成一次统一的论述。”

  “只是出现了两个问题。”

  陈启仪分析的还是很到位。

  “第一个问题是,当初这篇论文还是有局限性了,重点表述了三维的情况,和佩雷尔曼的论文有很多重复的地方。”

  “第二个问题是,当初的学术环境对夏国不利。”

  “整个世界的学术重心都是在西方的。”

  “他们可以相信一个俄国人能够完整的证明出庞加莱猜想,也不会相信一个华人的教授带着夏国的团队,庞加莱猜想画上一个句号。”

  “基础学科领域,是西方人的禁区。”

  “虽然有极个别的华裔科学家,在其中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这就如同一道钢铁巨门,偶尔有一两个幸运者从中穿梭而过,大量的人还是被阻挡在外面。”

  陈启仪说道:“我是非常支持你发表这篇论文。”

  “咱们也要撬开这道钢铁巨门,让全世界看一下夏国人的基础学科也是非常不错的。”

  陈启仪刚刚用了一个词叫做华裔科学家。

  这样的用法的确没有错。

  目前全球顶级的华裔数学家其实只有两人。

  一个是丘成桐。

  他早年考入湘江中文大学,后来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随后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在生活上,丘成桐都深刻地融入了米国社会,再加上他在学术界的确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所以顺理成章的加入了米国国籍。

  后来也正式加入了米国国籍,所以丘成桐在数学界才会如鱼得水。

  第二个则是陶哲轩。

  陶哲轩更没有什么可说的。

  他虽然是华裔,但是从小到大都是在澳洲和米国生活。

  所以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生活习惯,都不是传统的夏国人。

  再往前推算,可能还有陈省身等人。

  但这一些老一辈的数学家,他们的经历和丘成桐基本上相同。

  接受了国内的基础教育,在国内的学术界小有成绩,随后选择出国深造,然后因为外界的客观条件和自身的原因留在了海外加入了米国国籍。

  也正是因为这些事迹。

  陈启仪对陆山非常的好。

  给了陆山最宽松的学习和科研环境,让陆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同时,他对陆山今后是否出国学习也是非常的矛盾。

  就科研环境而言,国外的科研环境肯定是优于国内。

  陆山出国肯定是对自己的学术水平有帮助。

  以目前陆山的学术悟性和所取得的成就。

  陈启仪毫不怀疑陆山会成为第2个丘成桐或者是陶哲轩。

  甚至陆山获得的成就,将远远的超过这两人。

  但陈启仪又非常的担心陆山会重蹈走丘成桐等人的路,在海外求学之后,被海外的科研院所或者是高等院校所看重。

  随后加入海外的国际,为海外效力。

  这对陆山个人可能是好事,但对国家而言将是重大的损失。

  陈启仪语重心长的对陆山说了这么多,他希望陆山能够理解自己的用心。

  陆山怎么可能不明白?

  陆山说道:“那我这段时间将论文翻译成英文,到时候一并给丘成桐教授看一下。”

  陈启仪点点头说道:“陆山,我希望你能够成为夏国数学界的第一人。”

  夏国数学界第一人?

第150章 稳了!一个月营收100多万

  陆山舔了舔嘴唇,他明白陈启仪的意思。

  为夏国基础科学家挣一把脸!

  姜老师内心也是憋着一口气。

  夏国的基础学科被海外歧视了多年。

  有些时候,在同一个时间段,夏国科学家和海外的科学家同时研究出了某种结果。

  如果同时投在西方的学术期刊上。

  西方的这些学术期刊会选择性地发表海外科学家的结果,而否定掉夏国科学家的结果。

  他们对夏国的科研成果本来就是带着有色眼镜,第1个反应就是你是不是抄袭了?第2个反应就是你的证明是不是错了?

  姜老师说道:“陆山,是否我帮你联系一下英语专业的学生,帮忙翻译一下论文?”

  陆山婉拒了,说道:“我自己能行。”

  最后大家约定了时间。

  让陆山争取在学校放寒假以前,把完善好的论文发给陈启仪。

  姜老师甚至建议陈启仪给陆山开一开绿灯。

  毕竟元月十几号也是学校的考试季。

  数学专业考试任务还是比较重的。

  陆山如果所有的精力都在搞论文上。

  那肯定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复习。

  哪儿知道陈启仪说道:“考试对陆山而言不过就是小儿科嘛,轻轻松松就过了,没必要开绿灯。”

首节 上一节 121/2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