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07:开启学神殿 第215节

  但陆山提出了要求,自己就找人去吧。

  想了想,朱亚杰以内部公告的名义通知了全校的学生,只要有兴趣有信心就可以向泽梦公司投简历。

  身份暂时是实习生,实习后,泽梦公司可以出具实习证明。

  在此期间,学校每月补贴500元,泽梦公司补贴1500元,共计2000元。

  这在当时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薪资,更何况是不限制学生的身份,只要是江州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去试试。

  江州大学的反响非常热烈,陆山开了三家公司,伴矽和极越已经是行业内的超新星,成为庞然大物指日可待,所以大家对泽梦公司非常有信心,认为它也能成长起来。

  所以到这样的一家公司实习,无疑能为自己的履历添上光彩的一笔。

  有了这样的经历,以后大概率能入职泽梦公司,就算不能进去,也能去其他不错的企业。

  陆山组织了公司的高层对学生进行面试,极越那边也出了人。

  郑恺歌,陶博,王平,罗宣,马丽娟,乔薇薇都参与了招聘,自己的班子用起来更加的放心,之前派来的人陆山也没歧视,各司其职吧。

  陆山亲自坐镇,看了每一个学生的面试,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大家的综合能力还是差了一些。

  江州大学虽然出了陆山,但也只是出了陆山。

  学生们的整体素质普遍不如水木大学和燕京大学的学生,所以就达不到陆山的要求。

  可是,陆山没觉得这些学生比水木和燕京大学的学生差了多少。

  很多学生的理解能力其实很好,也就是所谓的聪明人,但由于出身条件不好,没有获得太好的教育资源,也就没有成长为水木大学学生这么优秀的地步。

  教育是家庭资源堆出来的产物,人家生在罗马,你出生就是牛马。

  人家是思维逻辑极强的专家教授上中学的课,你的老师可能只是师范类本科毕业而已,还踏马是找了关系进来的学渣,这样老师能在逻辑思路上提供什么价值?

  就是题海战术而已。

  如果一个孩子真的能在普通条件去了水木大学,一开始跟人有巨大的差距,不用自卑,那是长期教育学习资源不对等造成的差距,他花更少的时间就能追上。

  江州大学的学生有很多也是这样的情况,天赋跟水木的差不多,差的就是引导。

  思来想去,陆山决定从头做起,自己培养自己的员工!

  具体来说就是陆山用克雷数学实验室的100万米刀奖金,在江州大学成立江州大学自然科学研究室。

  该研究室是独立的,与其他学院平行,并不隶属于哪个学院,陆山是这个实验室的全权负责人。

  从该研究是毕业之后,依旧能获得江州大学的学历认可,这也算是为学生们兜底了,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这个研究室的特点在于由大三以及研二优秀的学生组成,因为他们已经学习了该阶段的基础性知识。

  如果实在优秀,通过考核也可以破格进入,毕竟陆山就是个跳级的异类,罗宣也是个怪才。

  这个条件不必卡得太死。

  所有的学科由陆山制定,江州大学的教师和陆山下属公司的技术人员配合教学,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基础类学科以及其他先进学科。

  学生的选拔由陆山亲自负责,别人可以推荐,但是最终决定录取还得是陆山来,主打一个严进严出,务必每一个都做到心里有数。

  这些选拔进入自然科学研究室的学生,会获得全面的支持,管吃管住管学费。无论最后取得的成绩好不好都可以获得陆山下属公司的实习机会。

  如果综合能力表现比较强,还可以获得进入实验室的OFFER。

  陆山亲自选人,陆山制定课程,陆山花钱培养,就是想培养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

  但这种事情根本没有前例,陆山跟朱亚杰说的时候心里没底。

  没想到朱亚杰非常赞许,说自己跟学校高层开个会,走个正式的流程,让陆山等几天就行。

  高层会议上,还是有人提出了异议。

  “这有点不符合规矩吧?没见过哪个大学以私人,企业的名气创办学院的,然后学校还得负责学历上的认可兜底。况且教的课程还都是私人定下的,这简直就是用学校的资源为私人培养亲信。”

  这句话说的很重了,就差指着鼻子骂陆山野心太大,干嘛不直接把江州大学都划给自己?

  环视一周,朱亚杰发现还有一些高层应该也是这个想法,还有一部分则是相当的抵触。

  缓了口气,朱亚杰耐心的解释了自己支持的理由。

  首先要认识到,私人或者企业在大学建立学院并不是没有前例,夏国自己就有完全民办的大学,外国很多知名高校都是私立性质的。

  只不过在夏国的公立大学里面建立私人学院比较少见而已,这就是大家抵触的原因。

  可是较少,并不是没有前例,这件事在程序,法理上是过得去的。

  再说了,陆山要求的是建立实验室,并不是学院,显然这在法理上是两回事。

  高层们一听,好像也对。即便本质上就是个私人性质的学院,但说是研究室,好像就没那么刺耳了。

  人就是这样的动物,相同的事物换个不同的名词就不是那么抵触了。课程还是陆山的,人也还是陆山的,学历还依旧是江州大学兜底的,实验室就是学院,但在法理上也就不是学院!

  看到大家的脸色缓和了不少,朱亚杰说出了第二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显然更加的硬核,那就是陆山是有硬实力的!被他选上之后,教的东西肯定更加的硬核,能让学生更好的获得就业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陆山,在计算机,机械,材料,数学等方面都有着惊人的成就,那些论文的分量极重。这样的人开班授课,伱们觉得学生能受益多大?”

  大家不禁开始思考起来,一直以来大家都还认为陆山只是学生,又太年轻。

  但抛开这些外在的条件,陆山显然是学术的大山,值得大家学习。

  “如果!我们要引入陆山这个水平的教授,你们觉得我们得开出什么样的条件人家才会来?待遇能负担的起吗?实验设备能满足要求吗?学术氛围,团队素质,当地的科研转化能力,江州大学都能满足吗?”朱亚杰发出灵魂拷问,没有谁说可以。

  事实上也确实不可以,要不然江州大学也不会存在感那么低。

  “最后一个理由是我的私心,但也是公心!陆山的名气这么大,别人都求着他去开班授课,我也是如此!教出来的学生还是江州大学的学生,这些优秀的学生以后会给江州大学带来多大的荣誉我都不敢设想。

  有了这些荣誉,江州大学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过来,你们说对不对?”朱亚杰一脸的诚恳。

  看到大家已经在不断点头了,朱亚杰突然间笑了:“其实我也是刚刚才认识到,也许这些学生报考陆山的研究室,更看中是研究室的经历而不是江州大学的学历认可。也许他们更希望陆山的研究室给他们发单独的毕业证而不是江州大学的毕业证。”

  诛心了,但好像没办法反驳。

  陆山是新一代的科学偶像,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以他为目标,学校里面的氛围如此,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要是说自己从江州大学毕业的,哪有说我是从陆山这里毕业的厉害?这能吹一辈子啊。

  即便最后不能被陆山选中,哪怕是多进入了几轮考核也是相当牛逼了吧。

  学校高层们再也没有异议,一致同意成立陆山的科学实验室,本质上是学院。

  于是,陆山的自然科学研究室正式成立,全称叫做伴矽自然科学研究室。

  地点是江州大学一处老旧没有使用的教学楼。

  这所教学楼带着浓郁的前苏联的风格,暗红色的外墙犹如克里姆林宫的整体色调,窗户都是绿色铁框的那种,每扇窗户有三个正方形玻璃,边长是50厘米。

  一看就是江州大学成立初期苏联援建的建筑物之一。

  好处是这里的花园面积不小,绿树成荫,花草茂盛。

  缺点是太偏僻,要不然为何会被闲置?就是嫌太偏,大家都不方便。

  可是陆山很喜欢这里,这里安静啊,正是做学问的地方。不方便也很容易,休整一下路面就行。

  现场一看,路面竟然都是青石的,这质量上千年都坏不掉,就是容易上青苔。

  教学楼就在这个独立花园内,远远看去,还真有点藏经阁的意思。

  两天时间内,花园,道路,就连教学楼都被打扫干净。

  有意思的是,这次打扫除了修整道路和修建花草是学校的校工出力,但是打扫教学楼和运送垃圾就是学生们的自发行为了。

  学校只是放出风声说陆山要成立一个研究室,成员从本校学生当中优先选择,就呼啦啦来了上百号人,来晚的人甚至找不到活干。转而给装修的施工队打下手。

  动机嘛,大概率是为了给陆山提前留下个好印象,也是为了在学校推荐的时候进行加分。学校也是给力,把干活的人都登记了。

  至于行不行的,那就是陆山的事情了,这么积极总得给个面子吧?

第280章 自然科学研究室成立,高校贺电

  伴矽自然科学研究室正式挂牌那天,江州大学的校领导悉数到位,许多学生也自发的来参加了这个启动仪式。

  这积极性比上早八还高。

  甚至夏国科学院,水木大学,燕京大学都派人过来观礼了。陆山要成立新的研究室,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会默默无闻?江州大学本来就指望这个来打响名声,也就“适当”的透露了下,于是就产生了这么个效果。

  除了观礼,夏国科学院,水木大学和燕京大学都争先表示可以进行合作。

  为了表示诚意,他们提供了资金和设备的支持。

  水木大学捐款一百万,燕京大学跟随礼一般也给了这个数。

  江州大学买了新的课桌,神船公司则是无条件的提供教授所用电脑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并承诺为每一个进入研究室的学生提供最新神船市面上最新型号的电脑,现在是伏羲K1,以后就是K2,K3……

  看到这样的场景,江州大学高层们直观的感受到,陆山的面子可比江州大学管用得多,显然同意成立这个实验室确实是个明智的选择。

  自然科学实验室自己的项目肯定需要帮手,那么江州大学就一定会被考虑在内,能承担多大的项目取决于自己的实力,反正陆山绝对不会亏待江州大学。而且外面人来找陆山合作,陆山也可能将一部分合作内容分给江州大学,怎么着都不亏。

  夏国科学院没有给钱,但它让陆山需要什么就说一声,毕竟陆山需要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自己设计的,买市面上的研究设备?

  脑子有病才这么做,那些昂贵的高端的东西别人稀罕,却恐怕不能满足陆山的需求。

  朱亚杰做了一分钟的讲话就把陆山请上来了,敢情他这是把自己当主持人了,别人也不敢跟他抢这个工作。

  “伴矽自然科学研究室于今天成立,我希望以通过这个实验室,发掘更多优秀的人才,以后能在科学上有更高的进步。来报考的人应心怀对科学的敬畏,将理论转化为造福人类的成果。”陆山的讲话同样简短,比朱亚杰还省字!

  大家都对陆山的这个研究室抱着非常高的期待,但是大家还是想不到,这是科学新世界的开始。

  从今天开始,科学开始走向一条独特的道路,那是由陆山主导的道路,人类在这条道路上快速的探索世界,而走在前面的陆山,人们渐渐的看都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只能沿着他的路去思考。

  研究室成立了,第一批招收的人数是40人,本科30人,研究生10人,专业包含数学,计算机,材料,英语,汉语言文学,哲学等等。

  只要足够优秀,能打动陆山,就可以进入研究室。

  这一轮的挑选进行了好几天,陆山刷掉了明显不合适,留下了还可以的,经过反复斟酌,最后定下了名单。

  说实话,能真正满足陆山要求的不过5个人,有10人是还凑活的,剩下的25个,得花许多心思,矮子里面选高个。

  如果40人都满足要求,恐怕整个江阳省的优秀学生来应征都不够,姑且就拿这40个人培养着吧。

  就当前期积累经验了。

  被挑选进来的学生性格再沉稳也会兴奋,自己能被陆山挑选,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得了的成就。以后大概率会有不错的工作,下半辈子就算是稳了。

  这么多人中,有个人的心思跟其他人有略微的不一样。

  她的名字叫做夏秋月,是江州大学哲学系在读研究生,已经拿到了博士的保送名额,但她还是来参加了选拔。

  她想来这里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她对陆山本人非常的感兴趣。

  夏秋月想不通,人类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智商再高也得做基础性的工作,有些步骤省不了。

  比方说人类要跑五公里,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都是用腿的。

  大家差距再大也得有个上限,快的人十几分钟二十分钟就能到,再慢的人花上几个小时也应该能到。

  可是陆山的成就已经远超人类之间的差距了。

  机械,计算机,数学,材料,通讯全面开花。

  有的还都是诺贝尔奖级别的那种成就,陆山的两篇数学论文已经足够他拿两回菲尔茨奖了,普通人但凡有一样成就就很了不起了,所以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难道陆山的时间过得比别人慢?一天顶人家一年?

首节 上一节 215/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