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矽自然科学研究室的课程非常独特,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
教什么,怎么教都是陆山说了算,江州大学派遣老师过来按照陆山的思路来执行。甚至夏国科学院,水木大学和燕京大学都会派教授来支援,他们也想趁机评估一下陆山的课程,顺便学学陆山的知识,这种机会要内部竞争才有的。
学习的知识都和伴矽科技的材料学,极越科技,泽梦科技的计算机,数学关联很大。课程并不是单科目学习,更像是综合性项目的学习。
陆山会提出一个具体的项目,然后让老师引导大家进行思考,搞定理论。
然后再把理论进行实践,转化为现实的成果,主打一个学以致用。
而语言类和哲学类学习也差不多,找来的老师都是泰斗级别的人物。外语这边的老师能把外语当母语一般使用的人,长期留学,生活在外。
汉语言文学找来了国学大师进行授课,主要学习字词的演变,含义。
支援的大师甚至给出了很多孤本的影像资料进行讲解,这在江州大学根本没有条件。通过这样的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子们更能领悟到夏国文字的本质。
哲学的授课相对就多变灵活了,没办法有定式。
主要是因为科学解决的是具体的事物,探索的是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哲学主要针对的是人,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别人的问题。
哲学不能产生实质性的价值,但是它却不是没有价值。只不过哲学的价值要建立在现实物质的价值上才有价值。
夏秋月学习重点选择的是启发和逻辑。
研究室走上了正轨,教材,内容都按照陆山的设想去弄的,教授们授课前都要先温习,理解了陆山的逻辑才能上课。
加上陆山还会不定时的查看学生的接受程度,所以整体朝着陆山设想的大方向发展。
现在陆山还要多花心思,以后一旦教学模式成型,自己也就不用老盯着这里了。现在还处于摸索的阶段,一切都要随时调整。
但是,陆山很不喜欢有教材的方式,在他看来,教材要实时更新,保留大框架和基础知识就行,一切都得跟上发展。
换句话说,以后研究室也得分成多个学年,跟普通的大学类似,先学陆山这一套的基础,然后再学新方向,这样才好让不同进度的人学得更彻底。
今天陆山带着烧鸡和打包的牛杂火锅(类似麻辣烫的串)进入了奇点实验室,刚进去就听到一阵吵闹。
庞加莱气得胡子都竖起来了,跟图灵大眼瞪小眼。
“怎么了这是?”陆山见状,把烧鸡递给庞加莱,把牛杂火锅的快食盒递给图灵。
两人伸手来接下美食,自然就分开了,气氛也就没有那么僵。
“好香!不对!亲爱的陆山,艾伦的猫追我的鸡!那只鸡还蹲在角落里面瑟瑟发抖呢!要不是有个笼子,恐怕要被猫吃掉了!”庞加莱一边吃一边说,满嘴都是油。
“真的?这……”陆山把询问的眼神看向图灵。
图灵优雅的咬下牛肉吃了进去,嚼完这一口才开口了:“我不是有意纵容猫的,但是那只鸡确实是把我的花苗,种子什么的都破坏了一些。”
“胡说,那是我的花!你就是故意放猫故意破坏的!”
“那是我的花,你连蔷薇花苗和鸢尾花,薰衣草花苗都认不得吗?”
“额!”庞加莱顿时被噎住了,他确实不太懂,脑子一热就跟要了种子,种下去之后就任由风吹雨打,平时的打理全是图灵在弄,他也就去看个乐子。看到新苗出来,傻乐一下。
一时无语,庞加莱突然间想到了件事,继续告状:“艾伦给猫起了个名字叫做亨利!那是我的名字!”
“亨利是个常用的名字,亨利八世也叫做亨利,这不是你独有的。”图灵慢条斯理的回答,真相是什么大家都懂。
亨利这个名字,在西方确实很常见,跟夏国叫刘波,张波,刘伟,刘波,王波,王伟什么的很类似。
陆山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庞加莱也一样。
“那……那那我就把我的鸡叫做艾伦!”
陆山差点没忍住笑,鸡在夏国不是什么好词语,在国外并非同样的意思,可也绝对不是好词。
这两个人就跟两个长不大的孩子一般,想着办法让对方难受。
图灵根本没被庞加莱打断节奏,淡淡来了句:“随便。”这下庞加莱彻底无语了。
其实说到优雅和素养,庞加莱其实也不差图灵什么,只不过重活一次,庞加莱通透了,打算敞开心扉,随性活一回,所以才看到他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和餐桌礼仪什么的。
而图灵则是继续保持原有的状态,不改变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因为图灵上一世过得实在是太惨,他没有那么快就放开心扉。
闹了一阵,图灵先吃完了小份外带的牛杂火锅,然后漱了口,跟陆山说起了最近的进展。
“我这段时间一直研究win xp和win 7系统,我发现这两个系统实在是有点拉胯,我甚至觉得要不然就别给win系统做什么智能助手了,直接做我们自己系统的简单版,尝试运行下。”
陆山也想这么干,真的没人,所以他笑着摇头,听听图灵的吐槽。
图灵说win xp的安全升级极其缓慢,漏洞很多。
并且夏国的电脑很难搞在线升级,两边天然相冲。并且xp系统已经开始逐渐淘汰,以后安全问题更多了。
Win 7也没好到哪里去。
本身比起xp的性能提升没多少,但是占用的系统资源多了不少,很多功能都像是——普通人给鹰国皇室捐款,多此一举。
吐槽完了操作系统,图灵又吐槽起了现在的编译软件。
从c,c+,c++到java都吐槽了一遍。
说c数据安全性太差,因为它语法限制不太严格,对变量的类型约束不严格,影响程序的安全性,还不能开发大型软件和图形界面的应用软件。
说c++内存管理复杂,没有自动垃圾回收机制,容易发生内存泄露。本身的语言太复杂,导致开发周期太长,一句话能解释的事情,到了C++这里,得描述很多才行。
Java的坏处是对于性能要求极高的应用,不如C++靠谱,太过跳跃。
“所以,我打算自己弄一个专属的编译器,解决目前市面上编译器不给力的问题!”图灵用了“ungeiliable”这个新型的词语,挺有意思的。
原来是想说编译器的事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图灵这个想法倒也没有错。,
陆山问道:“有具体一点的想法吗?”
“从逻辑性下手,把诸多重复,相似的内容高度概括,减少代码数量!”图灵说到这里,难得脸上出现了嫌弃。
编译器嘛,只要是硅晶体的芯片,都是按照0和1进行识别的,这就是机器语言,人类的逻辑结构需要通过编译器转化机器的0和1的机器语言,机器才能识别。
而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基于0和1。
Windows xp系统就有四千万行的代码。
这要是人类框框的敲,得弄到什么时候?一两百人,一两千人得干多久?
如果逻辑性足够强大,一定会省下不少的事情。
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具体怎么做才能又简练又能把指令说清楚让机器明白,是个大学问。
之前图灵多少还有点不敢想这件事,黎曼猜想被攻克之后,他也不断地吸收转换成自己的成果,眼下已经有了一些苗头。
第281章 开发超神编译器
、
别看庞加莱和图灵平时会吵闹,但如果涉及到学术,那一定是非常严肃的。
图灵并不是那种不懂装懂的人,真有问题一定会问到明白为止。
陆山赞成图灵的打算,并且参与了进来,近期的工作重点就是这个了。
根据黎曼猜想提供的新视角,计算机方面获益的应该是加密算法和密码学,这玩意毕竟有大篇幅是关于素数的。
不同于rsa加密算法,依赖于大数分解的难度来保障安全性。
黎曼猜想对素数的分布有着高度的概括,自己掌握就容易攻破对方而别人攻破不了自己。
所以陆山和图灵的编译器首先要求的就是安全性,但黎曼猜想带给人类思维上的拓展远超想象,探索世界有了更多的角度。
这就叫做触类旁通,理学学科很多内在的东西都一致,归根结底是最底层的数学逻辑就那一套。
有了陆山的加入,编译器很快有了眉目,框架迅速搭建起来,细节也在不断的填充。
缓了一口气,陆山揉揉发酸的眼睛,休息一下,图灵再检查之前做过的工作,看看还有没有遗漏。
经过几天(奇点实验室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智能编译器终于落实了。
图灵与陆山捣鼓出来的智能编译器,有三个最重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自然是简明扼要,图灵和陆山都极其痛恨冗长的代码,那玩意不只是在敲下去的时候痛苦,以后维护起来更加的痛苦。
知道为啥很多游戏,系统越来越大吗?
那就是因为一开始代码就没整好,后期又无法优化,简化。
每一次升级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叠加代码,越叠越高,越叠形状越离谱,行内把这个叫做“代码屎山”。
形象一点说就像是一堆垃圾,叠得很高很高,歪歪扭扭,可就是还能运行。
代码能跑就别动,这是行业内的准则,所以必须一开始就简明扼要,尽量减少代码,以后就好维护。
第二个重要特点是稳定且具有拓展性。
稳定性是非常非常重要,代码屎山越叠越高,稳定性的隐患是非常大的,很可能一个小的错误就会导致整个代码屎山倒塌。
但如果想要优化过去的代码,让系统更加简练,就相当于把原来下面的东西拆出来,把东西塞进去,然后程序还能跑,这个难度自己想象,没法形容。
若一开始就方方正正,以后维护起来就会好上很多,智能编译器就是这么个特征,它标准化了。
相同的东西会先理解,然后用相同的代码来实现,避免过于冗长的描述。
模块化生产,标准化工艺,随时插随时用,智能变异器就是这样管理代码的。
以后还能对之前的屎山代码进行优化而不会发生系统崩溃,以后的系统甚至可能越用代码越少,对cpu的要求就越低。
拓展性说的其实就是智能编译器的学习能力。
智能编译器在接受用户编译代码的时候,会学习人类的语言和逻辑。随着编译的应用软件越来越多,编译器会越来越聪明,类似传统编译器的函数库一类的东西。
相同的情况会记录,相似的情况会根据变量自己调整。简而言之就是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库。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原本敲代码是一行行的敲,同样的东西也要一次次的重复。
而智能编译器直接把过去见过的东西直接给你弄进去程序,如果不对,直接修改一些东西就行。
底层逻辑依旧是转化为0和1让机器明白,但过去是手动的,现在是自动化了,节约的时间非常可观。
举个简单的例子,编译器刚完成的时候,用户要计算长方形面积。
你的告诉编译器运算逻辑是长乘以宽。
继续使用下去,编译器看到你想知道长方形面积,自动就长乘以宽,不需要再表达逻辑。
如果是编辑游戏,就省下更多的事情,行动,战斗,画面都是计算量极大又重复性很高的工程,有了这个就真的能解放不少人手,缩短工期。
到以后,人类就能创造出更多极具特色的游戏,尽情发挥想象力。
并且,使用的次数多了,甚至还能持续优化最新的逻辑,替代过去的逻辑。
当编译器发现描述某种内容的逻辑升级了,能让代码的行数变少,那么它就会自动更新,这就是学习能力。
在陆山的认知当中,这才哪到哪,以后还要提升编译器的智能性,有跟人交互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就好似AI,需要训练,需要积累。
最后的一个特点是要用先进的硬件支持,这里暂时用的还是西方的cpu,没办法,西方有,夏国没有。
这个问题还得夏国科学院那边想想办法,说不定有办法买到西方比较先进的CPU。
最后这个特点其实也算是编译器的缺点吧,对硬件要求比较高。
编译器性能要牛逼,同时得进行大量的瞬间运算,还得储存大量的命令,硬件不强大根本玩不转。
说实在的,陆山对于外国的CPU不甚满意,按照西方人的尿性,能拿出来卖的,有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