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07:开启学神殿 第217节

  在陆山的预设中,以后自己得搞自己的CPU,到时候CPU,内存,主板所有东西都用高性能的拓扑半导体材料,编译器才能彻底发挥出作用。

  Cpu暂时还不能解决,那就先解决内存的事情。

  于是陆山跟张凯峰那边说了一声,定制了一批高性能的内存,1T就行,多了cpu也是浪费。以后cpu性能起来之后再搞新的特制内存。

  “芯片始终是个大问题!”陆山揉揉脑门,这玩意已经是国家战略级别的分量,芯片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发展水平的高低。

  外国的cpu陆山不怎么能看得上,自己搞出拓扑半金属半导体材料,就注定了以后大家的芯片制造道路完全不一样,而且性能上肯定是自家的材料更高。

  但……眼下还是得用人家的。

  夏国科学院这边收到陆山的请求,立马就着手去处理了,具体要做什么不重要,反正陆山一定有正途。

  再者,陆山如果搞出了什么好东西,一定会对夏国非常有益,所以要重视,要尽快。

  然而,陆山这一次的要求比较模糊,也比较难搞定,他说要尽量好的设备,没有定下什么型号和性能。

  于是夏国科学院费了很大的力气,尽量寻找,总算是完成了任务。

  当他们看着手里面能买到的最先进的设备,竟然犹豫起来。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才买到的东西,竟然要立刻拿给陆山,给自己用的话也是个很不错的助力。

  “看伱们这点出息!”夏光明都无语了,大家的心情能理解,但显然这个做法不可取。

  “我们答应了别人的请求就该完成,这叫做言而有信。”看着大家还是有点不以为然。

  夏光明干脆给他们诛心:“你们觉得这东西在你们手里的价值大,还是在陆山的手中更加有用?”

  “额……”这个问题真的是诛心了,谁敢跟陆山比?当初几乎没有资源的前提下,只靠脑子,性能不高的电脑运行模型就把拓扑半金属半导体给弄了出来。就像是一个人用一堆破铜烂铁造出了能飞起来的超牛逼战斗机。

  “没人敢保证的话,那就把东西送到陆山那里,别耽误了人家的正事。”夏光明挥挥手,手下就乖乖的把设备送了过去。

  东西送到了提前约定的仓库,陆山在没人的时候进去,花费积分把东西带入了奇点实验室,然后仓库就空空了。

  有了高性能的设备,陆山没有着急投入使用,而是按照惯例,依照自己的思路和需求进行改造。

  “垃圾搭配!垃圾系统!白瞎了这么好的东西!”庞加莱也在一边搭把手,一边弄一边吐槽。

  硬件好都是好的,可是凑在一起是真的没法看。

  “感觉现在的人都是极力推高每一个部分的性能数据,却不重视调试。”图灵也是不断的摇头。

  陆山闷闷的来了句:“即便这样,他们还是比夏国的东西好……”

  能理解这件事的逻辑吗?

  藤原拓海的AE86硬件那么差,被他老爸调整到极限,可再怎么努力都是跑不过那些好的跑车。

  抠抠搜搜的想办法发挥性能这是穷的表现,人家随便瞎堆随便浪费都能比你强,干嘛要花这个心思?

  西方也不全是这样,超高端的领域他们也会绞尽脑汁,但是商业化的东西,随便吧,反正也没对手。

  陆山不爽就在这里,迟早有一天让他们也体会一下这个感觉。

  三人在奇点实验室加班加点,通力合作,编译器也逐渐变得丰满起来,小测试不断,大测试不停,效果都很不错。

  按照陆山的设想,这个编译器一定要傻瓜式的,也就是没有多少基础的人都能用!很多人的想法很好,但是没有编程的能力,浪费了好点子。

  所以一定要让编译器智能起来,帮助更多的人把想法落地。

  界面设计非常非常的简单,看着就跟个Word一般,上面输入要求或者直接编码,下面记录,还能同步运行,如果不合适的话就会有提醒。

  你可以不理睬,也可以按照提示来修改。

  如果用户最终能把逻辑圆回来,甚至还是个更好的逻辑,那么编译器就会自动记录更新

  主打一个你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输入编译要求的时候,可以用汉语言和英语,还可以用数学和数学符号进行描述,编译。

  这是目前市面上编译器所没有的功能,谁见过用大白话跟编译器说我要实现什么功能编译器就能搞定的?

  都是老实敲代码才行。

  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编译器的数据库记载了所有的数学逻辑和运算方式,人类逻辑语言,特别是汉语言以及数学的对应逻辑方式。

  而这个功能还在不断地完善当中。

  自然科学研究室里面培养的学生,当中就有这一类的专业。

  甚至,随着编译器的发展,最终甚至可以理解哲学问题,还能及时吸纳网络新词汇,新时代的语词事件或者逻辑。

  这些信息都由相关专业的人才将会跟数学方面的人才进行交流,配合计算机专业人才,把人类的思维方式转化为一一对应的数学逻辑,然后储存在编译器的数据库里。

  “网络新词汇都要记录?这没什么必要吧,毕竟不是语言的基础,是演化发展之后的产物。”

  图灵犹豫了下,“而且很多网络新词汇也就一阵风就过去了,并不会沉淀下来。”

  陆山却摇摇头:“不能这样想,那些无聊又没有逻辑的网络新词汇确实不用在意。但很多新词汇其实很有味道,如果统统摒弃是不合适的。语言本身就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夏国的文字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很多词汇也是古代没有的,只要是能够准确表达含义又有一定水平的,就可以收集。

  试想一下,一个人老了,却还有新点子,他必然用年轻时候的说话习惯。

  如果我们不记录下,他们又不能学习新词汇,就可能浪费大家的智慧了。”

  “有道理,现在的英语也确实不是过的样子了,不记录下来,语言就相当于少了演变的过程。”

  图灵也终于理解了陆山的用意,但这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工作,筛选出不良新词汇就是个很大的工作,难怪陆山招收汉语言文学,英文,哲学这些专业,打算成立团队专干个工作吧。

  目前这个编译器已经可以用了,并且已经非常非常的先进,哪怕不升级,都将领先同行很久。

  陆山进行了很多测试,比如直接粘贴复制某个省份的高考数学压轴题,让编译器做一下,并且要求有详细的过程。

  编译器很快就给出了正确的步骤和答案,这已经超出了编译器该有的功能,简直成了智能搜索引擎,而且还能记录的那种。

  如果换了其他的语言,就得一点点的输入数学公式的逻辑,教会电脑这玩意什么原理,然后再输入题目当中的其他条件,让程序一点点的去运行。

第282章 智能助手落地

  解题有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解题的步骤是不可控的,就需要设定更多的条件,大大增加了复杂程度。

  就算这一次做对了,那下一次呢?

  下一次换个方式怎么办?就得重新来咯。

  陆山将这道题换了个说法,考点还是那些,但是解题的思路,步骤,方法都发生了变化。

  编译器已经从基础的数学定理中学习到了足够的东西,变化之后的题目根本难不倒它,轻松做了出来。

  后来陆山还要求编译器换着法子来解决,一下子又打开了新的思路。一开始是高中的办法,接着就就是大学的办法,实在是太聪明了。

  陆山还做了别的测试,比如清理一些临时的垃圾,如果敲代码,就得新建一个txt文档,然后输入代码@echo off

  echo正在清除系统垃圾文件,请稍等

  del /f /s /q %systemdrive%*.tmp

  del /f /s /q %systemdrive%*._mp

  ……

  del /f /q %userprofile%recent*.*

  del /f /s /q %userprofile%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

  del /f /s /q %userprofile%Local SettingsTemp*.*

  del /f /s /q %userprofile%recent*.*

  echo清除系统LJ完成!。

  最后以bat格式保存。

  到了编译器这里就是一句话的事情,顺手连文档都帮你省了。

  代码或许大同小异甚至是改一改网上的,但人不用一行行的敲了。

  编译器到了这一步,已经相当于成功了,基本的框架都搭建了起来,剩下的就是进入实战环节,好好培养,好好积累,跟训练AI很相似。

  “舒服了!”庞加莱喝着当地的啤酒,吃着小龙虾,美滋滋的。

  忙活了这么多天,也是时候休息休息。只见庞加莱吃得满嘴是油,非常开心,一边吃一边剥一边吸,已经很熟练了。

  衣服上全是汁水,但这不要紧,每天零时一到,他们的衣物就会自动清理,不会留脏。

  图灵就显得优雅多了,慢条斯理的用刀叉将虾头切除,然后用叉子按住小龙虾的身体,将刀刃放入壳内,轻轻一扭就把壳给去掉,然后把虾肉放进嘴巴。

  速度上当然远不如庞加莱,但图灵追求的只是口味上的尝试,而不是像庞加莱那样贪多,吃的时候甚至连虾壳都懒得剥开,嚼碎了就咽下去了。

  陆山在一边陪着,编译器能这么快就整出来,真的要感谢两位大佬。

  其实奇点实验室给陆山的反馈加成不容忽视,从上次攻破黎曼猜想开始,陆山本身的硬实力已经超过这两位科学家了,即便升级了,依旧是陆山领先了半个身位,因为实验室突破,陆山获得的加成比奇点实验室当中的科学家加成更大。

  就冲这一点,陆山觉得这个系统还是不错的,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编译器命名为“无尽”,意思是进步永无止境,进步没有尽头。

  关于如何提升无尽编译器的性能,陆山决定把这个编译器拿到外面去用,这也是图灵的意思。

  虽然在奇点实验室里面能进行高强度,高维度的研究,提升很快。

  但这是深度,广度方面的提升还得依靠大量的实践和应用。

  奇点实验室和外界的联系是相当奇怪的,限制实物的进入,只有陆山愿意花费积分,才能把外面的东西兑换进来。

  所以陆山得准备两套设备,虚拟世界要一套硬件搞编译器,外面也需要一套来搞编译器。

  图灵的期许不只是这个编译器,他已经开始构思未来的计算机系统,为以后搞超级计算机做准备。

  如今材料方面已经到位,现实世界中的超级计算机已经有了雏形。

  由于陆山没搞出芯片,可以支撑编译器运行的服务器由夏国科学院从外国购买,高端的芯片还得依赖老外。

  但是除了芯片,内存,主板都是伴矽公司生产的,就好比藏宝图只差最后一部分了。

  陆山离开奇点实验室之前,跟图灵和庞加莱全面商议了有关智能助手的事情,把最终的方案定了下来。

  智能助手的名字叫做可可英文名是coco,形象自然是个卡通可可豆的形象,只不过肤色更像黄种人,没手没脚,依靠表情和辅助线去做指示。

  这个也不重要,功能的实现是最重要。

  实现功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人机互动。

  打个比方,用户使用win xp和win 7系统的时候,想调整电脑的分辨率,电脑小白就不懂,就得上网找攻略,一步一步的操作。

  有了可可之后,只需要输入信息就能达到目的。

  输入信息的方式可以是打字交流,也可以是语音输入让可可识别,前提是普通话或者英文得标准一些,因为刚起步,方言还没有收录进去……

  调分辨率还只是比较简单的内容,有些时候更让客户头痛的是联网的问题,有的时候电脑突然就上不了网,那么怎么找攻略?

  找攻略不得上网找?

  不是谁家里面都有两台电脑的。

  这时候可可的作用就出现了,它可以单机使用的,安装前已经把用户经常遇到的问题教给可可了。

  而可可平时自己学习的东西记录在电脑本地,有网络的话也会上传一份,然后所有的可可都能够积累经验了。

  可可就会指导用户如何一步步重新上网,如果不是系统软件的问题,那么可可就会给电脑做个检查,判断哪里有问题,准确率非常高,说网卡松了就绝对不是主板损伤。

  “我还有个想法。”庞加莱突然间插嘴,他一直以来都在弄可可的数学逻辑,很少提出产品上的内容。

首节 上一节 217/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