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07:开启学神殿 第257节

  抢购的话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并不公平,经济上的差距会体现在网速,电脑性能上面。

  陆山曾经也是这种事情的受害者,当年上网抢火车票那是真的抢不到啊,人一多,服务器都撑不住,别说一般人的电脑和网速咯。

  反正两千台K2也是瞬间秒空,再看有预约意向的,已经超过百万人了,接下来再看这个数据没有意义,反正如今的产能死活跟不上,还不如不看,心里起码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一般企业都把预约数量公布出来,显得自家产品抢手,神船才不这么做,销量才是王道,预约人数多了反而影响一些事情的判断。

  这也是陆山的要求,订单再多再急,也不能放低要求。

  门店只有展示和交货的功能,每当K2到位,总是一堆人要进店体检,都说了门店没有货还是没啥用。

  大家表示自己也不是来买东西的,只是来体验一下还不行?

  体验结果让他们非常满意,K2的性能实在强大,配得上神船对它的定位。

  更让大家好奇的其实还是石墨烯电池的续航,虽然已经看了不少文章,不过依旧引人注意。

  消费者都好奇这么点大的电池真有那么大的电能?

  体验店自然大方,晚上也不关灯,一直留着玻璃给大家展示自己可没有充电。

  果不其然,前来体验的人接踵而至。

  除了行业内的人士,媒体记者以外,更多的还是普通的消费者。

  由于体验的电脑就是那么一两台,所以大家都是排着队,而且是通宵排队。

  场面如此火爆,各大媒体加上自由媒体人外加博主什么的早就出动了,看到这种场景,有的记者忍不住触景生情。

  “以前大家都追求进口的产品,电子产品也不例外,国外一直引领着前沿技术的发展,这一点无法否认。”

  “但是如今,神船将这种情况改变了,国货引领前沿技术。就连石墨烯这样领域我们都已经开始站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行列,实在是……”说到这里,记者也找不到合适的话语。

  想了想,记者把话接了回去:“国家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好,相信更多的普通人能够享受到这样的便利。”

  持续的报道引发持续的关注,持续的关注之下就会引发持续的调查,神船的方方面面都被调查了,能调查出来的都被查了个精光,当然那也只限于能被查的。

  总之,比迪是神船石墨烯电池代工的事情很快就被发现。

  媒体第一时间就认为是陆山把石墨烯电池授权给比迪。

  这么说也不完全错,陆山授权给比迪代工,并不是把石墨烯电池技术授权给比迪。

  有用吗?

  没啥用,因为比迪在电池行业的地位实在太高,大家下意识都只能认为是陆山搞出了理论,具体实施交给比迪。

  那些制造石墨烯的设备如此高端复杂,怎么看都不像是陆山搞出来的。

  即便陆山有伴矽这样的半导体厂,但人们总觉得他有个高端制造业公司就该是极限了。

  搞一个都累人,关键问题是哪来那么多精力,那么多生产方面的专利?

  所以大家下意识认为比迪承担了生产方面的任务,陆山这边只是吃下技术原理的红利。

  有了这样的先期认知,后面的事情自然就朝着这方面发展了。

  比迪的采访接踵而至,王富自然乐得看到这个场面。

  他估计过石墨烯电池会火,而且很火并且很快就火,但他还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就这么火!

  就好比一个人原本以为某个天才能考95分,没想到考了个100分,如果不是因为卷面只有100分,估计还能更高分。

  采访全都接受了下来,有的采访王富亲自接待了,有的则是安排人去接待。

  说出来的话非常有艺术水平,好好地宣传了一次比迪。

  面对采访,比迪回答的非常有智慧而且滑溜,核心思想就是“似是而非。”

  明明只是代工,但是比迪方面的回答愣是没有提过这个方面的内容,一直宣传参与了该项目,并且也大方承认电池就是比迪生产的,还带着大家参观了自家智能化很高的产线。

  然后就带着大家去看自家电池处理的一些环节。

  这个环节是看不出这是锂电池还是石墨烯电池的处理环节,但是都明白技术含量不低。

  就算是有内行人跳出来说这不是石墨烯电池的环节也没用,毕竟谁都不知道这个环节啥样的。

  再者,比迪干嘛要给大家看?

  这可是秘密,所以也就没什么人吐槽这一点。

  比迪本身就有自主的光环在身,这一下还秀了一把肌肉,这么一来,采访就有东西问,也就有东西写了。

  “比迪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的理念,坚持走属于自己的道路。俗话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比迪将不断提升自己,努力跟上时代发展。”

  “世界上目前还是外国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多个行业多个领域都是如此,比迪深耕电池行业多年,有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就,这并不足以躺在功劳簿上睡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努力很快就要被人甩到身后。”

  “这次与泽梦能源的合作让比迪收获很大,我们为夏国有这样优秀的技术公司而高兴,振兴夏国,大有希望!”

  比迪趁着这个机会大出风头,全程没一句假话,哪怕以后说起来都没人说它吹牛。更关键的是,比迪在国人面前确立了自主,独立,创新的民族企业的形象,对它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其良性的影响。

  这个操作让陆山的员工们非常不忿,别说泽梦能源这些员工,就算是伴矽和极越都非常不屑。

  极越的员工甚至想动用算法把比迪往自己脸上贴金的采访文章给减流量,让大家刷不到。

  张磊民气得够呛,当初大家点灯熬油才把生产技术解决了,比迪就舔着脸过来领功劳?

  年轻一点的技术团队更是直接开骂,自然科学实验室里面的学生说的非常透而且有意思。

  “之前把我们当牛夫人,碍手碍脚使绊子。现在石墨烯香了,我们就成了小甜甜。”

  “比迪就是渣男吧,我靠!”

  “那泽梦的辛苦去挣脸面是怎么做出来的?不行!越说越生气,要不我爆料?”

  “冷静!我们有保密协定的。”

  “我又不泄露技术,这件事又不是我们知道,比迪的员工难道不知道?”

  底下员工的情绪很快就反馈到了陆山这里,陆山专门为这件事劝导了自家的员工。

  大致的意思就是随便外面怎么说,不用管舆论,做好自己的事情。

  因为树大招风,让比迪帮自己挡风,自己埋头挣钱不是更实际?

  比迪夸下这样的海口,以后要是产能跟不上,人家找比迪算账找不到泽梦能源的头上。

  陆山本身就是个低调讲实在的人,这种性格特征也赋予了企业相同的性格特征,员工们在这样的氛围下渐渐也变得这样。

  幽默有效的开导加上这些员工本身也聪明,及时调整心态,很快就没有这样不满的声音了。

  事情的进展确实跟陆山想的差不多,比迪把牛给吹了出去,让大家以为就是他搞出来的石墨烯电池量产。

  然后就是一大堆电脑厂商过来要求生产笔记本电脑用的石墨烯电池,还有的是手机厂商问比迪能不能生产手机用的石墨烯电池。

  还有无人机,路灯,监控,跟电池有关的都来了,人这么多,王富甚至开始有些后悔自己把话说早说过头了。

  但王富还是把场面给圆了过去,没有拒绝别人,也没有给出承诺,只说自己回去之后加大产能。

  这让一些电脑厂商有些不满,他们下意识的认为是比迪奇货可居,于是提高了价格。

  诱人的价格让王富心动不已,奈何上游产量有限,需要陆山那边的供应跟得上才行。

  笔记本电脑电池的供应尚且不够,王富暂时没精力满足其他行业的需求,但他不会对市场视而不见,让设计部门对相应的需求进行一定的设计,最好尽快给出解决思路。石墨烯应用广泛早有心理准备,待行情发展到这一步,依旧是吃了一惊。

  “不行!等陆山那边供应石墨烯实在是太被动了!”

  王富踱步起来,他想要跟陆山进行深度合作,在石墨烯生产源头就掺一脚。

  如果不这样,这供应实在是太小太不稳定了,自己吹出去的牛很容易就被戳破。

  没有决定权太难受,看着一大堆银子可能跑掉,王富确实没办法视而不见。

  找陆山谈深度合作,王富没有绝对把握,甚至大概率会被拒绝。一旦拒绝,就得启动备选方案。

  王富的备选方案就是拿下一部分销售权利。

  石墨烯电池眼下都是陆山给的单子,如果变成比迪这边可以直接接下石墨烯电池单子,那就会更好。

  想到就做,王富让手下准备材料,尽快选个时间去见陆山,拿出诚意去合作。

  伏羲K2在石墨烯电池的加持下,引发了多方的哄抢,动静之大甚至影响到了海外。

  西方人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一场闹剧,是神船搞出来骗骗落后愚昧的夏国人。

  西方长期封闭夏国的信息,导致很多人都是这么看夏国的。哪怕是过了十几年依旧还有很多国家的人,竟然觉得夏国还在满大街的进行游行示威搞运动!

  梦幻且荒诞的看法就发生在咨询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让人不得不感叹话语权有多么的重要。

  不过总有人不信邪,米国有个科技博主就想办法搞来了一台伏羲K2,想看看这个所谓的石墨烯电池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

  他通过的手段自然是给钱,让留学夏国大学的朋友用五倍市场价格的高价弄到手了一台,然后运送回国。

  肖博科夫拆开心心念念的走私包裹,一下就被K2给震撼住了,这玩意实在是太轻薄了,薄到让人好奇这东西丢进书堆里还能不能找到。

  接着他翻过背面,石墨烯电池组的就那么一点,跟五号电池差不多大小吧。

  仔细拆下来,肖博科夫看到了五颗黄豆大小的石墨烯电池,那表情跟夏国消费者第一次看到电池的表情一样。

  “这玩意真的能供电那么久?”

  怀着极度不信任的心情,肖博科夫打开了电脑。

  一打开,肖博科夫就愣住了,电脑电池的电量竟然有小数点的,也太细致了。

  他立马开始测试,玩了一个小时游戏之后退出来,一看电量几乎没动过,下降也就0.3%左右吧。

  他玩的游戏强度不高,所以下降不那么快。

  于是他换了个3A游戏,那玩意开高效果不仅烧显卡,更烧电量!

第322章 我不行,所以别人也不行

  十个小时高强度使用测试之后,肖博科夫看着下降不多的电池电量陷入了沉思。

  他这时候甚至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这个K2的电池应该很耐用,但那个电池显示该不会是假的吧,专门用来坑人的。

  一般来说,大家都习惯了笔记本电脑电池供电两个小时左右就充电,或者干脆一直插电使用。

  会不会神船抓住大家的这个心思搞这么一手?

  肖博科夫很快就把这个念头甩了出去,大规模欺骗消费者?哪个企业会这么愚蠢?

  况且,一台电脑哪怕能高强度使用十个小时都已经远超同行,神船大可以拿这个当卖点就能大卖,没必要冒险做这种蠢事。

  “得!那就干脆用到底!”肖博科夫开着电脑,啥也不干,就是耗,然后间隔几小时就记录下电池的存量。

  这个过程被实时更新到自己的脸书,推特上面,同时还有同步录制的视频,证明自己没有在时间上作假。

  肖博科夫本身就带着不小的流量,很快就被众多网友转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肖博科夫测试的视频里面,伏羲K2的外形,续航,充电速度,系统灵敏程度,智能助手的智能程度超前得犹如几个时代之后的产物。

  操作系统虽然是微软的WIN系统,但是COCO助手绝对是跨时代的存在。

  优秀的伏羲K2征服了肖博科夫,却触碰了西方媒体和一大票科技博主,科技工作者的禁忌。

  他们各自发声,痛骂肖博科夫。

  “肖博科夫就是个小丑,而且是个不聪明的小丑,起码一般的小丑还知道拿米国的电脑去吹嘘。”

  “网络发言可以自由但不能歪曲事实,肖博科夫的视频大概率造假。目的就是为更多人关注好接广告。”

首节 上一节 257/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