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啊,外来的就没点外来的样子,好像这是他们的地盘一样!”
“都少说两句吧,上头叫我们配合完成产线,之后肯定会有机会了解具体的运转的。你们不就是不爽人家不给你们看嘛!”
“你也别说的这么轻巧,难道你不想看?”
比迪的技术员还心存了不服气,总想跟梁文平这些人比较一番。
因为他们的老板是陆山,现如今夏国最了不起的年轻科学家,手下人的实力绝对不错。
同行当然就会揣测陆山员工的水平,如果能赢过他们,那就有得吹了。
但是现在连凑近都没时间,比试也就只能等产线完善后,自己实操起来就知道了。
产线改造得很快,改造的水平确实不低,智能不智能的一上手就知道效率了。
于是比迪的技术员更加期待生产流程中的具体配比情况,然而这是绝对保密的环节。
梁文平的团队有着详细的保密原则,只让比迪的技术员以及工人干活,知道怎么操作,却不知道更多核心的东西。
例如反应池的药水配比,比如具体提纯加入的物质,只能看时间够了就进入下一个环节。
这样的合作方式让技术员们心痒难耐,也让一直关注的王富非常苦恼和烦躁。
王富想着就近能不能学到一些东西,结果什么都看不到,这事还怎么弄?
难不成等到两年后,眼睁睁看着陆山自己打造好了厂子反过头来卡自己吗?
看来此事需要从长计议。王富也沉得住气,他敏锐的判断出了一些事情。
目前石墨烯这种材料依旧是从江州制备出来之后运送到深市的,这就是陆山目前的弱点。只要神船的销量不变,石墨烯初级材料产能就是不够的。
换句话说,陆山迟早都得把石墨烯制备厂搬迁到深市,哪怕是一部分也要这么做。
事实上,陆山的命门还真是如此。
江阳省各行各业的储备远不如南粤省,想再搞起足够的石墨烯厂,人才真心不够。
说来也好笑,江阳省是外出务工大省,主要输出的省份就是——南粤省。
很多江阳省的人外出打工一打就是十几年,远离故土,难回故乡。
陆山为了招收人才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江阳省地处内陆,发展到这个程度已然封顶,如今只是依靠陆山的厂子勉强有了一些生机。
但这点产业还无法惠及整个省份,也就很难养活上中下层人才。
所以现在陆山也憋着一口气,看看自己能不能在产量撑不住之前把核心环节的厂子给建立起来。
这个重担又落到了那群自然科学实验室的学生身上。
如今的自然科学实验室已经扩大到了150人,零零星星总有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过来报考,来了就招收,过了考核就入学。
来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有着学籍就过来了。
如今这些年轻人直接上场,一边学一边做。
“娃娃兵啊,行不行呢?”张磊民心里没底,而陆山则是相反的看法。
一个人最有想法的时候是小孩子时期,只不过那时候的想法没有科学依据。
其次就是二十岁左右,很多科学家都是在这个年纪学到了一个学科的基础,然后在基础上衍生出了新东西。
最后搞定了人生中最了不起的理论,获得了成就。
所以陆山就想让这种人才尽可能的早表现出来。
江州这边厂子的人才问题也被江州市所重视,他们把陆山的需求做了研究,然后针对性的向一些江阳省的人才发出了邀约,希望他们回乡。
一则是家门口上班比较方便,二来是方便照顾老人,第三就是陆山给的不少,不比南粤省的少。
这种举措就是“家门口就业”政策的前身,这个举措在后期发展为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江阳省人口回流运动。
但一下子真的没有太多人响应。
外出的江阳人已经习惯了外面的节奏,很多人都在外地买房,把孩子接了过去。
外面的教育资源,就业资源,商业资源,医疗资源显然比江阳省好多了。
再说了,他们也不确定陆山的厂子能活多久,一个新出来的厂子,不足以让他们舍弃眼前的机会回去。
而有的人无奈之下,误打误撞抓住了这个机会,毕竟江阳省有牵挂。
有一个算一个,目前这种方式回流到陆山厂子里面的人才,没有一个是自愿,是实在没路了才会这样。
不过他们终究会庆幸自己这个时候回来,再过一年,想回流进入陆山的厂子可就难咯。
比迪与陆山的合作推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更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一次的问题显然更加难以调和。
陆山的石墨烯电池采取的技术路线跟原本锂电池生产路线基本不同,所以很多东西都是从陆山这边过去的。
比如原材料的进货,销售全都捏在陆山这边,比迪的一些副总和厂长就难受了。
采购嘛!懂的都懂,有什么猫腻都心知肚明。
陆山这边挡了别人的财路,引起了别人的不满。
心怀不满,就会想办法搞事情。
他们的手下也响应了,因为副总厂长们吃大头,都会给下面的人吃小头,从上到下都会有一些好处。
那么比迪高层这批人知不知道这种情况?
自然知道,但只要做的不过火,一般也不会管。
比如说用料多了10%,明明是多报的,可是生产当中也确实存在超额用料的情况,这种事情就没必要多说什么了。
但如果说用料多了30%,这就太侮辱别人的智商了,把事情做到明面上,就等于是跟别人叫板。
这样的情况就会处理。
那一些空出生产线生产石墨烯电池而不再生产锂电池的车间最为明显。
目前产线还没有石墨烯电池销售出去,所以产线上下的收入都明显下跌了不少,工人的心里也就不爽了。
在一些的人挑唆带动下,技术员外加工人都开始阳奉阴违磨洋工。
明明是一个小时的事情,偏要搞到几个小时。
梁文平他们找人干活,就阴阳怪气的说他们得了利益,不体恤别人,自然叫不动人来。
这些话把梁文平他们搞得一脸懵,同时也很气愤。
眼看事情被拖延得明显落后计划的进度,梁文平非常着急,赶紧找陆山报告了情况。
陆山对此洞若观火,他觉得好笑,比迪这样的大公司都不能很好的管理这种漏洞,人类果然是社会性的动物。
在陆山的企业中,这种漏洞压根就不存在。
搞采购的人考核指标是行业的平均数,比方说,这玩意市场价是10元,如果采购的人谈成了8元,那么节约的2元就拿出1元甚至是1.5元来奖励采购的人。
进入生产环节之后,行业生产一个产品平均用了10个原料,如果生产的团队降低到2个原料,也会拿出1个或者1.5个材料的价值去奖励生产团队。
多出来的原料继续进入生产环节。
两头下功夫,这样来提升价值,降低成本。
用多少报多少,无异于提供了两头吃回扣的机会,销售这边吃一次,生产这边吃一次,企业能扛得住?
至于工资收入这一块就更加不一样。
陆山这边提供劳动就有钱领,不是卖东西之后看看挣钱与否才发钱的,跟比迪乃至整个夏国的都不一样。
与其说是陆山挡了别人额外的财路,不如说是两种不同经营方法的碰撞。
所以冲突一定会发生,迟早和大小的问题,陆山并不意外,甚至防着呢。
“不用管他们,做好你们的事情。拖延工期自然有拖延工期的代价,全都写在合同里面。”陆山说到这,梁文平终于安心了。
拖延工期会有违约金的,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上市,比迪也要承担相关责任。如果是比迪这边不配合,那就得承担全部责任。
梁文平他们每做一件事,都习惯性的记录时间,发送邮件提示进度,这是一种留存证据的手段,防止事后比迪他们赖账。
“但我担心这样会耽误我们的事情,如果能沟通的话,我会尽量沟通的。”梁文平也不想什么事情都不做。
陆山在电话那边摇摇头:“比迪以为是泽梦能源公司求着他们,大概率不会消停,做好心理准备。”
为了方便管理,石墨烯电池厂被命名为泽梦能源公司,彻底独立出来管理。
有了陆山的指示,梁文平的团队不再强烈要求比迪那边进行配合,交代的事情用口头,书面与电子邮箱来进行交流,全方位留存证据。
比迪爱干就干,不干就算,泽梦能源公司也不问。
看到泽梦能源公司这里没有太大的动静,就连质询都没有,比迪厂子相关的高管觉得陆山这边妥协了,心里很是得意。
陆山又怎么样?遇到自己还不是照样没办法?真是不会做人,合作都不知道打点副手,真以为王富这边同意了,下面就没有办法制衡了?
大公司都有山头,如果是多个股东的话,山头现象就更加的严重。有时候往下细分,还会出现不同出身的山头,你是这个大学的,我是那个大学的,大家就天然尿不到一起。
陆山对于这样的情况解决起来很容易,把任务细化,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配合的事情由主管以上的人来思考。
权责划分方面要清晰,这就没了推诿的机会。
像比迪下边敢这么做,觉得法不责众,权责不清,最后很难追究自己,要不然谁都不敢这么做。一旦被问责,推上推下。
事情很快捅到了王富那边,他自然有自己的眼线。
这一次他没有急着改正这件事,而是观察陆山的反应。
结果,陆山那边没有任何反应,这就让王富从内心认为陆山只能依靠比迪。
为了确定这个判断,王富继续装聋作哑,一直观察事件的进展。
眼看王富都这个态度,下面的人就更加的肆无忌惮,原本的那点担心也就烟消云散了。
“泽梦能源只有生产理论,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技术团队,无法将理论变现。这对比迪是个好事。下一步可以考虑增加附加合同,争取会更大的利润和技术转让机会。”王富轻敲桌子思绪飘向了远处。
318.第318章 出个发布会吓死你
318.
王富都这么个心态,下面的人一看上头没动静,那就可劲的瞎搞了。
本来嘛,下面的人被陆山这边控住了原料,生产过程,捞不到一些好处谁不生气?
比迪这样的体量,哪怕只有1个点的好处,也可能涉及千万甚至上亿的利益。
现在比迪这边占据了优势,泽梦能源那边的人甚至都不敢抱怨,这让他们的行为愈发的过分起来。
拖延都是小事,经常看不到人在场,甚至不知道谁该负责什么工作。
泽梦能源多问一下人去了哪里,得到的答案要么是没空,要么就是因为工作需求换了对接的人。
不是在交接就是在准备,唯独没有个人能够明确的接下任务。
如此掣肘,进度能快就奇怪了。
即便如此,梁文平的团队依旧没有放弃,他们通过现有的进度来判断生产的具体表现。
再根据表现来倒推提升生产理论。
陆山的团队已经非常适应通过模型模拟来检验自己的想法,这是非常高效的方式,能少走许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