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07:开启学神殿 第268节

  要走这一步棋,最核心的问题其实还是技术方面,放开多少,共享多少。

  这些也都是陆山说了算嘛。

  核心技术肯定不会开放。

  但是一些非核心技术,也是极具难度的,国外的研究室都搞不定,陆山笃定这帮人也难搞定。

  陆山从心里就不认为这群学术流氓能够跟上科研进度,甚至不能理解其中的知识。

  耍嘴皮子谁都会,学术流氓外加那些企业什么的最擅长这个,陆山就让他们好好体会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科技。

  经过这一次开放性的合作,陆山还能趁机让国家看到真相。

  不是陆山不想开放相关的重点技术,也不是陆山不想把相关的重点技术就交给国家来牵头,然后再让国内各个学术机构共同研究。

  真实的情况就是陆山给他们机会,他们也不中用!

  起码一部分机构,一部分人都是混日子,混工资,混资历的,就是学术流氓的问题。在陆山这里,没有学术流氓,所以做事的效率极高。

  项目当中会有不同团队的配合,甚至有不同子公司的配合,陆山这边做起来非常顺利。如果是放在夏国那些机构当中,统筹起来非常困难。

  总之,最大的问题还是很多专家学者根本没有这个实力,都是挂靠论文混的成就。

  放任这些人进来,除了拖后腿,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之外,陆山想不出他们有什么用。

  米面粮油陆山倒是不吝啬,只要来肯定管够,但是这些东西拿去喂猪卖钱不是更有性价比?给这些学术流氓吃了,只会造粪,然后排出来,通过嘴巴的方式喷粪!

  要是说陆山没有一点期待也不对,他倒是想通过这一次的合作发掘一些人才出来,想办法挖过来就更好了。

  退一万步说,如果这帮人中,有个别的确技术过硬,脾气对陆山的胃口,陆山也不介意将其吸收过来。

  这一次合作就相当于一次考试,筛选一些合适的人和企业。

  如果能够发掘几个精英,参与到这个产业链当中,那就是最好不过的。

  江州的石墨烯工厂的生产能力远远不够供应夏国,别说全世界的了。

  但是有能力合作的企业少之又少,比迪勉强算一个,其他的企业根本不够格,其他机构的科研人员又鲜少参与石墨烯技术的。

  如果有更多的企业或者个人参与,陆山完全可以守着更核心的技术做甩手掌柜,将非核心技术放出去,吃点技术红利,收收费不好吗?

  劳心劳力的原因就是夏国目前的水准根本达不到,所以陆山才要做那么多事情。

  高精尖技术的利益辐射效应非常非常强,一个石墨烯电池,目前已经带动了数万个就业岗位,如果应用到别的,大致等量。

  将石墨烯技术完全应用出来,那就是数百万级别的就业,万亿以上的产值规模。

  陆山真心希望这群学术流氓能带一些好的人才过来,学一点真的知识,造福夏国的老百姓。

  如果他们辜负了这个机会,那也就只能是出丑了。

  既然打算邀请人过来一起研究,那就得拟定石墨烯电池领域制定研究方向,要不然叫人过来科研什么?

  科研怎么用胶带获得单层石墨烯吗?

  重复过去的事情有毛线意义。

  陆山也不可能打开设备,打开产线,将生产流程的详细情况透露出去,手把手教这帮人相关技术。

  经过详细梳理后,陆山确定石墨烯电池的科研方向大致有那么几个。

  一个是继续深挖材料本身的潜力,将石墨烯电池朝着更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满足人类更大的需求。

  石墨烯电池也会更加持久,更加轻便。

  一个就是延长石墨烯电池的寿命,这玩意能量太大,加上充电速度还那么快。可想而知石墨烯电池的消耗有多大。

  提升寿命就能减少电池更换的频率,为用户省下费用。

  除了石墨烯电池本身的发展,科研方向还可以朝着环保的方向努力,毕竟谁都不想污染环境。

  以上这几点都需要很高的知识水平,但相对来说,无疑是最后一个更简单一些。

  这就是陆山要给他们提供的科研项目,邀请他们过来一起建立石墨烯电池的环保行业规则和技术规则,制定环保的标准,确定详细具体的处理数据。

  相关的科研课题上交给了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了申请。

  申请理由是焓熵能源在石墨烯电池的研究方向需要国家的帮助,特此向国家提出申请。

  “……我们即将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参与,共同建立相关行业标准,为石墨烯电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由于我司人手不足以应付,所以希望贵部门可以从中协调,我司也会邀请尽量多的人才共同参与……”

  这意思就是焓熵能源放开了科研,我们会叫人过来,谁跳得欢就喊谁。

  而国家有关部门可以趁此机会,派遣人员过来参与,从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国家参与,让国家心里面有底。

  国家部门是叫高校还是叫自己的科研机构或者企业,那就是国家部门的事情,焓熵能源来者不拒。

第333章 挑三拣四

  焓熵能源这么一整,面子给得足足的,人随便国家派,还有什么话好说?

  总不能说区别对待了吧?

  除了让国家部门派人过来参与实际科研,焓熵能源还有个提议,就是让国家派人过来监督管理整个过程。

  理由就说是为了团结,为了成果可控,为了大家都能安心工作,方便统筹。

  这种监督管理的能力焓熵能源没有,希望国际有关部门可以出手,派出高级别的管理领导过来监督,这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开展工作。

  态度摆的这么正,倒是把国家部门给整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上头其实也是纠结的,石墨烯电池技术太过重要,掌握在国家手里肯定是最好的。

  但这是陆山一个人搞出来的成果,直接伸手等于强抢,不仅不好看影响还恶劣。

  万一把陆山逼走了,或者寒了所有夏国科研工作者,以后这个国家还能发展吗?

  要知道,科研很多时候都是需要企业赞助的,他们也指望着成果转化之后变现,这也是一种良性的发展模式。

  直接拿走成果,人家的投入打水漂,凭什么?那以后谁还投资搞科研。

  国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关注内容很少的高精尖领域的高端实验,往下看的那些研究还得庞大的高校,企业去负责,他们的水平提升了,国家的科研才能更好的落地,相辅相成。

  陆山在科研贡献那么大,还直白的表明国家需要就积极配合,这觉悟没得挑。如今又主动要求被监管,如果有关部门还要为难陆山,真的说不过去了。

  那么就坡下驴吧,也算是两全其美,互相消除嫌隙。况且,国家这边还真的想让相关专业的人过去学习一下知识。

  国家这边审批通过了,焓熵能源这边就能邀请各方“英雄”了,那些学术流氓,那些蹦跶得欢的专家,甚至还有背景不明的大V。哦,还有诸多的同行,联翔就被点名道姓的邀请了。

  收到公开邀请的时候,联翔内部一片欢腾,花了这么多钱,搞了那么大的阵仗,终于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杨庆就算涵养再高也不禁飘飘然起来,自己终究是赢了陆山一次,这么多次对话头一次占了上风!

  不过,陆山邀请各路学术流氓到齐之后,没有立马进入科研。

  因为中间出了点岔子,有些学术大咖和知名教授临阵退缩了,他们虽然不知道陆山选定了什么内容,但是自己那点东西是真的上不得台面,荣誉都是挂靠刷出来的,从来没正儿八经的主导过科研。

  去了就是丢人啊!

  他们拒绝的理由也很书面,官方,大致就是说自己没空,要带团队,自己还有科研项目在身,有的说要出差,过后再聊,反正就是五花八门的理由。

  这引发了网友的群嘲。

  “之前说石墨烯技术这么重要,现在不重要了是吗?”

  “这群人就是一群哈巴狗,谁给钱就帮谁喊,一旦真刀真枪要科研,全都麻爪。”

  “笑死了,原来那个所谓的科学大咖竟然是卖玻璃的,之前一直在说科学的事情,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还有那个打假科普的博主,原来就是个骗子,现在被扒了出来。”

  这就是极越的动作,他们会对那些所谓的博主进行调查,谁的名气大,谁跳得欢就查谁,反正一切都有痕迹。

  这一查还真把不少妖魔鬼怪给查了出来。

  这些名人倒也厚脸皮,说自己从来没说过自己是科学工作者,只是个普通人,关心国家科技国家安全而已,他们自己信不信不知道,反正网友连标点符号都没信。

  排除那些纯粹扯淡的人,有心之人不断聚集到江州这边,他们显然有着不小的图谋。而陆山这个做法好似开门揖盗,活像是个打开家里宝库让人进来参观的傻子。

  邀请都会有回信的,上头派人也有消息,陆山这边准备了名单,然后一个个确定来了没有。

  等到人到齐,上头监管的人也到位了,陆山召集这些人,热情的开了个欢迎会,非常热闹。

  乔薇薇看着陆山的淡淡的笑容,心里面在为这群人感到好笑,陆山的主意都能打,真是不知道他们哪来的勇气。

  那些人可不管这个,看到陆山的态度,都觉得陆山妥协了,脸上得意的笑容怎么都藏不住。

  一个个上前寒暄的时候,嘴上说着“合作愉快”,心里已经做起了美梦,还顺带踩一下陆山,聪明又怎么样,还不是乖乖听话啦?

  陆山的姿态不可谓不低不正,就连讲话都是让上头派来的监督官员去做的,自己站在一边,好似个乖巧的小学生。

  监督官员拿出了自己的气势,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语,心里面多少都期待国家这边能有重大收获。

  欢迎会开完,就是正儿八经的学术研讨会。

  张磊民在会上说出了自己预先设定的环保研究项目,询问大家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没想到,底下的人开始阴阳怪气起来。

  “张总,这样就没意思了,大家是过来搞科研的,不是做善后的。”

  “是啊,环保问题完全可以让焓熵能源自己去研究,这么多人应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焓熵能源的诚意不是很足嘛,这个项目不能让人满意呐!”

  底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张磊民皱着眉头发问了:“你们是觉得石墨烯的环保没有意义,还是觉得这个科技含量太低?”

  下面的人没说话,但是表情说明了一切。

  张磊民耐着性子解释:“不要小看环保处理项目,想要妥善处理石墨烯生产伴随而来的污染物质,需要对整个反应过程,反应物质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特征都了解。只有了解了化学特性,才能处理得来。”

  言下之意就是真想学东西,就从这个环节出发,没人一上来就能搞最新的内容的,需要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可惜的是,没人愿意听,都以为这是焓熵能源在推诿扯皮。

  “你就不要太高调了,这个环节我们可搞不来。”

  “是啊,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没有相关的设备和技术准备,突然间弄这个确实不太方便。”

  “科研就科研一些新的方向,老盯着环保做什么,先发展后治理。”

  底下的嘈杂起来,大家议论纷纷,不满的情绪越来越严重。

  “我们要换科研项目!”

  “对!换项目!”

  “换项目!”

  “拿点诚意出来,要饭的都不能这么打发!”

  张磊民脸色铁青,这群人实在是不知好歹,但他无法劝说通,只能跟陆山汇报。

  “没事,他们要更核心的研究就随他们。”陆山一点都没意外,他从来不觉得环保项目能满足这些人的胃口,只是不想一开始就让他们轻易接触而已。

  陆山给出了两个科研项目,一个就是石墨烯电池高能量密度的研究,一个是石墨烯电池寿命的延长。

  “这两个方向对于他们是不是太……超前了?智能化似乎还相对符合他们的水平。”

  “无妨,就当是博采众长的一次机会了,说不定他们也有好点子。而且这两个都是上头比较着急要的科研内容。”陆山让张磊民照做。

  而陆山的心里是无语的,这群人真的是什么都不懂,错过了一个最好的学习机会。张磊民都跟他们说了处理污染物能接触到生产流程,结果这些人全都拒绝,眼高手低的选择新的科研方向。

首节 上一节 268/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