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既然能在一只雕的教导下练成玄铁剑法,赵志敬指点的独孤九剑再差,总也该比那只雕能强上一点点。
“师父!”
赵志敬本想着今天就不去干扰杨过继续练剑了,但是关蛮儿却非要见小师兄不可。
“蛮儿师弟!”
师徒二人来到思过崖,杨过果然正在练剑,突然见到师父和师弟回来,马上收剑去与关蛮儿抱在一起。
这场大雪足足下了两天,华山上银装素裹,漫山遍野茫茫积雪,苍松翠柏被压弯了枝头,好似玉树琼枝。
从玉女峰往远处眺望,群峰错落有致,山风呼啸而过时,层层细雪如轻烟般被卷入半空,更添几分冷冽寂寥之意。
如此寒冬之时,赵志敬却是少有的在静室中偷闲,桌上摆着蜜饯干果,壶中泡着清茶。
取暖用的火炉烧得正旺,温暖闲适的氛围让人忍不住昏昏欲睡。
大雪封山,来坐忘观中烧香祈福的百姓,或是冲着华山赵仙师名声想来结识拜访的江湖人都只能往后推迟。
赵志敬正好借机逍遥两天,徒弟们将坐忘观周遭的积雪清除后,便开始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杨过也已经结束在思过崖的闭关,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虽然在剑法上有了长足进展,但耗费的心神自然不少。
所以赵志敬命他这两日不准练剑,专心去跟关蛮儿好好玩耍,现在两人正在堆雪人。
同样因为这场大雪,襄阳那边到现在还没有蒙古进犯的消息传来,如果能维持和平到明年开春,那就可以过个安稳年。
“谁敢在这个时候来破坏贫道的好心情,贫道一定把他种到雪地里去!”
赵志敬抓起几枚蜜饯抛入口中,跟着轻声哼起小曲。
“哎呦小情郎你莫愁,此生只为你挽红袖,三巡酒过月上枝头,我心悠悠~”
华山北峰,一个须发皆白,穿着破烂衣裳的老叫化正在顶风冒雪的往峰顶赶去。
天气骤寒,山风吹到身上更是冷入骨髓,偏偏这老叫化满面红光,精神矍铄,看不出半点受冻的模样。
而且在这险峻的悬崖峭壁上行走,简直如履平地一般。
此时气候恶劣,有些飞鸟都飞不过去的地方,他只需三根手指勾在石上,稍一借力便能轻松上去,武功真是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几个起落间,已经到了山巅处。
若是还有旁人在,肯定要猜测这位绝顶高手是赶着赴一场约会,与对手大战华山之巅。
可老叫化却不像找人的样子,从背上的包袱里拿出一只大公鸡,三下两下的埋入一块大岩石旁,这才微笑着长出一口气。
“千里迢迢的从岭南来到华山,可得好好犒劳犒劳老叫化这五脏庙才行。”
边说边拍了拍肚子,他年纪虽大,但身材匀称,骨骼坚实,唯独这个肚子上赘肉不少。
“嗯?”
将公鸡埋好后,老叫化原本想着先找个地方休息,因为这天下独一份的美食还需要一天时间上钩。
结果余光瞥见崖壁上似乎有什么痕迹,心中好奇,慢慢走到近前,轻轻出了一掌,将浮尘与积雪震落。
“剑出.全真?”
老叫化看清崖壁上刻的字,不禁有些哑然失笑,想当年中神通王重阳在华山论剑力压群雄,这四个字倒不算错。
只是到了今日,重阳真人早已仙逝,老顽童周伯通武功虽高,但性子天真烂漫,又素来不以全真教门人自居,也不可能做出这事。
至于全真七子和再下面的徒子徒孙,更不像有这份手段和豪气的人物。
“这可是件新奇事,老叫化十余年未回中原,莫非孤陋寡闻了?”
老叫化心中好奇,又想等待那美食也需要时间,不如到山脚下的集镇探探消息。
“倒要看看,能登上这华山之巅,留下剑出全真这等大话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第153章 东邪北丐
这老叫化自然是上任丐帮帮主,天下五绝之一的“北丐”洪七公。
自从将帮主之位传与黄蓉之后,洪七公正好一个人四处逍遥,他生性最好美食,如今无牵无挂,不去尝遍天下美味更待何时?
这一路便来到了最南边的岭南之地,因为温暖潮湿的气候,本地人饮食习惯与中原一带颇有不同,各种珍奇食材数不胜数。
两广一带自古物产丰富,所谓毒蛇调羹,老猫做蛊,肥虾赛龙,又有脆皮烤乳猪,龙虱蒸禾虫,红烧果子狸,真是老饕的天堂所在。
直把洪七公吃的乐不思蜀,手舞足蹈,这一住就是十余年的光景。
偶尔路见不平,以他的本领随意就能打发,有时暗中听些关于丐帮的消息,知道在黄蓉、鲁有脚的主持下声望整整日上。
不仅将原本污衣派与净衣派的消弭,更是上下一心抵御外侮,洪七公自然无牵无挂,每日里只想着去寻找美食来大饱口福。
前一阵大批蒙古高手涌入中原,郭靖夫妇赶到襄阳坐镇的消息传道岭南,洪七公想着在此处停留时间可是不短,再者也有会一会蒙古高手的念头,这才决定北上。
谁知等到了襄阳一带,可能是天降大雪的原因,局势并不十分紧张。
如果去见郭靖夫妇,说不定丐帮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又会缠上,所以洪七公并未现身,继续趁着大雪来华山寻一道美味。
这才看到了赵志敬留在崖壁上的字迹。
此时洪七公已经来到山脚下的集镇,想着探听探听江湖中是否又出了什么不得了的高手,结果这小镇上几乎看不到什么江湖人物,反而是“华山观赵仙师”的名号时有出现。
“华山赵仙师?”
“老叫化可从没听过这个名号。”
洪七公正思索间,不远处一个白衣姑娘说的话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姐姐,你师父的脾气好生古怪,你这走到哪都戴着面具的习惯,想来也是跟他学的吧?”
与那白衣姑娘同行的女子穿着一身绿衣,语气中带着提醒和责怪道:“他老人家神仙一般的人物,也是你说得的?”
“当年若是没有师父他老人家出手相救,你我哪有今日还能重逢的一天?”
白衣姑娘吐吐舌头,改口道:“是是是,咱们赶紧去多采买些好酒好菜,一定好好的孝敬他老人家!”
洪七公耳听“神仙”“师父”的称呼,再看这两个姑娘都正值妙龄,脸色不由得沉了下来。
早年间专门采阴补阳的老怪梁子翁,还有那白驼山庄的欧阳克,就都是专收女弟子的淫邪之徒。
“怪不得这小镇上没什么江湖人走动,八成是忌惮这个华山赵仙师,这可得跟着去看个究竟。”
洪七公悄悄跟在两女身后,以他的武功自然是神不知鬼不觉,不过细看之下,又觉得那青衣女子的路数与一位故人颇为相似。
就这样兜兜转转,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两女带着买来的酒菜往东边走去,不多时便来到一处相对偏僻,茅草搭建而成的屋子。
“师父,弟子采买回来啦。”
青衣姑娘刚刚开口,屋里便有一道冷傲清寂的声音传出,“何方高人,屈尊到此,还请现身一见吧!”
两女一听,才知道被人在暗中跟上了,顿时回头向身后看去,可却什么都没有看见。
正疑惑间,一阵爽朗的笑声居然在身前传出,“老叫化还纳闷,这女娃娃的功夫怎么像是出自桃花岛,原来真是药兄在此!”
“七兄?”
茅屋木门朝着两旁打开,一个身姿挺拔,面容清瘦,留着长须的老者背着双手缓缓走出。
“哈哈哈,药兄,好久不见,没想到今个会在此处碰面。”
这长须老者便是桃花岛岛主,天下五绝之一的东邪黄药师。
只见黄药师同样笑道:“七兄,稀客稀客,阔别经年,别来无恙啊?”
随后又冲那两个姑娘说道:“这位乃是丐帮帮主,江湖中大名鼎鼎的北丐洪七公,还不快快拜见?”
程英与陆无双赶忙施礼,天下五绝这等高手,寻常人一生也未必见得一个,现在这小小的集镇同时出现两人,实在是罕见。
洪七公摆手道:“什么丐帮帮主,早就传给你那鬼灵精的女儿了,老叫化现在就是个闲散野人。”
“却不知药兄怎么也会来到这华山脚下?”
两人自第二次华山论剑一别,如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久别重逢,都觉得颇为惊喜。
黄药师将洪七公请进屋中,那边程英奉上热茶后,便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七兄,实不相瞒,那穿着青衣的女娃叫做程英,是黄某三年前收的徒弟。”
黄药师将从李莫愁手下救了程英,后来看她稚弱无依,便收作弟子的事情简单说了。
洪七公笑道:“原来如此,是老叫化误会了。”
老友重逢,互相说说这些年来的境遇,其实黄药师性子孤傲乖戾,能入他法眼的人整个天下也没几个,恰好就有洪七公一个。
所以此时两人侃侃而谈,倒是颇为融洽。
“老叫化这十几年一直在岭南生活,对中原一带发生的事情知道不多,江湖中出了位华山赵仙师,药兄可曾听过吗?”
黄药师微微点头,说道:“难怪七兄不知,这人其实是全真教王处一的弟子,在江湖中闯出名声也就是近半年的事情。”
“英儿,你来把事情详细说给七公听。”
黄药师当年曾与全真七子因着误会恶斗一场,而且全真教教条众多,黄药师同样不喜,此时不愿提及所以让程英进来说明。
程英口齿伶俐,条理清晰,从李莫愁败走华山开始讲起,将赵志敬这半年来做的大事全都说了一遍。
洪七公听后,马上想起华山之巅那“剑出全真”四字,觉得这事真是越来越有趣。
“药兄要是没什么着急的事,明日不如随老叫化去当年华山论剑的地方看看,保证让你大吃一惊。”
黄药师淡淡笑道:“七兄,咱们都一把年纪了,还卖什么关子,不如直接说了吧。”
可黄药师越是淡然,洪七公越想着必须拉他一起去看看,黄老邪与自己说话虽然客气,但可是极其自负的一个人。
只要让他亲眼见了那四个字,他的表情一定会很精彩。
“不行不行,老叫化大言不惭做回药兄的主,明日一早,咱两个同去!”
第154章 天下至味
这晚程英下厨做了几个菜,都是些青菜豆腐、河鱼小虾,符合黄药师的清淡口味。
不过烹饪的甚是鲜美,洪七公吃惯了大鱼大肉,这时用些家常便饭只觉得别有风味,赞不绝口的连吃了三大碗米饭。
“药兄,老叫化知你是个一诺千金的君子,明日同去华山的事情已经说定,可绝对不能食言啊。”
洪七公知道黄药师行事常常出人意料,所以先用话将他绑住,免得他今晚就要不告而别。
“七兄既然开了金口,黄某奉陪就是。”
一来盛情难却,二来方才洪七公说了襄阳如今没什么危险,黄药师想想左右无事,不如就去华山瞧瞧是什么事情能让洪七公如此记挂。
其实黄药师远在嘉兴时,知道女儿黄蓉败于一个全真教三代弟子之手后,就想要来看个究竟。
等到了华山山脚,正好遇到徒弟程英,女儿落败是故意为之的消息也传了出来,疑虑也就跟着打消。
至于程英姐妹选在此处落脚,黄药师稍加推测便能想到,是用那赵志敬的名头来躲避李莫愁,虽然心中不快,但是没有表现出来。
到了第二天,两人一早便朝着华山北峰赶去。
此时大雪已经转了小雪,山路照比昨日好走了一些,黄药师与洪七公又都是天下间有数的宗师级高手,谈笑风生间便到了山巅绝顶。
都说老小孩,小小孩,洪七公这些年过得逍遥自在,心性也开始有点向老顽童的方向发展。
所以只等着黄药师自己发现端倪,他自个倒是从背上的包袱里取出一口小锅,又在四周找了枯木树枝生火烧水,跟着便去大石那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