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142节

  不管要推进多少,暂时将成本的问题解决就行。

  三代光刻机的成本还是太高了。

第197章 白杨意外

  将事情安排下去之后,白杨虽然有些疲倦,但还是勉强打起精神,继续开始写起了文件报告。

  这些钱,除了研究要用的之外,其中一部分,他还要拿来用在国家科研教育上。

  龙国想要全面发展,教育是重中之重的!也是科研发展的基石。

  ……

  翌日。

  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办公室。

  “这是白杨同志为了科研工作而努力研制,创建公司努力发展得来的成果!”

  “你们还想从这里面拿钱,没任何可能!”

  “没钱你们自己赚外汇去,白杨是人,你们就不是了?”

  “这件事你们就是说到首长那里,我也是这个态度!”

  ……

  华先生敲门走了进来,便看到钱副院长手握着电话,神色严肃难看的说着什么。

  看到有人进来,他立即留下最后一句话,便挂断了通讯。

  “怎么了,不是有好事情吗?”

  “你这看起来可不怎么好。”华先生疑惑的问道。

  “没,确实是好事!”钱副院长立即恢复了正常,将手里的文件递了过去。

  “电子管计算机研究还能继续开展下去。”

  “上面决定了?”华先生闻言皱了皱眉。

  虽然电子管计算机的项目由他来负责。

  但他个人而言,还是希望能够,继续推动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的研究的。

  “也可以这么说,但集成电路计算机研究也不会停。”钱副院长摇头笑了笑,随后将手里的文件递了过去。

  “这次白所长可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就一场广交会签订的订单,就顶上咱们国家几年的外汇了。”

  华先生闻言,眉头挑了挑,随后拿起文件查看了起来。

  当看到白杨本次广交会签订的金额之后,顿时一脸的惊诧。

  同时,也大概了解到了钱副院长刚刚的话。

  这些钱,用来支撑研究所继续研究所完全没有问题。

  如此一来,不仅仅是仿制毛熊电子管大型计算机,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究也完全没有问题。

  “那你刚刚是在?”想到刚刚对方打电话时怒气冲冲的样子,他又疑惑了。

  这不是好事吗?

  “说起这件事我就来气。”

  “这有人看到三轧钢研究所这次广交会赚了那么多钱,有人眼热,希望能分配给他们一些资金,先还给毛熊。”钱副院长说着,有些气愤的摇了摇头。

  “这还好白杨之前将资金放在了香江那边,若不然有人从中调取一点,研究受阻就更麻烦了。”

  现在受到毛熊的影响,国内这两年的一些人,思想方面也开始有些偏移了。

  “我之前还在想白杨为何要将公司放在香江的,没想到是连这方面都考虑到了。”华先生也了然的点了点头。

  资金这种东西,每个地方都缺了还好说,但开始增多的时候,分配时就难免会产生一些偏差了。

  科研工作研究,也分急缓,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清。

  “首长那边怎么说?”他又担心的问了一句。

  “首长那边当然是坚决的支持白杨的工作。”钱副院长回答道。

  好在科研工作的最高领导立场坚定,不会被这些事情所干扰。

  “并且来说,白杨同志可能也考虑到了这些,应该是昨晚连夜写了一份文件上来。”

  “拿出了公司盈利的其中一部分,来支持咱们研究所与各大学校的教育资金。”说着,他笑呵呵的又拿出了一份文件。

  “哈哈哈,白所长还是一如既往的全面啊。”看到这个,华先生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一下,其他人想要找话题说一说也没辙了。

  而且白杨也只是表明产品是研究所的,公司在名义上,还是属于娄老板的。

  “这个好消息不错吧。”钱副院长晃了晃手里的文件,便放了回去。

  “确实不错。”华先生也满脸笑容,这一下,最重要的难题差不多就都解决了。

  ……

  随着资金到位,电子管计算机研究,集成电路计算机研究,脉冲多普勒雷达研究……这三项研究也能够正常推进了。

  并且随着订单的交付,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名声也随之打响了出去,娄老板都发信来,准备商谈在其他国家开分公司的事情了。

  而霍老板在广交会之后,在运输方面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

  时间随着研究,很快便来到了三月份。

  三轧钢研究所与计算机研究所合作研究的集成电路计算机,也逐渐来到了尾声,就等着第一台小型实验计算机出来了。

  今天是力学研究室招研究生的时间,白杨也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来到了中科院。

  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办公室内,白杨坐在对面,手里拿着一份名单。

  “今年考进我们研究所的人还是挺多的。”白杨看着那一排排的名字,都是从各个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

  “这还多亏了你,研究所增加了许多名额,从而接纳了更多的人。”郭先生从文件上抬起头,笑着说道。

  随着教育资金的增加,中科院与科技工业学校都增添了许多名额。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不仅不要学费,还要发生活费补贴,还要供应吃住,每个大学生都是要花钱的。

  资金的增加,就代表着龙国在教育方面,能够筛选出更多的人才。

  “香江那边过段时间还会送过来一批资金!以后可以多设立一些。”这两个月里,毛熊那边的订单率先完成了。

  而这个月里,其他国家的订单也在相继完成,因此资金也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传回。

  “很不错。”郭先生赞叹了一声。

  ……

  双方一边交谈着,一边查看着手中的文件。

  “咦?”就在这时,白杨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下意识的惊诧出声。

  “怎么了?”对面的郭先生听到声音,也好奇的看了过来。

  “没事,看到了一个学生。”白杨摆了摆手,而后看向了名单上的名字。

  俞宏儒,毕业于槟城大学机械系,留校助教。

  去年夏天报考了力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到今年三月份开放名额之后,就立即被选了进来。

第198章 获得奖励:激波风洞技术

  白杨最近与郭先生在谈论风洞建造的事情,因此对这方面也关注颇多。

  因此,在看到俞宏儒的名字之后,他就立即想起了这个未来的院士。

  龙国第一台,于1965年研制成功的大型激波风洞,就是由对方带领研制成功的。

  这台仅用八万的资金建造的风洞,用最节省的资金,建造了一台能够模拟5马赫的高速风洞。

  在风洞技术上,一举进入了先进国家行列。

  在后世,更是被誉为“超级巨龙”。

  “看样子咱们的风洞有着落了。”白杨放下手中的名单,笑了笑说道。

  郭先生闻言,有些疑惑。

  “咱们也才刚刚起步,可没什么人来研究。”

  钱的问题倒是已经解决了,但没人也无法实行下去。

  “等下午看吧。”白杨没有多说,若是有成熟的技术,这些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

  下午,白杨与郭先生正在交谈,一道人影此时走了进来。

  “白所长,郭先生,研究生们都已经到了。”

  “现在正在学部等着。”

  听到声音,白杨两人也停止了交谈。

  “走吧,有关于激波管的技术资料,我稍后再整理一些出来给你。”郭先生起身说道。

  在准备进行激波风洞研究的时候,郭先生那边就将资料共享给白杨。

  白杨点了点头,也跟着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两人很快便来到了学部大厅,此时从各个大学毕业,报考力学研究所并通过选拔的研究生,都来到了这里。

  今后,这些人在郭先生与钱先生等人的教导下,将会成为龙国航空科研的重要基石。

  随着两人的进入,学部内的研究生们的视线也都看了过来。

  在看到郭先生与白杨两人之后,眼中都透露着激动与憧憬之色。

  “大家好,相信大家来报考研究所的研究生之时,对这里就已经有所认识了。”

  “对自己未来要做的事情,也都有所决定!”

  “我相信大家都是带着为国铸剑的决心而来的!”郭先生率先走上台,看着这群充满着朝气的青年,不禁生出期盼与欣慰的表情看着台下的众人,朗声开口。

  “我们龙国经历了一场场苦难,但在先辈们的前赴后继的牺牲下,让我们站了起来!”

  “为了龙国的发展,为了龙国的脊梁,我们在此相聚!”

  ……

  “今后,我是你们的老师之一,负责教导你们力学基础知识。”

  两人上台做了一下自我介绍,并按照名单点名,确认人员都到齐了之后,又进行了一番激励。

首节 上一节 142/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